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梅;高静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将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专科病理学实验教学中,表现出其明显优势。本文就PBL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中心问题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作者:朱亚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给予加味芍药甘草汤药液离子导入治疗,1次/d ,50min/次;对照组20例,予20%甘露醇250ml ivdrip bid治疗;10d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7%,总有效率为97%,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安全,非常适合急性腰扭伤早期治疗。
作者:杨长伟;章慎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有阴道试产指征的40例疤痕子宫待产妇,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产程,记录分娩情况。结果:31例(77.5%)成功阴道分娩,9例改行剖宫产。产后出血1例,孕妇及新生儿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对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待产妇加强监护,密切观察产程,可提高阴道试产成功率。
作者:赵倩;张娟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头位剖宫产术中使用产钳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在陕西省神木县医院支医期间52例(观察组)采用产钳实施头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与另外徒手娩头50例(对照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做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术中胎头娩出时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产钳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徒手组(P<0.05),术中损伤率均明显低于徒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钳用于头位子宫下段剖宫产安全可靠,能有效确保母婴健康,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顾志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评价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组(F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组(SF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组(RF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于插管前予丙泊酚1mg/kg静注,F组给予芬太尼1μg/kg ,SF组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 ,RF组给予瑞芬太尼1μg/kg静注后,同时右美托咪定1μg/kg持续泵入10min ,达满意镇静深度后(BIS<60),迅速在喉镜直视下置入加强型气管导管,接呼吸机机械通气。F组给予芬太尼0.05μg/(kg · min),SF组给予舒芬太尼0.005μg/(kg · min),RF组给予瑞芬太尼0.05μg/(kg · min),三组均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 · h)持续泵入维持镇静镇痛。分别记录患者插管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镇静镇痛起效时间、达满意镇静深度时间、达满意镇静深度时 Ramsay评分、停药后拔管时间及镇静镇痛期间躁动、谵妄、人机对抗发生率。结果:RF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插管后较基础值未明显上升,且于各对应的时间点明显低于F组和SF组(P<0.05);SF组及RF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RF组镇痛起效时间,达满意镇静深度与停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和SF组(P<0.05);且其躁动、谵妄、人机对抗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效果更好,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吴捷;张建凤;封海彬;刘力;葛亚丽;於江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类广谱抗生素,以其效果好、副作用少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但如果有患者对一种头孢类抗生素皮试有阳性反应时,临床上为了安全起见,就不再进行其他品种的头孢菌素皮肤过敏试验了。但近遇到的一个头孢类抗生素不交叉过敏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卢晓光;杨秀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了解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认知状况,分析导致慢性病康复治疗在中小城市开展遇到障碍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2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知晓率普遍偏低;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态度不够积极,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异较明显;康复治疗的行为均有待加强。结论:社区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认知水平较低,应采用各种措施,提高人群的认知;同时应建立健全中小城市的康复医疗服务机制,促使慢性病康复治疗在中小城市的开展。
作者:周爱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总结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防治要点和临床护理配合。方法:对5442例实施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31例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出血的原因有血管结扎脱落11例(35.5%),电凝血痂脱落9例(29.0%),引流不.7例(22.6%),凝血功能障碍4例(12.9%)。31例患者经二次手术抢救、清除血肿和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术中止血、放置恰当引流和术后严密观察、减少颈部活动等精心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吴晓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诊断及治疗的延误可能导致子宫破裂、致命的阴道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早期诊断及恰当的治疗非常重要。CSP一旦确诊应及早终止妊娠,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刮宫术、腹腔镜或开腹手术、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但由于CSP发病率低,临床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有力的询证医学依据,目前尚无统一和确切的治疗方案。因此对治疗方案的选择须遵循个体化原则。
作者:徐振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舒适度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 )评分和术后康复(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GC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GC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显著改善剖宫产初产妇的舒适度,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任韦帆;何花;陶爱琴;叶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分析给予早产儿不同营养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4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产儿的临床资料,将全部婴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70例。对照组患儿只是进行常规的胃管喂养,治疗组患儿采用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方法,后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治疗组患儿每天的体重、静脉营养、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均胜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采取早期的间歇持续微量喂养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龙生;刘天福;曹远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 P )是一种特发于妊娠中、晚期的疾病,IC P对母儿健康均有影响,其主要的危害是对胎儿,可导致早产、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等,使围产儿病率和死亡率增高。IC P的诊断共识是基于用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皮肤瘙痒和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1]。本文通过对127例IC 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血清甘胆酸(CG )和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在ICP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小虎;张蓉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总结低场强M RI在膝关节骨挫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了2008年以来我院检查的66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的M RI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膝关节骨挫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M RI能明确诊断66例患者的膝关节骨挫伤,并能显示部分病例伴有的其他损伤:半月板损伤36例,韧带损伤19例,X线平片未见的隐性骨折7例,关节腔积液61例,关节面软骨损伤10例,软骨骺板损伤3例。结论:低场强M 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显示非常敏感,并能准确判断其附属结构的损伤,明确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以及对愈后的评估提供较确切的依据。
作者:陈煜;岳沪宁;冯凯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T1800i与SF-3000的几项重要参数的精密度并分析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EDTA-K2抗凝的静脉血进行检测,将获得的数据用统计学处理,对两台仪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精密度检测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各参数变异系数在0.28~2.7之间,白细胞分类各参数的变异系数在0.65~27.2之间;S F-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各参数的变异系数在0.32~3.9之间,白细胞分类各参数变异系数在1.3~30.3之间,对两台仪器检测的110份标本进行配对 t检验的结果显示两台仪器白细胞系除嗜酸性粒细胞(P<0.05)外,大多差异无显著性(P>0.05)。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有差异(P<0.05)。血小板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台仪器大多数参数相关性良好。结论:两台血细胞计数仪的精密度良好,sysmex XT1800i略优于SF-3000,且增加了部分分析参数,由于厂家相同、技术更新的原因,两台计数仪结果会有潜在差异。
作者:董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与早产儿死亡有关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制定更为合理的护理与策略提供指导。方法:对2012年在我院妇产科出生及转诊于我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和早产儿死亡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在产科护理及转新生儿科治疗的早产儿,以胎龄、出生体重及孕期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总结各高危因素进行早期干预。结果:早产儿病率、早产儿病死率均有降低,在早产儿病死率的多因素中,硬肿及并发症为早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早产儿病率及死亡率高,高危因素众多,是外环境及内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早期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佳策略。
作者:张彩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索胰腺内分泌肿瘤(PET )的治疗与诊断方法,为实际操作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对我院1992年8月-2012年8月期间32例患者诊治情况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在用影像学进行检查的时候,C T 的灵敏度要低于B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及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恶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9例良性患者在无瘤的情况下已存活了7个月~10年,10年间的幸存率高达59.38%;7例恶性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4.36±3.27)年。结论:把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症状与各类影像学检测手段融合在一起,将明显对PET的诊断、治疗有帮助,可为患者延长寿命或实现治愈可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鲁俊慧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介绍和推广带血管蒂桡骨骨瓣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的效果和方法。方法:以带血管蒂桡骨植入克氏针转位茎突返支桡骨骨瓣(1.2cm ×2.5cm ×0.6cm )固定舟骨骨折的方式,手术后再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病例随访12~25个月,在2.5~4.5个月之内就达到全部骨性愈合的舟骨骨不连患者为16例,且腕关节的相关功能恢复情况明显。结论:因此可得知该手术是对于腕舟骨骨不连的较好治疗方式。
作者:柳志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距离幽门螺杆菌(H p )首次被发现和分离已经30年了,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感染率高的细菌之一,H 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食管反流病、胃息肉等密切相关外,还与一些其他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肾病、胆石症、肝性脑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儿童贫血、发育迟滞、婴儿猝死等有关,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进行介绍。同时提出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案,Hp根除治疗有效地改变了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预后,迄今开展根除治疗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目前的现状是H p对常用的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甲硝唑等耐药率明显增加,由此而导致使用广泛的传统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已经下降至不可接受的水平。国内外探索了一系列的根除治疗方案,本文对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东振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比较 HER2蛋白在胃腺癌组织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分化、新的WHO分类以及TNM 分期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胃腺癌患者中 HER2蛋白的表达,以修订后HercepTest评分标准进行评分。χ2检验分析HER2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590例患者中位年龄58.6岁,男女比例1.91∶1,其中Ⅲ+Ⅳ期胃腺癌患者461例。使用修订后 HercepTest评分标本准进行判读为HER2(3+)阳性表达患者共51例(51/590),其中Ⅲ+Ⅳ期胃腺癌中的HER2(3+)阳性表达患者45例。 HER2蛋白阳性过表达与肿瘤大长径、分化、新的WHO分型、TNM 分期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无相关。结论:HER2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腺癌的肿瘤分化、新的WHO分型、TNM 分期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及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郭文若;黄幼玉;吴春林;黄种心;黄惠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不同口腔器械的清洗方法及质量控制,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将不同口腔器械依类别不同采用适当清洗方法,加强清洗环节控制,并对清洗后的器械严格检测。结果:清洗后的器械用目测法和带光源5倍放大镜检测,物品表面光洁,无污渍、血迹、锈斑。结论:加强口腔器械清洗质量控制是保证器械清洗质量、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俞淑敏;李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