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

刘卫山;高阳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脑梗死, 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8例为治疗组,选择同期就诊的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92%,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5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脑梗死的原因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要及早进行血糖的控制,采取降压、降脂的综合治疗措施,降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死率。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肝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价值

    目的:提高肝血管瘤(HCH)的临床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对 HCH 的临床表现和X线平片、超声、CT、MRI、动脉造影以及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HCH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X线平片检查意义不大,超声检查简单、易行、无创伤,属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CT诊断HCH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与检查技术密切相关,“两快一慢”的CT增强扫描技术是诊断HCH的必要检查手段,CT增强特征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与同层之腹主动脉一致;增强区域呈进行性向心性扩展;延迟(>5min)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再延迟1h后病灶又恢复到平扫时之低密度,这就是HCH特有的对比剂“快进慢出”表现,与肝癌的CT 增强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有CT征象相鉴别。MRI对HCH具有特殊诊断意义,T1弱信号,T2高强度信号,是鉴别肝癌的重要指征。动脉造影是肝血管瘤可靠诊断方法之一,呈现颇有特征的“早出晚归”征。同位素标记红细胞肝扫描对诊断血管瘤有高度特异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 )肝血流-血池显像方法对 HCH的诊断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诊断本病的佳方法。结论:HCH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影像学有典型表现者可以诊断,其中超声属首选,次选C T、M RI或同位素标记红细胞扫描,大部分得到确诊,肝血管造影常为术前了解或对诊断不明者作必要的补充。因此,影像学表现对HCH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升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锌硒宝辅助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锌硒宝在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的6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60例中有治疗效果的57例,总有效率95%。结论:使用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明显、见效快,且容易使患儿接受,无毒副作用,值得使用。

    作者:曾秋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的手术治疗有好几种,如:子宫压迫缝合术是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系列新方法,包括B-L y nch缝合术、C ho缝合术、子宫下段平行垂直压迫缝合术;动脉栓塞作为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已获得产科医师的认可;宫腔填塞可用于因宫缩乏力、前置胎盘或胎盘粘连所引起的产后出血。通过增加宫腔内压力压迫动静脉及扩张宫腔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而止血,宫腔填塞可暂时止血,等待机体发挥自身的凝血功能;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盆腔静脉结扎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急症子宫切除术应用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常、子宫破裂、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时应用。

    作者:许聪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封管液浓度的研究

    目的:寻找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肝素钠进行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佳封管浓度。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104例有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分为2.50%高浓度肝素钠封管液组(实验组)53例和1.25%低浓度肝素钠封管液组(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管道堵塞发生率及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管道堵塞发生率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使用2.50%高浓度肝素钠封管液是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导管堵管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锦玉;赵建玲;施翠芬;程建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镜化疗缓释粒子植入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效果评价及健康宣教

    临床消化道进展期肿瘤患者中大部分确诊时已无法手术治疗,而其临床症状又急于解决,如食管胃肠道梗阻,患者不能进食,腹胀、腹疼、恶心、呕吐、痛苦不堪,以往经静脉放化疗效果不佳,副作用大,一般患者很难耐受,生存质量反而降低,内镜化疗缓释粒子植入,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是治疗消化道肿瘤行之有效的新方法。2008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对伴有消化道梗阻症状的消化道腺癌12例患者进行此项治疗,在治疗前、后给予切实有效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密切配合,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复杂性阑尾炎行黏膜下切除的优势

    目的:提高对复杂性阑尾炎行黏膜下切除术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65例复杂性阑尾炎行黏膜下切除术的优势并作相应的总结。结果:黏膜下切除使复杂阑尾操作由复杂变得简单化,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大多数患者术后恢复同单纯性阑尾炎。结论:复杂性阑尾炎行黏膜下阑尾切除术较传统手术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作者:王从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联合临床治疗非淋菌性盆腔炎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非淋菌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2年1月间,本院非淋菌性盆腔炎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束停药1周后复查,以检查结果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21%,两组疗效差异不明显( P>0.05),但治疗组治愈1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 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非淋菌盆腔炎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卓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角部妊娠的应用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角部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的40例子宫角部妊娠的声像图特征。结果:40例子宫角部妊娠超声表现为3种类型:妊娠囊型、流产型、破裂型。妊娠囊型2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6%(22/26),流产型8例(有4例系误诊为宫外妊娠),破裂型6例(其中2例误诊为宫外妊娠)。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有助于对子宫角部妊娠的具体分型及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流产型及破裂型发生误诊的几率仍然较高。

    作者:吴惠双;严志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吗啡硬膜外单次注射联合 PCIA 在混合痔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吗啡硬膜外单次注射联合PCIA在混合痔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混合痔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PCIA术后镇痛组(A组)和罗哌卡因+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联合PCIA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30例。手术的麻醉方式均采用腰硬联合一点法麻醉,平面控制在 T10。A组病人于手术结束时予0.2%罗哌卡因6ml硬膜外腔推注后,拔出硬膜外导管,接静脉镇痛泵行自控镇痛(PCIA )。B 组病人于手术结束时予0.2%罗哌卡因+吗啡2mg 共6ml硬膜外腔推注后,拔出硬膜外导管,接静脉镇痛泵行自控镇痛(PCIA )。镇痛泵泵注速度为2ml/h ,自控剂量为0.5ml ,锁定时间为15min。观察记录两组术后6、12、24、48h 的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 VAS评分较B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为皮肤瘙痒0例,恶心呕吐2例,尿潴留1例,眩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B组为皮肤瘙痒2例,恶心呕吐1例,尿潴留2例,眩晕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吗啡硬膜外单次注射联合PCIA在混合痔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满意。

    作者:杨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喉罩在基层医院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喉罩在基层医院气道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使用喉罩患者,其中有25例心肺复苏患者和43例择期手术全麻患者,分析患者喉罩的使用方法及观察期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及时建立气道管理后,25例心肺复苏患者均全部复苏成功,且并发症较少。43例手术全麻患者各个期间RR、SpO2、PET CO2、HR和常规气管插管比较无差异。结论:建立气道管理后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麻醉和临床急救中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孔保宗;张庆昌;谢红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兴趣小组”参与临床科研教育模式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

    通过运用“兴趣小组”教学模式培养并提高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笔者通过让学生做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参与部分的肾内科临床科研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全面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作者:蒋红樱;黄旭;白彝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42例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发生率为8.97%,其原因与胎儿因素(45.2%)、孕妇因素(31.0%)和医源性因素(23.8%)有关。结论:术前应预测可能性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术中提高手术技巧是避免或减少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关键。

    作者: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疼痛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对减轻梅毒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400例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做溶媒进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实验组采用0.2%利多卡因注射液做溶媒进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结果:采用0.2%利多卡因注射液做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疼痛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做溶媒进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05)。结论:采用0.2%利多卡因注射液作为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可以减轻患者肌肉注射后疼痛,让患者易于接受治疗。

    作者:张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防握持约束手套的制作及应用

    目前,IC U收治的重症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因治疗,需要置入各种的治疗管道。临床上为了预防意外拔管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会对神志不清、烦躁、不配合的患者采用约束带对手腕部进行约束。但在约束的同时,为了不造成患者手部的血液循环障碍和避免肢体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还是给予一定的活动空间,不会约束的很紧。另外,由于约束带的使用仅仅是对手臂的活动进行了限制,患者的手指还是可以随意活动的,当在其中一个手指进行指脉氧监测时,患者的其他手指可以采取推、抵、蹭等活动将指脉氧弄掉,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持续监测,有的甚至可以解开约束带,给临床护理带来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不足,笔者设计和制作了一种防握持约束手套,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玉霞;蔡章桥;高学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导乐式陪伴服务模式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导乐式陪伴服务模式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我院收治的产妇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导乐式陪伴服务模式,对照组为常规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钳产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导乐式陪伴分娩提供了人性化服务,提高了自然分娩率,改善了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和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相关临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临床护理策略。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后,病程得以缩短,髋关节的功能恢复较好,并未出现术后感染;术后随访0.5~1.5年,患者髋关节功能基本全部恢复,而且假体并未出现松动。结论:为了使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达到佳,就应注重临床相关护理,做到科学合理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董华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药物流产后确诊宫内残留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药流后宫内残留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结果:宫内残留物可表现为异常高回声、低回声、等回声或不均质回声。8例(10%)患者宫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而均可见类滋养层血流信号;16例(21%)可见异常回声而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共62例(79%)可显示类滋养层血流信号。血流参数:PS V (24.3±4.1)cm/s ;EDV(14.7±2.2)cm/s;RI0.41±0.0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类滋养层血流信号的显示可提高宫内残留的诊断,尤其对宫内等回声、低回声及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团块等易漏诊者。

    作者:张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下肢静脉曲张术式研究与进展

    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患肢酸胀、麻木、无力,站立时浅静脉迂曲,严重时会出现足靴区破溃出血、溃疡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方法[1],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硬化剂注射、透光直视旋切 TriVex (Transilluminated poweredphlebectomy ,TIPP)、血管腔内射频(Ra-diofrequency ,RF)、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EVLT)、经内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 Subfascial endoscopicperforator surgery , SEPS )等改良和微创术式,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模式正由传统手术向微创手术过渡。微创技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治疗彻底,复发率低;(2)并发症少;(3)切口数少且切口小、美观;(4)手术时间短;(5)恢复快[2,3]。本文就微创术式与疗效的关系,结合近年的文献,作综述如下。

    作者:吴章;林二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隐匿型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1],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中医多数认为本病属“咳嗽”、“哮病”范畴。临床上CVA常被误诊为慢性咳嗽而延误治疗,中西医治疗各具特色,现就近年来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中医研究进展1.1病因病机研究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基本病因病机为正虚邪实[2]。

    作者:李玉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2006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16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6例,对照组75例。观察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减少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肯定,治疗过程中偶有恶心、呕吐(改善服药方法后消失)外,均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作者:吴绪红;刘红;刘小林;李小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