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凌云;兰丽丽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论,从传统的目标导向转变到过程管理,从结果导向到发展导向,从单向评价到系统评价,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护理管理工作中[1]。为了建立起符合护理人员工作实际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国内已有多家医院在探讨应用平衡记分卡进行护理绩效管理。本文从平衡记分卡在国内外医院护理绩效管理的研究应用现状、平衡计分卡护理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运用平衡记分卡实施护理绩效管理应注意问题等进行综述。
作者:朱新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滑膜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双手、腕和足部小关节。目前主要诊断依据是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关节滑膜、滑膜的血流情况以及软骨和骨的侵蚀性病变,在关节病变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多[1]。跖趾关节是R A易侵犯的小关节,在R A的诊断、临床治疗和病情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0例RA患者的跖趾关节进行观察,同时与临床检查一一对比,分析RA患者跖趾关节病变的超声表现与临床检查的一致性。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情况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3年1年来医院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尿液培养分离的814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260株,占总数的31.9%,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124株,占47.7%。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增多,加重了细菌的耐药性,临床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应综合考虑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危险因素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江杨华;欧阳晓玲;熊劲芝;张林;黄红卫;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年女性子宫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手术对策。方法:将我院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00例进行随访研究,观察复发率,分析复发因素。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43例,复发率达43.00%;其中57例患者接受经腹部切除术中复发21例,23例患者接受阴式切除术中复发10例,20例患者接受经腹腔镜切除术中复发12例,三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本组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率达43.00%,其复发率与患者手术时的年龄、肌瘤个数、肌瘤大小及术后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影响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因素颇多,积极有效的手术处理措施是防止其复发的关键。
作者:杨栋清;廖燕飞;赖力云;杨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行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后予钛夹关闭创面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89例大肠息肉患者行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后予钛夹关闭创面。结果:89例127枚息肉均顺利切除,除2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钛夹在大肠息肉切除中可以起到迅速止血和预防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有效避免或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红;肖鹏翔;金凤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掌握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产科工作现状及推动降低剖宫产率工作质量控制,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为进一步推动产科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滨海新区大港各医疗保健机构在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网录入的分娩监测资料和上报的妇幼卫生报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由2009年的71.6%下降到2010年的64.7%,2011年达到49.3%,较2009年下降了22.3个百分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社会因素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构成比逐年下降。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慎重实施无指征的剖宫产、提高助产技术、推广产科适宜技术、实施人性化服务、加强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及行政督导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崔宇洁;徐宝良;董瑞;王书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影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50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依从性情况,探讨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结果:150例患者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依从性好90例(60.00%,90/150),依从性差60例(40.00%,60/150);依从性差组患者对缺少疾病治疗知识46.67%、医患关系一般56.67%、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副作用25.00%、缺少家庭支持31.67%高于依从性好组的16.67%、35.56%、11.11%、20.00%( P<0.05),为影响依从性因素,两组年龄(47.15±5.09)岁VS(46.97±5.23)岁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功血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过程存在一定程度不依从,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应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依从性。
作者:陈建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对比微生物检验在医院尿路感染中的控制效果,分析微生物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培养并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300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肠埃希氏菌采取微生物检验手段,对照组大肠埃希氏菌不给予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轻度感染的发生率为67.3%,对照组为3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中度感染的发生率为30.7%,对照组为4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重度感染的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明显降低尿路感染患者的感染程度,感染预防以及控制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新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根据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结合学校教改规划,构建“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编写了组织胚胎学学习指导方案,并以此为依托,采用“图”、“案”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作者:刘建春;苗宇船;高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以2013年1-12月之间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观察对象,分别使用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对其实施临床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新型溶血素临床检验指标中,PLT和WBC检验结果略高于传统溶血素(P>0.05),而新型溶血素技术的 Hb检查结果均明显高于传统溶血素(P<0.05)。结论:本文结果证实,利用新型溶血素进行临床检验,其 Hb指标值会明显偏高,因而需要加以纠正。
作者:刘隆苹;吴辉云;余志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是面向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医学科技类期刊,创刊于1988年,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河北省预防医学会、河北省药学会主办,“反映医药卫生战线科技成果,促进医、药、护、卫、管人员水平提高”是本刊的办刊宗旨,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收录。本刊为半月刊,每月10日、25日出版发行,每期定价国内10元、国外8美元,大16开本,国际刊号ISSN1001-7585,国内刊号CN13-1122/R ,国内邮发代号18-104,国际发行代号M5998。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X-Y理论相结合在培养年轻护士积极职业态度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80、90后的124名年轻护士实施X-Y理论相结合管理,并与未实施该新方法前作对比。从护士流失率、护理质量考核达标率、护士素质考核达标率、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率、患者满意率、差错事故防范率六方面的统计得到在实施新管理方法前、后年轻护士的职业态度。结果:实施X-Y理论相结合管理后,护士在护士流失率、护理质量考核达标率、护士素质考核达标率、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率、患者满意率、差错事故防范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X-Y理论相结合管理方法的运用,年轻护士的职业态度积极正面发展,护理队伍得到一定的稳定,护士工作责任心得到加强,提高了医院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利于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医院、社会的满意度。
作者:肖鸭花;胡椒;熊拥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出血的C T定位及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每组各67例。介入治疗组行CT定位的介入治疗,保守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保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疗效,判断急性脑出血CT定位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介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57%,保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3.73%,介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的患者,进行CT定位的介入治疗,具有更高的有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陆晖;卢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总结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36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住院13~52d ,平均(28.3±3.3)d。术后当日有28例症状改善,6例在术后3d内症状改善,2例无改善。术后2例出现呼吸衰竭,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5例发生多尿症,4例发生中枢性高热,2例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发生压疮(Ⅱ级),3例再次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治疗,症状全部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围术期对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给予细致、周到的护理,对于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刘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 ,那么称重结果12.34mg中,12.3mg 为准确数字,0.04mg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x ± s)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 ,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1.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手术的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间术后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对乳房外形满意率差异;入院时、术前及术后第2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进行评测,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对乳房外形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3%显著低于对照的39.29%,P<0.05。术前及术后第2周观察组患者 HAMA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莉;付再碧;林义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曼月乐避孕作用及对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及保守手术后减少复发的疗效观察。方法:对于正常健康要求避孕的妇女1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要求避孕及治疗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小于3cm )要求避孕及治疗11例,子宫腺肌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要求避孕及减少复发的分别为10例,适时放置曼月乐,定期随访及复查,观察避孕、月经及痛经情况,子宫及卵巢囊肿大小变化。结果:曼月乐带器妊娠率为0%,放置曼月乐后12个月,所有妇女的月经量均较放置前明显较少,子宫腺肌症患者及内异症患者痛经明显缓解,子宫缩小,CA125水平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曼月乐在避孕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保守手术后减少复发方面有一定疗效。
作者:郭红艳;董金菊;王玉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骨科术后伤口的感染情况,调查病原菌的构成、动态以及药敏变化。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两年中骨科术后伤口分泌物培养的115例阳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调查中,G+球菌感染占35.7%, G -杆菌感染占64.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16.1%,铜绿假单胞菌占17.9%。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达到83.3%,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100%敏感,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有60.0%以上的耐药率。G-杆菌对喹诺酮类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耐药率在35.0%以上,对头孢三代的耐药率在50.0%以上。结论:骨科伤口感染菌谱发生变化,G+球菌感染呈下降趋势,非发酵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机会致病菌感染增加。细菌的耐药程度逐年增加,应根据分离株耐药特点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作者:丁才智;谈涛;张大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运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分别予以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及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两组患者在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体质量下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腹泻、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消化道重建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体质量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P<0.05),在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腹泻、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世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影响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原因和改进策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男、女护士共86名的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结果:影响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原因有一定的差异性,个人因素方面主要为家庭因素、身体情况、职业规划、性格理想;工作因素方面主要为工作福利、工作环境、升值潜力、职业存在感、工作内容;社会因素方面为教育背景、家庭亲友、社会舆论、社会满意度等,各项因素比较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了解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并做好应对措施,对于提高职业认同感有积极作用。
作者:林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