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生;刘天福;曹远锦
目的:了解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认知状况,分析导致慢性病康复治疗在中小城市开展遇到障碍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2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知晓率普遍偏低;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态度不够积极,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异较明显;康复治疗的行为均有待加强。结论:社区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认知水平较低,应采用各种措施,提高人群的认知;同时应建立健全中小城市的康复医疗服务机制,促使慢性病康复治疗在中小城市的开展。
作者:周爱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了解粤西地区幽门螺杆菌(H .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600例,取胃窦黏膜组织进行H .pylori培养鉴定,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检测。结果:H .pylori分离培养阳性率为78.5%;H .pylori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及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是77.5%、20.4%、8.9%和3.2%。结论:粤西地区H .pylori根除治疗的抗生素首选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避免使用甲硝唑,慎重使用克拉霉素。
作者:梁宇锋;韦国麟;李松;梁大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将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专科病理学实验教学中,表现出其明显优势。本文就PBL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中心问题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作者:朱亚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孕囊≤20mm),且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女性250例,并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A组施行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终止妊娠,B组施行普通人流术终止妊娠,观察两组早孕女性在术中的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流产效果等。结果:A组(观察组)术中疼痛程度明显较轻,手术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流产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可减轻早孕女性身体和心理的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人工流产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小丽;宋朝芳;宋天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瘙痒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瘙痒症患者450例,采用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对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瘙痒症发病情况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糖尿病组患者分为有瘙痒症组(A组)和无瘙痒症组(B组)比较糖尿病有关临床资料。结果:450例糖尿病患者中,共50例有瘙痒,占11.1%。其中,有或无瘙痒症两组在年龄、糖尿病病程、胰岛素使用率、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上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的性别、BM I、家庭史阳性率、高血压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脑血管病变发生率、肾脏病变发生率、HbA1c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病程及视网膜病变是发生瘙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殷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头位剖宫产术中使用产钳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在陕西省神木县医院支医期间52例(观察组)采用产钳实施头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与另外徒手娩头50例(对照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做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术中胎头娩出时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产钳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徒手组(P<0.05),术中损伤率均明显低于徒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钳用于头位子宫下段剖宫产安全可靠,能有效确保母婴健康,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顾志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盐酸美他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炎症改善程度及治疗前、后皮损严重程度比较。方法:将74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成美他环素组38例,罗红霉素组36例。美他环素组口服美他环素片300mg ,2次/d;罗红霉素组口服罗红霉素片150mg ,2次/d。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91,P=0.17);炎症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90,P=0.048);治疗前、后皮损严重程度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P<0.001)。结论:盐酸美他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较罗红霉素疗效好,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杜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肝脓肿的临床及M RI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肝穿刺和手术后病理证实以及临床治疗后显著疗效的24例肝脓肿临床及M RI影像表现的特点。结果:24例肝脓肿单发病变5例,呈圆形、类圆形,多发性病变19例,呈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或圆形。病变呈长 T 1、长 T 2信号区,其信号不均匀。病灶中心区域可见更长T1、更长T2信号。病灶周围的肝组织内可见云雾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动态增强在动脉期肝脓肿边缘即有轻微的强化,此时周边肝组织有明显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程度与正常肝组织强化程度相同,脓肿的壁呈明显的环行强化,壁薄而规则,中心区域无明显强化。多发病灶呈多房状或蜂窝状,在动脉期病灶内即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环状强化,病灶中的分隔强化明显,其周边的肝实质内可见明显的强化区域,静脉期和延迟期病灶边缘强化逐渐增强,但在病灶的中央部分无明显强化,病灶周边的肝组织内充血带与正常肝实质的强化趋向均匀一致。结论:M RI对肝脓肿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和优越性。
作者:姜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肋软骨是骨性胸廓的重要组成部分,第8~10肋前段肋软骨形成肋弓与胸骨相连,第11、12肋前端游离,弹性大,不易折断[1]。但是肋软骨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由于肋软骨在X线摄片中不显影,容易漏诊。1995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肋软骨骨折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拥军;阙玉明;朱跃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可引起腰腿痛,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疼痛和下肢不适等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负担。其治疗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医生的正确诊断和合理的治疗以外,有效的、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1]。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是20世纪末由美国开发的一种标准化诊疗、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是为患者制定的在住院期间带有鲜明个体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3]。临床护理路径是一个计划、执行、检查及修正循环的过程,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医疗护理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我院在2008年6月-2011年8月间,将CN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金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有阴道试产指征的40例疤痕子宫待产妇,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产程,记录分娩情况。结果:31例(77.5%)成功阴道分娩,9例改行剖宫产。产后出血1例,孕妇及新生儿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对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待产妇加强监护,密切观察产程,可提高阴道试产成功率。
作者:赵倩;张娟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钡餐检查、超声胃造影检查、胃镜检查在胃下垂诊断中应用价值的比较。方法:对2008-2012年间在我院影像科确诊检出4380例胃下垂患者的钡餐检查、超声检查、内镜检查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经过X线钡餐检查确诊4380例胃下垂患者,全部做胃超声造影检查,检出胃下垂4200例,与钡餐检查比较检出率95.9%,4380例患者中有1314例做胃镜检查,其中检出胃下垂653例,检出率49.7%。结论:对胃下垂的诊断方法中钡餐检查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检出率高于内镜检查。
作者:王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给予加味芍药甘草汤药液离子导入治疗,1次/d ,50min/次;对照组20例,予20%甘露醇250ml ivdrip bid治疗;10d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7%,总有效率为97%,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安全,非常适合急性腰扭伤早期治疗。
作者:杨长伟;章慎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舒适度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 )评分和术后康复(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GC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GC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显著改善剖宫产初产妇的舒适度,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任韦帆;何花;陶爱琴;叶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与应付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WCSQ ),对60例脑瘫患儿父母和60名与脑瘫患儿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父母(对照组)心理状况和应付方式进行评估。结果:脑瘫患儿父母组SCL-90总分152±13.5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122±13.1,P均<0.01;脑瘫患儿父母组WCSQ中的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因子分为0.7±0.1、0.6±0.1、0.8±0.2均高于对照组0.5±0.2、0.4±0.1、0.7±0.1,P均<0.01;而WCSQ 的退避、幻想、自责因子分为0.2±0.1、0.1±0.1、0.3±0.2均低于对照组0.3±0.1、0.3±0.2、0.4±0.1,P均<0.01;脑瘫患儿父母组WCSQ的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因子与SCL-90各项因子呈正相关(r=0.55~0.91,P均<0.01);WCSQ的解决问题与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呈负相关( r=-0.27、-0.26、-0.26、-0.24、-0.25,P均<0.05)。结论:脑瘫患儿父母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其多能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这可能有助于减轻心理问题的影响。
作者:戴文献;张建;施学文;吴雪红;陈向前;曹青;邵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药物流产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早孕药流患者3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不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药物流产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掌握生殖健康知识,减少排胎不全等并发症。
作者:戴晓梅;高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妇女病普查中宫颈“三阶梯”筛查法结合高危型H PV检查结果在女性宫颈癌防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2012年间在我所进行宫颈普查的2535例妇女的临床资料,所有妇女进行T C T检查,对于细胞学阳性妇女行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同时行高危型 HPV检测,分析TCT检测阳性妇女的HPV感染情况以及两者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情况的关系及特点。结果:所有参检妇女中TCT检测细胞学阳性患者为74例,ASCUS/AGUS~ASC-H与LSIL组比较宫颈癌及CIN 检出数量上差异无显著性(χ2=0.028,P>0.05),但与 HSIL 组(χ2=7.69,P<0.05)和宫颈癌组(χ2=5.58,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共检出携带高危型HPV妇女59例,高危型HPV检测阳性例数与TCT检测细胞学阳性等级分组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对妇女进行三阶梯宫颈筛查,并对 TCT 细胞学阳性妇女进行高危型H PV检查,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高危型 H PV检查有助于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随访及评估。
作者:侯宗萍;王慧华;吕玲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与绝经后妇女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将术前无认知障碍的4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术后3d、7d认知功能评价,按MMSE得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方式,测定及对比术前、术后3d及术后7d患者的空腹血清雌二醇浓度。结果:术后3d、7d正常组与障碍组术前血清雌二醇水平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障碍组与正常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分别为(51.9±12.6VS84.7±19.2),7d血清雌二醇水平为(57.4±12.6VS85.8±21.7),均 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
作者:刘英伟;赵香凤;闵香;郭海雁;叶兹礼;陈帅;王凤君;梁雄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的疗效。方法:根据异物的性质和状态对72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酌情选用相应器械取出。结果:66例成功取出,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成功率92%。结论: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义生;汪文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总结低场强M RI在膝关节骨挫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了2008年以来我院检查的66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的M RI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膝关节骨挫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M RI能明确诊断66例患者的膝关节骨挫伤,并能显示部分病例伴有的其他损伤:半月板损伤36例,韧带损伤19例,X线平片未见的隐性骨折7例,关节腔积液61例,关节面软骨损伤10例,软骨骺板损伤3例。结论:低场强M 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显示非常敏感,并能准确判断其附属结构的损伤,明确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以及对愈后的评估提供较确切的依据。
作者:陈煜;岳沪宁;冯凯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