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痫前期麻醉及液体管理的临床分析

黄莉莉;黄惠莹

关键词:子痫前期, 麻醉, 液体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的不同麻醉方法及液体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特征确定不同麻醉方式,分析各种麻醉方法的优势,并对围手术期的液体管理方法进行阐述。结果:三种方法都是有效、安全的,腰硬膜联合麻醉起效较快,胎儿娩出时间相对较短(P<0.05),各组在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手术时间方面比较无太大差异(P>0.05)。结论:根据子痫前期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选择佳麻醉方案和适宜的液体管理方法,可降低患者妇婴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三联疗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及其对超敏C 反应蛋白和皮质醇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皮质醇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均予禁食水、补液或输血、留置胃管及止血等对症处理,其中对照组同时予以泮托拉唑静滴、云南白药口服,观察组予以三联疗法:泮托拉唑+云南白药+奥曲肽;2组均连续治疗3d ,并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hs-CRP和皮质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Blatchford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7.08%,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6.27±1.05)d和(9.72±1.63)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hs-CRP和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何建伟;夏小丽;王昌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眼后段磁性异物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眼后段磁性异物的临床体会。方法:分析我院近6年来共168例(168只眼)眼后段磁性异物的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第一组:84例(84只眼)应用电磁铁自睫状体平坦部的巩膜切口取出异物;第二组:84例(84只眼)应用玻璃体切除机在直视下自睫状体平坦部的巩膜切口取出异物。对术后视力、眼压、玻璃体增殖性病变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异物取出率进行评估。随访时间均>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第一组0.2±0.45,第二组0.5±0.41;P<0.05两组有差异。术后眼压:第一组(17.0±8.56)mmHg ,第二组(15.0±7.89)mmHg ;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玻璃体增殖性病变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第一组25例(29.76%),第二组5例(5.95%);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异物取出率:第一组2例未取出(97.62%),第二组1例未取出(98.81%);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玻璃体切除机在直视下取出异物组在术后视力及减少术后主要并发症上明显优于应用电磁铁取出异物组;建议眼后段磁性异物应用玻璃体切除机在直视下手术取出。

    作者:刘宝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63例捂热综合征患儿酸碱平衡紊乱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捂热综合征(IM S )患儿酸碱平衡紊乱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IM 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对患儿进行分组,对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根据酸中毒的不同程度再次进行分组,比较组间患儿的病死率。结果:63例患儿住院期间病死率为23.8%,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组与未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且病死率随着血 pH 降低而升高(χ2=9.80,P<0.05)。结论:酸碱平衡紊乱与IM S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程首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项目化教学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项目化教学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评价其实施的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2011级护理专业二年级2个班,分为传统组和教改组,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和项目化教学。使用Weinstein等人编制的温斯坦(LASSI)量表,在该课程开课之前和结束之后分别进行调查。根据国际常模将被测学生学习策略的原始分数转换为百分数,采用SPSS17.00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学生干预前后运用良好学习策略的比例普遍偏低,百分比等级在75%以上低的为干预前的12.41%、高为干预后的14.27%。传统组对学习策略干预无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化教学对提高ATT、MOT、TMT、CON、INP、SMI、STA7个分量表的得分和学习策略等级的总体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目化教学对提高学生良好学习策略和减少不良学习策略的运用有帮助,LASSI量表可用于项目化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

    作者:李君;贺褔香;刘斌;吴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冠心病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探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竞争压力的加剧,冠心病与抑郁症均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两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到2020年抑郁症在发达国家的致残疾病种类中将居第二位(在心脏系统疾病之后)。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抑郁症也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能使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两者相互影响。抑郁症患者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是普通人群的2.5倍以上[1]。明确两者共同的发生机制将有助于疾病的防治,本文就冠心病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相互影响及治疗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王歆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3月-2013年4月脑卒中住院患者68例,经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出院后对照组由医院的随访中心随访,实验组则在原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6个月后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分数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增加患者的信心,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泗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兴趣小组”参与临床科研教育模式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

    通过运用“兴趣小组”教学模式培养并提高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笔者通过让学生做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参与部分的肾内科临床科研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全面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作者:蒋红樱;黄旭;白彝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腺样体肥大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80例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芬太尼维持麻醉,实验组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患儿手术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拔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恢复呼吸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观察结果可知,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具有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黎立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角部妊娠的应用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角部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的40例子宫角部妊娠的声像图特征。结果:40例子宫角部妊娠超声表现为3种类型:妊娠囊型、流产型、破裂型。妊娠囊型2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6%(22/26),流产型8例(有4例系误诊为宫外妊娠),破裂型6例(其中2例误诊为宫外妊娠)。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有助于对子宫角部妊娠的具体分型及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流产型及破裂型发生误诊的几率仍然较高。

    作者:吴惠双;严志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效果和放射损伤情况,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选择39例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均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有效率为94.9%,控制率为100%,1年后生存率为71.8%。其中死于局部复发者6例,未控1例,死于远处转移3例,其他原因死亡1例。不良反应:出现放射性食管炎3例,胃肠道反应2例,骨髓抑制1例,放射性皮炎2例,均为轻度,经对症处理痊愈,未影响正常的治疗。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不良反应较少,且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谢群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喉罩在基层医院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麻醉中,由于下气道狭窄行支架管置入术时,应用喉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02-2012年气管狭窄患者11例,其中9例为气管、支气管肿瘤,2例为气管切开术后狭窄,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岁,ASAⅡ~III级。结果:使用喉罩在全麻下支架管置入术11例均获成功。结论:喉罩置入对患者的刺激小,管腔大能够有效通气,不妨碍支架管置入手术的操作。

    作者:罗鑫;文可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防握持约束手套的制作及应用

    目前,IC U收治的重症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因治疗,需要置入各种的治疗管道。临床上为了预防意外拔管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会对神志不清、烦躁、不配合的患者采用约束带对手腕部进行约束。但在约束的同时,为了不造成患者手部的血液循环障碍和避免肢体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还是给予一定的活动空间,不会约束的很紧。另外,由于约束带的使用仅仅是对手臂的活动进行了限制,患者的手指还是可以随意活动的,当在其中一个手指进行指脉氧监测时,患者的其他手指可以采取推、抵、蹭等活动将指脉氧弄掉,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持续监测,有的甚至可以解开约束带,给临床护理带来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不足,笔者设计和制作了一种防握持约束手套,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玉霞;蔡章桥;高学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戊酸镁组、丙戊酸钠组及碳酸锂组,在治疗前,治疗2、4、6周末分别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2、4、6周后BRM 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治疗2、4、6周末T ESS评分,丙戊酸镁组分别显著低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组,差异有显著性,丙戊酸钠组显著低于碳酸锂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丙戊酸镁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宝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相关临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临床护理策略。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后,病程得以缩短,髋关节的功能恢复较好,并未出现术后感染;术后随访0.5~1.5年,患者髋关节功能基本全部恢复,而且假体并未出现松动。结论:为了使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达到佳,就应注重临床相关护理,做到科学合理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董华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下肢静脉曲张术式研究与进展

    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患肢酸胀、麻木、无力,站立时浅静脉迂曲,严重时会出现足靴区破溃出血、溃疡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方法[1],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硬化剂注射、透光直视旋切 TriVex (Transilluminated poweredphlebectomy ,TIPP)、血管腔内射频(Ra-diofrequency ,RF)、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EVLT)、经内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 Subfascial endoscopicperforator surgery , SEPS )等改良和微创术式,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模式正由传统手术向微创手术过渡。微创技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治疗彻底,复发率低;(2)并发症少;(3)切口数少且切口小、美观;(4)手术时间短;(5)恢复快[2,3]。本文就微创术式与疗效的关系,结合近年的文献,作综述如下。

    作者:吴章;林二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天津市西青区29019例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癌普查中的作用,TBS分级系统分类法报告对临床医生的指导意义,以及通过普查了解该地区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方法:对2012年具有天津市西青区户籍的已婚育龄妇女(30~65岁)采取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采用传统巴氏涂片和 T BS分类法报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理结果分析。结果:全区共有29019例已婚育龄妇女参加普查,其中经临床检查为慢性子宫颈炎的有5274例,发病率为17.41%。经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异常者有165例,筛出率为5.69/万。结论:传统的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作为固定人群一年一次进行普查的首选,采用TBS分类法报告对临床医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可忽视无症状宫颈光滑的人群,并积极做好随访管理工作。

    作者:王淑萍;杨振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门诊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及常见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药房含中药注射处方509张,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不合理用药情况为滴速控制不当、溶媒的选择不正确、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等方面。结论:应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的手术治疗有好几种,如:子宫压迫缝合术是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系列新方法,包括B-L y nch缝合术、C ho缝合术、子宫下段平行垂直压迫缝合术;动脉栓塞作为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已获得产科医师的认可;宫腔填塞可用于因宫缩乏力、前置胎盘或胎盘粘连所引起的产后出血。通过增加宫腔内压力压迫动静脉及扩张宫腔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而止血,宫腔填塞可暂时止血,等待机体发挥自身的凝血功能;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盆腔静脉结扎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急症子宫切除术应用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常、子宫破裂、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时应用。

    作者:许聪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8例为治疗组,选择同期就诊的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92%,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5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脑梗死的原因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要及早进行血糖的控制,采取降压、降脂的综合治疗措施,降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死率。

    作者:刘卫山;高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妇产科门诊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门诊护士的职业暴露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对护士造成的职业危害。方法:分析我中心妇产科门诊的工作特点及流程,加强各个环节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结果:医院护理人员增强了职业安全意识,使护士所受的危害逐步降低。结论: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可以有效地避免发生职业危害。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