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明;王惠芳
目的:研究并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真菌的分布状况以及耐药性,进而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院2010年12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共收治泌尿系统感染患者380例,将所有患者的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情况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本组380例尿液样本检测中,运用高渗培养的方法分离出病原菌8种,检测出菌株132株,菌株检出率为34.74%.132株病原菌中排名前5位的菌株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与粪肠球菌.亚胺培南对各种菌种均具有较高敏感性,是治疗尿路感染的首选药物.结论:导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但临床中革兰阳性菌与真菌感染的患者有明显增多趋势.大多数泌尿系统致病菌均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药敏实验结果合理用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郝东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提高母乳喂养率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将1 0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05例,对照组49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院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1个月及4个月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杨富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央型29例,占比重为44.6%.左后型22例,占比重为33.8%.右后型14例,占比重为21.6%.Ⅰ°24例占比重为36.9%,Ⅱ°26例占比重为40%,Ⅲ°15例占比重为23.1%.CT表现L4~L5腰椎间盘突出32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33例.结论:我院利用CT诊断患者腰椎间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范峻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乳房自我检查在乳腺病变早期诊断方面的有效性.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共裕社区居民256人进行乳房自我检查调查,针对妇女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方法正确保健指导,观察指导后自我检查发现异常主动来医院检查的情况.结果:与无乳房自检相比,乳房自我检查可提高乳腺病变检出率.结论:乳房自我检查对乳腺病变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加强宣教指导,以提高其重要性.
作者:张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制胸部附加患侧上肢一体固定带防治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及腋窝皮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胸带加压包扎;研究组采用自行设计并制作的胸部附加患侧上肢一体固定带加压包扎;对比两组患者胸壁皮下积液发生率、腋下引流管平均第1天引流量与总引流量、平均拔管时间、腋下引流管拔除后腋窝皮下积液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胸壁皮下积液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腋下平均第1天引流量、总引流量、平均拔管时间、腋下引流管拔除后腋窝皮下积液发生率等观察与评价指标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胸部附加患侧上肢一体固定带用于防治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及腋窝皮下积液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韩建勋;丁守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相关症状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出血,观察组产妇注射欣母沛,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其产后出血量较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欣母沛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杨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8年3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儿科住院的32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所处环境、卧位、吸氧、饮食护理及对症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密切观察病情,制定严密护理计划,执行有效护理措施,本组32例患儿中治愈25例,死亡2例,转院5例.平均咳嗽症状消失时间(5.93±0.84)d,肺啰音消失时间(3.64±0.81)d,抗生素使用时间(6.10±0.32)d,X线检查恢复正常时间(5.28±0.65)d,平均住院(12.50±1.84)d.结论:积极有效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减轻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患儿的死亡率.
作者:蔡芳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盐酸甲哌卡因用于上前牙活髓牙体预备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上前牙需烤瓷修复的患者15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75例,采用盐酸甲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75例,采用2%的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比较其麻醉的疼痛发生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采用盐酸甲哌卡因局麻,疼痛发生率为13.3%.对照组用2%的盐酸利多卡因局麻后,疼痛发生率为33.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2.16±0.78)min,对照组为(2.11±0.74)min,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麻醉持续时间(4.92±1.52)h,对照组为(2.17±0.7)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甲哌卡因麻醉的效果显著优于2%的盐酸利多卡因,而且用药少、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王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诊外科手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急诊外科接诊的900例手术患者的详细情况.结果:经过我院急诊外科对患者所开展的治疗,720例患者治愈,130例患者好转,无效患者29例,死亡患者21例,患者的死亡率为2.3%.21例患者中死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7例,死于消化系统急性炎症的5例,死于创伤的9例.结论:医院应当第一时间为危重创伤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够比较显著的提升病死率和致残率.加强普外科的建设,提升医院对患者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才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张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590例住院治疗的患者在整体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并评价效果.结果:590例住院治疗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改善,治疗后调查满意度为98%.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使普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黑熙胜;刘中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通过本社区治疗的14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给予抗感染、消炎、止咳、化痰、平喘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14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显效100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0.1%.结论: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时要注意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抗生素,必要时可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此外,祛除诱因,加强患者的体质训练,避免接触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物质,对于老年患者的病情控制也十分重要.
作者:梁妍琨;吴颖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相关因素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选取我院晚期妊娠羊水过少18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186例羊水量正常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差异均无显著性,对羊水过少孕妇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胎儿畸形、胎儿窘迫、脐绕颈,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及剖宫产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羊水过少严重威胁胎儿、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一旦确诊应积极引产,估计短期内不能分娩者,宜剖宫产结束分娩.
作者:胡秀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方法:针对易引起玻璃体腔内注射后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健全严格的消毒制度,严格管理无菌物品的使用,强化手术环境管理及无菌技术制度,强化眼科医师、护士管理制度.结果:通过完善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流程,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手术感染意识,确保玻璃体腔内注射的安全.本组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术251例,无眼内注射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围手术期规范细致的管理和操作是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短效口服避孕药——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在药物流产后1周内服用临床抗炎、止血、维持正常月经周期、避孕、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于服完流产药后24h内开始服用抗生素和生化汤丸,从第5天观察组41例患者停服抗生素和生化汤丸,每晚服用1片复方左炔诺孕酮片,连服22d为1个周期,而对照组41例患者继续服用抗生素、止血药等对症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及月经周期恢复较快(P<0.05);同时药流后60d内无再妊娠情况.结论:药物流产后第5天服用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具有避孕、防止再次意外妊娠、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内膜恢复、维持正常月经,能有效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李眺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确定药用炭液的配置方法.方法:考察不同药用炭剂型、液体运动对配置炭液的影响,优选出合适的炭液配置条件.结果:药用炭剂型、液体运动对炭溶化时间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用炭片配液时无需粉碎及频繁搅动液体.
作者:李建青;梁业梅;陈美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硝普钠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脏超声、住院天数等.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心脏功能、住院天数、生活质量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旭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发生.方法:选取2011年1-6月225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2011年8月-2012年1月268例住院患者作为改进组,采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防范措施.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改进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的发生率为0.4%,低于对照组的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住院患者在入院后采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危险程度的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立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大于500ml,是产科常见和危险的并发症,尽管在实行住院分娩和有效的输血治疗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孕产妇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死亡报告中因出血致死的情况仍较突出[1,2].产后出血是一种发展迅速且非常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一旦发生,产妇可因失血过多而在短时间内陷入休克状态.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而异,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恢复[3~7].故根据原因及早预防和制定适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尤为重要.现将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姚丽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细辛脑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细辛脑,性状为淡黄色的澄明液体,儿童用药未进行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故在临床应用中要严密观察,遵循用药原则.现将1例细辛脑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资料介绍如下.1 病例资料患儿,男,3岁,因发热、咳嗽、轻微喘息5d,于2012年10月12日以急性支气管炎收住院,拟给注射用阿莫西林静滴治疗,皮试阳性,改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g,加入生理盐水60ml中静滴,氨茶碱40mg加入5%的葡萄糖50ml中静滴,治疗2d后患儿仍咳嗽、咳痰.
作者:白云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前,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方兴未艾,专家学者将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的临床资料,运用高新技术进行现代化的定性定量研究,以期用客观化指标描述中医四诊内容,使得出的诊断尽可能摆脱主观因素的干扰,揭示疾病的本质,从而指导临床实践.中医诊断指标客观化是中医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它关系到中医实现证候诊断及辨证论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随着中医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中医学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中医诊断客观化的研究日益普及和深入,诸位学者运用现代理化检测技术,结合高科技手段,探索中医诊断资料客观化分析的方法,补充、完善中医诊断系统,旨在发挥中医诊断优势,获取中医病证的客观化诊断依据,进而掌握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对推动中医现代化有重要作用.虽有许多困难和难解之处,也取得了诸多成果.
作者:王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