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

莫锐婷

关键词:腹腔镜, 甲氨蝶呤, 输卵管妊娠,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的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均没有持续性宫外孕现象发生。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联合甲氨蝶呤病灶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可提高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成功率,可以保留患者输卵管的同时有效防止持续性宫外孕的发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复杂性阑尾炎行黏膜下切除的优势

    目的:提高对复杂性阑尾炎行黏膜下切除术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65例复杂性阑尾炎行黏膜下切除术的优势并作相应的总结。结果:黏膜下切除使复杂阑尾操作由复杂变得简单化,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大多数患者术后恢复同单纯性阑尾炎。结论:复杂性阑尾炎行黏膜下阑尾切除术较传统手术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作者:王从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PCOS诊断的不孕患者86例采用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再用克罗米芬(CC )+人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方案治疗。比较用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素(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以及周期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前、后血清LH、LH/FSH、T、FINS均有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PCOS不孕,可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LH、L H/FS H 、T水平,并且提高PCOS不孕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邹会玲;戚亚兰;孙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LyP-1肽的131碘标记及其生物分布研究

    目的:探讨Na131 I标记LyP-1肽的可能性以及Na131 I标记的LyP-1肽在乳腺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包含LyP-1序列的十环肽(YCGNKRTRGC)通过固相合成法合成。在两个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二硫键以维持肽的环形结构。LyP-1肽通过氯胺-T 法进行Na131 I标记。通过尾静脉途径将Na131 I标记LyP-1肽以及对照肽注射于荷MDA-MB-435乳腺癌裸鼠体内并测量其生物分布情况。结果:LyP-1肽的Na131 I标记率可达80%±5%(n=5),放射化学纯度约96%。在37℃新鲜人血清中Na131 I标记 LyP-1肽24h其放射化学纯度仍然达92%。在生物分布研究中,Na131 I标记 LyP-1肽在肿瘤中的聚集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织。结论:通过氯胺-T 法可以成功的将131 I标记于LyP-1肽。131 I标记的LyP-1肽在37℃新鲜人血清中24h仍然保持稳定,并可被肿瘤组织高度摄取。

    作者:陈月华;于明明;郑瑞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63例捂热综合征患儿酸碱平衡紊乱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捂热综合征(IM S )患儿酸碱平衡紊乱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IM 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对患儿进行分组,对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根据酸中毒的不同程度再次进行分组,比较组间患儿的病死率。结果:63例患儿住院期间病死率为23.8%,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组与未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且病死率随着血 pH 降低而升高(χ2=9.80,P<0.05)。结论:酸碱平衡紊乱与IM S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程首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隐匿型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1],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中医多数认为本病属“咳嗽”、“哮病”范畴。临床上CVA常被误诊为慢性咳嗽而延误治疗,中西医治疗各具特色,现就近年来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中医研究进展1.1病因病机研究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基本病因病机为正虚邪实[2]。

    作者:李玉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78例老年心房纤颤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及华法林对老年心房纤颤的治疗效果,为此病症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卫生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患者给予华法林进行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监测患者用药后的1周、3周、5周、7周的PT值。结果:服用华法林的一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同治疗前进行比较,呈现出明显的延长趋势,服用阿司匹林组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也有延长,但是延长的效果不如华法林组明显。在随后1年的随访观察中,服用华法林的治疗组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低于服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为4.1%。结论:华法林治疗老年心房纤颤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小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兴趣小组”参与临床科研教育模式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

    通过运用“兴趣小组”教学模式培养并提高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笔者通过让学生做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参与部分的肾内科临床科研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全面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作者:蒋红樱;黄旭;白彝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牛黄解毒丸湿敷预防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牛黄解毒丸湿敷预防左氧氟沙星所致外周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通过外周静脉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胆囊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左氧氟沙星输注完毕立即在穿刺部位以上的血管给予牛黄解毒丸湿敷。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1)。结论:牛黄解毒丸湿敷可明显降低左氧氟沙星所致外周静脉炎的发生,且无毒副作用,在胆囊炎患者注射左氧氟沙星后引起的外周静脉炎的预防中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代高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tial cystitis ,IC )是指不明原因的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症病变。主要表现为膀胱区或下腹部、耻骨上疼痛和/或尿频、尿急等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尚无明确诊断标准,治疗也无有效的方法,许多患者在诊断过程中被延误,诊断明确后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各种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IC一直是泌尿外科临床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对IC病因、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田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治进展

    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卵巢功能衰退是渐进性的。围绝经期(Peirmenopausal period)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后一次月经后1年,即绝经过渡期至后一次月经后1年。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绝经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前者指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绝经,后者是指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线毁坏导致的绝经。人工绝经者更易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1]。近年来由于女性工作及精神压力的加大,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人数有所上升,治疗上主要有心理治疗、激素药物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但在制订治疗方案上存在着很大个体差异。

    作者:韩翠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合理用药中时辰药理学的应用指导作用

    目的:对时辰药理学在合理用药中应用的指导作用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提高。方法:通过对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的分析,并结合不同药物的临床使用经验,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同一剂量药物在不同时间进行服用,所产生的药效是不同的;药物不同,其服用药效的佳时间也不相同;在药效佳时间服用药物,不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对使用药量进行减少。结论:时辰药理学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不但有助于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提高,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封管液浓度的研究

    目的:寻找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肝素钠进行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佳封管浓度。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104例有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分为2.50%高浓度肝素钠封管液组(实验组)53例和1.25%低浓度肝素钠封管液组(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管道堵塞发生率及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管道堵塞发生率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使用2.50%高浓度肝素钠封管液是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导管堵管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锦玉;赵建玲;施翠芬;程建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隐蔽无瘢痕、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它比传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微创,在微创外科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我院在熟练掌握传统“三孔法、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患者中男9例,女23例,年龄27~51岁,病程4个月~6年,其中胆囊结石23例,胆囊息肉样变6例,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3例。病例选择标准:胆囊良性病变,无严重炎症发作、合并症及无腹部手术史。本组病例均实施气管插管全麻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出血、胆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3~5d后治愈出院。经门诊随访及复查,无并发症发生,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

    作者:贾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与血浆样本进行免疫学检测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肝素抗凝血浆代替血清标本用于免疫项目检验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对比测定我院门诊病人随机采样的肝素钠抗凝血浆和不抗凝的血清标本的16项免疫项目,统计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血清与血浆中16项免疫学指标得出的结果高度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代替血清既可提高检测速度,又可减少溶血的干扰;既适合免疫学指标的常规检测,也适合免疫学指标的急诊分析。

    作者:张木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同期手术5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与腹股沟疝同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0例前列腺增生与腹股沟疝患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住院8~10d ,无切口感染,随访3~12个月无疝复发,残余尿量0~50ml ,平均25ml ,其中1例患者出院后10d ,因过早性生活导致前列腺窝大出血,再次住院行血膀胱清除术,1周后痊愈出院。结论:同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在基层医院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赵文兴;邵怀卿;张秀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药物流产后确诊宫内残留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药流后宫内残留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结果:宫内残留物可表现为异常高回声、低回声、等回声或不均质回声。8例(10%)患者宫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而均可见类滋养层血流信号;16例(21%)可见异常回声而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共62例(79%)可显示类滋养层血流信号。血流参数:PS V (24.3±4.1)cm/s ;EDV(14.7±2.2)cm/s;RI0.41±0.0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类滋养层血流信号的显示可提高宫内残留的诊断,尤其对宫内等回声、低回声及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团块等易漏诊者。

    作者:张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肝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价值

    目的:提高肝血管瘤(HCH)的临床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对 HCH 的临床表现和X线平片、超声、CT、MRI、动脉造影以及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HCH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X线平片检查意义不大,超声检查简单、易行、无创伤,属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CT诊断HCH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与检查技术密切相关,“两快一慢”的CT增强扫描技术是诊断HCH的必要检查手段,CT增强特征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与同层之腹主动脉一致;增强区域呈进行性向心性扩展;延迟(>5min)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再延迟1h后病灶又恢复到平扫时之低密度,这就是HCH特有的对比剂“快进慢出”表现,与肝癌的CT 增强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有CT征象相鉴别。MRI对HCH具有特殊诊断意义,T1弱信号,T2高强度信号,是鉴别肝癌的重要指征。动脉造影是肝血管瘤可靠诊断方法之一,呈现颇有特征的“早出晚归”征。同位素标记红细胞肝扫描对诊断血管瘤有高度特异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 )肝血流-血池显像方法对 HCH的诊断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诊断本病的佳方法。结论:HCH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影像学有典型表现者可以诊断,其中超声属首选,次选C T、M RI或同位素标记红细胞扫描,大部分得到确诊,肝血管造影常为术前了解或对诊断不明者作必要的补充。因此,影像学表现对HCH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升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子痫前期麻醉及液体管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的不同麻醉方法及液体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特征确定不同麻醉方式,分析各种麻醉方法的优势,并对围手术期的液体管理方法进行阐述。结果:三种方法都是有效、安全的,腰硬膜联合麻醉起效较快,胎儿娩出时间相对较短(P<0.05),各组在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手术时间方面比较无太大差异(P>0.05)。结论:根据子痫前期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选择佳麻醉方案和适宜的液体管理方法,可降低患者妇婴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莉莉;黄惠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喉罩在基层医院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麻醉中,由于下气道狭窄行支架管置入术时,应用喉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02-2012年气管狭窄患者11例,其中9例为气管、支气管肿瘤,2例为气管切开术后狭窄,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岁,ASAⅡ~III级。结果:使用喉罩在全麻下支架管置入术11例均获成功。结论:喉罩置入对患者的刺激小,管腔大能够有效通气,不妨碍支架管置入手术的操作。

    作者:罗鑫;文可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科同期收治的诊断狼疮且有进行肾活检的18例男性及57例女性狼疮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狼疮患者临床表现相对隐匿,病理类型Ⅳ型较女性多见,治疗后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明显低于女性狼疮患者。结论:男性SLE患者临床较易误诊,且病情较女性重、预后差。

    作者:柳岚岚;吴彼得;连学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