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洪标;董晓先;吴卫
本文首先介绍了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概念、涵义与发展意义,继而谈到了当下我国很多医院在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后结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重点理清了现阶段国内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和需要注意的具体操作事项.
作者:胡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尖锐湿疣是Hpv感染引起,其与多种疾病和肿瘤如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等密切相关,为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1 尖锐湿疣是不是STD?是不是所有的尖锐湿疣都是STD?.众所周知尖锐湿疣(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因此它具有传染性.其传染方式有两种:(1)绝大多数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在我国60年代,性病基本消灭后,CA很少见到,而到80年代随着其他STD(如淋病、梅毒)的流行,CA也迅速流行,绝大多数有性乱史,并且不少CA患者往往合并其他STD,因此性乱加速了Hpv的传播.(2)CA也可以通过非性行为传播的.这是客观事实,所以不能提到CA,就认为肯定是性乱引起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
作者:李景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对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健康教育90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明显高于教育前,血糖控制满意.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增强遵医行为[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临床上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住院66例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使用药物舒血宁,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结果:45例患者痊愈出院,占68.2%;18例患者有明显的进步,占27.3%;3例患者有进步的表现,占4.5%.结论:临床上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是有很大作用的.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记录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药房206张退药处方,按照退药科室、退药原因、退药种类等进行统计.结果:退药原因主要包括重复开药、药品不良反应等;抗菌药物为退药多品种,退药剂型主要以注射剂多.结论:医生在提高诊疗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同时,药剂人员更要做好退药质量的把关工作,严防假药、劣药返流进入药房,医务人员通过积极的措施制定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就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尽量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吴连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抢救护理方法,以期指导临床.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新生儿复苏ABCDE方案进行抢救,并积极护理监护.结果:5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经积极抢救护理后,治愈53例,有1例重度窒息患儿死亡,治愈率98.15%.结论:在复苏抢救过程中,有效护理极为重要,做好细节工作,清除复苏抢救障碍,做好防护措施,从而达到复苏抢救的理想效果.
作者:杨翠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患者的综合治疗和护理.方法:对10例患者采用心理疏导、营养支持、胃电起搏及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和护理.结果:经保守治疗,10例患者均痊愈,胃肠恢复时间短5d,长48d.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对胃瘫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有利于其早日康复.
作者:王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出血.出血后血块常压迫脑组织,导致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可形成脑疝危及生命.有文献报道[1]: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目前多主张发病后尽早手术.术后可减轻血肿占位效应,降低病死率.我科于2012年1-10月对21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取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雪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为了探讨妊娠晚期并发羊水过少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足月妊娠25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羊水过少组24例,羊水正常组228例,观察胎儿及新生儿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足月妊娠并发羊水过少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均显著高于羊水正常组(P<0.05).结论:妊娠晚期并发羊水过少确诊后以剖宫产适时终止妊娠为宜.
作者:韩翠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儿童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则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连续进行护理干预3周.结果:连续护理干预3周后,干预组患儿便秘改善总有效率8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儿童功能性便秘.
作者:江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小剂量麻黄碱在急诊剖宫产手术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后对孕产妇血压的影响.方法:在多功能监护仪监护下A组以60滴/min静脉输注NS+麻黄碱15mg后开始操作.B组以60滴/min静脉输注NS直接操作.结果:监测麻醉完成孕产妇平卧位后血压、心率.A组与B组术中相比P<0.05,A组麻醉前与麻醉后比较P<0.05,心率变化A组与B组相比P<0.05.结论:小剂量麻黄碱在急诊剖宫产手术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后对预防孕产妇仰卧位低血压切实有效.
作者:马海峰;任娟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年龄、饮食习惯、遗传因素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以有效的预防乳腺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5例乳腺癌患者年龄、饮食习惯、遗传情况进行问卷和病案调查.结果:通过对225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表明,29岁以下乳癌患者比率较低,40~54岁妇女患乳癌的可能性大,55岁以后发病风险逐渐降低.结论:40~54岁为乳癌的好发年龄.高脂肪饮食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有家族史的女性更易得乳腺癌.提示好发年龄段的女性要每年进行乳腺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低脂肪、低动物蛋白饮食、高纤维素摄入可减少乳癌的发生.
作者:关风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PBL教学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医学见习非常适合开展PBL教学.本研究对现有已发表的关于PBL教学用于临床见习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了解目前PBL应用现状,并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李丽;闾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近节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手指软组织缺损23例27指.男14例16指,女9例11指.年龄15~46岁,平均年龄32岁.切割伤14例,压砸伤9例.其中拇指7指,示指8指,中指6指,环指4指,小指2指.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0cm×1.5cm~2.0cm× 2.5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4h,平均1.5h.术中采用以各指优势动脉侧指横纹末端连线为轴线,皮瓣偏向指背侧,切取大小为1.8cm× 1.2cm~3.0cm×2.5cm逆行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缺损.供区植皮打包固定.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5例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行蒂部部分拆线,皮瓣远端部分敞开,搔刮皮缘使之出血等处理后好转,切口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9个月,平均7个月,术后皮瓣色泽、质地与伤指皮肤相近,指腹饱满,患指指间关节活动正常.结论:近节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便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志明;李高舜;林晓;王凤双;于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手术切口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42例行二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首次切口形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首次切口应用下腹正中纵行切口,对照组患者首次切口应用新式剖宫产术式,两组均应用原瘢痕切口,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情况及胎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胎盘良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首次剖宫产中不应盲目采用新式剖宫产,特别是对于可能行二次开腹手术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减少手术损伤,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徐鲁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及成效.方法:增强护士优质服务意识,培养护患沟通本领,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细化护理绩效管理,开展独创性妇科优质服务,实行护理积分考核.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后,患者满意度从90%提高至98.5%,护士主动意识增强,医患纠纷下降93%.结论:妇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降低医疗护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伏丽娟;唐海兰;于红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脐绕颈使脐带缩短,胎儿下降时脐带牵拉过紧,血循环受阻是临产后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新生儿窒息,并可影响产程进展,导致分娩异常,尤其是多周缠绕.本文对我院收治627例脐带绕颈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产妇2 036例,发现脐绕颈627例,发生率30.80%.其中初产妇535例,占85.33%;经产妇92例,占14.67%.
作者:姚林香;李秀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在现代医学中,医学检验与临床相关学科的关系日趋密切,临床各科室离不开检验,检验科室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检验科与临床各科室工作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检验科的工作质量、医疗整体服务质量以及整个医院的全面质量.因此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合作尤为重要.
作者:徐艳;候毅;黄成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就是一种在分子运动水平上,分析病变内部结构及组织成分的无创性功能成像,是目前对微血管灌注和弥散效应进行活体定量研究的佳方法,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基本成熟[1].随着快速成像磁共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技术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抑制或减弱了生理运动伪影,使弥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在腹部的临床应用受到关注,现将DWI在肝脏肿瘤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2].
作者:赵顺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A组患儿给予普米克令舒治疗,B组患儿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儿,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单用普米克令舒,具有安全高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作者:李发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