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5例妇科腹腔内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姜雪琴

关键词:妇科, 腹腔内出血, 诊治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内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本文将收集2007年5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35例妇科腹腔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诊断及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手术后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妇科腹腔内出血属于急症,因此需尽早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通过采取科学治疗方法让患者获得合理的治疗,从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现状

    静脉滴注给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因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便于控制血药浓度两受到临床重视,同时也是风险性较大的一种给药方式.准确的诊断、正确的药物配伍及合理的选用溶媒,可以起到积极正确的治疗作用.但是,如果药物配伍不当、溶媒或载体选择不当则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由于错误的操作,增加了药液污染的机会.为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也就应运而生.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指在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经过临床药师审核的处方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技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优质的静脉用药和药学服务的机构.

    作者:王宝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麻痹性痴呆护理体会

    梅毒感染各期均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并非晚期梅毒才可发生神经系统受累[1],如果神经梅毒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麻痹性痴呆(demantia paralytic).麻痹性痴呆是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引起的一种晚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在感染数年以后,初出现疲乏、嗜睡、头痛和性情改变等症状,随后出现进行性痴呆,伴有夸大、抑郁或偏执等精神病性症状.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神经梅毒者,以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其痴呆表现不一定明显,不一定出现瞳孔异常、震颤、构音障碍、反射改变及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体征.如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早期神经梅毒可以逆转.由于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而引起的大脑及脑膜的炎症改变.

    作者:廖海岑;周芳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妇女避孕和流产情况,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对要求人工流产的682例妇女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未避孕和避孕方法低效、使用不当是造成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流产人群呈现年轻化、高危人流上升、重复流产率增高的趋势.结论:加强妇女生殖健康教育,落实避孕措施,合理选择正确使用避孕方法是预防非意愿妊娠的关键,从而降低人工流产率,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

    作者:褚梅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

    笔者在分析传统式教学和现代讨论式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实验教学中,开展了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学习内容包括临床生化检验方法学评价、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通过基本知识学习、实践技能培训和学习成果交流三个阶段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忠民;余琳;林勇平;刘利东;肖洪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原性糖尿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肝原性糖尿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肝原性糖尿病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0例肝原性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案室资料进行统计,发生医院内感染30例,占11.1%,其中男23例,女7例.结果:30例医院感染病例中,呼吸道感染18例,占60%;胃肠道感染6例,占20%;泌尿系感3例,占10%;皮肤感染3例,占10%.发生医院感染30例,占肝原性糖尿病住院患者的11.1%.易感因素:与年龄、住院天数、血糖值成正相关.结论:加强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控制探视和陪护,增加营养和支持疗法,增强患者免疫能力.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连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子宫角部妊娠5个月破裂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19岁,因停经20+4周,下腹胀痛16h,于2012年10月20日入院(住院号1213077),平素月经规律,孕2产1,曾顺娩一女婴,末次月经2012年5月29日.患者发病当晚因开门不慎跌倒后感下腹胀痛,为持续性腹痛,开始以下腹痛为主,后转为满腹胀痛,无阴道出血.人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2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0/40mmHg(1mmHg=0.133kPa).患者由平车推人,神志清,皮肤苍白,腹膨隆,满腹压痛明显,腹部移动性浊音(+).

    作者:曾文娟;饶文琴;丰爱英;杨全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艾滋病人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艾滋病人血清蛋白电泳变化情况,为分析艾滋病人免疫系统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住院艾滋病人87例,HIV感染的无症状携带者35例,并设正常对照30例,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测定.结果:正常组与携带者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艾滋病组ALB低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滋病组α1、β、γ高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α2与正常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人血清蛋白电泳改变主要表现在ALB百分比降低和γ球蛋白百分比明显增高.

    作者:王育芳;王佳丽;马顺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15例ADR分别从患者概况、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15例ADR中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药品以抗菌药物多,老年患者发生ADR相对较多,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多.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和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连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胎儿畸形检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检查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576例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检出31例胎儿畸形中,均被引产和产后证实:颅面部畸形14例,腹部及泌尿系畸形9例,脊柱及四肢畸形6例,全身皮肤水肿及腹水2例.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图像立体直观,能够提示更多的诊断信息,使二维超声得到进一步验证及有效的补充,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张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8-2010年期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状况调查

    目的:词查并分析我医院对高血压病患治疗所用药物的具体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于2008-2010年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资料数据,统计分析用药额度、年药品消耗金额以及日用药费用三方面资料.结果:通过调研分析发现抗高血压药品种类逐年递增,且销售金额走向也逐年递增.其中,用药额度和销售金额处于第一位的是钙通道阻滞剂,此外,单品种钙通道阻滞剂的中效能利尿剂用药频度和长效制剂用药频度位居次位.结论: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药物为基准,我医院的抗高血压药物符合上述基准且基本一致,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比较合理.

    作者:付金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Atrium ProloopTM三维网塞治疗腹股沟疝275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Atrium ProloopTM三维网塞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疗效.方法:对275例腹股沟疝患者应用Atrium ProloopTM三维网塞在局麻下行疝修补术,重点观察手术中患者耐受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均能耐受;术后切口疼痛不明显,无明显牵扯痛,术后当天或第2天均能下床活动;术后异物感不明显,无腹胀及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个别患者术后当日出现尿潴留,但第2天均好转;术后随访6~36个月无慢性疼痛,无复发.结论:Atrium ProloopTM三维网塞治疗腹股沟疝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且操作简单,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并发症少,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注意术中操作、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复发率极低.

    作者:张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剂量咪唑安定在抢救性气管插管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在抢救性气管插管时的作用.方法:将60例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不予任何镇静剂),咪唑安定组[咪唑安定(0.1~0.15)mg/kg].记录两组插管前、插管后1、5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难易程度.结果:两组插管前、插管后1、5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难易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pQ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咪唑安定用于抢救性气管插管安全有效,对改善插管成功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高贵;吴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2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病因素及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24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因素及围产结局.结果: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依次是感染、子宫张力高、胎位异常、创伤、子宫颈机能不全等;围产儿并发症以早产、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围产儿结局与孕周直接相关.结论:加强围生期宣传与指导,综合治疗,可减少母儿病率,改善早产儿预后.应对PPROM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延长孕期和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赵爱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高频超声图像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100例患儿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观察疗效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许洁;王宁;王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30例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8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30例,应用畅点一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进行皮肤点刺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各种变应原的分布概况及临床意义,试验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皮肤点刺试验的发病率,为常见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户尘螨、蟑螂、花粉等,且试验过程中未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结论:通过皮肤点刺试验,可证明粉尘螨、户尘螨等物质是导致我区出现变应性鼻炎症状的主要变应原[1].可为变应性鼻炎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谭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报道

    近年来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因其对血细胞影响较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国外文献1980年已有报道表明,EDTA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导致黏附,导致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发生.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抗凝全血,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上检测时,发生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临床上予以重视,以免误诊误治,我科今年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1例PTCP的典型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晓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

    本文综述了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总结了护理干预在防治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作用,提出通过严格筛查高危患者,合理的造影剂选择及用量,加强术前防治措施、全面细心的观察及过敏反应救治措施、健康教育的实施等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造影剂碘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

    作者:陈石桂;易冰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影响上消化道出血的气候因素与护理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上消化道出血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为了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我院自2010年10月-2011年9月,对28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发生的462次上消化道出血的季节分布进行调查,经统计学处理,四个季节出血比较,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由此可见,上消化道出血与季节变化有关,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出血高发时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张志华;李素霞;袁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输卵管造影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输卵管造影术患者的疼痛原因及其护理干预.方法:收集10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示两侧输卵管通畅而发生疼痛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现疼痛与心理紧张、推注压力、造影剂温度、造影剂类型选择、造影管球囊充盈大小、宫腔粘连、宫颈管狭窄、炎症等有关.通过术前着重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及减少不良环境的影响,检查中根据患者的疼痛的原因和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100例患者均减轻和缓解疼痛,顺利完成造影检查.结论:根据疼痛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能明显减轻和缓解HSG患者的疼痛,提高造影的成功率.

    作者:张灵敏;沈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预防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措施的探讨

    目的:针对百白破疫苗接种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在此基础上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将在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300例儿童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其中,对实验组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处理,对照组实行常规预防接种处理,根据接种后不同参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针疫苗接种之后,对照组出现18例弱反应,13例中度热反应,8例重度热反应,总发热率为26%;实验组出现8例弱反应,3例中度热反应,1例重度热反应,总发热率为8%,对比两组发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局部出现硬结为28例,硬结发生率为18.67%,实验组局部出现硬结5例,硬结发生率为3.33%.比较两组局部硬结发生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有效预防百白破接种产生的不良反应,在百白破接种之前将各类儿童身体状况实行评估,接种过程必须注意选择注射部位、注射深度、接种技巧等的掌控,如果做到以上几点,可使百白破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大降低,确保有效实施计划免疫.

    作者:曹取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