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章;林二妹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隐蔽无瘢痕、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它比传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微创,在微创外科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我院在熟练掌握传统“三孔法、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患者中男9例,女23例,年龄27~51岁,病程4个月~6年,其中胆囊结石23例,胆囊息肉样变6例,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3例。病例选择标准:胆囊良性病变,无严重炎症发作、合并症及无腹部手术史。本组病例均实施气管插管全麻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出血、胆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3~5d后治愈出院。经门诊随访及复查,无并发症发生,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
作者:贾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及华法林对老年心房纤颤的治疗效果,为此病症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卫生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患者给予华法林进行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监测患者用药后的1周、3周、5周、7周的PT值。结果:服用华法林的一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同治疗前进行比较,呈现出明显的延长趋势,服用阿司匹林组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也有延长,但是延长的效果不如华法林组明显。在随后1年的随访观察中,服用华法林的治疗组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低于服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为4.1%。结论:华法林治疗老年心房纤颤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小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隐匿型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1],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中医多数认为本病属“咳嗽”、“哮病”范畴。临床上CVA常被误诊为慢性咳嗽而延误治疗,中西医治疗各具特色,现就近年来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中医研究进展1.1病因病机研究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基本病因病机为正虚邪实[2]。
作者:李玉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孕期补充爱乐维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3月来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240例,其中80例孕妇于孕中期给予复合维生素片(爱乐维),2片/d ,作为高剂量组;80例孕妇于孕中期给予复合维生素片(爱乐维),1片/d ,作为低剂量组;剩下的80例孕妇仅进行正常饮食,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三组产妇新生儿的体长、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剂量组巨大儿的出生率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低体重儿的出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P<0.05;三组产妇新生儿体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期补充维生素对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有着明显影响,合理使用复合维生素片对于保证新生儿的健康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牛黄解毒丸湿敷预防左氧氟沙星所致外周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通过外周静脉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胆囊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左氧氟沙星输注完毕立即在穿刺部位以上的血管给予牛黄解毒丸湿敷。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1)。结论:牛黄解毒丸湿敷可明显降低左氧氟沙星所致外周静脉炎的发生,且无毒副作用,在胆囊炎患者注射左氧氟沙星后引起的外周静脉炎的预防中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代高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竞争压力的加剧,冠心病与抑郁症均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两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到2020年抑郁症在发达国家的致残疾病种类中将居第二位(在心脏系统疾病之后)。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抑郁症也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能使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两者相互影响。抑郁症患者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是普通人群的2.5倍以上[1]。明确两者共同的发生机制将有助于疾病的防治,本文就冠心病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相互影响及治疗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王歆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IC U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予营养支持、应用脱水降颅压、止血、糖皮质激素、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颅压监测、亚低温治疗及循环支持等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必须早诊断、早治疗,在IC U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柴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采用TUPKVP联合TUIBN术治疗小体积BPH所致的BO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单纯小体积BPH致BOO患者56例,入院先后1∶1比例随机分TURP组28例,采用TURP联合TUIBN手术治疗;TUPKVP组28例,采用TUPKVP联合TUIBN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重量、灌洗液量、留置尿管时间、近期并发症,术前与术后3个月 IPSS、QOL、PVR、Qmax。结果:TUPKVP组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较TURP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灌洗液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灌洗液量及置管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Qmax、PRV、IPSS评分、QOL评分较同组术前明显改善(P<0.05);TUPKVP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PRV、IPSS评分、QOL评分的改善程度较 TURP组明显。结论:TUPKVP联合TUIBN术治疗小体积BPH所致的BOO ,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极佳,且操作简便,可作为小体积BPH所致的BOO首选方法。
作者:罗建仕;陈光;曾四平;沈思;杨江;管刚云;詹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本次共选取80例异位妊娠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就开腹治疗(对照组)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痛苦小、美观度高的优点,显著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及远期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焕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8例为治疗组,选择同期就诊的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92%,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5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脑梗死的原因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要及早进行血糖的控制,采取降压、降脂的综合治疗措施,降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死率。
作者:刘卫山;高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PCOS诊断的不孕患者86例采用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再用克罗米芬(CC )+人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方案治疗。比较用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素(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以及周期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前、后血清LH、LH/FSH、T、FINS均有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PCOS不孕,可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LH、L H/FS H 、T水平,并且提高PCOS不孕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邹会玲;戚亚兰;孙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对减轻梅毒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400例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做溶媒进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实验组采用0.2%利多卡因注射液做溶媒进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结果:采用0.2%利多卡因注射液做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疼痛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做溶媒进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05)。结论:采用0.2%利多卡因注射液作为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可以减轻患者肌肉注射后疼痛,让患者易于接受治疗。
作者:张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常规联合快速定量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检测800例门诊患儿抗凝静脉血血常规,CRP和hs-CRP。结果:390例细菌感染疾病的患儿 CRP 异常300例,阳性率76.9%;hs-CRP 异常302例,阳性率77.4%;WBC异常120例,阳性率30.8%。CRP+ hs-CRP+WBC三者联合检测异常为341例,敏感性为87.4%。结论:在早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CRP、hs-CRP和血常规检测可作为初步诊断,尤其是发热患儿,可快速鉴别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抗生素治疗,利于机体的健康成长。
作者:王佳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对复杂性阑尾炎行黏膜下切除术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65例复杂性阑尾炎行黏膜下切除术的优势并作相应的总结。结果:黏膜下切除使复杂阑尾操作由复杂变得简单化,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大多数患者术后恢复同单纯性阑尾炎。结论:复杂性阑尾炎行黏膜下阑尾切除术较传统手术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作者:王从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的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均没有持续性宫外孕现象发生。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可提高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成功率,可以保留患者输卵管的同时有效防止持续性宫外孕的发生。
作者:莫锐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合乳酸菌胶囊在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因口服抗生素后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儿童38例,服用经由我院调配的活性乳酸菌制剂,服用前、后观察粪便培养的肠道菌群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38例患儿中痊愈21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8%。患儿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肠杆菌治疗后菌群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复合乳酸菌胶囊具有调节小儿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内环境,进而止泻的作用。
作者:吴楚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时辰药理学在合理用药中应用的指导作用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提高。方法:通过对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的分析,并结合不同药物的临床使用经验,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同一剂量药物在不同时间进行服用,所产生的药效是不同的;药物不同,其服用药效的佳时间也不相同;在药效佳时间服用药物,不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对使用药量进行减少。结论:时辰药理学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不但有助于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提高,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角部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的40例子宫角部妊娠的声像图特征。结果:40例子宫角部妊娠超声表现为3种类型:妊娠囊型、流产型、破裂型。妊娠囊型2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6%(22/26),流产型8例(有4例系误诊为宫外妊娠),破裂型6例(其中2例误诊为宫外妊娠)。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有助于对子宫角部妊娠的具体分型及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流产型及破裂型发生误诊的几率仍然较高。
作者:吴惠双;严志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128例门诊输液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28例门诊输液患者经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后 SDS和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对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陶琴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42例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发生率为8.97%,其原因与胎儿因素(45.2%)、孕妇因素(31.0%)和医源性因素(23.8%)有关。结论:术前应预测可能性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术中提高手术技巧是避免或减少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关键。
作者: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