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月红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度我院用血情况,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血站管理系统软件,统计分析本院2004-2012年临床用血变化。结果:全血使用量逐年下降,近几年已经没有使用;成分输血率近几年保持100%;血浆用量大幅下降,降幅达84.7%;内科血浆使用量大幅下降,妇产科血浆使用量增加较大。结论:继续监督临床科室,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作者:李立波;黄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便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使用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5%,二者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辨证方法治疗便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洪裕恒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复方大黄片对脓毒症患者血浆D-乳酸及前降钙素表达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住我院外科的脓毒症患者55例,分为大黄治疗组(30例)和非大黄治疗组(25例)。大黄治疗组给予复方大黄片3g/次,1次/8h服用,附带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舒普深、特治星、泰能;保证水和电解质以及营养的正常供给。非大黄治疗组只给予常规治疗。两组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1d、4d测定血浆D-乳酸和前降钙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大黄治疗组患者的血浆D-乳酸水平和前降钙素水平与非大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1d、4d后血浆D-乳酸水平大黄治疗组明显低于非大黄治疗组(P<0.05)。治疗1d后两组血浆前降钙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4d后两组病例的血浆前降钙素水平比较结果中,大黄治疗组明显低于非大黄治疗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大黄片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减少细菌易位。
作者:施伟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科诊断为86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高频超声诊断为实质性46例,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46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超声诊断囊实混合型30例,后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26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67%。超声诊断钙化型10例,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1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虽然不一,但均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根据这些特点来准确诊断,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时机,同时根据其声像图表现来推断相关疾病病情的变化。
作者:冯超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未作此声明者,本刊视为作者已同意文章被收录在上述数据库中。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郁雪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抢救措施与血胆碱酯酶活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方法:全部患者均给予清水彻底洗胃、导泻、利尿促进排泄,必要时给予血液灌流,反复给予阿托品,尽早足量使用复能剂,在使用复能剂前、12h内阿托品化时、12~24h、48~96h、144~192h观察Bche活力的情况。结果:Bche活力随时间变化情况,使用复能剂前401±215,12h内阿托品化时525±232,12~24h :1032±423,48~96h:2351±568,144~192h:4967±963。但有6例患者在中毒后长时间处于低酶状态而没有回升,结果3例出现反跳,2例出现呼吸肌麻痹,导致死亡2例。结论:合理使用复能剂,避免低酶状态,尽量使Bche活力随时间变化逐步提高并稳定在正常值的50%~60%,结合Bche活力情况来指导阿托品的用量,尽早达到并维持阿托品化,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蒋华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并分析丹红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吸氧、抗炎、解痉、化痰、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兑入5%葡萄糖针250ml静滴,1次/d ,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肺循环阻力从而改善心肺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戚春辉;杨勇;施国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声频共振配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69例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入院时及进行健康教育2周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的掌握及情绪自我调控情况。结果:健康教育2周后患者在疾病的病因、防治知识、生活习惯、声频共振治疗原理的知识掌握及情绪自我调控方面与入院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不仅促进护患关系,还使患者能很好地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覃月彩;冯下芝;黄淑梅;姚敏;钟雨琪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术后护理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生命质量评分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等数据。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低,实验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状况要明显上升,两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给予患者比较科学的护理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及其家属治疗需求,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李传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措施对卵巢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积极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瘤科晚期卵巢癌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文化程度、年龄、体重、肿瘤分期均无明显差别( 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人性化护理要求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满意度、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程度和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在卵巢癌治疗过程中,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卵巢癌的治疗过程中有积极作用。
作者:雷爱菊;刘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千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盆腔炎及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6例盆腔炎患者和进行人工流产的150例产妇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1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的剧烈腹痛例数少于对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盆腔炎及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范静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肝局灶结节性增生(FNH)的CT表现,以加深对FNH的认识和提高对FNH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手术证实的22例 FNH的MDCT 征象。22例均经16层CT 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结果:本组22例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15~50岁。共检出病灶23个,1例病灶2个,其余21个病例均为孤立性病灶。病灶呈类圆形结节状、分叶状。平均直径4.35cm。23个病灶中肝右叶病灶16个,左叶病灶7个。平扫18个病灶呈低密度,5个病灶呈等密度改变。动脉期23个病灶除6个病灶中央瘢痕无强化外其余呈均一明显强化, C T值95~147 H U。门脉期及延迟期:14个病灶稍高密度,5个病灶等密度,4个病灶呈稍低密度。6个病灶见中央瘢痕,动脉期均无强化,4个延迟期强化;另2个中央瘢痕延迟未见强化。结论:MDCT 能较好的反应 FNH的病理特征及血供特点。对较典型的FN H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但对非典型的FN H须与肝腺瘤、肝海绵状血管瘤、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Fc-hcc)及肝炎性假瘤鉴别。
作者:龙文金;曹琴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纳洛酮联合曲马多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曲马多组和联合组,各52例。曲马多组于腹腔镜术后给予曲马多100mg ,静注;联合组给予曲马多100mg ,纳洛酮0.4mg ,静注。结果:联合组在 T0、T1h 、T6h时VAS评分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联合组术后T0、T1h 、T6h时MAP、HR均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联合组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曲马多组。联合组术后2h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结论:小剂量纳洛酮联合曲马多可增强曲马多的镇痛效果,降低其消耗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对患者术后恢复非常有利。因此,曲马多联合小剂量纳洛酮对术后镇痛效果安全、有效,是腹腔镜术后镇痛较好的方法。
作者:谢惠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 ,那么称重结果12.34mg中,12.3mg 为准确数字,0.04mg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x ± s)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 ,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1.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疑难复杂阑尾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行腹腔镜治疗的疑难复杂急性阑尾炎15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58例患者中,除17例因异位急性阑尾炎、回肠憩室、Crohn病、阑尾肿瘤等中转开腹手术,其余141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治疗,未发生阑尾动脉出血、肠瘘、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可适用疑难复杂阑尾炎的治疗,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钟云;沈方敏;柳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针对小儿哮喘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小儿哮喘患者19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哮喘患儿分为A2组(常规基础护理组96例)与A1组(整体护理干预组96例),对比A1组与A2组患儿分别完成护理后,在急诊、患儿住院次数、患儿呼气峰流速值以及临床哮喘发作次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完成护理后,在急诊方面、临床哮喘发作情况以及患儿住院的次数方面,A1组明显优于A2组(P<0.05)。A1组与A2组在呼气峰流速值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针对哮喘患儿,对其给予必要的整体护理干预,终获得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在促进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面,显示了极其显著的价值,成功凸显了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鲜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2014年2月19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资料,比较采用疏肝利胆方的治疗组与采用消炎利胆片的传统治疗方法的对照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4%、85.87%,两者差异显著( P<0.05)。结论:应用疏肝利胆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建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职校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促进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法:选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我校476名护生进行测评。结果:不同年级、不同类别中高职护生在评判性思维能力7个维度得分及总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校中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水平偏下,在护理职业教育中要从多方面着手,促进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作者:陈娟;王芳;房德芳;刘名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关节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过敏性紫癜关节型患儿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C、抗组胺药、葡萄糖酸钙、抗凝治疗等,并行抗感染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自拟祛风化湿通络消癜汤等内服加消肿止痛散淤消癜汤外治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85.7%,总有效率95.2%;对照组临床治愈率68.4%,总有效率89.5%。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两组临床治愈患者随访3个月,治疗组21例中复发1例,复发率为4.8%,对照组复发2例,复发率10.5%,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关节型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贤清惠;孙立华;汪宏;于明启;贤述良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