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欣母沛预防有高危因素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李志远;姜玲

关键词:欣母沛, 高危因素, 剖宫产, 术后出血
摘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 [1].剖宫产是产科常见的手术,而产后出血是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常见的四大因素.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fFN联合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临床应用

    我国将妊28周至不足37周内分娩者 [1]定义为早产,相关资料显示早产儿大约占围产儿死亡的75%~80% [2],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如能早期有效预测早产,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是降低早产发生、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的关键.我院采用fFN(胎儿纤连蛋白)及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来预测早产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早产预测的敏感度及阳性预测率,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姜玲;崔炜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593例旋毛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通过对旋毛虫病患者临床护理过程的观察,为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593例旋毛虫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发热护理和健康指导,加强用药观察.结果: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旋毛虫病首选阿苯达唑杀虫治疗,同时对症处理,做到发病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仕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肛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及外口三部分组成,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必须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医疗新技术和设备的运用,肛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影像学能显示瘘管的位置及其走向,尤其是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帮助外科医生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治疗肛瘘,避免复发.本文查阅近年来肛瘘文献资料,现将目前肛瘘的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开展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作者:史立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应用在中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的孕13~32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02例,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12h 1次,总量150mg,口服第1次药时经腹腔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100mg,对照组直接向羊膜腔注入利凡诺100mg.结果:观察组在成功率、引流产时间、产后出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片配合利凡诺羊膜腔穿刺方法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提高了引产质量,获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戴芙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妊娠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GDM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可同时合并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在妊娠妇女中的发病率为1%~2%,属于高危妊娠,对母儿均有危害.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较大,而且因为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问题,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作者:吕宝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机体柔韧性与穿脱隔离衣污染点的探讨

    目的:探讨机体柔韧性与穿脱隔离衣污染点的关系.方法:通过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的培训,观察机体柔韧性的变化.结果:经10周的PNF培训后,学生机体柔韧性明显改善,穿脱隔离衣污染点明显减少.结论:PNF法可明显改善机体柔韧性,减少学生穿脱隔离衣时的污染.

    作者:周冬梅;毛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门诊狂犬疫苗肌肉注射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肌肉注射狂犬疫苗是现今防治狂犬病有效、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操作快速、准确和安全.但因肌肉注射的狂犬疫苗从生产配制到临床肌肉注射,中间环节多,稍有疏漏,即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另外门诊就诊时间相对集中,容易形成注射高峰,给实际操作带来许多不良因素,影响门诊肌肉注射的安全和高效,笔者就其存在的问题浅谈对策.

    作者:邢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云南白药纱条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纱条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采用云南白药纱条填塞治疗42例反复鼻出血患者(治疗组)的疗效,并与采用传统油纱条填塞进行治疗的对照组37例进行比较.两组均1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1%,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出院后随访3个月均未再出血.结论:云南白药纱条填塞治疗鼻出血效果良好.

    作者:綦美娟;杨竹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5 例宫颈癌、10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30 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MSH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浸润性宫颈癌、CIN、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hMSH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0%、70.0%和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在低分化癌中具有较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SH2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宫颈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MSH2基因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研究基因组多态性、检测及定位突变的工具蛋白.

    作者:姜华;刘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0.5%碘伏液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0.5%碘伏液冲洗切口对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306例阑尾炎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2例,甲组在缝闭腹膜后给予0.5%碘伏液浸泡5min后用干纱布吸尽.乙组给予3%过氧化氢液冲洗后用干纱布吸尽.丙组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后用干纱布吸尽,观察三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应用统计学比较三组的差异.结果:甲组切口感染2例,术后感染率2.0%;乙组切口感染8例,术后感染率7.8%,丙组切口感染16例,术后感染率15.7%,通过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0.5%碘伏冲洗切口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王劲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三种麻醉剂在口腔不同诊疗中的麻醉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必兰在口腔不同诊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拔髓、拔牙和门诊清创缝合及小手术患者,均随机分为三组,其中拔髓治疗64例(A1、B1和C1组);拔牙治疗104例(A2、B2和C2组);门诊清创缝合及小手术治疗51例(A3、B3和C3组),分别用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必兰进行麻醉,观察三种麻醉剂在不同诊疗中的麻醉效果.结果:在拔髓治疗中,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必兰麻醉效果好于利多卡因,P<0.01;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必兰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拔牙治疗中,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必兰麻醉效果好于利多卡因,P<0.05;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必兰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门诊清创缝合及小手术治疗中,三种麻醉剂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种麻醉剂在口腔不同诊疗中的麻醉效果不同,临床上可根据治疗项目所需麻醉强度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麻醉剂,以求达到麻醉效果好、经济、方便、安全的目的.

    作者:王兵;肖朋;王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灼口综合征治疗与护理配合的疗效观察

    灼口综合征(BMS)是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又称舌痛症.常以舌和口腔黏膜感觉异常,但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无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变化,但有明显的精神因素.有学者对灼口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测试,70%的患者存在精神方面的障碍 [1,2].我院经过对80例患者治疗及护理相配合的疗效观察,认为这类患者更多的是认同和心理疏导.

    作者:杜胜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洛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非洛地平+依那普利)和对照组(非洛地平)各50例,比较组别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分析变化.结果:临床疗效上,研究组显效率(38%)、有效率(56%)及总有效率(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24h动态分析结果上,研究组治疗前、后DBP脉压差及24h降压谷峰比值(T/P)变化明显,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非洛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熊继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大学生对高校医院满意度测评及实证分析——以北京某高校为例

    本文以大学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以大学生对高校医院有形载体、服务态度与意识、医务人员医疗水平、服务与管理等四部分进行满意度调查,得出大学生对高校医院很不满意中前3项分别为医疗设施15.6%、服务态度14.3%、药品齐全度13.9%,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患者满意度评价的几点建议.

    作者:马巧焕;褚洪;李素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启东市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远期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远期效果.方法:上述对象(非新生儿组)在12岁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同龄的对照组(新生儿组)0岁起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18岁时两组对象静脉采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非新生儿组与新生儿组相比:前者HBsAg(8.0%)、抗-HBs(62.3%)和抗-HBc(23.1%)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HBsAg(2.0%)、抗-HBs(37.2%)和抗-HBc(4.5%)(P<0.001).HBsAg阳性者中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00%,后者71.4%,P =0.035;抗-HBs阳性者中的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9.7%,后者6.0%,P =0.000.ALT异常率:前者(5.4%)和后者(6.4%)无显著差异(P=0.575).将HBsAg 分为阳性者和HBsAg阴性者且进行组内比较时,两组HBsAg阴性者的ALT异常率(前者5.1%,后者6.4%)均显著高于HBsAg阳性者(前者0.6%,后者0.0%)(P=0.000).结论: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在远期(18岁)仍具有较高抗-HBs阳性率,对HBV感染具有一定保护性;但HBV的感染标志HBsAg和抗-HBc高于新生儿期接种儿童.

    作者:倪正平;黄飞;陆玲玲;陈陶阳;施平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4排冠状动脉扫描成像的动态护理

    目的:探讨64排冠脉成像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50例患者的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对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科学、精心的护理指导均顺利完成检查并获得满意图像.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是取得检查顺利和成功的保证.

    作者:王凤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生脉液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一致的心衰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生脉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5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7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BNP的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作者:刘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健康者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以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采集血清标本进行血脂检测,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健康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高密度脂蛋(HDL)与健康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含量明显升高,以CHO、TG、LDL升高明显.提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同时,应进行降脂治疗.

    作者:李爱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消化道重建的应用

    食管癌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手段,食管外科手术中核心的部分并不是癌肿的切除,而是病变食管切除后食管的重建,食管重建常用的替代器官有胃、空肠、结肠,其中胃的使用率高.但是传统全胃代食管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随着人们不断的对手术方式进行改进,管状胃替代食管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尤其在食管癌微创手术中,可以减少胸腔胃代心肺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作者:许涛;丁伯应;杨小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HBVpreS1-Ag与肝病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HBVpreS1-Ag的存在与肝损害相关性.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行HBVpreS1-Ag、二对半、HBV-DNA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preS1-Ag)的检测已被普通应用于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和疗效观察.结论: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preS1-Ag、二对半、HBV-DNA联合检测,证实HBVpreS1-Ag的存在与肝损害密切相关.

    作者:王亮军;郭建玲;高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