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小宁
目的:对门诊药物咨询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以提高我院药学服务质量.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药物咨询窗口2年间863例咨询记录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咨询者身份以患者居多占81%;医师及护理人员占17%;其他人员占2%.主要咨询问题以药物相互作用及用法用量、药物服用间隔时间为多.结论:药物咨询工作的深入势在必行,解决广大群众的疑惑,促进了药学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体现了医院药学的优质服务.
作者:朱淑芳;侯明辉;田自力;王耀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40多年以来,从营养补充、支持到治疗,已挽救了无数肠功能障碍危重病人的生命.当今,人民更加注重营养支持的疗效[1].如何选择合理、优化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是提高围手术期病人营养支持疗效的关键[2].营养不良是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营养状态,表现为伴或不伴有炎性活动、不同程度的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其结果是机体组成改变和器官功能下降[3].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可以通过合理膳食而使各种营养素在机体内维持平衡.
作者:张敬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宫颈管灌注盐酸丁卡因胶浆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设宫颈管灌注盐酸丁卡因胶浆组、宫颈注射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灌注组于人流术前在宫颈管内涂抹注入盐酸丁卡因胶浆,注射组在宫颈10点、4点分别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孕妇术中对疼痛的自我感觉及宫口的松弛情况.结果:灌注组和注射组的镇痛及宫颈内口松弛效果完全相同,均无1例人流综合征发生,但注射组有注射处出血或可能操作不当造成损伤及孕妇恐惧肌肉注射的情况,对照组无镇痛处置,易发生人流综合征及人流不全.结论:人流术前宫颈管灌注盐酸丁卡因胶浆镇痛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效果好、无损伤及出血的新方法.
作者:吴文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上级管理部门的监测,及时了解本院消毒灭菌效果,以便改进和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2012年每季度对医院环境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品及灭菌器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共采集标本459份,合格447份,合格率97.4%,其中空气、医务人员手、灭菌器存在薄弱环节.结论: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王丽娟;贾艳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颌骨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38例已拍摄X线头颅侧位、全景片发现埋伏牙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通过轴位图像及MPR、CPR、SSD齿科软件包观察埋伏牙数量、形态、位置、根尖生长方向等情况.结果:38例患者全部为上颌骨内埋伏牙,共计46颗.轴位图像及MPR、CPR、SSD齿科软件包的综合应用可清楚准确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与牙列根尖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综合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是显示埋伏牙的有效检查方法,对颌骨埋伏牙正畸治疗方案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杨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产科新生儿啼哭的观察,找出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 130例新生儿的啼哭声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生理性啼哭1 712例次,占85.6%;病理性啼哭288例次,占14.4%.结论:根据啼哭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并能及时发现疾病先兆,为医治患儿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周玉珍;金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局部滴用2%色甘酸钠眼液,并联合中药口服,每日1剂,2次/d,治疗1个月;对照组局部滴用色甘酸钠眼液,4~5次/d,治疗1个月,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中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刘明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内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本文将收集2007年5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35例妇科腹腔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诊断及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手术后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妇科腹腔内出血属于急症,因此需尽早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通过采取科学治疗方法让患者获得合理的治疗,从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姜雪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和相应的预防方法、护理措施.方法:将2009年3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73例患者分为护理组43例和对照组30例.护理组根据感染原因不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达到7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降低肺部感染几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东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8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30例,应用畅点一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进行皮肤点刺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各种变应原的分布概况及临床意义,试验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皮肤点刺试验的发病率,为常见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户尘螨、蟑螂、花粉等,且试验过程中未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结论:通过皮肤点刺试验,可证明粉尘螨、户尘螨等物质是导致我区出现变应性鼻炎症状的主要变应原[1].可为变应性鼻炎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谭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非常强的临床学科,口腔临床实习过程中常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而忽略了临床思维的培养.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加强以及医患关系的紧张,加强口腔实习医生临床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ning,PBL)的教学法目前已在部分高校的口腔医学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中应用,并得到了广泛好评[1].PBL教学对临床思维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在培养口腔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过程中,初步结合运用了PBL教学理念,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培申;何永云;朱桂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采用专题小组讨论和半结构性访谈,产妇9例参加专题讨论,半结构性访谈12例;定量研究随机抽取10个社区产后42d左右的产妇200例问卷调查.结果:产妇“月子”期间常发生头疼、恶心、焦虑、恐惧、失眠以及照顾新生儿困难;半结构性访谈中有1例产妇处于产后抑郁症的临界,EPDS量表测定为12分;173例“月子”里有身心健康问题的产妇中,求助者91.3%,其中需要社区护理人员帮助的64.2%,但实际寻求帮助的只有13.9%.结论:实施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应针对产妇“月子”期间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供护理支持与指导,做到预防为主.与此同时,应加强社区护理人员培训、强化社区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谢金娜;徐美群;徐立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丘疹性荨麻疹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34例住院患者针对相关病因给予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1年后进行回访.结果: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复发率.结论:针对丘疹性荨麻疹发病的相关病因,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对缩短病程,降低感染率及复发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曾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低频超声与尿激酶联合应用对体外血栓的促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制备全血血栓块按照不同实验方法分组:(1)生理盐水组(NS组);(2)尿激酶组(UK组);(3)超声组(US组);(4)超声联合尿激酶组(UK+US组)进行处理,检测处理后的血块重量丢失比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二聚体含量评价各组处理的溶栓效果.结果:US组与NS组相比血块重量丢失比和D-D二聚体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意义,说明低频超声有明确的促溶作用;UK+US组的血块重量丢失比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二聚体含量相比UK组或US组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低频超声可促进尿激酶的溶栓作用.
作者:康小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ICC,immunocytochemistry)方法诊断胸腹水中细胞的良恶性和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细胞的组织学类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送检的胸腹水标本,除进行HE染色常规细胞学涂片和液基薄层细胞片(TCT)检查外,还将胸腹水制成石蜡包埋细胞块(CB,cell block),进行石蜡包埋细胞块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BICC),诊断细胞的良恶性,确定肿瘤细胞的组织起源.结果:186例患者,胸腹水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鉴别诊断出:良性病变52例;恶性肿瘤134例,其中乳腺癌24例,肺癌27例,甲状腺癌18例,胃肠道癌22例,卵巢癌19例,肝癌9例,前列腺癌7例和间皮肉瘤8例,恶性肿瘤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结论:病理细胞块的免疫细胞化学确定胸腹水中细胞的良恶性和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细胞的组织起源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具有客观、准确的特点,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作者:石龙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参照,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CTA)在心绞痛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临床138例疑似心绞痛的患者分别进行CAG和冠脉CTA(以下简称CTA)检查,以CAG为参照标准,对CTA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CAG发现狭窄183支,其中轻度狭窄22支,中度狭窄84支,重度狭窄77支;CTA发现狭窄202支,其中轻度狭窄30支,中度狭窄89支,重度狭窄83支;CTA与CAG结果相符为135支.结论:CTA虽然无法完全取代CAG,但对于冠心病的筛查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晓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艾滋病人血清蛋白电泳变化情况,为分析艾滋病人免疫系统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住院艾滋病人87例,HIV感染的无症状携带者35例,并设正常对照30例,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测定.结果:正常组与携带者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艾滋病组ALB低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滋病组α1、β、γ高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α2与正常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人血清蛋白电泳改变主要表现在ALB百分比降低和γ球蛋白百分比明显增高.
作者:王育芳;王佳丽;马顺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将人选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及CO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治疗后12周时复发率分别为89.7%和10.3%,对照组治愈率64.1%,复发率35.9%.其治愈率和治疗后12周时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外阴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成先桂;韦燕兵;谢方明;陈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应用于退行性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退行性髋关节炎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A组43例患者为治疗组,给予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方法进行医治;B组32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药物医治.结果:经治疗,A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不稳等病症改善优于B组,Harris评分及有效率均高于B组,并发症比例低于B组.结论:透明质酸钠腔内 注射应用于退行性髋关节炎,效果较好、有效率较高.
作者:秦宇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综述了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总结了护理干预在防治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作用,提出通过严格筛查高危患者,合理的造影剂选择及用量,加强术前防治措施、全面细心的观察及过敏反应救治措施、健康教育的实施等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造影剂碘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
作者:陈石桂;易冰琰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