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翊;刘治昆
半相合移植是90年代末逐渐发展起来的治疗血液肿瘤的新技术,克服了血液肿瘤患者供者来源受限的问题.但由于其并发症较多,特别是免疫抑制剂在移植前后应用较强,因而患者在移植后较长时期T淋巴细胞功能不易恢复,导致病毒感染等合并症及其他感染增多,因而临床技术要求比一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高很多,故对护理要求也相对较高[1].我科于2011年12月成功应用同胞供者半相合异基因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例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艺贞;郭健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动物实验是医学生掌握医学知识,深入理解医学理论和规律的重要中介环节,而实验动物伦理学尚未引起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机能实验中常用的肝性脑病动物实验操作进行分析,提出实验教学要结合实验动物伦理学的要求进行改革,教师应引导学生善待实验动物,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提升未来“拯救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黄洪标;董晓先;吴卫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舒利迭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的吸入方法指导,实验组为责任护士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结果:发药后第3天及患者出院时掌握吸入方法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100例舒利迭吸入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提高了舒利迭吸入剂的正确使用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韩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辅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146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常规给服谷维素、匹维溴胺;观察组8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后大便Bristol性状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1.3%(73/8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IBS疗效确切、耐受性好.
作者:王钱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临床上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住院66例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使用药物舒血宁,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结果:45例患者痊愈出院,占68.2%;18例患者有明显的进步,占27.3%;3例患者有进步的表现,占4.5%.结论:临床上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是有很大作用的.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手术切口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42例行二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首次切口形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首次切口应用下腹正中纵行切口,对照组患者首次切口应用新式剖宫产术式,两组均应用原瘢痕切口,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情况及胎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胎盘良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首次剖宫产中不应盲目采用新式剖宫产,特别是对于可能行二次开腹手术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减少手术损伤,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徐鲁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及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出现的肠内营养并发症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3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胃癌术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并施行严密的护理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李碧云;郑丽勉;杨梅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根据冠心病患者采取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症状,对早期胸痛进行细致评估与分析,探究对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31例采用冠脉支架术治疗,B组33例采用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观察记录所有患者术后24h情况及疼痛缓解1d后情况,分析缺血性胸痛的比率,总结护理方法和体会.结果:冠脉介入治疗后胸痛是常见现象,但A组出现胸痛的几率明显大于B组,两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严密监控,有针对性的护理和果断的对症治疗,是提高良好预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劳素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及其变迁情况,为临床治疗PA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1年临床分离的2 521株PA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其进行药敏实验.结果:PA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48.79%).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和泛耐药PA的分离率逐年上升,其耐药率也逐年上升.PA对亚胺培南6年总平均耐药率分别为21.07%;PA2006年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34%,2011年上升到41.98%.结论: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应适当控制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以有效控制及延缓耐药株的产生.
作者:熊劲芝;黄强;张林;刘巧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在应用20%甘露醇时的不良反应,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9例患者在使用20%甘露醇时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脑外科患者使用20%甘露醇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水电解质紊乱、静脉炎、皮肤坏死、肾衰竭等,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通过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神经外科应用20%甘露醇时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疗效.
作者:刘青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接受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患者76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应用西医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祖国医学疗法.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并评估两组的安全性.结果:肠鸣音排气时间中实验组在18h内恢复的有76.3%,对照组有39.5%;在肛门排气时间对比中实验组18h内排气的有50.0%,对照组有28.8%.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噩梦,1例出现戒断反应,2例手足麻木,1例男性患者服用吗丁啉后出现乳房发育、泌乳现象.实验组患者无上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动力紊乱较之单纯西药治疗,安全有效,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王翊;刘治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护理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56例气管切开留置胃管的患者采取“垂直留置胃管法”有效提升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并在插管后通过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消除不安全因素,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54例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经过精心护理56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恢复,仅4例患者出现食管反流,通过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结论:采取“垂直留置胃管法”能够有效提升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给予患者精心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以提升患者的治疗率,效果得到广大患者与其家属的认同与好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金素;李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肛肠病术后用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及辨证施护的疗效.方法:选择肛肠病患者323例术后采用中药熏洗局部,创口换药后,再用微波照射,配合辨证施护.结果:在促进创面愈合及缓解疼痛方面,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肛缘水肿明显消退、疼痛减轻、渗出物减少.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对肛肠病术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良好的辨证施护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登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本科室2011年1-12月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对患者按护理程序实施全面、规范的护理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取得成功,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经桡动脉行CAG、PCI术患者,做好手术前的充分准备和心理护理,手术后做好穿刺处和术侧肢体的护理,预防潜在的危险因素不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患者痛苦,而且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徐爱娟;孔竹梅;赵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手术中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对患者术后宫缩痛、术中扩宫痛、吸宫痛的影响,以及相关副作用的反应,提高麻醉质量,确保手术安全.方法:将无痛人流手术6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3.0~4.0mg/kg)对照组200例,丙泊酚(3.0~4.0mg/kg)+芬太尼(0.001mg/kg)组200例,丙泊酚(3.0~4.0mg/kg)+芬太尼(0.001 5mg/kg)组200例.观察静脉给药后对患者术后、术中有关疼痛的影响以及相关副作用的反应.结果:两个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治疗组与单纯用丙泊芬对照组相比,镇痛效果(包括扩宫痛、吸宫痛、宫缩痛)优良率明显增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结论: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镇痛效果是确定的.
作者:江殿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在现代医学中,医学检验与临床相关学科的关系日趋密切,临床各科室离不开检验,检验科室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检验科与临床各科室工作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检验科的工作质量、医疗整体服务质量以及整个医院的全面质量.因此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合作尤为重要.
作者:徐艳;候毅;黄成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就是一种在分子运动水平上,分析病变内部结构及组织成分的无创性功能成像,是目前对微血管灌注和弥散效应进行活体定量研究的佳方法,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基本成熟[1].随着快速成像磁共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技术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抑制或减弱了生理运动伪影,使弥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在腹部的临床应用受到关注,现将DWI在肝脏肿瘤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2].
作者:赵顺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预防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方法,以达到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目的.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患者中62例切口愈合,急性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1.59%.结论:术中切口恰当处理,手术前、后合理性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蔡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多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非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低盐、低脂、低蛋白、低磷饮食,补充必要氨基酸,给予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并积极抗感染,降糖降脂,纠正贫血、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1次/d,缓慢滴注,14d为1个疗程,药用炭片1.5g,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海昆肾喜胶囊,0.44g/次,3次/d,餐后30min口服.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在血肌酐、尿素氮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有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总体有效率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药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茹彦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提高临床对结核病表现多样性的认识.方法:通过对1例肺结核患者被误诊为急性风湿热的分析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复习,总结肺结核并发Poncet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结果:该患者以上感样症状起病,出现咳嗽、咽痛、发热、关节痛、心脏损害,酷似急性风湿热,经治疗与复查,后诊断为肺结核性风湿症.结论:肺结核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医生在诊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与风湿性、类风湿性或其他感染性关节炎进行鉴别,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
作者:王昌锋;苏梅芳;叶媛媛;童凯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