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综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黄永朱

关键词:社区综合治疗, 糖尿病,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综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分为综合组(63例)和普通组(63例)。普通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综合组采用常规药物加社区综合治疗,对患者掌握糖尿病健康知识进行评分,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综合组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普通组(P<0.05);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30%,高于普通组的73.02%,两组比较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认识,提高治疗有效率。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无偿献血中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永康市采供血点进行无偿献血的18871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分析在献血过程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18871名无偿献血者中出现315名采血量不足,占采血总人数的1.7%。在采血量不足的无偿献血者中,静脉穿刺技术造成165名,占52.4%;个人心理因素造成110名,占34.9%;其他因素造成40名,占12.7%。结论: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是静脉穿刺的技术,其次是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素质,采血的环境及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的认知均会对采血量造成影响。

    作者:童凤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城市公立幼儿园儿童体检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辖区公立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为幼托机构进一步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7所公立幼儿园3183名儿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营养不良15例,患病率0.47%,其中,低体重9例,患病率0.28%,3~4岁患病率高;消瘦8例,患病率0.25%,4~5岁患病率高;发育迟缓4例,患病率0.13%,3~4岁患病率高;肥胖136例,患病率4.27%,5岁以上患病率高;龋齿1368例,患病率42.98%,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轻度贫血71例,患病率2.23%,3~4岁患病率高;视力不良254例,患病率7.98%;上呼吸道感染78例,患病率2.45%,4岁以下患病率较高;沙眼41例,患病率1.29%,各年龄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隐睾1例,患病率0.03%;包茎7例,患病率0.22%;疝气15例,患病率0.47%;鞘膜积液3例,患病率0.09%,各年龄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定期对幼儿园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对促进幼儿园加强保健和卫生管理,维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宫颈腺癌1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35923例组织学标本中诊断的15例宫颈腺癌,结合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在35923例组织学标本中,诊断宫颈腺癌15例,占0.04%。15宫颈腺癌中,原发性宫颈腺癌8例,占53%。继发性宫颈腺癌7例,占47%。原发性宫颈腺癌组织学亚型包括:宫颈性腺癌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例,绒毛管状腺型1例;继发性宫颈腺癌包括:肠型腺癌2例及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其免疫组化染色ER(+)、Vim(+)、CEA 3例(-),2例灶性(+)。结论:与宫颈鳞癌相比,宫颈腺癌少见,不易早期发现。临床及免疫组化在宫颈腺癌原发性及继发性的鉴别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川林;胡佐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组织胚胎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研究与实践

    根据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结合学校教改规划,构建“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编写了组织胚胎学学习指导方案,并以此为依托,采用“图”、“案”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作者:刘建春;苗宇船;高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强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老年肠息肉摘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HAMA和HAMD评分为(6.43±0.84)分和(6.82±0.7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6±1.31)分和(8.94±1.52)分,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老年肠息肉摘除术患者强化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祁长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灌南地区婚前检查人群对生殖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灌南地区婚前检查人群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状况。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在我所自愿婚前检查的276名未婚者进行生殖健康知识认知程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婚前检查人群对常见避孕与节育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为83.33%(230/276),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正确避孕措施、紧急避孕措施和避孕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较低,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对人工流产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认知程度明显低于女性(P<0.05)。结论:婚前检查人群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全面,因此对未婚青年应进一步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

    作者:苗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镇痛药物对慢性胰腺炎腹痛治疗的临床药学监护体会

    慢性胰腺炎在我国已越来越常见,疼痛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发作的频率逐渐增加,无症状期进行性缩短,终进展为持续性疼痛,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临床上慢性胰腺炎疼痛的治疗是一个难题,尽管治疗手段繁多,但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特别是镇痛药物应用的不规范性,常以失败告终。近几年来,笔者在使用镇痛药物对慢性胰腺炎疼痛阶梯化、个体化治疗及药物监护方面取得一点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剖宫产术预用麻黄碱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预用麻黄碱的临床效果,探讨麻黄碱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价值。方法:将12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1例,两组产妇入室后均常规吸氧,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对照组快速滴入乳酸钠林格液500ml后实施CSEA ,观察组肌注麻黄碱20mg ,然后实施CSEA。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前 MAP、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 MAP高于对照组;HR、SHS发生率、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麻黄碱可以明显减少 CSEA 过程中SHS的发生,使剖宫产手术麻醉过程血压、HR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作者:戴东明;胡乃浩;是阳;沈进;吴淦;盛和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影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依从性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50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依从性情况,探讨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结果:150例患者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依从性好90例(60.00%,90/150),依从性差60例(40.00%,60/150);依从性差组患者对缺少疾病治疗知识46.67%、医患关系一般56.67%、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副作用25.00%、缺少家庭支持31.67%高于依从性好组的16.67%、35.56%、11.11%、20.00%( P<0.05),为影响依从性因素,两组年龄(47.15±5.09)岁VS(46.97±5.23)岁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功血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过程存在一定程度不依从,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应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依从性。

    作者:陈建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血液透析在难治性心衰中的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结果,一般情况下,患者经过强心剂、利尿剂以及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改善,但是有一些患者使用各种药物均起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继而成为难治性心衰[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骨骼肌萎缩、四肢发冷、发绀等症状,患者病情可迅速变化,并且预后差,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难治性心衰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治疗方法上也多种多样,血液透析便是其中主要的一种。在常规药物治疗难治性心衰无显著疗效时,运用血液透析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本文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难治性心衰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树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儿童手术中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儿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8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43例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为儿童进行手术治疗时,氯胺酮静脉麻醉镇痛效果更加明显,然而患者术后苏醒较慢,患儿容易出现较多不良反应;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可快速起效,患儿耐受性好、麻醉并发症少,便于患儿术后快速苏醒,在患儿短小手术中更为适用。

    作者:夏凌云;兰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在输卵管结扎手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输卵管结扎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0例输卵管结扎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0例,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焦虑状况,满意度、术中、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较轻,症状自评总分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输卵管结扎手术患者焦虑状况,减少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作者:韩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2588例阴道炎患者病原学检测及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本院阴道炎患者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CT)、真菌、滴虫感染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对本院2013年1-12月采集的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生理盐水法进行滴虫和假丝酵母菌的检测,BV快速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用培养法检测支原体,采用胶体金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在25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2027例,阳性率为78.3%,其中细菌性阴道病1213例,检出率为46.9%,支原体789例,检出率为30.5%,假丝酵母菌279例,检出率为10.8%,滴虫86例,检出率为3.3%,衣原体81例,检出率为3.1%。阳性标本中,单纯性感染1693例,占83.5%,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感染334例,占16.5%。结论:BV和支原体是本地区阴道炎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应加强对阴道炎患者病原学联合检测,以便更全面地反映阴道炎患者的病原学感染状况,协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殷伟;王良平;周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机械通气对 ICU 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72例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回顾分析,平均分为A、B两组,对A组36例患者行有创通气治疗,对B组36例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并就血浆脑钠肽水平(BNP)、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动脉压三个方面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4h的情况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研究机械通气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从纵向看,治疗24h后,所有患者BN P水平指标和肺动脉压、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从横向看,治疗后的A组在以上三个方面改善效果都要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在治疗IC 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上有明显的效果。并且不同的机械通气方式效果有差异,有创机械通气疗效较无创机械通气显著。

    作者:罗泳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以2013年1-12月之间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观察对象,分别使用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对其实施临床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新型溶血素临床检验指标中,PLT和WBC检验结果略高于传统溶血素(P>0.05),而新型溶血素技术的 Hb检查结果均明显高于传统溶血素(P<0.05)。结论:本文结果证实,利用新型溶血素进行临床检验,其 Hb指标值会明显偏高,因而需要加以纠正。

    作者:刘隆苹;吴辉云;余志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多功能电离子与液氮冷冻治疗皮赘60例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多功能电离子和液氮冷冻在皮赘治疗中的优劣。方法:将60例皮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对照组使用液氮冷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一次性治愈率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一次性治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多功能电离子在皮赘的治疗中优于液氮冷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关于数字的用法

    本刊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为一节。节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1329.4765”。但字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而百分数公差其中心值与公差用圆括号括起,其后写“%”。如(65±2)%,亦可写作“65%±2%”,不得写作“65±2%”。附有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cm×3cm×5cm ,而不能写成4×3×5cm。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乳房按摩联合催乳方剂对乳汁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对分娩后产妇缺乳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足月顺产的健康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产后乳房按摩并结合催乳方剂,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量较对照组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可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较好地满足产妇及新生儿的需求,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

    作者:施秋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急性脑出血的 CT 定位及介入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出血的C T定位及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每组各67例。介入治疗组行CT定位的介入治疗,保守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保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疗效,判断急性脑出血CT定位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介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57%,保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3.73%,介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的患者,进行CT定位的介入治疗,具有更高的有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陆晖;卢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两种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及快测血糖检验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及快测血糖检验中的差异。方法:从医院进行体检的人员中随机选取60例受检人员,均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采集。应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快测血糖仪测定血糖,比较不同采血方式所获得的WBC、RBC、HGB、HCT等血常规指标和快测血糖差异。结果:将两组血常规指标值及快测血糖值相比较,静脉组快测血糖值与末梢组相比,经过相关统计学的计算,检验结果不具备差异性(P>0.05);静脉组 RBC、HGB、HCT、PLT的参数均高于末梢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梢组WBC稍高于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较大,对快测血糖结果影响不大,静脉血采集能克服末梢血采集的弊端,血量够,检测结果所受干扰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