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栋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 )教学法在老年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老年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中,开展临床案例讨论、即时教学、回顾性教学相结合的改良PBL教学方法。结果:PBL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结论:PBL教学有助于提高老年医学科临床教学效果,应予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莉;胡立群;李红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和观察院前急救和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Acute serious organphosphorous inseciticides poisoning ,AsOIP)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 AsOIP诊断标准的患者124例,分为两组,设经由120救护车接诊的AsOIP患者,且在中毒现场和返院救护车被施救的患者72例为观察组;另以自行院内就诊的52例作为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死亡率和治愈率。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为(6.1±2.13)d,死亡1例(1.39%),治愈69例(95.83%),转院2例(2.78%);对照组住院天数为(9.2±2.58)d ,死亡5例(9.62%),治愈47例(90.38%)。两组比较: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与护理对AsOIP患者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对AsOIP患者预后具有良好影响。
作者:艾芸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多塞平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9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多塞平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29/35,82.9%)明显高于对照组(20/34,58.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塞平参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且疗效明显,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作者:徐立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 )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18例ⅠB~ⅡA期的宫颈鳞癌患者行术前血清SCCA水平检测,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血清SCCA水平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18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检测的术前血清SCCA阳性为75例(63.6%),宫颈鳞癌患者术前血清SCCA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分化程度及脉管癌栓未发现相关关系(P>0.05)。结论:检测术前血清SCCA水平为其病情评估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手段,从而拟定出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温耀兰;张轶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C T诊断甲状腺癌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且具有完整资料的甲状腺癌患者40例,均经病理证实,采用C T进行检查,分析C T 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经C T检查,4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变位于左侧叶15例,位于右侧叶20例,位于双侧叶5例;形态规则形10例,形状不规则形30例,边界不清20例,边界清楚20例;肿块突破腺体向周围的组织侵犯20例,肿块发生囊性病变10例,内含细颗粒状钙化6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4例。结论:根据C T 检查结果,可对甲状腺癌做出准确的诊断,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日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上消化道穿孔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以上消化道穿孔为出院诊断的患者病历资料,包括首诊超声、立位腹平片及手术结果或保守治疗后复查的超声资料,探讨超声对上消化道穿孔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患者超声诊断正确56例(十二指肠球前壁穿孔30例,胃窦部穿孔26例),4例漏诊(2例为球后壁穿孔,2例为胃窦部穿孔);25例同时发现了清晰的穿孔孔道、游离气体、腹腔积液,20例同时看到了直接的气液外溢现象;4例仅发现了肝下缘少量积液;45例直接进行了手术治疗,11例保守治疗有效,4例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治疗。结论:超声不仅可以对上消化道穿孔作出准确的诊断,而且可以指导临床做出进一步治疗方案。
作者:霍兰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合并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联合胰岛素组(治疗组)及单用胰岛素组(对照组)两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DS、DMQLS评分及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抑郁程度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且缩短了血糖达标时间。结论:黛力新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伴抑郁在控制抑郁、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对血糖亦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涂振兴;周卫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及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60例中,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治疗1130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L )660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570例,分别占总数的47.9%,28.0%和24.2%。结果ESWL组、URL组、MPCNL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3%(1054/1130)、87.9%(580/660)、94.4%(538/570);清石率M PCNL高。结论:ESW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有损伤轻、出现并发症几率小的特点,同时总结石清除率也相对较高。
作者:黄色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开腹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胡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究自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利弊对比分析。方法:本文将选择自拟黄连解毒汤,分别采用自动煎药机和传统煎药两种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煎煮所得溶液相对密度及小檗碱煎出率。结果:采用相对密度法测定两种煎煮所得溶液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传统煎煮方法的小檗碱煎出率高于自动煎药机煎煮。结论:自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在中药煎煮上,各有利弊,为了方便、快速煎煮药物,建议应结合中药特点,改进煎药机,以使得在快速煎药的时候,保证中药治疗效果。
作者:曹凯;钱勇;钱爱军;陈峰;赵振江;李宗宝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移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2006年7月-2011年6月共手术治疗跟骨各型骨折患者36例(40足),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AOFAS评分其疗效。结果:采用AOFAS评分测足部功能,优18足,良15足,可7足。并发症:手术切口皮缘坏死2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结论:移位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应注意软组织的保护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艳平;刘建伟;赵快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135min ,术中出血量≤100ml ,带蒂浆膜下肌瘤几乎无出血。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能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和生育功能。
作者:余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 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 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5例肿瘤均呈类圆形囊实性肿块,3例肿瘤内及边缘见斑点状、条状钙化;增强后肿瘤囊性部分各期均不强化,实质部分渐进性强化,可见肿瘤边缘呈线条状强化,所有病灶在各期强化均低于正常胰腺实质。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一定的特征性,CT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史钰侃;蔡崧;沈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盆腔炎产妇于剖宫产后应用抗生素短程治疗,对其手术部位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2013年3月,于我科治疗的45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预防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18例应用抗菌药物短程治疗,对照组236例应用抗菌药物长程治疗,观察两组孕程以及体质量的指数,观察术前的住院时间与白细胞数,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前的基本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不具有差异性(P>0.05);并且两组均未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其子宫内膜炎与产褥病率以及血象升高情况,不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费用与DD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新生儿的评分以及发生感染情况等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盆腔炎产妇于剖宫产后应用抗菌药物短程治疗,对其手术部位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与长程治疗相当,但费用以及用量均显著下降,应在临床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吴志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配合方法,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方法:回顾65例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包括术前仪器、器械的准备及患者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及注意事项。结果:由于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手术配合,65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结论:术前准备充分,仪器设备完好,术中配合熟练、敏捷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马翠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外孕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宫外孕手术患者9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3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松弛训练等心理护理,涵盖术前和术后。入院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定患者情绪状态。结果:心理护理试验后焦虑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的焦虑状态,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状态。
作者:黄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成人创伤性脾破裂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41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1例患者中,11例Ⅰ~Ⅱ级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经保守治疗3~5d血流动力学不稳而转手术治疗,27例Ⅱ~Ⅳ级患者直接行脾脏切除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在现阶段基层医院,创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以脾切除术手术治疗为主,对部分病情较轻患者在严密观察中可保守非手术治疗。
作者:刘玉林;龚汉昌;葛建明;陈革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了解石楼镇儿童新增疫苗接种普及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村委会领导、居委卫生干部、乡镇卫生院及学校领导,了解石楼镇未掌握的儿童人数及石楼镇儿童二类疫苗(收费疫苗)的接种情况,分析影响接种率的因素。结果:番禺区石楼镇4岁以下儿童共975人,其中流动儿童371人,本镇儿童604人,两组5种疫苗接种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我镇流动儿童二类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本镇儿童。拒绝接种原因主要是认为其安全性差、认知不足、经济条件的制约。结论:积极的进行二类疫苗普及的调查,调动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科学指导,分析其拒绝接种原因,对于提高二类疫苗的接种率、减少各类传染病的发生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林雄司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检测舌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环氧化酶-2(Cox-2)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β-catenin、Cox-2及Survivin在60例舌癌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舌癌临床病理指征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β-catenin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均正常表达,Cox-2和Survivin在正常口腔黏膜均不表达(P<0.01);β-catenin在舌癌中的异常表达率为72%,Cox-2阳性表达率为80%,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8%。低分化舌癌中Cox-2及Survivin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舌癌(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舌癌中β-catenin、Cox-2及Survivin的表达率高于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P<0.01)。β-catenin、Cox-2及 Survivin在舌癌中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β-catenin、Cox-2及Survivin在舌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β-catenin、Cox-2及Survivin在舌癌的发生发展、分化程度、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β-catenin、Cox-2及Survivin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了舌癌的浸润和转移。
作者:王鹏;王敬;李乐;霍峰;李春辉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