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银
目的:对比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儿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8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43例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为儿童进行手术治疗时,氯胺酮静脉麻醉镇痛效果更加明显,然而患者术后苏醒较慢,患儿容易出现较多不良反应;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可快速起效,患儿耐受性好、麻醉并发症少,便于患儿术后快速苏醒,在患儿短小手术中更为适用。
作者:夏凌云;兰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骨科术后伤口的感染情况,调查病原菌的构成、动态以及药敏变化。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两年中骨科术后伤口分泌物培养的115例阳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调查中,G+球菌感染占35.7%, G -杆菌感染占64.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16.1%,铜绿假单胞菌占17.9%。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达到83.3%,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100%敏感,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有60.0%以上的耐药率。G-杆菌对喹诺酮类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耐药率在35.0%以上,对头孢三代的耐药率在50.0%以上。结论:骨科伤口感染菌谱发生变化,G+球菌感染呈下降趋势,非发酵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机会致病菌感染增加。细菌的耐药程度逐年增加,应根据分离株耐药特点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作者:丁才智;谈涛;张大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掌握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产科工作现状及推动降低剖宫产率工作质量控制,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为进一步推动产科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滨海新区大港各医疗保健机构在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网录入的分娩监测资料和上报的妇幼卫生报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由2009年的71.6%下降到2010年的64.7%,2011年达到49.3%,较2009年下降了22.3个百分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社会因素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构成比逐年下降。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慎重实施无指征的剖宫产、提高助产技术、推广产科适宜技术、实施人性化服务、加强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及行政督导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崔宇洁;徐宝良;董瑞;王书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非语言沟通在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呼吸监护室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60例,按不同的护理模式随机分为非语言沟通护理组(A组,n=30)和常规护理组(B组,n=30),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护理调查的满意度。结果:A组患者经非语言沟通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的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27.3±5.7、31.3±5.2和39.2±8.1、38.2±7.3,t=21.43、19.52,P<0.05)。A组患者治疗的配合度和护理调查满意度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93.3%、50.0%和96.7%、83.3%,χ2=11.32、18.43,P均<0.05)。结论:非语言沟通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护理调查满意度。
作者:陈建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先天性椎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152例患者行椎动脉超声检查,利用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观测椎动脉的管腔内径、走行及血流动力学等。结果:152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横突孔位置异常者27例,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者32例,椎动脉起点位置异常者2例,单侧双支椎动脉者1例。所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发现椎动脉变异的患者于C T下亦均表现为异常的椎动脉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 T的终符合率达到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安全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在先天性椎动脉变异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于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情况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3年1年来医院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尿液培养分离的814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260株,占总数的31.9%,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124株,占47.7%。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增多,加重了细菌的耐药性,临床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应综合考虑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危险因素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江杨华;欧阳晓玲;熊劲芝;张林;黄红卫;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儿科门诊见习存在许多实际困难,为了提高儿科门诊实习教学质量,我科采用了图片加声音录制两种手段收集临床资料,以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儿科门诊见习,克服了儿科门诊见习中的许多困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临床初始阶段更好地把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相结合。
作者:傅雯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年女性子宫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手术对策。方法:将我院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00例进行随访研究,观察复发率,分析复发因素。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43例,复发率达43.00%;其中57例患者接受经腹部切除术中复发21例,23例患者接受阴式切除术中复发10例,20例患者接受经腹腔镜切除术中复发12例,三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本组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率达43.00%,其复发率与患者手术时的年龄、肌瘤个数、肌瘤大小及术后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影响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因素颇多,积极有效的手术处理措施是防止其复发的关键。
作者:杨栋清;廖燕飞;赖力云;杨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的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ACS的患者13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9例,60例健康体检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TnI和hs-CRP的含量,并作相互比较。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包括AMI、UAP、SAP)cTnI、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的cTnI、hs-CRP的含量比UAP的均显著升高(P<0.05);UAP组的cTnI 、hs-CRP含量也高于SA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TnI、hs-CRP水平与ACS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它们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ACS发病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作者:华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化学品眼灼伤的患者在急救第一时间应用敌腐特灵洗眼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临床急救的56例化学品眼灼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敌腐特灵洗眼器冲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常规治疗。记录患者伤后30min、12h、24h的临床症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性化学眼灼伤诊断标准》对患者眼睑、结膜、角膜和巩膜等组织腐蚀性损害的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眼灼伤,观察康复后裸眼视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眼睑、结膜、角膜和巩膜等组织腐蚀性损害的程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后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学品眼灼伤急救第一时间使用敌腐特灵洗眼器能够起到有效清洗毒物,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刘勇;杨刚三;侯乐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调查分析灌南地区婚前检查人群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状况。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在我所自愿婚前检查的276名未婚者进行生殖健康知识认知程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婚前检查人群对常见避孕与节育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为83.33%(230/276),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正确避孕措施、紧急避孕措施和避孕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较低,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对人工流产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认知程度明显低于女性(P<0.05)。结论:婚前检查人群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全面,因此对未婚青年应进一步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
作者:苗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分析当前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寻求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健康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依据当前国家对医院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结合我院档案管理现状,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结果: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是院方领导重视度不够,档案管理质量偏低;工作制度尚不完善,档案实用价值未能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人员个人能力不高,档案管理整体水平受到制约;现代化配套设施跟不上,档案管理模式还处于传统手工操作阶段。结论: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与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当前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应注重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合理开发与利用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与加大档案管理所需硬件设施的投入。
作者:韦群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永康市采供血点进行无偿献血的18871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分析在献血过程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18871名无偿献血者中出现315名采血量不足,占采血总人数的1.7%。在采血量不足的无偿献血者中,静脉穿刺技术造成165名,占52.4%;个人心理因素造成110名,占34.9%;其他因素造成40名,占12.7%。结论: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是静脉穿刺的技术,其次是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素质,采血的环境及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的认知均会对采血量造成影响。
作者:童凤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对比微生物检验在医院尿路感染中的控制效果,分析微生物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培养并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300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肠埃希氏菌采取微生物检验手段,对照组大肠埃希氏菌不给予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轻度感染的发生率为67.3%,对照组为3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中度感染的发生率为30.7%,对照组为4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重度感染的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明显降低尿路感染患者的感染程度,感染预防以及控制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新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如何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月156例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膜早破56例,子痫前期32例,既往有早产史29例,胎位异常20例,多胎10例,胎盘早剥5例,其他4例。结论:早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胎膜早破、胎位异常、早产史、子痫前期、多胎等是常见的因素,做好孕期检查,及时发现早产的高危因素,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李铭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肘及手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20例伴有上肢痉挛的患者在BTX-A 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和12周应用改良 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MAS改善(P<0.05),改善于注射后2周稳定出现,并至少维持12周。FMA、MBI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TX-A局部注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部分功能。
作者:卢金华;夏敏;戴清月;程熙;赖靖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1病例摘要病人女,20岁。因局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片状白色斑点,经上级医院诊断为白癜风,医嘱给予人参多糖注射液4ml肌内注射,1次/d。病人因上级医院距离住处较远,未予注射,遂带药来我院。经本院医生核实病情与诊断和治疗相符,询问病人得知既往没有任何过敏史,随给出医嘱人参多糖注射液4ml肌内注射,1次/d。因病人第1次用此类药,注射完后嘱病人观察30min后,病人无异常。第2天遵医嘱再次给予人参多糖注射液4ml 肌内注射,注射完后大约10min ,病人自感口唇发麻,视之病人脸色苍白,精神紧张。考虑可能为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立即给予病人去枕平卧位,测得病人 T 36.8℃,P 102次/min ,R 28次/min ,BP 90/60mmHg(1mmHg=0.133kPa)。立即遵医嘱给予病人氧气吸入,盐酸非那根25mg 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 静脉推注,维生素C 3.0g、地塞米松5mg加入5% GS 250ml中静脉滴注,同时安慰病人。经上述治疗后病人口唇发麻症状逐渐缓解,精神逐渐缓和,脸色逐渐转红润,血压108/70mmHg。继续密切观察病人,上述症状逐渐消失,亦未再出现其他异常症状。
作者:庞淑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35923例组织学标本中诊断的15例宫颈腺癌,结合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在35923例组织学标本中,诊断宫颈腺癌15例,占0.04%。15宫颈腺癌中,原发性宫颈腺癌8例,占53%。继发性宫颈腺癌7例,占47%。原发性宫颈腺癌组织学亚型包括:宫颈性腺癌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例,绒毛管状腺型1例;继发性宫颈腺癌包括:肠型腺癌2例及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其免疫组化染色ER(+)、Vim(+)、CEA 3例(-),2例灶性(+)。结论:与宫颈鳞癌相比,宫颈腺癌少见,不易早期发现。临床及免疫组化在宫颈腺癌原发性及继发性的鉴别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川林;胡佐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比较多功能电离子和液氮冷冻在皮赘治疗中的优劣。方法:将60例皮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对照组使用液氮冷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一次性治愈率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一次性治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多功能电离子在皮赘的治疗中优于液氮冷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比生地黄、熟地黄在功效、用药规律方面的异同。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3月含生地黄处方196份,含熟地黄处方229份,共计425份,对与生地黄、熟地黄配伍的中药、中药类型等用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与生地黄配伍频率较高的中药类别中清热药占26.65%,补虚药占25.21%;配伍频率较高的中药中当归占83.16%,甘草占77.55%;与熟地黄配伍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类别中补虚药占30.02%,清热药占24.61%;配伍频率较高的中药中当归占94.76%,白芍占88.65%。结论:生地黄、熟地黄二者与单味中药的配伍、合用功效有较多相似之处,但所治疗病证大为不同。生地黄适用于阴虚或伴气滞者,熟地黄适用于阴血虚而无热或精血亏虚较重或肾经不足者。
作者:解学伶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