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例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马红霞

关键词:老年, 吸入性肺炎, 护理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也明显增加.老年吸入性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患者常因吞咽障碍、咳嗽反射减弱、免疫功能减低等因素造成误吸而感染,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急生命.基础疾病多、病情凶险、临床表现不典型是老年吸入性肺炎主要特点[1].老年吸入性肺炎是护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对2007-2011年收住本科的3例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的发生过吸入性肺炎患者,通过预见性评估,有针对性观察重点症状、及时与医生联系、尽早联合选用抗生素、及时防止减少呼吸道误吸等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在促进康复中起到积极作用.现总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细辛脑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细辛脑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细辛脑,性状为淡黄色的澄明液体,儿童用药未进行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故在临床应用中要严密观察,遵循用药原则.现将1例细辛脑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资料介绍如下.1 病例资料患儿,男,3岁,因发热、咳嗽、轻微喘息5d,于2012年10月12日以急性支气管炎收住院,拟给注射用阿莫西林静滴治疗,皮试阳性,改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g,加入生理盐水60ml中静滴,氨茶碱40mg加入5%的葡萄糖50ml中静滴,治疗2d后患儿仍咳嗽、咳痰.

    作者:白云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96例老年性肺炎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对96例老年肺炎患者的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6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经综合治疗,治愈31例,好转58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7.3%.结论:老年肺炎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漏诊率、病死率高,应进一步提高老年性肺炎诊治水平.

    作者:吴颖宇;梁妍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冠心病药物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文献综述

    冠心病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病变的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其致死率普遍较高.本文就其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做一综述,以便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思路.

    作者:蒋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目前,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受疾病本身及透析合并症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其后果不仅导致免疫力下降,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我院经过分析对46例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及治疗的必要性,更好的配合治疗.经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玉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80例腰椎骨折行后路手术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顺利渡过手术期,卧床时间短,均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结论:周密的护理措施、科学的护理计划是保证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大限度恢复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林春玲;蓝柳红;麦慧英;彭梦萍;沈皓珍;徐思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群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院内群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院内群体康复训练.结果:研究组的无复发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院内群体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谢友许;邓晓苑;李嘉;林伟成;张恒铭;王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外科手术中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诊外科手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急诊外科接诊的900例手术患者的详细情况.结果:经过我院急诊外科对患者所开展的治疗,720例患者治愈,130例患者好转,无效患者29例,死亡患者21例,患者的死亡率为2.3%.21例患者中死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7例,死于消化系统急性炎症的5例,死于创伤的9例.结论:医院应当第一时间为危重创伤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够比较显著的提升病死率和致残率.加强普外科的建设,提升医院对患者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才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张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并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作者:吴细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Orem自护理论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运用Orem自护理论,出院时对两组进行自护能力比较.结果:出院时观察组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正确注射胰岛素、正确监测血糖等方面的自护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有效地应用Orem自护理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增强其自护能力.

    作者:卢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2型糖尿病移动医疗的效果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或过早死亡,而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移动医疗是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来提供医疗相关的服务,它为社区的糖尿病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如何有效利用移动医疗来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是目前医务人员研究和探讨的关键.本研究于2012年6-8月对社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移动医疗的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百草枯中毒21例救治分析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情况.结果:2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洗胃、导泻、抗氧化治疗、血液灌注等综合治疗,死亡13例占61.9%,放弃治疗3例占14.3%,好转5例占23.8%.死亡病例中多脏器衰竭9例占69.2%,呼吸衰竭例4占30.8%.结论:百草枯中毒致死率高,其救治关键因素为服药量和就诊时间,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窦加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改良静脉穿刺法对儿童疼痛评估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静脉穿刺法对儿童的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内儿科2012年2-10月选取的206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静脉穿刺法,干预组除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法外,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法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或缓解患儿疼痛率的发生,且操作简单,受到患儿的欢迎,同时可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启宜;陈瑞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对2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血液滤过治疗,观察血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呼吸频率、腹腔压力、血淀粉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72h血液滤过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血淀粉、氧合指数、腹腔压力均较血滤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血液滤过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

    作者:高恺;崔嵩;宫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

    目的: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药物,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新研究文献,分析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用法及效果.结果: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抗氧化应激治疗药物及中医中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都有较好疗效.结论:糖尿痛神经病变的治疗应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防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达理想疗效.

    作者:吴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通过本社区治疗的14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给予抗感染、消炎、止咳、化痰、平喘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14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显效100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0.1%.结论: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时要注意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抗生素,必要时可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此外,祛除诱因,加强患者的体质训练,避免接触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物质,对于老年患者的病情控制也十分重要.

    作者:梁妍琨;吴颖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药物流产后1周内服用复方左炔诺孕酮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短效口服避孕药——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在药物流产后1周内服用临床抗炎、止血、维持正常月经周期、避孕、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于服完流产药后24h内开始服用抗生素和生化汤丸,从第5天观察组41例患者停服抗生素和生化汤丸,每晚服用1片复方左炔诺孕酮片,连服22d为1个周期,而对照组41例患者继续服用抗生素、止血药等对症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及月经周期恢复较快(P<0.05);同时药流后60d内无再妊娠情况.结论:药物流产后第5天服用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具有避孕、防止再次意外妊娠、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内膜恢复、维持正常月经,能有效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李眺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硝普钠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脏超声、住院天数等.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心脏功能、住院天数、生活质量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旭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输尿管盆段结石碎石350例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输尿管盆段结石患者中的运用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对我院应用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350例输尿管盆段结石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次碎石成功322例,占92.0%;2次碎石成功21例,占6.0%,3次碎石成功6例,占1.7%;失败而转手术1例,占0.3%,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组织损伤小、无严重的并发症,对输尿管盆段结石治疗效果好.

    作者:何平;李亭;郭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房自我检查对乳腺疾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目的:观察乳房自我检查在乳腺病变早期诊断方面的有效性.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共裕社区居民256人进行乳房自我检查调查,针对妇女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方法正确保健指导,观察指导后自我检查发现异常主动来医院检查的情况.结果:与无乳房自检相比,乳房自我检查可提高乳腺病变检出率.结论:乳房自我检查对乳腺病变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加强宣教指导,以提高其重要性.

    作者:张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28~32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分析

    目的:探讨28~32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1月我院共收治28~32周早产儿45例的临床资料,40例早产儿予以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5例早产儿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实施治疗,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所以及时改用气管插管治疗方法.比较早产儿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的实际变化情况.结果:本组早产儿中,40例患儿经有效性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实施前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指标、二氧化碳分压指标、酸碱度指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实施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农学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