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SCT肺动脉造影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刘妍

关键词:肺栓塞, 多排螺旋CT, MSCTPA
摘要:肺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多排螺旋CT的发展,多排螺旋CT 肺动脉造影(MSCTPA)作为一种高敏感性、特异性的无创检查在肺栓塞诊断中显示出较高应用价值,提高了肺栓塞的检出率。本文针对16排螺旋C T 肺动脉造影检查,就其在选择对比剂、注射参数、扫描参数、患者因素、扫描方向以及MSCTPA后处理选择等多方面作一综述,以提高肺栓塞诊查的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诊率。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性脾破裂41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创伤性脾破裂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41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1例患者中,11例Ⅰ~Ⅱ级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经保守治疗3~5d血流动力学不稳而转手术治疗,27例Ⅱ~Ⅳ级患者直接行脾脏切除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在现阶段基层医院,创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以脾切除术手术治疗为主,对部分病情较轻患者在严密观察中可保守非手术治疗。

    作者:刘玉林;龚汉昌;葛建明;陈革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16层螺旋CT在异位肾诊断中的技术和应用体会

    肾应位于腹膜后第1、2腰椎平面,如不在正常位置即称为异位肾。异位肾本身没有症状,除非并发有其他异常;无症状的异位肾不需任何治疗,如并发梗阻或膀胱输尿管反流,则需治疗。以往临床上诊断异位肾常依靠超声等检查,随着16层螺旋C T技术的发展,以其极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及真正意义上的各向同性扫描,使得运用16层螺旋C T诊断本病成为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同时 CT 分辨率高,可以鉴别多种疾病。

    作者:石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探讨心力衰竭标记物新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死亡目前已居全死因顺位的第一位,其中约8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1]。出现许多成果,包括各种临床指南的更新[2],心力衰竭研究新进展的共识,美国医学会提出的将心脏移植作为心脏病的次选治疗以及一些临床标记物试验的新发现。现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1流行病学近年的流行病学术语表明,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预防心力衰竭是非常重要的。健康 ABC 研究观察到每1000例老年人中就有13.6例心力衰竭患者,男性及黑色人种更易发生心力衰竭。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报道,美国每年新增心力衰竭病例数近55万,欧洲约700万人患有心力衰竭,并因此住院治疗,在我国慢性心衰患者也近400万人,给医疗卫生保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医师健康研究也进行了此类观察,20900例中年健康男性参与,他们体质量正常,从不吸烟,适度饮酒,规律锻炼,早餐以谷类、水果、蔬菜为主。该人群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危险性相对较低[3]。

    作者:梁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135min ,术中出血量≤100ml ,带蒂浆膜下肌瘤几乎无出血。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能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和生育功能。

    作者:余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自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利弊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自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利弊对比分析。方法:本文将选择自拟黄连解毒汤,分别采用自动煎药机和传统煎药两种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煎煮所得溶液相对密度及小檗碱煎出率。结果:采用相对密度法测定两种煎煮所得溶液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传统煎煮方法的小檗碱煎出率高于自动煎药机煎煮。结论:自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在中药煎煮上,各有利弊,为了方便、快速煎煮药物,建议应结合中药特点,改进煎药机,以使得在快速煎药的时候,保证中药治疗效果。

    作者:曹凯;钱勇;钱爱军;陈峰;赵振江;李宗宝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对于宫外孕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外孕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宫外孕手术患者9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3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松弛训练等心理护理,涵盖术前和术后。入院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定患者情绪状态。结果:心理护理试验后焦虑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的焦虑状态,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状态。

    作者:黄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地震所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总结地震所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经验,提高治疗和护理水平。方法:结合3例地震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第1例患者救护经验对随后2例患者可快速明晰抢救及护理思路,找出抢救及护理关键。结论:本文经验对于地震所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快速抢救及护理具有明显指导作用,对提高团队的救治及护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何丽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人昏迷43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昏迷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进行探讨。以提高对急性昏迷患者综合分析能力,避免误诊漏诊,改善预后。方法:本文收集了43例老年昏迷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起病情况、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病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昏迷的病因中以脑血管意外、低血糖昏迷为主,其次安定中毒也不少见。有1例重症哮喘误诊为脑出血,1例重症肺炎误诊为急性脑炎,1例高渗性非酮症昏迷误诊为脑血管意外,1例病毒性脑炎误诊为安眠药中毒。结论:通过本组病例,笔者发现全身性疾病和颅内外疾病均可能引起昏迷,而起病症状和体征有助于病因发现。

    作者:周美琴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内固定治疗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月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50例进行臂丛麻醉,采用改良掌侧入路,显露桡骨远端骨折,直视下将骨折处复位及固定,有骨缺损取自体骨植骨,术后3d行指间和掌指关节屈伸锻炼,5周后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X线检查患者掌倾(7.11±2.43)°、尺偏角(19.35±2.34)°;功能恢复时平均(6.22±1.87)个月,疗效评价标准优40例(80.00%),良9例(18.00%),可1例(2.00%)。结论: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宽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3年3月3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中转开腹,其余皆顺利完成LC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熟悉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及解剖变异,严格正确掌握LC 的手术适应证,把握手术操作要点,适时中转开腹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腹腔引流也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谭学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脑血管病患者不同黏稠度痰液适宜吸痰负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不同痰液黏稠度吸痰适宜的负压。方法:选取重症脑血管病不能自主排痰患者81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适时吸痰指征,根据患者痰液黏稠度选择不同的吸引负压,测量每例患者负压下吸痰前1min血氧饱和度、吸痰后3min血氧饱和度、吸痰后5min血氧饱和度、痰液吸净时间、黏膜损伤情况。结果:Ⅰ度痰液在13.3~16.0 kPa、Ⅱ度痰液在24.0~26.7 kPa、Ⅲ度痰液在33.3~37.2 kPa负压吸引下,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小,痰液吸净时间在15~30s ,且黏膜损伤小。结论:临床护理根据痰液黏稠度的不同选择适宜的负压吸引,保证吸痰效果的同时大限度降低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气道黏膜损伤。

    作者:张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体检中心客人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江苏某地区体检中心客人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不同客人对于体检的要求以及体检中心存在的问题,提高客人满意度。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4月来我院体检的客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1987份,回收有效率99.35%,从中随机抽样500份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结果:对于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满意度是91.6%,其中非常满意度是45.4%;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度97.0%,其中非常满意度是58.0%;医疗设备配置满意度为90.2%,其中非常满意度是45%;非等候时间满意度81.8%,其中非常满意度是38.6%;对体检的总体满意度为93.8%,其中非常满意度是40.4%。结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体检事业建设中,应该实现体检环境人文化,体检流程科学化,体检管理规范化,后续服务完善化,这样才能创立良好的口碑。

    作者:郭雁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配合方法,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方法:回顾65例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包括术前仪器、器械的准备及患者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及注意事项。结果:由于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手术配合,65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结论:术前准备充分,仪器设备完好,术中配合熟练、敏捷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马翠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有产后出血倾向的9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2h出血量、2~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晓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MSCT肺动脉造影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肺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多排螺旋CT的发展,多排螺旋CT 肺动脉造影(MSCTPA)作为一种高敏感性、特异性的无创检查在肺栓塞诊断中显示出较高应用价值,提高了肺栓塞的检出率。本文针对16排螺旋C T 肺动脉造影检查,就其在选择对比剂、注射参数、扫描参数、患者因素、扫描方向以及MSCTPA后处理选择等多方面作一综述,以提高肺栓塞诊查的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诊率。

    作者:刘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三维彩色多普勒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中的临床探索

    目的:对三维彩色多普勒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展开临床分析,并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取17例前腹壁缺陷胎儿为研究对象,均由三维彩色多普勒诊断为脐膨出以及腹裂,结合声像图对其诊断与鉴别方法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将临床与超声检测结果符合率加以比较。结果:在本组病例中,17例胎儿均被疑为腹壁缺陷,经三维彩色多普勒检测后11例确诊为腹裂,6例确诊为脐膨出,且经引产后随访证实,诊断吻合率为100%。结论:在胎儿腹壁缺陷的检测中,三维彩色多普勒检测安全无创且方便可行,能够对腹壁病变范围大小以及膨出物特征展开全面、动态和持续的观察,临床价值很高,对优生优育、出生缺陷的降低以及新生儿存活率的提高极为有利。

    作者:梁凤伟;邓辉荣;温海群;李金莉;黄宝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兰索拉唑联合泰利必妥和丽珠得乐治疗胃溃疡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泰利必妥和丽珠得乐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体会。方法:对使用兰索拉唑和法莫替丁分别联合泰利必妥及丽珠得乐治疗胃溃疡的各4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在总有效率、溃疡愈合率、H p根除率、不良反应率、患者满意度和半年复发率等进行比较,P<0.05,兰索拉唑组明显优于法莫替丁组。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泰利必妥和丽珠得乐治疗胃溃疡,疗效佳、疗程短、不良反应轻、依从性高、复发率低,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CT 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和分析C T诊断甲状腺癌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且具有完整资料的甲状腺癌患者40例,均经病理证实,采用C T进行检查,分析C T 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经C T检查,4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变位于左侧叶15例,位于右侧叶20例,位于双侧叶5例;形态规则形10例,形状不规则形30例,边界不清20例,边界清楚20例;肿块突破腺体向周围的组织侵犯20例,肿块发生囊性病变10例,内含细颗粒状钙化6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4例。结论:根据C T 检查结果,可对甲状腺癌做出准确的诊断,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日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 ESS )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文拉法新起效稍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均是治疗抑郁症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苏卫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