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红
男性乳腺发育症(Gynecomastia ,GYN)是指男性乳腺组织异常发育、乳腺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一组疾病,该疾病在年轻男性中的发病率高达38%,占男性乳房疾病的60%~80%。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所以本文将从病因、诊断、治疗三个方面详细阐述男性乳腺发育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希望对临床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鲍旭;孙强;郭春利;孟祥朝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通过检测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及非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 PCT、NT‐proBNP及血常规的水平,探讨各炎症因子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确诊为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和同期非脓毒症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这些患者入ICU 1h内上述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绘制各炎症因子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炎症因子对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组患者的血PCT、NT‐proBNP及N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对照组(P<0.05)。G -杆菌组患者的血PCT、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G+球菌组(P<0.05)。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的ROC曲线表明:PCT、NT‐proBNP的AUC为0.843、0.820。G -杆菌组患者的ROC曲线:PCT、NT‐proBNP的AUC为0.920、0.863。G+球菌组患者的ROC曲线:PCT、NT‐proBNP的AUC为0.735、0.760。结论:血PCT、NT‐proBNP对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有预测价值,以PCT 对G -杆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为特异。
作者:许晓兰;许鹏;於江泉;陈齐红;邵俊;林华;郑瑞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针灸方法对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常规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予莫沙必利联合针灸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腹部灼烧感及疼痛、饱胀、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好转情况皆比对照组好。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状态。
作者:肖志芳;肖自幼;李国娟;郭慧;李晶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行七氟醚麻醉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对照组采用采用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生理盐水静脉泵入,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时、苏醒后5min、拔喉罩后1min平均动脉血压(MAP)和心率(HR)水平,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时间、躁动评分及镇静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苏醒时、苏醒后5min、拔喉罩后1min MAP和HR各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苏醒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躁动发生率和镇静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可维持血压、心率稳定,镇静效果显著,可降低躁动发生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汝建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分析环乳晕切开和传统放射状切开对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癌,不仅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也保证了乳腺的血液供应,增强了美观,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加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 )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其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40例S A P感染组、30例S A P非感染组患者和5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PC T和IL‐6水平,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C T 和 IL‐6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中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SAP感染组PCT和IL‐6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结论:PCT 和IL‐6水平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并发感染显著相关;密切观察PCT和IL‐6水平变化对SAP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阳海红;吕小元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骨牵引手术治疗时舒适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28例采用舒适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优良率为82.14%,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7.86%和75.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采用骨牵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时使用舒适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裴文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对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洪素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路径式护理健康教育在剖宫产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产妇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路径式护理健康教育。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手术配合知识、健康教育知识及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对于手术配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上,都优于对照组。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和平均住院时长,观察组也要优于对照组,并且数据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路径式护理在剖宫产的不同阶段进行健康教育,确保教育的有效性,深入进行整体护理,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邹婷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对福州地区健康体检者血清尿酸(UA)水平进行分析,为预防高尿酸血症(HUA)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用尿酸酶比色法测定5105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尿酸水平。结果:男性血清尿酸水平为(385.32±78.95)μmol/L ,女性为(280.67±64.89)μmol/L ,各年龄组男性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女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分别为25.66%、10.9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年龄组血清尿酸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应重视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作者:江芳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3种不同药物预处理对剖宫产术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20例随机分为4组:D组(对照组:麻醉前静注NS 5ml ,30例),试验组A (麻醉前静注盐酸曲马多0.5mg/kg ,30例)、B(麻醉前静注酒石酸布托啡诺1mg ,30例)、C(麻醉前静注地佐辛0.1mg/kg ,30例)。记录麻醉开始至手术结束后2h内寒战发生率、手术中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即刻、1min、5min的Apgar评分。结果:试验药物预处理后寒战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期间各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比较,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镇静评分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镇静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预处理防治麻醉后寒战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郭亚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静滴联合重复高频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BI指数以及FM A评分的变化,评价该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进行高频重复rTMS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统计两者患者在治疗结束后NIHSS评分、BI指数以及FM A评分变化,并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2.2%,治疗后NIHSS评分、BI指数、FM A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川芎嗪静滴联合重复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作者:陈以卫;刘少宾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情况和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疲乏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疲乏情况、恶心呕吐情况、呼吸情况、失眠情况和食欲、便秘、腹泻等健康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有利于提高化疗效果。
作者:陈燕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纤支镜肺泡灌洗对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8例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有效性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比对照组(70.83%)高,且各项有效性时间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实施责任制护理对脑血栓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责任制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语言功能达标率、肢体功能达标率分别为86.67%、82.22%,对照组分别为62.22%、55.56%,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两组相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脑血栓患者责任制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使语言功能达标率、肢体功能达标率及护理满意率均得到了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荐及使用。
作者:冼泳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宫颈TCT、HPV联合阴道镜及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福清市医院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各类宫颈病变患者。经宫颈TCT筛查,结果均为AS‐CUS及以上者;经HPV检查分流,均为HPV高危型者。其中465例有指征者行阴道镜+活检,其中118例CIN均行阴道镜+LEEP术的联合诊治。结果:465例患者中,TCT阳性302例,检出率64.95%;HPV阳性260例,检出率55.91%。阴道镜活检病理阳性406例,病理阳性率87.31%。LEEP术118例,病理阳性112例,病理阳性率高达94.92%,宫颈早期浸润癌4例,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清扫术。3个月后经再次TCT,阴道镜复查,84.4%的CIN患者转为慢性炎症,宫颈锥切术后总有效率94.38%,18例CINⅢ患者3个月后经再次TCT和阴道镜活检复查,提示CINⅢ病变2例,复发率1.11%,该2例持续CINⅢ患者自愿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同前。结论:采用宫颈TCT筛查、HPV分流筛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锥切术联合诊治,可显著提高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并及时、有效治疗,进而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保障女性宫颈健康。
作者:施珲;庄月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肝功能分级的肝硬化患者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方法:对50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检测血清电解质,包括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比较电解质紊乱情况。结果:在肝硬化患者中多数存在电解质紊乱(占66%),且紊乱程度随Child‐Pugh分级递增而递增;电解质 K+、Na+、Cl-水平随Child‐Pugh分级递增而呈下降趋势,其中Na+在B级、C级同A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l-水平的降低在各级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K+水平在各级之间无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电解质Na+、Cl-水平紊乱程度与Child‐Pugh分级有相关性,对于肝硬化的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曲金宁;李娟;张志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介绍尿培养管保存手术标本的应用方法;持续改进标本的安全管理。方法:使用尿培养管盛装、固定直径<0.8cm的细小手术标本,与传统保存方法作比较,观察使用的优越性及安全性。结果:尿培养管密封严实稳固,标本固定液渗漏率明显减少,标本内容物无外漏,送检时间显著少于传统方法。结论:尿培养管保存标本方便快捷、安全有效;可以避免固定液外渗浸湿标本信息,杜绝标本混淆;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
作者:曾田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高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湿润烧伤膏联合LEEP刀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LEEP刀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阴道排液时间及阴道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阴道排液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LEEP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效果确切,治愈率高,创面愈合快,出血少。
作者:王翠萍;李曼;冯玉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IC U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普通病房护理,观察组予以IC U病房观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存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术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IC U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满意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慧肖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