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双侧卵巢血管瘤1例及文献复习

顿金平

关键词:双侧卵巢血管瘤, 小儿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卵巢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临别诊断.方法:分析观察小儿卵巢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其免疫表型.所用抗体CD31、CD34、FⅧAg.结果:卵巢血管瘸多见于婴幼儿,多为单侧,双侧罕见.镜下以丰富的厚薄不一的血管为主,血管间可见梭形细胞,可见血管平滑肌细胞并可见移行入周围的梭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示CD31、CD34、FⅧAg为阳性标记.结论:小儿卵巢血管瘤为一良性的血管瘤,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组织学特点,但应与淋巴管瘤,脉管腔内无红细胞或淋巴液充盈时相区别.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百草枯中毒21例救治分析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情况.结果:2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洗胃、导泻、抗氧化治疗、血液灌注等综合治疗,死亡13例占61.9%,放弃治疗3例占14.3%,好转5例占23.8%.死亡病例中多脏器衰竭9例占69.2%,呼吸衰竭例4占30.8%.结论:百草枯中毒致死率高,其救治关键因素为服药量和就诊时间,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窦加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与探讨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共20例,对其采用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并对患者进行科学、人性化的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手术成功,且术后愈合良好,而另2例则在手术完成后发生肺部感染,通过有效地处理后,患者的感染得到全面控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已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膀胱癌患者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后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彩云;陈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细辛脑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细辛脑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细辛脑,性状为淡黄色的澄明液体,儿童用药未进行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故在临床应用中要严密观察,遵循用药原则.现将1例细辛脑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资料介绍如下.1 病例资料患儿,男,3岁,因发热、咳嗽、轻微喘息5d,于2012年10月12日以急性支气管炎收住院,拟给注射用阿莫西林静滴治疗,皮试阳性,改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g,加入生理盐水60ml中静滴,氨茶碱40mg加入5%的葡萄糖50ml中静滴,治疗2d后患儿仍咳嗽、咳痰.

    作者:白云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房自我检查对乳腺疾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目的:观察乳房自我检查在乳腺病变早期诊断方面的有效性.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共裕社区居民256人进行乳房自我检查调查,针对妇女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方法正确保健指导,观察指导后自我检查发现异常主动来医院检查的情况.结果:与无乳房自检相比,乳房自我检查可提高乳腺病变检出率.结论:乳房自我检查对乳腺病变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加强宣教指导,以提高其重要性.

    作者:张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输尿管盆段结石碎石350例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输尿管盆段结石患者中的运用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对我院应用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350例输尿管盆段结石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次碎石成功322例,占92.0%;2次碎石成功21例,占6.0%,3次碎石成功6例,占1.7%;失败而转手术1例,占0.3%,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组织损伤小、无严重的并发症,对输尿管盆段结石治疗效果好.

    作者:何平;李亭;郭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优化输液查对操作流程在预防静脉输液差错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优化改进输液查对流程来预防静脉输液差错的发生.方法:2012年以来我院护理部对输液查对操作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改进与优化,措施包括改变排班模式、改进静脉输液操作查对流程、调整住院患者输液卡的打印时间与核对时间等.结果:2012年共发生静脉输液差错7例(0.04%),较2011年度输液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优化输液查对流程有利于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静脉输液的安全.

    作者:黄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改良静脉穿刺法对儿童疼痛评估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静脉穿刺法对儿童的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内儿科2012年2-10月选取的206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静脉穿刺法,干预组除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法外,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法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或缓解患儿疼痛率的发生,且操作简单,受到患儿的欢迎,同时可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启宜;陈瑞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双侧卵巢血管瘤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小儿卵巢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临别诊断.方法:分析观察小儿卵巢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其免疫表型.所用抗体CD31、CD34、FⅧAg.结果:卵巢血管瘸多见于婴幼儿,多为单侧,双侧罕见.镜下以丰富的厚薄不一的血管为主,血管间可见梭形细胞,可见血管平滑肌细胞并可见移行入周围的梭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示CD31、CD34、FⅧAg为阳性标记.结论:小儿卵巢血管瘤为一良性的血管瘤,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组织学特点,但应与淋巴管瘤,脉管腔内无红细胞或淋巴液充盈时相区别.

    作者:顿金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提高母乳喂养率护理干预的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母乳喂养率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将1 0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05例,对照组49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院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1个月及4个月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杨富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式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式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康复训练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围术期护理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结果:两组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掌握情况、术后功能锻炼的达优率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式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康复训练中的实施,可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向萍;谭益云;蓝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群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院内群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院内群体康复训练.结果:研究组的无复发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院内群体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谢友许;邓晓苑;李嘉;林伟成;张恒铭;王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病人留言本”在口腔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让病人主动参与护理工作评价,了解病人需求,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设计并使用“病人留言本”,通过病人留言、满意度调查了解病人需求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使用“病人留言本”前(2010年)后(2011年)比较,病人的留言次数、护理工作改善及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病人留言本”应用于口腔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大大提高了患者参与护理工作评价的积极性,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倪宇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96例老年性肺炎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对96例老年肺炎患者的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6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经综合治疗,治愈31例,好转58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7.3%.结论:老年肺炎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漏诊率、病死率高,应进一步提高老年性肺炎诊治水平.

    作者:吴颖宇;梁妍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围生期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心电图改变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不同的心电图表现.结果:本组病例合并心电图异常42例.1例可同时具有几种异常心电图类型.其中,ST-T改变10例(23.81%),房室传导阻滞(AVB)13例(30.95%),以Ⅰ度AVB多见,其次是频发室性期前收缩8例(19.05%),窦性心动过速5例(11.90%),有窦房传导阻滞3例(7.14%),房性期前收缩1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异常Q波1例.结论: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多样性、易变性和非特异性.心电图改变是临床诊断围生期心肌病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是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才能更好地发挥心电图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作者:蒋明珉;张慧;龙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大于500ml,是产科常见和危险的并发症,尽管在实行住院分娩和有效的输血治疗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孕产妇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死亡报告中因出血致死的情况仍较突出[1,2].产后出血是一种发展迅速且非常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一旦发生,产妇可因失血过多而在短时间内陷入休克状态.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而异,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恢复[3~7].故根据原因及早预防和制定适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尤为重要.现将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姚丽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毛果芸香碱用于治疗前房积血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毛果芸香碱眼液用于治疗前房积血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Ⅰ级和Ⅱ级前房积血患者161例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其余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使用不同剂量毛果芸香碱眼液干预,比较治疗过程中积血吸收时间、继发性出血及高眼压发生的情况.结果:中剂量组积血吸收时间短;高剂量组继发出血率高;低、中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积血吸收时间缩短,继发出血率无差异;各组间高眼压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中剂量毛果芸香碱眼液治疗前房积血使积血吸收时间短,继发出血少,是安全的剂量,疗效佳.毛果芸香碱在前房积血中对高眼压预防作用效果不明显.

    作者:晏兴云;贺平;刘静;夏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边缘锐化技术对硬脑膜下少量出血CT诊断及漏诊分析

    目的:提高对少量硬脑膜下出血CT诊断率,以避免漏诊.方法:总结28例少量硬脑膜下出血的CT征象,并分析边缘锐化技术对漏诊病例帮助.结果:正确使用边缘锐化技术能够增大颅骨内板与病灶及脑实质对比度,清晰诊断,可避免漏诊.结论:加强对少量硬脑膜下出血的特异性征象的认识并正确运用边缘锐化技术可避免漏诊.

    作者:石惠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腰六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6例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疼常见的病因.多发生于20~50岁的中青年,临床表现常有腰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一侧或双侧下肢酸胀、麻木、发凉,甚至出现行走困难,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1992年3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腰六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586例中,男381例,女205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6d~8年,平均6.5个月;腿痛左侧发病313例,右侧242例,双侧发病31例.单个椎间盘418例,多个椎间盘168例;临床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医者在患者突出的椎间盘体表位置可触及不同程度的压痛,重压该压痛点均有沿相应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放射至足部,尤其是踝关节后外侧;直腿抬高试验<50%,加强实验(+);全部病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并经CT确诊.

    作者:翟疆瑜;郭彦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并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作者:吴细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对2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血液滤过治疗,观察血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呼吸频率、腹腔压力、血淀粉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72h血液滤过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血淀粉、氧合指数、腹腔压力均较血滤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血液滤过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

    作者:高恺;崔嵩;宫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