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芬太尼联合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观察

谢业伟;郭惠梅;庄文清

关键词:芬太尼, 氟哌利多, 自控镇痛, 不良反应, 剖宫产术后
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 PCIA)的效果及对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 ,PONV)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芬太尼1mg+生理盐水80ml;观察组:芬太尼1m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80ml ,分别予自控镇痛泵持续静脉自控泵注2ml/h ,观察镇痛、镇静效果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Prince-Henry疼痛评分,在术后1h、2h、4h及8h时间点上,差异无显著性( P>0.05)。术后16h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24h及48h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镇静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上,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芬太尼联合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芬太尼,且能有效控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芬太尼联合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 PCIA)的效果及对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 ,PONV)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芬太尼1mg+生理盐水80ml;观察组:芬太尼1m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80ml ,分别予自控镇痛泵持续静脉自控泵注2ml/h ,观察镇痛、镇静效果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Prince-Henry疼痛评分,在术后1h、2h、4h及8h时间点上,差异无显著性( P>0.05)。术后16h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24h及48h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镇静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上,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芬太尼联合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芬太尼,且能有效控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业伟;郭惠梅;庄文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硫酸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14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与治疗组7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吸氧、吸痰、镇静、止咳、支持疗法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硫酸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两组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64.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硫酸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很好的平喘、止咳效果,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小肝癌在动态 MR 和螺旋 CT 多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小肝癌在动态MR和螺旋CT 多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5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动态M R和螺旋C T 多期扫描,分析两种扫描方式的强化特征。结果:本组45例小肝癌患者共发现57个病灶,其中37例1个病灶,4例2个病灶,4例3个病灶以上,病灶平均大小为(1.9±1.1)cm。所有患者的两种扫描中信号、密度集中表现在动脉期,发现的病灶分别有46个、32个。所有患者动态M R和螺旋C T的强化特征典型表现为高-低-低(85.96%、66.67%)、高-等-低(87.72%、15.79%),其余为不典型表现。结论:小肝癌行动态M R和螺旋C T 多期扫描均能够显示强化特征,但动态MR更加能够充分反映小肝癌富血供的特点,在诊断上优于螺旋CT扫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强;徐旭军;何易;刘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36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住院13~52d ,平均(28.3±3.3)d。术后当日有28例症状改善,6例在术后3d内症状改善,2例无改善。术后2例出现呼吸衰竭,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5例发生多尿症,4例发生中枢性高热,2例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发生压疮(Ⅱ级),3例再次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治疗,症状全部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围术期对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给予细致、周到的护理,对于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刘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敌腐特灵洗眼器在化学品急性眼灼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化学品眼灼伤的患者在急救第一时间应用敌腐特灵洗眼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临床急救的56例化学品眼灼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敌腐特灵洗眼器冲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常规治疗。记录患者伤后30min、12h、24h的临床症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性化学眼灼伤诊断标准》对患者眼睑、结膜、角膜和巩膜等组织腐蚀性损害的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眼灼伤,观察康复后裸眼视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眼睑、结膜、角膜和巩膜等组织腐蚀性损害的程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后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学品眼灼伤急救第一时间使用敌腐特灵洗眼器能够起到有效清洗毒物,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刘勇;杨刚三;侯乐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两种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及快测血糖检验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及快测血糖检验中的差异。方法:从医院进行体检的人员中随机选取60例受检人员,均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采集。应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快测血糖仪测定血糖,比较不同采血方式所获得的WBC、RBC、HGB、HCT等血常规指标和快测血糖差异。结果:将两组血常规指标值及快测血糖值相比较,静脉组快测血糖值与末梢组相比,经过相关统计学的计算,检验结果不具备差异性(P>0.05);静脉组 RBC、HGB、HCT、PLT的参数均高于末梢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梢组WBC稍高于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较大,对快测血糖结果影响不大,静脉血采集能克服末梢血采集的弊端,血量够,检测结果所受干扰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变异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先天性椎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152例患者行椎动脉超声检查,利用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观测椎动脉的管腔内径、走行及血流动力学等。结果:152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横突孔位置异常者27例,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者32例,椎动脉起点位置异常者2例,单侧双支椎动脉者1例。所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发现椎动脉变异的患者于C T下亦均表现为异常的椎动脉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 T的终符合率达到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安全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在先天性椎动脉变异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于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CK 及 CD68在胃肠道淋巴结微小转移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旨在研究CK及CD68对胃肠道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41例胃肠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癌(实验组)和28例正常淋巴结(对照组)中的CK及CD68蛋白的表达。结果:CK在实验组的阳性率为85.37%(35/41),显著高于对照组14.29%(4/28)( P=0.000);CD68在实验组的阳性率为19.51%(8/41),显著低于对照组67.86%(19/28)(P=0.000)。Spearman分析提示在胃肠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组织中CK表达与CD68表达呈高度负相关( r=-0.841,P=0.000)。结论:免疫组化法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可以作为肿瘤细胞淋巴播散的指标。CK及CD68两者联合检测可应用于胃肠道淋巴结微小转移癌的检测。

    作者:高福平;刘筱韵;魏谨;马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超声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乳腺癌患者,收取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并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参考,对乳腺癌的高频超声诊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超声诊断阳性35例,阴性3例;通过手术确定阳性36例,阴性2例。表明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1%和6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应香;修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机械通气对 ICU 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72例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回顾分析,平均分为A、B两组,对A组36例患者行有创通气治疗,对B组36例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并就血浆脑钠肽水平(BNP)、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动脉压三个方面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4h的情况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研究机械通气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从纵向看,治疗24h后,所有患者BN P水平指标和肺动脉压、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从横向看,治疗后的A组在以上三个方面改善效果都要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在治疗IC 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上有明显的效果。并且不同的机械通气方式效果有差异,有创机械通气疗效较无创机械通气显著。

    作者:罗泳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 ,那么称重结果12.34mg中,12.3mg 为准确数字,0.04mg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x ± s)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 ,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1.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年女性子宫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手术对策

    目的:探讨中年女性子宫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手术对策。方法:将我院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00例进行随访研究,观察复发率,分析复发因素。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43例,复发率达43.00%;其中57例患者接受经腹部切除术中复发21例,23例患者接受阴式切除术中复发10例,20例患者接受经腹腔镜切除术中复发12例,三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本组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率达43.00%,其复发率与患者手术时的年龄、肌瘤个数、肌瘤大小及术后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影响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因素颇多,积极有效的手术处理措施是防止其复发的关键。

    作者:杨栋清;廖燕飞;赖力云;杨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影响男护士和女护士对职业认同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究影响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原因和改进策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男、女护士共86名的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结果:影响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原因有一定的差异性,个人因素方面主要为家庭因素、身体情况、职业规划、性格理想;工作因素方面主要为工作福利、工作环境、升值潜力、职业存在感、工作内容;社会因素方面为教育背景、家庭亲友、社会舆论、社会满意度等,各项因素比较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了解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并做好应对措施,对于提高职业认同感有积极作用。

    作者:林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 ICU 复合型外伤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效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IC U复合型外伤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静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 IC U复合型外伤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诱导量咪达唑仑0.08~0.33mg/kg静推,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0.05~0.1mg/(kg · h)联合芬太尼0.5~1μg/(kg · h)微量泵注入维持,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0.08~0.2mg/(kg · h)微量泵注入维持。观察两组镇静镇痛前后血压、心率、呼吸、血气分析、镇静镇痛评分(Ram say评分)及停药苏醒后配合治疗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在镇静后2 h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呼吸、血气分析均好转,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至72h镇静满意度,机械通气至停药苏醒后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 IC U复合型外伤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效果比单用咪达唑仑好,且镇静用药时间缩短,对减少并发症早日脱机有力,值得在IC U推广。

    作者:刘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2009年期间收治的4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结果:手术治疗39例,非手术治疗8例,转上级医院1例。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及时、准确诊断,以尽早手术治疗为主,并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冯杰;张敏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145例剖宫产后产后出血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来我院实施剖宫产中的145例产后出血病患,基于出血原因的分析予以治疗,所用治疗方式主要为宫腔填塞法和B-L y nch外科缝扎法,观察和分析145例病患治疗情况。结果:在145例病患中有65例予以宫腔填纱手术止血,其止血率为93.8%;有5例出血量没有显著减少,转行子宫切除手术,其止血成功;有75例采取B-Lynch外科缝扎手术来止血,其止血率为98.7%。结论:从本文的结果来看,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宫腔填纱与B-L y nch外科缝扎术为两种有效、理想、安全的治疗方式。

    作者:余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失眠病因病机和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失眠为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疾病。大多因生活、工作等不良事件,引发应激反应所致。失眠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和身体健康的一大疾患。故查阅了近年来的文献,归析了失眠病因病机和中药治疗研究进展。现作综述如下。

    作者:陈金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策略构建与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口腔科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原因,探讨分析影响职业防护措施,构建完善职业防护策略,增强护理人员自我职业防护意识。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华中和华南地区部分医院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生职业暴露原因,制定完善的职业防护制度与措施。结果: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缺乏,职业防护意识不够,职业防护制度执行力不高。结论:构建完善的职业防护机制,加强职业防护措施执行力,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是减少职业暴露导致发生职业危害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琼;周兰;邢萍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即刻使用造口袋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即刻使用造口袋的护理。方法:对6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术后即刻连贴造口袋,并分析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换药、造口尿外渗、皮炎、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术后即刻连贴造口袋可以减少造口尿外渗,减少换药次数及护理量,对切口愈合也无明显影响。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即刻使用膀胱造口袋安全有效。

    作者:祁志红;陈小霞;卢亚艺;王建玲;赖秀香;罗广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帕洛诺司琼与利多卡因预处理用于减轻罗库溴铵静脉注射痛的研究

    目的:观察帕诺洛司琼与利多卡因用于减轻罗库溴铵注射痛效果的比较。方法:200例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患者,A S 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各50例。给予静脉预处理液前关闭补液,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 ,B组静脉注射帕诺洛司琼0.25mg ,C组注射利多卡因40mg ,D组注射帕洛诺司琼0.25mg+利多卡因40mg ;1min后开放补液,予咪达唑仑0.1mg/kg ,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予罗库溴铵0.6mg/kg ,以4点评级来评价患者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反应并记录疼痛发生的频数。结果:D组1~3级的例数均显著低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诱导前予帕洛诺司琼联合利多卡因静脉预处理可有效减少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发生。

    作者:邝立挺;张涛;修欢欢;徐康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