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防治及护理配合体会

吴晓云

关键词:术后出血, 甲状腺, 防治,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防治要点和临床护理配合。方法:对5442例实施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31例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出血的原因有血管结扎脱落11例(35.5%),电凝血痂脱落9例(29.0%),引流不.7例(22.6%),凝血功能障碍4例(12.9%)。31例患者经二次手术抢救、清除血肿和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术中止血、放置恰当引流和术后严密观察、减少颈部活动等精心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40例分析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治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B超诊断正确率22.5%(9/40),阴道后穹窿穿刺阳性率60.0%(24/40),后穹窿穿刺阳性患者腹腔内出血率达100.0%(24/24),通过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治疗者36例(90.0%),B超引导下清宫3例(7.5%),药物+B超引导下清宫1例(2.5%)。结论: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误诊率为77.5%,误诊率高,临床应重视阴道后穹窿穿刺的应用,及时发现腹腔内出血。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汤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加味芍药甘草汤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给予加味芍药甘草汤药液离子导入治疗,1次/d ,50min/次;对照组20例,予20%甘露醇250ml ivdrip bid治疗;10d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7%,总有效率为97%,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安全,非常适合急性腰扭伤早期治疗。

    作者:杨长伟;章慎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IC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IC 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对2009年7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IC U确诊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患者送检的尿液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58份尿标本共检出226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38株,占61.06%,革兰氏阳性菌株57株,占25.22%,真菌株31株,占13.72%。排名前五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药物耐药性均>50%,耐药性在50%以下的药物仅有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复方新诺明。结论:革兰氏阴性菌仍是IC 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已上升为第一位致病菌,且耐药情况严重,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严格执行手卫生非常重要。

    作者:邵俊;郑瑞强;林华;卢年芳;於江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T1800i与SF-3000的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T1800i与SF-3000的几项重要参数的精密度并分析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EDTA-K2抗凝的静脉血进行检测,将获得的数据用统计学处理,对两台仪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精密度检测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各参数变异系数在0.28~2.7之间,白细胞分类各参数的变异系数在0.65~27.2之间;S F-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各参数的变异系数在0.32~3.9之间,白细胞分类各参数变异系数在1.3~30.3之间,对两台仪器检测的110份标本进行配对 t检验的结果显示两台仪器白细胞系除嗜酸性粒细胞(P<0.05)外,大多差异无显著性(P>0.05)。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有差异(P<0.05)。血小板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台仪器大多数参数相关性良好。结论:两台血细胞计数仪的精密度良好,sysmex XT1800i略优于SF-3000,且增加了部分分析参数,由于厂家相同、技术更新的原因,两台计数仪结果会有潜在差异。

    作者:董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护理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有阴道试产指征的40例疤痕子宫待产妇,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产程,记录分娩情况。结果:31例(77.5%)成功阴道分娩,9例改行剖宫产。产后出血1例,孕妇及新生儿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对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待产妇加强监护,密切观察产程,可提高阴道试产成功率。

    作者:赵倩;张娟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防治及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分析总结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防治要点和临床护理配合。方法:对5442例实施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31例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出血的原因有血管结扎脱落11例(35.5%),电凝血痂脱落9例(29.0%),引流不.7例(22.6%),凝血功能障碍4例(12.9%)。31例患者经二次手术抢救、清除血肿和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术中止血、放置恰当引流和术后严密观察、减少颈部活动等精心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吴晓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两种内瘘保护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内瘘保护方法对内瘘保护的效果。方法:将60例通过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内瘘保护罩和治疗巾覆盖法,均在患者透析开始时盖于内瘘穿刺部位的上端。同时对两种保护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内瘘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只有血肿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因内瘘保护不当导致患者内瘘寿命缩短,治疗费用增加(160.80±110.16)元,少于对照组的(320±90.21)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内瘘保护罩对动静脉内瘘保护的作用效果好,降低了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治疗费用,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董一民;周龙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早孕药流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药物流产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早孕药流患者3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不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药物流产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掌握生殖健康知识,减少排胎不全等并发症。

    作者:戴晓梅;高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体会

    目的:探讨绝经后取环的方法。方法:对本院自2009年3月-2013年2月绝经0.5~23年妇女取环困难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78例中66例单金环,6例T环,6例麻花环;环断裂8例,环嵌顿8例,组织包裹3例,宫颈闭合2例,未取出2例,环残留者1例。结论:绝经取环应口服药物或宫颈注射药物改善宫颈条件后再进行取环,取环时间可以在更年期内或月经紊乱时。

    作者:陈占练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PBL在专科病理学实验教学的中心问题设计与实践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将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专科病理学实验教学中,表现出其明显优势。本文就PBL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中心问题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作者:朱亚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后呼吸道阴沟肠杆菌感染

    目的:探讨预防及控制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间神经外科65例行气管切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均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00%,培养致病菌16种173株。32例培养出阴沟肠杆菌共76株,占总病例的64.09%,总株数的43.93%,其耐药性高。其中23例病情好转后呼吸道感染治愈,9例死亡。结论: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及气道护理。根据药敏试验联合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阴沟肠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嵇云;骆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交叉过敏1例报告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类广谱抗生素,以其效果好、副作用少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但如果有患者对一种头孢类抗生素皮试有阳性反应时,临床上为了安全起见,就不再进行其他品种的头孢菌素皮肤过敏试验了。但近遇到的一个头孢类抗生素不交叉过敏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卢晓光;杨秀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患者感知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对临床护理感知服务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护理感知服务测评问卷,调查43例的住院患者。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知服务质量的5个影响因素其中的移情性、响应性和住院患者的性格对总体满意度影响度为48.3%;利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与感知服务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从住院患者的视角出发,深化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内涵,加强患者感知服务质量的管理,提高临床护理的感知服务质量。

    作者:缪秀英;庄和珠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及根除治疗现状与进展

    距离幽门螺杆菌(H p )首次被发现和分离已经30年了,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感染率高的细菌之一,H 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食管反流病、胃息肉等密切相关外,还与一些其他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肾病、胆石症、肝性脑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儿童贫血、发育迟滞、婴儿猝死等有关,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进行介绍。同时提出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案,Hp根除治疗有效地改变了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预后,迄今开展根除治疗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目前的现状是H p对常用的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甲硝唑等耐药率明显增加,由此而导致使用广泛的传统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已经下降至不可接受的水平。国内外探索了一系列的根除治疗方案,本文对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东振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全自控无痛分娩18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产妇、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60例产妇,在全产程胎心监护下,自愿接受全自控无痛分娩的为观察组,同期未干预产妇为对照组,每组180例,在分娩过程中,观察组给予硬膜外持续微泵给药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未给予镇痛药物,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 Apgar评分。结果:(1)分娩镇痛效果:观察组效果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产程进展的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低,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4)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 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持续微泵给药用于分娩有确切的镇痛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东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粤西地区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粤西地区幽门螺杆菌(H .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600例,取胃窦黏膜组织进行H .pylori培养鉴定,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检测。结果:H .pylori分离培养阳性率为78.5%;H .pylori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及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是77.5%、20.4%、8.9%和3.2%。结论:粤西地区H .pylori根除治疗的抗生素首选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避免使用甲硝唑,慎重使用克拉霉素。

    作者:梁宇锋;韦国麟;李松;梁大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在感染内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感染内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内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以循证护理的方法护理和B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护理,分析感染内科发生抑郁症的病因,评价并运用证据,对患者实施佳护理。结果:与B组相比较,A组抑郁、焦虑、恐惧较低,感染并发症较低,而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较高。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感染内科护理实践中优于常规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贺鲜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如何提高实习医生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思维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并由学生向临床医师进行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消化内科实习是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化系统与其他科室相比,牵涉的器官及病种较多,情况也较为复杂多变。如何提高实习医生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思维,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精髓,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对策及建议。

    作者:牛小平;韩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早期病变筛查的分析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筛查的意义。方法:对680例妇产科门诊就诊患者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对按TBS分类检查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及以上病变者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以病理诊断为确诊标准。结果:89例ASC-US及以上病变中,慢性宫颈炎45例(50.6%),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9例(21.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12例(13.5%),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7例(7.9%),宫颈鳞状细胞癌6例(6.9%)。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能提高对宫颈早期病变的诊断率。

    作者:刘晓春;蒋莉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分析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索胰腺内分泌肿瘤(PET )的治疗与诊断方法,为实际操作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对我院1992年8月-2012年8月期间32例患者诊治情况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在用影像学进行检查的时候,C T 的灵敏度要低于B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及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恶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9例良性患者在无瘤的情况下已存活了7个月~10年,10年间的幸存率高达59.38%;7例恶性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4.36±3.27)年。结论:把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症状与各类影像学检测手段融合在一起,将明显对PET的诊断、治疗有帮助,可为患者延长寿命或实现治愈可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鲁俊慧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