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妊娠妇女的综合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苗永中

关键词:妊娠妇女, 孕期, 心理保健, 产后抑郁症
摘要:目的:观察对妊娠妇女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探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初产妇共420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家庭访视等干预措施。对两组产妇进行产后随访,随访至产后6周进行EP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EPDS评分平均为(7.84±2.08)分,产后抑郁症2例,抑郁发生率0.95%(2/210),对照组EPDS评分为(10.12±2.89)分,抑郁症10例,抑郁症发生率为4.76%(10/210),两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家庭访视等综合干预能降低 EPDS评分,避免或减少、减轻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引流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9月我科对5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施行胸腔微创引流术,对57例患者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无胸腔活动性出血及胸腔感染发生,患者胸闷症状均有改善。结论:微创引流技术可避免对患者的多次穿刺,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游强;朱俊;陈一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无偿献血中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永康市采供血点进行无偿献血的18871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分析在献血过程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18871名无偿献血者中出现315名采血量不足,占采血总人数的1.7%。在采血量不足的无偿献血者中,静脉穿刺技术造成165名,占52.4%;个人心理因素造成110名,占34.9%;其他因素造成40名,占12.7%。结论: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是静脉穿刺的技术,其次是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素质,采血的环境及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的认知均会对采血量造成影响。

    作者:童凤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机械通气对 ICU 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72例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回顾分析,平均分为A、B两组,对A组36例患者行有创通气治疗,对B组36例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并就血浆脑钠肽水平(BNP)、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动脉压三个方面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4h的情况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研究机械通气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从纵向看,治疗24h后,所有患者BN P水平指标和肺动脉压、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从横向看,治疗后的A组在以上三个方面改善效果都要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在治疗IC 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上有明显的效果。并且不同的机械通气方式效果有差异,有创机械通气疗效较无创机械通气显著。

    作者:罗泳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曼月乐节育环对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曼月乐避孕作用及对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及保守手术后减少复发的疗效观察。方法:对于正常健康要求避孕的妇女1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要求避孕及治疗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小于3cm )要求避孕及治疗11例,子宫腺肌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要求避孕及减少复发的分别为10例,适时放置曼月乐,定期随访及复查,观察避孕、月经及痛经情况,子宫及卵巢囊肿大小变化。结果:曼月乐带器妊娠率为0%,放置曼月乐后12个月,所有妇女的月经量均较放置前明显较少,子宫腺肌症患者及内异症患者痛经明显缓解,子宫缩小,CA125水平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曼月乐在避孕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保守手术后减少复发方面有一定疗效。

    作者:郭红艳;董金菊;王玉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93例RRT I患儿作为观察组,按1∶1配比选择同期在我院治疗的93例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影响RRTI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患儿血中锌和铁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中钙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非母乳喂养、营养不良、经常被动吸烟、母孕期疾病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元素(锌、铁)缺乏、早产、非母乳喂养、营养不良、经常被动吸烟、母孕期疾病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RRT I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晓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手术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手术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手术的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间术后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对乳房外形满意率差异;入院时、术前及术后第2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进行评测,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对乳房外形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3%显著低于对照的39.29%,P<0.05。术前及术后第2周观察组患者 HAMA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莉;付再碧;林义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帕洛诺司琼与利多卡因预处理用于减轻罗库溴铵静脉注射痛的研究

    目的:观察帕诺洛司琼与利多卡因用于减轻罗库溴铵注射痛效果的比较。方法:200例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患者,A S 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各50例。给予静脉预处理液前关闭补液,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 ,B组静脉注射帕诺洛司琼0.25mg ,C组注射利多卡因40mg ,D组注射帕洛诺司琼0.25mg+利多卡因40mg ;1min后开放补液,予咪达唑仑0.1mg/kg ,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予罗库溴铵0.6mg/kg ,以4点评级来评价患者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反应并记录疼痛发生的频数。结果:D组1~3级的例数均显著低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诱导前予帕洛诺司琼联合利多卡因静脉预处理可有效减少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发生。

    作者:邝立挺;张涛;修欢欢;徐康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多功能电离子与液氮冷冻治疗皮赘60例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多功能电离子和液氮冷冻在皮赘治疗中的优劣。方法:将60例皮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对照组使用液氮冷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一次性治愈率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一次性治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多功能电离子在皮赘的治疗中优于液氮冷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36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住院13~52d ,平均(28.3±3.3)d。术后当日有28例症状改善,6例在术后3d内症状改善,2例无改善。术后2例出现呼吸衰竭,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5例发生多尿症,4例发生中枢性高热,2例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发生压疮(Ⅱ级),3例再次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治疗,症状全部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围术期对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给予细致、周到的护理,对于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刘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致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监测及分析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情况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3年1年来医院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尿液培养分离的814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260株,占总数的31.9%,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124株,占47.7%。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增多,加重了细菌的耐药性,临床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应综合考虑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危险因素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江杨华;欧阳晓玲;熊劲芝;张林;黄红卫;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影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依从性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50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依从性情况,探讨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结果:150例患者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依从性好90例(60.00%,90/150),依从性差60例(40.00%,60/150);依从性差组患者对缺少疾病治疗知识46.67%、医患关系一般56.67%、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副作用25.00%、缺少家庭支持31.67%高于依从性好组的16.67%、35.56%、11.11%、20.00%( P<0.05),为影响依从性因素,两组年龄(47.15±5.09)岁VS(46.97±5.23)岁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功血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过程存在一定程度不依从,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应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依从性。

    作者:陈建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门诊进行诊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治疗效果以及痰菌转阴的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经统计学处理 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较大,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为86.7%,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5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痰菌转阴率高,建议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灌南地区婚前检查人群对生殖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灌南地区婚前检查人群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状况。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在我所自愿婚前检查的276名未婚者进行生殖健康知识认知程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婚前检查人群对常见避孕与节育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为83.33%(230/276),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正确避孕措施、紧急避孕措施和避孕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较低,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对人工流产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认知程度明显低于女性(P<0.05)。结论:婚前检查人群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全面,因此对未婚青年应进一步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

    作者:苗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 cT nI 和 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的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ACS的患者13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9例,60例健康体检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TnI和hs-CRP的含量,并作相互比较。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包括AMI、UAP、SAP)cTnI、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的cTnI、hs-CRP的含量比UAP的均显著升高(P<0.05);UAP组的cTnI 、hs-CRP含量也高于SA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TnI、hs-CRP水平与ACS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它们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ACS发病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作者:华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社区综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综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分为综合组(63例)和普通组(63例)。普通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综合组采用常规药物加社区综合治疗,对患者掌握糖尿病健康知识进行评分,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综合组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普通组(P<0.05);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30%,高于普通组的73.02%,两组比较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认识,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黄永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策略构建与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口腔科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原因,探讨分析影响职业防护措施,构建完善职业防护策略,增强护理人员自我职业防护意识。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华中和华南地区部分医院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生职业暴露原因,制定完善的职业防护制度与措施。结果: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缺乏,职业防护意识不够,职业防护制度执行力不高。结论:构建完善的职业防护机制,加强职业防护措施执行力,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是减少职业暴露导致发生职业危害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琼;周兰;邢萍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4例CCHF(NY-HA Ⅱ~Ⅳ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mg/d ,观察2组治疗6个月后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Dd明显减小,而LVEFI明显增加,NYHA分级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有助于提高CCHF的远期疗效,可抑制CCHF患者的心肌纤维化,改善其左室重构和心功能。

    作者:赵忠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组织胚胎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研究与实践

    根据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结合学校教改规划,构建“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编写了组织胚胎学学习指导方案,并以此为依托,采用“图”、“案”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作者:刘建春;苗宇船;高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2588例阴道炎患者病原学检测及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本院阴道炎患者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CT)、真菌、滴虫感染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对本院2013年1-12月采集的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生理盐水法进行滴虫和假丝酵母菌的检测,BV快速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用培养法检测支原体,采用胶体金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在25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2027例,阳性率为78.3%,其中细菌性阴道病1213例,检出率为46.9%,支原体789例,检出率为30.5%,假丝酵母菌279例,检出率为10.8%,滴虫86例,检出率为3.3%,衣原体81例,检出率为3.1%。阳性标本中,单纯性感染1693例,占83.5%,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感染334例,占16.5%。结论:BV和支原体是本地区阴道炎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应加强对阴道炎患者病原学联合检测,以便更全面地反映阴道炎患者的病原学感染状况,协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殷伟;王良平;周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镇痛药物对慢性胰腺炎腹痛治疗的临床药学监护体会

    慢性胰腺炎在我国已越来越常见,疼痛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发作的频率逐渐增加,无症状期进行性缩短,终进展为持续性疼痛,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临床上慢性胰腺炎疼痛的治疗是一个难题,尽管治疗手段繁多,但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特别是镇痛药物应用的不规范性,常以失败告终。近几年来,笔者在使用镇痛药物对慢性胰腺炎疼痛阶梯化、个体化治疗及药物监护方面取得一点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