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糖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芦静波;陈靠山;曹剑锋;王国栋;朱磊

关键词:恶性肿瘤, 多糖, 活性机制
摘要:恶性肿瘤的治疗仍是世界难题,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的多糖来源广泛,产业化成本低,配伍传统抗肿瘤药物使用具有疗效佳、毒副作用小等优点,给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带来很大的前景。因此,本文就多糖抗肿瘤的活性及机制研究作一综述,探讨多糖抗肿瘤作用,为开发更多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提供一定的参考。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1例重症戒酒硫样反应患者抢救体会

    目的:为抢救重症戒酒硫样反应患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1例重症戒酒硫样反应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重症戒酒硫样反应患者抢救体会。结果:严重戒酒硫样反应患者除发生面色潮红、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中毒症状外,还可出现神经系统、心肌、肾脏、肝脏多脏器损害表现,很容易造成临床医生误诊,一旦诊断明确,需立即给予地塞米松、纳洛酮、异丙嗪、碳酸氢钠、能量合剂、补液补充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处理,且能迅速改善病情。结论:重症戒酒硫反应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纳洛酮、异丙嗪、能量合剂等药物疗效确切。

    作者:徐旭然;倪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且未发现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阎艳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剥内扎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术后6h 、12h 、24h 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h 、24h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优。

    作者:周方敏;冯强;姚勇;杨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operation ,CABO)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 CABO 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n=45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5例,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术前焦虑评分、血压、脉搏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问卷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前焦虑评分、血压、脉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咳嗽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问卷调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 CABO 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新型钼靶X线机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结节临床价值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新型钼靶 X 线机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医生选择检查方法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对经新型钼靶 X 线机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24例乳腺结节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在124例乳腺结节中,恶性病变24例,良性病变10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乳腺结节准确率87.5%(21/24),良性乳腺结节准确率93.0%(93/100);钼靶 X 线诊断恶性乳腺结节准确率83.3%(20/24),良性乳腺结节准确率76.0%(76/10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高于钼靶 X 线(P<0.05),两者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乳腺结节的检查中,合理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 X 线进行检查,有利于提高乳腺结节的准确诊断率。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 CTA 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来我院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80例,对其进行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 CTA 检查,分析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80患者中,冠状动脉显示为优秀的图像共计103例,良好55例,较差13例,检查失败9例,其中,心率因素2例,呼吸因素6例,心律因素1例。结论:呼吸、心率过快、心律不齐、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均可能影响到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 CTA 图像质量,需要引起注意。

    作者:郭雄全;吴海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创伤留观患者陪检及转运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评分在急诊创伤留观患者陪检及转运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382例留观患者为实验组,2014年3月前39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判断病情及实施陪检及转运,实验组按照改良 MEWS 评分,将患者客观地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个等级,将陪检或转运前后评分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意外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69%,对照组为21.28%( P <0.01)。MEWS 评分8分以上,与7分以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创伤留观患者陪检及护送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乌嫌;张银清;林姬容;姚锦树;许冬青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普适量表(QOL‐35)对125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和81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生活质量状况调查。结果: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和各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生活质量总分与疾病病程及复发次数成负相关。结论: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且生活质量与病程和复发次数有关。需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艳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34例血型鉴定中血型结果正反鉴定不一致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血型结果正反鉴定不一致原因。方法:采集正反定型不一致的血样,并对 ABO 型各型进行血样血清的检验。结果:对于测定34例血样中,61.76%的患者因 ABO 血型亚型导致正反结果鉴定不一致;23.53%由于ABO 抗体含量不足导致正反结果鉴定不一致;其余原因占14.71%。结论:对于血型结果正反鉴定不一致的血样,必须采取其他辅诊手段对血型进行精确鉴定,以确保受血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筠;陈洋洋;李丽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我产科收治的110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和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宏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 C 反应蛋白(CRP)在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1例治疗10d 后的中老年 AECOPD 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临床控制组(n=26)、有效组(n=31)和无效组(n=14),选择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 AECOPD 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d 及对照组的血清CRP 水平。结果:治疗前3组 AECOPD 患者的血清 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 后3组患者血清 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效果越佳, ;CRP 水平下降越显著,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AECOPD 患者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血清 CRP 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和评估患者疗效。

    作者:吴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术后初期,试验组患者给予肠内输注营养液,对照组患者肠外经静脉给予各种基础营养成分。在进行试验的1周中,定时观察两组各项指标情况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经1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身体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患者营养状况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而且试验组患者的各种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肠麻痹)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施行肠内营养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许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通过改变体位对枕后位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通过改变孕妇体位,以对侧卧位法纠正枕后位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对象是临产开始后到宫口开全,经过阴道检查或行 B 超检查证实胎方位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观察组孕妇采用对侧卧位法纠正枕后位,对照组孕妇采用随意卧位法,观察两组孕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和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产程、新生儿窒息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对侧卧位法纠正枕后位成功率高。

    作者:刘桂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MTA与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感染型畸形中央尖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 M TA 及 Vitapex 两种根尖诱导药物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患者50人,共62颗前磨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32颗,使用 M TA 进行根尖诱导治疗,对照组为30颗,使用 Vitapex 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治疗。分别术后3、6、12个月复查,根据临床检查和 X 片结果评价其疗效。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有效率、成功率差异。结果:术后3、6、12个月复查,M TA 有效率分别为93.8%、96.9%、96.9%,Vitapex 有效率分别为93.3%、90.0%、86.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12个月复查,M TA 成功率分别为28.1%、62.5%、68.8%,Vi‐tapex 成功率分别为20.0%、30.0%、36.7%,6个月和12个月 M TA 的成功率明显高于 Vitapex 。结论:应用 M TA 作为根尖诱导药物,就诊时间少且远程效果好。

    作者:于春梅;王洋;周璇;张子旋;严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起将细节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室内,对比实施前(2012年1-12月期间)与实施后(2013年1-12月期间)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安全问题识别能力、差错防范意识等检测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中可有效地提高科室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应推广应用。

    作者:邱倩玲;叶有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数字X线摄影静脉尿路造影在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 X 线摄影(DR)静脉尿路造影在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 DR 设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 )检查,观察影像学特征,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或 CT 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本组64例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经 DR 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确诊58例,诊断正确率为90.6%。 IVU 表现为输尿管某段狭窄型27例,充盈缺损型19例,输尿管间嵴增宽并伴全程输尿管扩张型14例,一侧肾盂肾盏不显影型4例。结论:DR 静脉尿路造影能够提高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正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农远海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胫后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初步探讨经胫后静脉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79例混合型及中央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施行了经胫后静脉导管溶栓治疗,以术前、术后肢体的围径差以及静脉通畅情况评估疗效。结果:经胫后静脉置管行导管溶栓治疗患者,溶栓导管平均置放时间为(5.14±1.02)d 。术后静脉通畅率显著改善,置管溶栓术后小腿围径差显著改善,期间3例发生出血并发症,无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胫后静脉置管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李达;黄小明;张红刚;李保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湘西北地区300例淋巴瘤病例的年龄性别分布

    目的:了解湘西北地区淋巴瘤病例的性别、年龄分布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病理类型分布。方法:自某权威病理检测机构收集淋巴瘤病例检测资料,对300例淋巴瘤确诊者的资料录入电脑,用 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布描述分析、用 Ridit 分析进行差别比较。结果:300例淋巴瘤病例中,男性占62.3%,60~年龄组占47.3%。78例霍奇金淋巴瘤(HL )病例中,男性占73.1%,40~年龄组病例占50.0%;57例男病例中,40~年龄组病例占49.1%,21例女病例中,40~年龄组病例占53.3%。222例 NHL 病例中,男性占58.6%;60~年龄组病例占50.9%;130例 NHL 男病例中,60~年龄组病例占49.3%;92例女病例中,60~年龄组病例占53.3%;其病理类型,以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为主,占49.5%。淋巴瘤年龄性别与 HL 、NHL 病例的性别分布差异,经 Ridit 分析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湘西北地区淋巴瘤病例的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年龄分布以60岁及以上者居多,其中 HL 病例以40岁及以上者居多;NHL 的病理类型分布以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为主;HL 与 NHL 病例均存在随年龄增大而分布增多的趋势。

    作者:黄英;方芳;周四喜;覃红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二级预防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 TIA 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20mg ,观察组应用辛伐他汀片40mg 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89.83% VS 91.53%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个月观察组 TIA 复发次数为(0.89±0.39)次、进展为脑梗死5.08%均低于对照组的(1.43±0.56)次、16.95%(P<0.05)。观察组2例出现恶心、腹痛经对症处理缓解,能坚持完成治疗,1例 ALT 升高治疗恢复正常,无肌痛和有意义的肌酶升高,无因不良反应退出者。结论:TIA 治疗与预防中,较大剂量辛伐他汀调脂外的益处及总体获益大于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国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引起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导致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50例产后焦虑抑郁情绪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无焦虑抑郁情绪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病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年龄、孕期保健、社会支持系统、家族精神病病史、学历、分娩方式、医疗费用支付等因素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35岁、未定期孕期保健、缺少社会支持、家族史、小学以下学历均高于对照组,是导致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结论:导致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多种多样,可通过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