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妈富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收治240例人工流产的女性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人流术后服用抗生素和产妇安合剂,观察组加用妈富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月经复潮、术后并发症及再次妊娠等情况3个月。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及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闭经、经量减少、盆腔炎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月经复潮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3个月无再次妊娠。结论:人流术后开始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妈富隆能减少人流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并能安全有效避孕,减少重复流产。
作者:张媛;张源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掌握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产科工作现状及推动降低剖宫产率工作质量控制,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为进一步推动产科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滨海新区大港各医疗保健机构在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网录入的分娩监测资料和上报的妇幼卫生报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由2009年的71.6%下降到2010年的64.7%,2011年达到49.3%,较2009年下降了22.3个百分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社会因素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构成比逐年下降。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慎重实施无指征的剖宫产、提高助产技术、推广产科适宜技术、实施人性化服务、加强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及行政督导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崔宇洁;徐宝良;董瑞;王书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1病例摘要病人女,20岁。因局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片状白色斑点,经上级医院诊断为白癜风,医嘱给予人参多糖注射液4ml肌内注射,1次/d。病人因上级医院距离住处较远,未予注射,遂带药来我院。经本院医生核实病情与诊断和治疗相符,询问病人得知既往没有任何过敏史,随给出医嘱人参多糖注射液4ml肌内注射,1次/d。因病人第1次用此类药,注射完后嘱病人观察30min后,病人无异常。第2天遵医嘱再次给予人参多糖注射液4ml 肌内注射,注射完后大约10min ,病人自感口唇发麻,视之病人脸色苍白,精神紧张。考虑可能为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立即给予病人去枕平卧位,测得病人 T 36.8℃,P 102次/min ,R 28次/min ,BP 90/60mmHg(1mmHg=0.133kPa)。立即遵医嘱给予病人氧气吸入,盐酸非那根25mg 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 静脉推注,维生素C 3.0g、地塞米松5mg加入5% GS 250ml中静脉滴注,同时安慰病人。经上述治疗后病人口唇发麻症状逐渐缓解,精神逐渐缓和,脸色逐渐转红润,血压108/70mmHg。继续密切观察病人,上述症状逐渐消失,亦未再出现其他异常症状。
作者:庞淑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影响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原因和改进策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男、女护士共86名的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结果:影响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原因有一定的差异性,个人因素方面主要为家庭因素、身体情况、职业规划、性格理想;工作因素方面主要为工作福利、工作环境、升值潜力、职业存在感、工作内容;社会因素方面为教育背景、家庭亲友、社会舆论、社会满意度等,各项因素比较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了解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并做好应对措施,对于提高职业认同感有积极作用。
作者:林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超声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乳腺癌患者,收取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并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参考,对乳腺癌的高频超声诊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超声诊断阳性35例,阴性3例;通过手术确定阳性36例,阴性2例。表明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1%和6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应香;修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对分娩后产妇缺乳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足月顺产的健康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产后乳房按摩并结合催乳方剂,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量较对照组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可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较好地满足产妇及新生儿的需求,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
作者:施秋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论,从传统的目标导向转变到过程管理,从结果导向到发展导向,从单向评价到系统评价,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护理管理工作中[1]。为了建立起符合护理人员工作实际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国内已有多家医院在探讨应用平衡记分卡进行护理绩效管理。本文从平衡记分卡在国内外医院护理绩效管理的研究应用现状、平衡计分卡护理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运用平衡记分卡实施护理绩效管理应注意问题等进行综述。
作者:朱新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 PCIA)的效果及对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 ,PONV)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芬太尼1mg+生理盐水80ml;观察组:芬太尼1m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80ml ,分别予自控镇痛泵持续静脉自控泵注2ml/h ,观察镇痛、镇静效果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Prince-Henry疼痛评分,在术后1h、2h、4h及8h时间点上,差异无显著性( P>0.05)。术后16h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24h及48h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镇静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上,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芬太尼联合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芬太尼,且能有效控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业伟;郭惠梅;庄文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先天性椎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152例患者行椎动脉超声检查,利用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观测椎动脉的管腔内径、走行及血流动力学等。结果:152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横突孔位置异常者27例,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者32例,椎动脉起点位置异常者2例,单侧双支椎动脉者1例。所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发现椎动脉变异的患者于C T下亦均表现为异常的椎动脉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 T的终符合率达到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安全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在先天性椎动脉变异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于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门诊进行诊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治疗效果以及痰菌转阴的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经统计学处理 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较大,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为86.7%,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5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痰菌转阴率高,建议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输卵管结扎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0例输卵管结扎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0例,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焦虑状况,满意度、术中、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较轻,症状自评总分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输卵管结扎手术患者焦虑状况,减少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作者:韩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4例CCHF(NY-HA Ⅱ~Ⅳ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mg/d ,观察2组治疗6个月后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Dd明显减小,而LVEFI明显增加,NYHA分级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有助于提高CCHF的远期疗效,可抑制CCHF患者的心肌纤维化,改善其左室重构和心功能。
作者:赵忠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手术的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间术后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对乳房外形满意率差异;入院时、术前及术后第2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进行评测,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对乳房外形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3%显著低于对照的39.29%,P<0.05。术前及术后第2周观察组患者 HAMA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莉;付再碧;林义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行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后予钛夹关闭创面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89例大肠息肉患者行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后予钛夹关闭创面。结果:89例127枚息肉均顺利切除,除2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钛夹在大肠息肉切除中可以起到迅速止血和预防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有效避免或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红;肖鹏翔;金凤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以2013年1-12月之间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观察对象,分别使用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对其实施临床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新型溶血素临床检验指标中,PLT和WBC检验结果略高于传统溶血素(P>0.05),而新型溶血素技术的 Hb检查结果均明显高于传统溶血素(P<0.05)。结论:本文结果证实,利用新型溶血素进行临床检验,其 Hb指标值会明显偏高,因而需要加以纠正。
作者:刘隆苹;吴辉云;余志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帕诺洛司琼与利多卡因用于减轻罗库溴铵注射痛效果的比较。方法:200例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患者,A S 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各50例。给予静脉预处理液前关闭补液,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 ,B组静脉注射帕诺洛司琼0.25mg ,C组注射利多卡因40mg ,D组注射帕洛诺司琼0.25mg+利多卡因40mg ;1min后开放补液,予咪达唑仑0.1mg/kg ,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予罗库溴铵0.6mg/kg ,以4点评级来评价患者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反应并记录疼痛发生的频数。结果:D组1~3级的例数均显著低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诱导前予帕洛诺司琼联合利多卡因静脉预处理可有效减少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发生。
作者:邝立挺;张涛;修欢欢;徐康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慢性胰腺炎在我国已越来越常见,疼痛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发作的频率逐渐增加,无症状期进行性缩短,终进展为持续性疼痛,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临床上慢性胰腺炎疼痛的治疗是一个难题,尽管治疗手段繁多,但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特别是镇痛药物应用的不规范性,常以失败告终。近几年来,笔者在使用镇痛药物对慢性胰腺炎疼痛阶梯化、个体化治疗及药物监护方面取得一点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52例 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2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46.05%;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占83.55%;引发ADR的药物多的是抗感染药(占27.63%)和中药注射剂(占17.11%);ADR的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常见。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洪喜;王佃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比较多功能电离子和液氮冷冻在皮赘治疗中的优劣。方法:将60例皮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对照组使用液氮冷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一次性治愈率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一次性治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多功能电离子在皮赘的治疗中优于液氮冷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