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合理念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马莲环

关键词:整合理念, 诊断学, 教学
摘要: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的学科,有其独立科目的内容特点,如症状学、问诊、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部分,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方面做到一定程度的整合,使学科间相互联系,使医学知识结构化,为临床应用做好衔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整体医学的理念.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角部妊娠5个月破裂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19岁,因停经20+4周,下腹胀痛16h,于2012年10月20日入院(住院号1213077),平素月经规律,孕2产1,曾顺娩一女婴,末次月经2012年5月29日.患者发病当晚因开门不慎跌倒后感下腹胀痛,为持续性腹痛,开始以下腹痛为主,后转为满腹胀痛,无阴道出血.人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2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0/40mmHg(1mmHg=0.133kPa).患者由平车推人,神志清,皮肤苍白,腹膨隆,满腹压痛明显,腹部移动性浊音(+).

    作者:曾文娟;饶文琴;丰爱英;杨全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青少年布加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青少年布加综合征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31例青少年布加综合征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青少年组BCS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A125、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动度、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及国际标准化比值与中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组肝静脉型所占比例较高,临床表现腹胀、腹水多见,且病程短、1年复发率高.结论:青少年组BCS相对其他年龄组分型有所不同,凝血功能改变较其他年龄组明显,病程短、复发率高,应该加大对青少年BCS的研究,为疾病诊疗提供依据,降低误诊漏诊率,提高预后生存率.

    作者:张静;朱子清;王慧;祖茂衡;陆召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5例妇科腹腔内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内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本文将收集2007年5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35例妇科腹腔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诊断及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手术后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妇科腹腔内出血属于急症,因此需尽早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通过采取科学治疗方法让患者获得合理的治疗,从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姜雪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艾滋病人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艾滋病人血清蛋白电泳变化情况,为分析艾滋病人免疫系统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住院艾滋病人87例,HIV感染的无症状携带者35例,并设正常对照30例,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测定.结果:正常组与携带者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艾滋病组ALB低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滋病组α1、β、γ高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α2与正常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人血清蛋白电泳改变主要表现在ALB百分比降低和γ球蛋白百分比明显增高.

    作者:王育芳;王佳丽;马顺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85例重症患者进行皮肤状况动态评估,给予保护性干预护理.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无1例出现与皮肤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根据患者疾病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防止和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及感染率,减少医疗费用,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彭昭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高频超声图像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100例患儿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观察疗效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许洁;王宁;王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ABCD 2评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TIA后近期形成脑梗死的评估

    目的:评价ABCD2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评价.方法:研究2009年1月-2012年8月在发病后7d内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的202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TIA患者DWI表现和ABCD2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02例TIA患者中,61例(37.5%)有DWI异常(阳性组),141例(62.5%)无DWI异常(阴性组).有DWI异常者更多见于ABCD 2评分高者.ABCD2评分已确定了TIA后近期形成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影像学尤其是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对TlA预后亦具有重要预测价值.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提高预测准确性.

    作者:吴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造口袋粘贴方法改进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在标准预防方面的效果.方法:按住院先后顺序将60例肠造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卫生部50项护理技术标准中肠造口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剪断底盘保护纸,借用胶布撕开保护纸并贴袋.结果:两组手套粘连、手套破损发生率及护理人员手部细菌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使标准预防到位,降低了护理人员手部细菌污染率.

    作者:朱亚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25例.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能和安全性.结果:R组和P组之间HR、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起效、苏醒及隔离时间短于P组,并且R组体动反应、术后腹疼发生率和丙泊酚总量明显少于P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条件,既安全又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月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产科新生儿啼哭的观察

    目的:通过对产科新生儿啼哭的观察,找出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 130例新生儿的啼哭声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生理性啼哭1 712例次,占85.6%;病理性啼哭288例次,占14.4%.结论:根据啼哭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并能及时发现疾病先兆,为医治患儿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周玉珍;金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免疫细胞化学在胸腹水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ICC,immunocytochemistry)方法诊断胸腹水中细胞的良恶性和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细胞的组织学类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送检的胸腹水标本,除进行HE染色常规细胞学涂片和液基薄层细胞片(TCT)检查外,还将胸腹水制成石蜡包埋细胞块(CB,cell block),进行石蜡包埋细胞块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BICC),诊断细胞的良恶性,确定肿瘤细胞的组织起源.结果:186例患者,胸腹水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鉴别诊断出:良性病变52例;恶性肿瘤134例,其中乳腺癌24例,肺癌27例,甲状腺癌18例,胃肠道癌22例,卵巢癌19例,肝癌9例,前列腺癌7例和间皮肉瘤8例,恶性肿瘤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结论:病理细胞块的免疫细胞化学确定胸腹水中细胞的良恶性和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细胞的组织起源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具有客观、准确的特点,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作者:石龙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8-2010年期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状况调查

    目的:词查并分析我医院对高血压病患治疗所用药物的具体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于2008-2010年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资料数据,统计分析用药额度、年药品消耗金额以及日用药费用三方面资料.结果:通过调研分析发现抗高血压药品种类逐年递增,且销售金额走向也逐年递增.其中,用药额度和销售金额处于第一位的是钙通道阻滞剂,此外,单品种钙通道阻滞剂的中效能利尿剂用药频度和长效制剂用药频度位居次位.结论: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药物为基准,我医院的抗高血压药物符合上述基准且基本一致,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比较合理.

    作者:付金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四种局部给药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对四种局部给药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选择240例口腔溃疡病例,随机分成A、B、C、D四组,分别给予碘甘油、外用溃疡散、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rbbFGF),观察各组疗效并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A、B、C、D四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0.20、0.28、0.42、1.17.结论:使用外用溃疡散的方案B是佳的局部给药方案.

    作者:蒋元敏;杨学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改良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及其MRI表现

    目的:利用经典和改良后的造模方法分别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并进行MRI扫描.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A组20只,使用经典的开腹瘤块注射法,B组20只,使用改良CT下定位瘸块注射法.分别于术后14、17、21、25d进行MRI扫描[1].观察指标:(1)两种方法的造模成功率.(2)两种接种方法的操作时间的差别.(3)兔VX2肝癌模型在影像学中的表现.结果:(1)A、B两组的造模成功率分别为87.5%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的平均接种时间分别为(28.6±4.90)min及(14.8±2.4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RI扫描可以发现直径较小的肝肿瘤组织.结论:改良后的方法接种时间短、操作方便、成功率高,适用于建立稳定的兔VX2肝癌模型[2].

    作者:王君东;胡锦波;杜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间苯三酚与安定、阿托品联合用药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与安定、阿托品联合用药应用于第一产程活跃期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拟阴道分娩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4例,于宫口扩张3crn起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安定10mg静推.对照组76例,于宫口扩张3cm起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观察两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及围产结局.结果:实验组用药至宫口开全平均时间为(4.8±0.6)h,对照组为(6.1±0.9)h,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宫颈水肿发生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第一产程活跃期中,联合应用间苯三酚与安定、阿托品能明显缩短活跃期,减少宫颈水肿的发生,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间苯三酚与安定、阿托品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间苯三酚组,有效提高了产科质量.

    作者:陆小曲;罗琳雪;陈丽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流术前宫颈管灌注盐酸丁卡因胶浆镇痛的临床观察(附163例报告)

    目的:评价宫颈管灌注盐酸丁卡因胶浆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设宫颈管灌注盐酸丁卡因胶浆组、宫颈注射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灌注组于人流术前在宫颈管内涂抹注入盐酸丁卡因胶浆,注射组在宫颈10点、4点分别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孕妇术中对疼痛的自我感觉及宫口的松弛情况.结果:灌注组和注射组的镇痛及宫颈内口松弛效果完全相同,均无1例人流综合征发生,但注射组有注射处出血或可能操作不当造成损伤及孕妇恐惧肌肉注射的情况,对照组无镇痛处置,易发生人流综合征及人流不全.结论:人流术前宫颈管灌注盐酸丁卡因胶浆镇痛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效果好、无损伤及出血的新方法.

    作者:吴文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化学性职业危害对护生的影响

    目的:增强护生职业防护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降低职业危害,达到职业防护目的.方法:对17所大专院校的286名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统一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护生对化学性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意识淡薄,职业防护能力较差.结论:加强护生职业防护培训,在护理工作中有效地保障其身心健康.

    作者:潘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德州市德城区2011年慢性病监测情况调查报告

    2011年,德州市德城区被山东省卫生厅列为首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区创建工作,为进一步掌握德州市德城区慢病监测真实情况,按照《关于开展创建全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活动的通知》工作要求,我区在辖区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启动了慢性病监测工作,包括全人群死因监测、脑卒中、冠心病和肿瘤发病登记报告几项内容.截止2011年12月31日,除冠心病监测指标外,其他各项监测数据均达到了考核指标要求,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芹;张世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妇女避孕和流产情况,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对要求人工流产的682例妇女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未避孕和避孕方法低效、使用不当是造成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流产人群呈现年轻化、高危人流上升、重复流产率增高的趋势.结论:加强妇女生殖健康教育,落实避孕措施,合理选择正确使用避孕方法是预防非意愿妊娠的关键,从而降低人工流产率,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

    作者:褚梅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

    笔者在分析传统式教学和现代讨论式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实验教学中,开展了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学习内容包括临床生化检验方法学评价、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通过基本知识学习、实践技能培训和学习成果交流三个阶段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忠民;余琳;林勇平;刘利东;肖洪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