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总额预付制度下医院医保管理实践及效果分析

孙良仁

关键词:医疗保险, 总额预付, 指标管理, 保障绩效
摘要: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2年的医保住院医疗费用总额预付实践中,通过合理的指标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了医保基金及个人的负担,大大提高基金保障绩效。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中两种鼻内镜物镜防雾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手术中两种鼻内镜物镜防雾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行鼻内镜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采用不同的物镜防雾方法。实验组100例,采用碘伏擦拭法;对照组100例,用传统的预热法。比较两组防雾效果及意外情况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种防雾方法中物镜起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意外发生水撒污染、摄像头连带光学视管翻倒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伏擦拭法用于鼻内镜物镜防雾效果可靠,发生意外情况率低,安全又方便。

    作者:陈少英;郭翠莹;黄丽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超声对上消化道穿孔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上消化道穿孔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以上消化道穿孔为出院诊断的患者病历资料,包括首诊超声、立位腹平片及手术结果或保守治疗后复查的超声资料,探讨超声对上消化道穿孔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患者超声诊断正确56例(十二指肠球前壁穿孔30例,胃窦部穿孔26例),4例漏诊(2例为球后壁穿孔,2例为胃窦部穿孔);25例同时发现了清晰的穿孔孔道、游离气体、腹腔积液,20例同时看到了直接的气液外溢现象;4例仅发现了肝下缘少量积液;45例直接进行了手术治疗,11例保守治疗有效,4例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治疗。结论:超声不仅可以对上消化道穿孔作出准确的诊断,而且可以指导临床做出进一步治疗方案。

    作者:霍兰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创伤性脾破裂41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创伤性脾破裂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41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1例患者中,11例Ⅰ~Ⅱ级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经保守治疗3~5d血流动力学不稳而转手术治疗,27例Ⅱ~Ⅳ级患者直接行脾脏切除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在现阶段基层医院,创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以脾切除术手术治疗为主,对部分病情较轻患者在严密观察中可保守非手术治疗。

    作者:刘玉林;龚汉昌;葛建明;陈革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组32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给予培美曲塞500mg/m2静滴,第1天;奈达铂80mg/m2静滴,第1天,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15例,进展(PD)8例。有效率 RR (CR+ PR)28.1%。中位生存期11.8个月,1年存活率46.9%。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顾胤;魏荣富;李双根;胡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 ESS )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文拉法新起效稍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均是治疗抑郁症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苏卫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CT 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和分析C T诊断甲状腺癌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且具有完整资料的甲状腺癌患者40例,均经病理证实,采用C T进行检查,分析C T 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经C T检查,4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变位于左侧叶15例,位于右侧叶20例,位于双侧叶5例;形态规则形10例,形状不规则形30例,边界不清20例,边界清楚20例;肿块突破腺体向周围的组织侵犯20例,肿块发生囊性病变10例,内含细颗粒状钙化6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4例。结论:根据C T 检查结果,可对甲状腺癌做出准确的诊断,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日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16层螺旋CT在异位肾诊断中的技术和应用体会

    肾应位于腹膜后第1、2腰椎平面,如不在正常位置即称为异位肾。异位肾本身没有症状,除非并发有其他异常;无症状的异位肾不需任何治疗,如并发梗阻或膀胱输尿管反流,则需治疗。以往临床上诊断异位肾常依靠超声等检查,随着16层螺旋C T技术的发展,以其极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及真正意义上的各向同性扫描,使得运用16层螺旋C T诊断本病成为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同时 CT 分辨率高,可以鉴别多种疾病。

    作者:石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自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利弊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自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利弊对比分析。方法:本文将选择自拟黄连解毒汤,分别采用自动煎药机和传统煎药两种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煎煮所得溶液相对密度及小檗碱煎出率。结果:采用相对密度法测定两种煎煮所得溶液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传统煎煮方法的小檗碱煎出率高于自动煎药机煎煮。结论:自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在中药煎煮上,各有利弊,为了方便、快速煎煮药物,建议应结合中药特点,改进煎药机,以使得在快速煎药的时候,保证中药治疗效果。

    作者:曹凯;钱勇;钱爱军;陈峰;赵振江;李宗宝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调整饮食、补液、纠正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基础治疗。观察组予以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蒙脱石散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大便外观、呕吐、腹痛及大便常规等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72h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χ2=5.31,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蒙脱石散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病程。

    作者:阮嘉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灰阶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讨论灰阶超声波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用超声波诊断肠套叠的63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灰阶超声诊断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及手术证实63例,其中2例因二次空灌未复位采取手术复位。超声诊断总符合率100%。结论:应用普通灰阶超声波检查小儿肠套叠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段广银;张勇;张小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4”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中的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结果:“2×4”矫治技术矫治前牙反均成功。结论:“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爱军;孔锐;芮菊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颅咽管瘤CT与MRI诊断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CT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8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患者的C T与M RI影像学表现,其中13例C T检查,8例M RI检查,17例同时做C T和M RI检查。讨论了颅咽管瘤的病理及分型、临床及预后,C T和M RI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肿瘤累及鞍上9例、鞍内15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14例;C T、M RI表现多样,C 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 RI有助于显示肿瘤范围及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结论:C T与M RI相辅相成,为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1]。

    作者:贾敏;陈世孝;靳秀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MSCT肺动脉造影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肺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多排螺旋CT的发展,多排螺旋CT 肺动脉造影(MSCTPA)作为一种高敏感性、特异性的无创检查在肺栓塞诊断中显示出较高应用价值,提高了肺栓塞的检出率。本文针对16排螺旋C T 肺动脉造影检查,就其在选择对比剂、注射参数、扫描参数、患者因素、扫描方向以及MSCTPA后处理选择等多方面作一综述,以提高肺栓塞诊查的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诊率。

    作者:刘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肾上腺结核致Addison病2例报道

    Addison病又称为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其起病隐匿,有诱发肾上腺危象可能,治疗不当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需要全科医生进一步学习和重视,才能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Addison病多见病因为自身免疫性和结核。现报道2例较典型的肾上腺结核致Addison病的病例。1病例简介1.1病例1男,37岁。因皮肤发黑1年,纳差乏力1个月于2012年12月入院。患者既往有与结核患者接触史。入院前在当地医院多次查血钾明显升高(高血钾6.45mmol/L),血钠降低,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有反复恶心,伴明显乏力。入院体检及检查结果:T 36.8℃,P 105次/min ,BP 90/55mmHg(1mmHg=0.133kPa),身高168cm ,体重58kg ,全身皮肤发黑,以双侧乳晕、腋下、腹股沟处皮肤颜色明显加深发黑,皮肤干燥,口腔黏膜未见明显色素沉着。血糖4.8mmol/L ,血钠128mmol/L ,血钾5.9mmol/L ,血沉18mm/hr ,皮质醇(8:00)10.26nmol/L (参考值171~536nmol/L),ACTH(8:00)393.34pg/ml(参考值6~40pg/ml),痰找结核杆菌阴性,结核抗体阴性,自身抗体系列阴性,甲状腺功能正常,PT H 正常,醛固酮89.66pg/ml (参考值70~300pg/ml ),24h 尿钾27mmol/24h (参考值25~100 mmol/24h );全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肾上腺 CT 示两侧肾上腺不规则增大,见多发斑块状及点状钙化,无低密度影(见图1)。治疗过程: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25~50mg/d ,症状好转后改为醋酸氢化可的松(上海信谊制药厂)口服,联用异烟肼0.3g/d ,利福平0.45g/d ,吡嗪酰胺0.75g/d抗痨治疗。治疗2d后患者恶心症状消失,4d后患者纳差、乏力等症状消失,进食恢复正常。1周后复查血钠139mmol/L ,血钾3.74mmol/L。出院2个月后复诊,患者服用醋酸氢化可的松剂量为早20mg、晚10mg。无不适主诉,查体 BP 110/70mmHg ,皮肤颜色明显变浅,复查电解质、血常规、肝功能、血糖均正常。

    作者:刘彦;王艳;陈晖;张真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关于二类疫苗在石楼镇儿童中普及率的调查

    目的:了解石楼镇儿童新增疫苗接种普及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村委会领导、居委卫生干部、乡镇卫生院及学校领导,了解石楼镇未掌握的儿童人数及石楼镇儿童二类疫苗(收费疫苗)的接种情况,分析影响接种率的因素。结果:番禺区石楼镇4岁以下儿童共975人,其中流动儿童371人,本镇儿童604人,两组5种疫苗接种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我镇流动儿童二类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本镇儿童。拒绝接种原因主要是认为其安全性差、认知不足、经济条件的制约。结论:积极的进行二类疫苗普及的调查,调动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科学指导,分析其拒绝接种原因,对于提高二类疫苗的接种率、减少各类传染病的发生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林雄司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诊CO中毒患者分布情况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CO中毒在季节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为急诊急救应急预案的设置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近4年的232例CO中毒患者的分析,探讨其发病是否存在规律性。结果:232例CO中毒病例有一定的季节和时间分布特点,并呈逐年减少趋势。结论:急诊护理工作应就CO中毒事件有专门应急预案,以便应付急诊急救的需要。

    作者:姜翠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常规肿瘤标志物在罗氏 E411和 E601两个检测系统之间的比对分析

    目的:探讨罗氏Cobas E411与Cobas E601两台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9-A2文件,以E411为比对方法(X),E601为实验方法(Y ),检测患者样本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的含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好,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均可接受。结论:使用不同检测系统检测同一项目时,应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以保证系统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唐妮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的临床探究

    目的:研究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的病因病况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6例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患在青光眼滤过术实施后5~8个月内陆续发生眼内炎,进行房水和结膜囊分泌物培养发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进行抗生素治疗后,病患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但仍不理想。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与薄壁滤过泡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从其分泌物中可以提取出致病菌,抗感染治疗后病患视力有所恢复,但幅度有限。

    作者:陈世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β-连环蛋白、环氧化酶-2和凋亡抑制蛋白在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舌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环氧化酶-2(Cox-2)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β-catenin、Cox-2及Survivin在60例舌癌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舌癌临床病理指征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β-catenin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均正常表达,Cox-2和Survivin在正常口腔黏膜均不表达(P<0.01);β-catenin在舌癌中的异常表达率为72%,Cox-2阳性表达率为80%,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8%。低分化舌癌中Cox-2及Survivin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舌癌(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舌癌中β-catenin、Cox-2及Survivin的表达率高于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P<0.01)。β-catenin、Cox-2及 Survivin在舌癌中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β-catenin、Cox-2及Survivin在舌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β-catenin、Cox-2及Survivin在舌癌的发生发展、分化程度、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β-catenin、Cox-2及Survivin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了舌癌的浸润和转移。

    作者:王鹏;王敬;李乐;霍峰;李春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调查分析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

    目的:调查分析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现状,探讨健康教育措施。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县2009年4月-2012年6月间35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探究,调查肺结核防治知识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知识来源。结果:学生了解肺结核防治知识程度较低,其中高中生了解程度>中学生>小学生。从高到低,学生了解肺结核防治知识的来源分别是肺结核防治宣传材料、电视宣传、广播宣传、学校宣传栏、在学校与人交流或听说。影响学生了解肺结核防治知识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学生类别、家庭收入、父母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结论:健康教育要从影响学生了解肺结核因素入手,多种渠道并重,提升学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认识。

    作者:郑国兴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