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峰;刘红梅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手术中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对患者术后宫缩痛、术中扩宫痛、吸宫痛的影响,以及相关副作用的反应,提高麻醉质量,确保手术安全.方法:将无痛人流手术6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3.0~4.0mg/kg)对照组200例,丙泊酚(3.0~4.0mg/kg)+芬太尼(0.001mg/kg)组200例,丙泊酚(3.0~4.0mg/kg)+芬太尼(0.001 5mg/kg)组200例.观察静脉给药后对患者术后、术中有关疼痛的影响以及相关副作用的反应.结果:两个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治疗组与单纯用丙泊芬对照组相比,镇痛效果(包括扩宫痛、吸宫痛、宫缩痛)优良率明显增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结论: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镇痛效果是确定的.
作者:江殿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促进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依据卫生部出台的相关政策,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评价表.调出我院2010年1-12月剖宫产手术者的临床资料,按统一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病历共188份,采用调查表项目进行调查、分析及评价.结果:188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均为预防性用药,占100%.品种选择不当65例,占34.6%,所有剖宫产患者均在术前0.5~2h开始用药,平均用药天数5.25d,术后用药时间过长182例,占96.8%.结论: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品种级别过高、预防用药时间过长.临床药师应按《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加强干预,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张玲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预防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方法,以达到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目的.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患者中62例切口愈合,急性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1.59%.结论:术中切口恰当处理,手术前、后合理性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蔡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对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健康教育90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明显高于教育前,血糖控制满意.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增强遵医行为[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LC组59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的OC组47例两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口长度等治疗情况和术后感染率、疼痛率、术后出血率、胆漏率等术后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经过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LC组疗效均优于OC组,P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胆囊结石治疗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鹏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辅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146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常规给服谷维素、匹维溴胺;观察组8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后大便Bristol性状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1.3%(73/8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IBS疗效确切、耐受性好.
作者:王钱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临床上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住院66例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使用药物舒血宁,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结果:45例患者痊愈出院,占68.2%;18例患者有明显的进步,占27.3%;3例患者有进步的表现,占4.5%.结论:临床上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是有很大作用的.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为降低患儿后遗症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5例中重度HIE患儿,根据患儿就诊时间分为Ⅰ组(出生后6h内)、Ⅱ组(6~24h)、Ⅲ组(>24h).每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支持对症治疗.于患儿出院后3、6、12月龄来院复诊时评价其神经系统发育程度.结果:Ⅰ、Ⅱ、Ⅲ组患儿在12月龄时的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90.52±9.18、82.38±9.47、80.63±9.21;Ⅰ、Ⅱ、Ⅲ组患儿在12月龄时的运动发育指数分别为99.27±10.28、87.29±9.18、85.34±11.37.3组患儿在治疗后的MDI、PDI在3个时间点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儿的MDI、PDI水平高于Ⅱ组、Ⅲ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患儿和Ⅲ组患儿比较,其MDI、PD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后6h内可能是HIE患儿的佳治疗时间窗.
作者:何贤明;韦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妊娠与糖尿病并存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是妊娠后新发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是上述两种情况基本的治疗手段,可有效控制孕期各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母儿健康.笔者近期成功干预了2例妊娠与糖尿病并存的患者,现将营养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峰;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肛肠病术后用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及辨证施护的疗效.方法:选择肛肠病患者323例术后采用中药熏洗局部,创口换药后,再用微波照射,配合辨证施护.结果:在促进创面愈合及缓解疼痛方面,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肛缘水肿明显消退、疼痛减轻、渗出物减少.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对肛肠病术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良好的辨证施护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登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现阶段本地区住院患者粪便常规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 582例粪便标本进行生理盐水涂片后镜检,同时用金标法做隐血试验,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582例粪便常规检查共发现各种不同异常标本419例,占16.23%.结论:粪便常规检验对许多疾病,特别是对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有很大的意义,是临床上常用、简便的检验之一.此外广泛、大剂量进行抗生素治疗患者,粪检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查卫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抢救护理方法,以期指导临床.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新生儿复苏ABCDE方案进行抢救,并积极护理监护.结果:5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经积极抢救护理后,治愈53例,有1例重度窒息患儿死亡,治愈率98.15%.结论:在复苏抢救过程中,有效护理极为重要,做好细节工作,清除复苏抢救障碍,做好防护措施,从而达到复苏抢救的理想效果.
作者:杨翠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脐绕颈使脐带缩短,胎儿下降时脐带牵拉过紧,血循环受阻是临产后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新生儿窒息,并可影响产程进展,导致分娩异常,尤其是多周缠绕.本文对我院收治627例脐带绕颈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产妇2 036例,发现脐绕颈627例,发生率30.80%.其中初产妇535例,占85.33%;经产妇92例,占14.67%.
作者:姚林香;李秀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极其意义,分析探讨社会及躯体因素对心理问题的影响,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用问卷形式调查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的各种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其有无神经官能症、易于烦乱或易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然后以心理问题为变量,以社会及躯体因素为不变量,分析社会及躯体因素在每个有和无心理问题两组间的分布极其相关性.躯体因素包括血管痛、痛性痉挛、瘙痒、腿不宁、关节痛、腰痛等.社会因素包括进入血液透析的年龄、透龄、性别、婚姻状况、家庭结构、职业、受教育水平、对肾衰原因的了解及对治疗的渴望等.结果:经卡方检验,神经官能症、焦虑与躯体因素的相关性较与社会因素的相关性更大,而易于烦乱或易激与社会因素的相关性更大,抑郁与社会因素和躯体因素都有关.抑郁与患者对肾衰的了解呈负相关,即患者对肾衰知识越缺乏,越易患抑郁.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腿不宁与各种心理问题都有关.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社会及躯体因素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有助于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针对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治疗心理障碍.但心理问题与某些社会因素及躯体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手术切口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42例行二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首次切口形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首次切口应用下腹正中纵行切口,对照组患者首次切口应用新式剖宫产术式,两组均应用原瘢痕切口,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情况及胎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胎盘良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首次剖宫产中不应盲目采用新式剖宫产,特别是对于可能行二次开腹手术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减少手术损伤,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徐鲁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接受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患者76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应用西医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祖国医学疗法.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并评估两组的安全性.结果:肠鸣音排气时间中实验组在18h内恢复的有76.3%,对照组有39.5%;在肛门排气时间对比中实验组18h内排气的有50.0%,对照组有28.8%.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噩梦,1例出现戒断反应,2例手足麻木,1例男性患者服用吗丁啉后出现乳房发育、泌乳现象.实验组患者无上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动力紊乱较之单纯西药治疗,安全有效,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王翊;刘治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根据冠心病患者采取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症状,对早期胸痛进行细致评估与分析,探究对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31例采用冠脉支架术治疗,B组33例采用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观察记录所有患者术后24h情况及疼痛缓解1d后情况,分析缺血性胸痛的比率,总结护理方法和体会.结果:冠脉介入治疗后胸痛是常见现象,但A组出现胸痛的几率明显大于B组,两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严密监控,有针对性的护理和果断的对症治疗,是提高良好预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劳素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在农村地区,自杀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四位因素,口服有机磷农药自杀是县级医院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来势凶、进展快、病死率高,往往来不及转院.近年来,随着我院血液净化技术不断提高和成熟,重度中毒的抢救成功率大为提高,现将救治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0-2011年6月我科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40~78岁.有明确口服有机磷农药史.服毒至我院就诊时间大约2h 2例、3h 1例、4h 3例、5~8h 4例.诊断为重度(极重度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抑郁症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慢性支气管炎及并发消化道出血1例,急性呼吸功能衰竭6例.并有2例病人在急诊接诊时发现心跳呼吸停止.10例病人中9例治愈,1例因脑复苏失败死亡.
作者:仓红兰;孔小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用天花粉丸联合拜糖平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遵循《本草纲目》立方,采用门诊治疗和跟踪随访的方法进行观察总结.结果:观察组68例,其中显效56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68例,其中显效38例,好转1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6.5%.结论:用天花粉丸联合拜糖平治疗糖尿病不仅可以迅速控制血糖、尿糖,还可明显地降低血脂,并有保肝和缓解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作用.
作者:潘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与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以我院骨科在2007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80例下肢手术患者为对象,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作用的基础上,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治疗方法加以应对.结果: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后恢复,无1例出现重度并发症.结论:在骨科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做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全面预防与针对性治疗,以便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多保障.
作者:赵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