李强;艾力江;卢强;杨旭;贾洪亮
目的:分析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加味左金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左金丸组方汤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较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振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现在社会中高血压已经成为老年慢性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明显增高。2013年我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高血压疾病达到了50%,但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我国的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率、治疗率和血压的控制率分别为29.8%、18.9%、9.8%。高血压疾病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而老年人则是受害对象的高危人群,因此怎样治疗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重点问题[1]。国内外一些相关的医学研究表明,钙离子拮抗剂(CAs)用于治疗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控制血压可以很好地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而此种药物可以很好的控制血压,由此它已经成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一线用药。
作者:解洪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接诊的20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孕妇资料完整,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000例孕妇行营养干预,设为观察组;另1000例未采取营养干预的孕妇设为对照组。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尿蛋白、胎儿生长情况等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妊娠期特发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观察组总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6,P<0.05)。结论:营养干预可有效降低妊娠期特发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胎儿的生产质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景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M R增强扫描中造影剂过敏的预防措施及有效护理模式。方法:以接受过M R增强扫描的16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随即等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结果:两组均出现造影剂过敏现象,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过敏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MR增强扫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造影剂过敏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志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可弯曲喉罩在甲状腺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全麻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可弯曲喉罩组(F组)、双管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30例。观察三组患者诱导期和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麻醉机械通气参数变化;记录相关并发症及术者的满意度。结果:三组都能较好的完成通气,但S组术中漏气发生率较高,术者满意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S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呛咳、恶心、低氧血症和术后24h咽痛发生率比T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弯曲喉罩应用于全身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密封性较好,并发症少,更高的术者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麻醉方式。
作者:张成炬;郑辉利;马保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价复方ɑ‐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脏病(CKD )继发性甲旁亢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合并继发性甲旁亢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低蛋白饮食加复方ɑ‐酮酸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连续观察3个月,比较2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钙、血磷水平及血清全段PT H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磷水平、尿素氮及iPT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iPTH及血磷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复方ɑ‐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可以明显减少CKD患者蛋白质和磷的摄入,降低血磷,降低PT H水平,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姚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采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的方式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肝癌患者270例,临床中采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对患者实施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的治疗方式之后,其病灶回声提高,且其医学影像结果显示并无强化的现象出现。直径在3cm以下的肿瘤其消融率为96.0%,直径大于3cm的肿瘤其消融率为78.7%。结论:临床中对肝癌患者实施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的治疗方式,其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其消融效果相对较为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祝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实时线阵变频探头对2013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超声科检查的5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每个占位性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结果:56例患者中单侧乳腺病变者20例,双侧乳腺病变者36例;其中超声诊断乳腺纤维瘤20例(35.71%),乳腺囊肿14例(25.00%),乳腺增生12例(21.43%),乳腺炎性包块4例(7.14%),乳腺恶性肿块者6例(10.71%);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纤维瘤18例(32.14%),乳腺囊肿14例(25.00%),乳腺增生12例(21.43%),乳腺炎性包块3例(5.36%),乳腺恶性肿块9例(16.07%);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100.0%、100.0%、75.0%、66.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实时、动态检查乳腺占位性病变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准确率高,可以作为乳腺肿瘤疾病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孙玉;麦吉元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消心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血液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电图变化和降低血液黏度,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作者:韩学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肝纤维化是多数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特征,其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或肝癌。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因此抗肝纤维化治疗一直是肝纤维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肝纤维化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肝纤维化的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刘俊平;秦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九江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各变应原特异性Ig E阳性结果的分布情况。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九江地区1326例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血清sIg E试验检测结果。比较各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以及在四个季度的分布特点。结果:1326例患者sIg E的阳性率为95.02%;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是:粉尘螨82.43%、真菌61.24%、棉花15.99%、花粉11.84%、兽毛3.09%、杂草1.13%。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鸡蛋38.31%、花生大豆18.63%、海鲜15.08%、玉米小麦7.62%、牛奶4.63%、肉类1.58%。对单一变应原过敏的患者为12.75%,对单一粉尘螨和真菌过敏的患者分别为5.96%和3.54%;两种变应原过敏的患者占31.30%;三种及三种以上变应原过敏的患者占50.98%。粉尘螨、真菌和鸡蛋是四个季度中主要的致敏原。结论:九江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以粉尘螨和真菌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主要以鸡蛋、海鲜和花生大豆为主。大部分患者对至少2种过敏原过敏。粉尘螨阳性率在第二季度低,真菌阳性率在第三季度的阳性率高。
作者:刘小华;聂香妮;陈方元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透析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及低血压发生次数、心律失常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次数、心律失常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同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效相当,均能改善患者血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连续性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次数、心律失常次数较少,是一种更为安全的血液透析模式。
作者:熊义风;潘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焦虑抑郁情绪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而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对103例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SAS和SDS评分分为非焦虑抑郁组(n=31)和焦虑抑郁组(n=72),分析两组患者的KDQOL‐SF评分状况;并将焦虑抑郁组(n=72)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03例MHD患者中72例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其KDQOL‐SF评分为(46.66±15.49),明显低于非焦虑抑郁患者的(57.16±14.82)(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SAS、SDS和KDQOL‐SF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海棠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边缘受累活髓牙存留对颌骨囊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中小型颌骨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对囊腔边缘局部累及的活髓牙行保留活髓处理,对照组对局部累及的活髓牙行根管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成功率、手术前后囊肿受累牙的牙髓活力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成功率为80.0%,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手术后1~3个月,术前检测无活力牙髓无改善,活力降低患者的部分牙髓活力获得恢复。结论:存在囊肿边缘受累活髓牙的颌骨囊肿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符合适应证的受累活髓牙可保留活髓,对颌骨囊肿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作者:丁晓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黄斑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经常导致视力下降,严重的引起失明,到目前为止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引起黄斑水肿的原因主要有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等多种眼的疾病和内眼手术后。黄斑水肿的原因很多,故其治疗应先治疗原发病,近些年来全视网膜光凝(PRP )、激光诱导视网膜脉络膜吻合(LCRVA)、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IVTA)、玻璃体切除术(PPV)及放射性视神经切开术(RON)等各种方法为黄斑水肿的治疗带来了新的观念,但这些治疗方法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包括它们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本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黄斑部的水肿进而提高视力,因为每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联合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笔者对治疗黄斑水肿的几种方法和临床研究作简要的综述。
作者:宋阳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Cockett综合征患者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前术后均进行测压,出院后随访6个月。结果:10例患者中,球囊扩张3例,球囊扩张+支架植入7例,术后随访,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Cockett综合征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高,且疗效显著。
作者:赵振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丹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奥曲肽联合丹参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丹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卫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涉及症状、体征较多,学生容易混淆。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授课过程中摸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温故而知新,基础联系临床,民谣、多媒体教学、比较教学、病例分析,激发学生兴趣,课堂小结,课后练习,开阔学生视野。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法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作者:蔡勇;湛洁谊;蓝淑玲;陈福雄;陈德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总结胸腔镜直视微创二尖瓣手术的麻醉经验,并评价经食道超声在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行胸腔镜直视微创二尖瓣手术的患者,以咪唑安定、依托咪酯、顺式阿曲库铵和舒芬太尼麻醉诱导,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间断给予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顺式阿曲库铵及吸入七氟醚作麻醉维持。术前以经食道超声评价病变特征、确定手术类型,术中指导上腔静脉引流管的放置,术后监测心脏排气,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者17例,二尖瓣成形术7例。2例患者食道超声术中监测二尖瓣成形不满意,改为瓣膜置换术成功。未出现瓣周漏、血肿、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对胸腔镜直视下微创二尖瓣手术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全程进行经食道超声监测,能为手术成功提供充分保障、避免并发症。
作者:卢静;兰志勋;蔡兵;胡云霞;苏文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