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即刻使用造口袋的护理。方法:对6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术后即刻连贴造口袋,并分析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换药、造口尿外渗、皮炎、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术后即刻连贴造口袋可以减少造口尿外渗,减少换药次数及护理量,对切口愈合也无明显影响。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即刻使用膀胱造口袋安全有效。
作者:祁志红;陈小霞;卢亚艺;王建玲;赖秀香;罗广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1病例摘要病人女,20岁。因局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片状白色斑点,经上级医院诊断为白癜风,医嘱给予人参多糖注射液4ml肌内注射,1次/d。病人因上级医院距离住处较远,未予注射,遂带药来我院。经本院医生核实病情与诊断和治疗相符,询问病人得知既往没有任何过敏史,随给出医嘱人参多糖注射液4ml肌内注射,1次/d。因病人第1次用此类药,注射完后嘱病人观察30min后,病人无异常。第2天遵医嘱再次给予人参多糖注射液4ml 肌内注射,注射完后大约10min ,病人自感口唇发麻,视之病人脸色苍白,精神紧张。考虑可能为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立即给予病人去枕平卧位,测得病人 T 36.8℃,P 102次/min ,R 28次/min ,BP 90/60mmHg(1mmHg=0.133kPa)。立即遵医嘱给予病人氧气吸入,盐酸非那根25mg 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 静脉推注,维生素C 3.0g、地塞米松5mg加入5% GS 250ml中静脉滴注,同时安慰病人。经上述治疗后病人口唇发麻症状逐渐缓解,精神逐渐缓和,脸色逐渐转红润,血压108/70mmHg。继续密切观察病人,上述症状逐渐消失,亦未再出现其他异常症状。
作者:庞淑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对分娩后产妇缺乳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足月顺产的健康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产后乳房按摩并结合催乳方剂,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量较对照组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可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较好地满足产妇及新生儿的需求,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
作者:施秋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根据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结合学校教改规划,构建“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编写了组织胚胎学学习指导方案,并以此为依托,采用“图”、“案”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作者:刘建春;苗宇船;高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预用麻黄碱的临床效果,探讨麻黄碱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价值。方法:将12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1例,两组产妇入室后均常规吸氧,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对照组快速滴入乳酸钠林格液500ml后实施CSEA ,观察组肌注麻黄碱20mg ,然后实施CSEA。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前 MAP、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 MAP高于对照组;HR、SHS发生率、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麻黄碱可以明显减少 CSEA 过程中SHS的发生,使剖宫产手术麻醉过程血压、HR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作者:戴东明;胡乃浩;是阳;沈进;吴淦;盛和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影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50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依从性情况,探讨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结果:150例患者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依从性好90例(60.00%,90/150),依从性差60例(40.00%,60/150);依从性差组患者对缺少疾病治疗知识46.67%、医患关系一般56.67%、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副作用25.00%、缺少家庭支持31.67%高于依从性好组的16.67%、35.56%、11.11%、20.00%( P<0.05),为影响依从性因素,两组年龄(47.15±5.09)岁VS(46.97±5.23)岁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功血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过程存在一定程度不依从,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应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依从性。
作者:陈建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4例CCHF(NY-HA Ⅱ~Ⅳ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mg/d ,观察2组治疗6个月后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Dd明显减小,而LVEFI明显增加,NYHA分级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有助于提高CCHF的远期疗效,可抑制CCHF患者的心肌纤维化,改善其左室重构和心功能。
作者:赵忠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观察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来我院实施剖宫产中的145例产后出血病患,基于出血原因的分析予以治疗,所用治疗方式主要为宫腔填塞法和B-L y nch外科缝扎法,观察和分析145例病患治疗情况。结果:在145例病患中有65例予以宫腔填纱手术止血,其止血率为93.8%;有5例出血量没有显著减少,转行子宫切除手术,其止血成功;有75例采取B-Lynch外科缝扎手术来止血,其止血率为98.7%。结论:从本文的结果来看,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宫腔填纱与B-L y nch外科缝扎术为两种有效、理想、安全的治疗方式。
作者:余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X-Y理论相结合在培养年轻护士积极职业态度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80、90后的124名年轻护士实施X-Y理论相结合管理,并与未实施该新方法前作对比。从护士流失率、护理质量考核达标率、护士素质考核达标率、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率、患者满意率、差错事故防范率六方面的统计得到在实施新管理方法前、后年轻护士的职业态度。结果:实施X-Y理论相结合管理后,护士在护士流失率、护理质量考核达标率、护士素质考核达标率、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率、患者满意率、差错事故防范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X-Y理论相结合管理方法的运用,年轻护士的职业态度积极正面发展,护理队伍得到一定的稳定,护士工作责任心得到加强,提高了医院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利于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医院、社会的满意度。
作者:肖鸭花;胡椒;熊拥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儿科门诊见习存在许多实际困难,为了提高儿科门诊实习教学质量,我科采用了图片加声音录制两种手段收集临床资料,以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儿科门诊见习,克服了儿科门诊见习中的许多困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临床初始阶段更好地把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相结合。
作者:傅雯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心率失常患者进行急诊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之间接收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中挑选出6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年龄55~90岁,将60例患者进行治疗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普通心率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只进行普通治疗。结果:经过治疗,60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心率和血压水平趋于平稳。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采用美托洛尔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运用美托洛尔疗效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脏功能及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雪花;拓小义;崔琼;麻兵娟;刘文惠;白金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慢性胰腺炎在我国已越来越常见,疼痛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发作的频率逐渐增加,无症状期进行性缩短,终进展为持续性疼痛,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临床上慢性胰腺炎疼痛的治疗是一个难题,尽管治疗手段繁多,但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特别是镇痛药物应用的不规范性,常以失败告终。近几年来,笔者在使用镇痛药物对慢性胰腺炎疼痛阶梯化、个体化治疗及药物监护方面取得一点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论,从传统的目标导向转变到过程管理,从结果导向到发展导向,从单向评价到系统评价,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护理管理工作中[1]。为了建立起符合护理人员工作实际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国内已有多家医院在探讨应用平衡记分卡进行护理绩效管理。本文从平衡记分卡在国内外医院护理绩效管理的研究应用现状、平衡计分卡护理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运用平衡记分卡实施护理绩效管理应注意问题等进行综述。
作者:朱新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肘及手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20例伴有上肢痉挛的患者在BTX-A 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和12周应用改良 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MAS改善(P<0.05),改善于注射后2周稳定出现,并至少维持12周。FMA、MBI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TX-A局部注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部分功能。
作者:卢金华;夏敏;戴清月;程熙;赖靖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影响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原因和改进策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男、女护士共86名的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结果:影响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原因有一定的差异性,个人因素方面主要为家庭因素、身体情况、职业规划、性格理想;工作因素方面主要为工作福利、工作环境、升值潜力、职业存在感、工作内容;社会因素方面为教育背景、家庭亲友、社会舆论、社会满意度等,各项因素比较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了解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并做好应对措施,对于提高职业认同感有积极作用。
作者:林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小肝癌在动态MR和螺旋CT 多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5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动态M R和螺旋C T 多期扫描,分析两种扫描方式的强化特征。结果:本组45例小肝癌患者共发现57个病灶,其中37例1个病灶,4例2个病灶,4例3个病灶以上,病灶平均大小为(1.9±1.1)cm。所有患者的两种扫描中信号、密度集中表现在动脉期,发现的病灶分别有46个、32个。所有患者动态M R和螺旋C T的强化特征典型表现为高-低-低(85.96%、66.67%)、高-等-低(87.72%、15.79%),其余为不典型表现。结论:小肝癌行动态M R和螺旋C T 多期扫描均能够显示强化特征,但动态MR更加能够充分反映小肝癌富血供的特点,在诊断上优于螺旋CT扫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强;徐旭军;何易;刘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失眠为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疾病。大多因生活、工作等不良事件,引发应激反应所致。失眠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和身体健康的一大疾患。故查阅了近年来的文献,归析了失眠病因病机和中药治疗研究进展。现作综述如下。
作者:陈金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钽棒植入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ARCOⅠ、Ⅱ期的ANFH患者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后植入钽棒并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果:所有患者经过7~24个月(平均13个月)的随访,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接近或恢复正常,除2例患者进展为ARCOⅢ期外,其余股骨头均无塌陷,影像学检查结果示股骨头囊性变消失,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4.2±7.1)分提高到术后(83.9±8.6)分。结论:钽棒植入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近期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梁红锁;黄克;李林;张波;韦程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一种T型管支撑法在胆肠吻合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胆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T型管支撑胆肠吻合口组(研究组)及直接胆肠吻合组(对照组)两组,并随访1~2年,比较两组的减黄效果、胆漏及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具有相同的减黄效果;术后胆漏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年随访研究组胆肠吻合口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第2年随访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0.1> P>0.05)。结论:T型管支撑胆肠吻合口法能有效预防胆肠吻合术早期胆漏的发生,对远期胆肠吻合口狭窄的预防尚缺乏证据。
作者:蔡军;张彤;王翔;章应峰;孙仁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比较多功能电离子和液氮冷冻在皮赘治疗中的优劣。方法:将60例皮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对照组使用液氮冷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一次性治愈率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一次性治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多功能电离子在皮赘的治疗中优于液氮冷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