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占练
目的:探讨雌激素与绝经后妇女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将术前无认知障碍的4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术后3d、7d认知功能评价,按MMSE得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方式,测定及对比术前、术后3d及术后7d患者的空腹血清雌二醇浓度。结果:术后3d、7d正常组与障碍组术前血清雌二醇水平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障碍组与正常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分别为(51.9±12.6VS84.7±19.2),7d血清雌二醇水平为(57.4±12.6VS85.8±21.7),均 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
作者:刘英伟;赵香凤;闵香;郭海雁;叶兹礼;陈帅;王凤君;梁雄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IC 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对2009年7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IC U确诊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患者送检的尿液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58份尿标本共检出226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38株,占61.06%,革兰氏阳性菌株57株,占25.22%,真菌株31株,占13.72%。排名前五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药物耐药性均>50%,耐药性在50%以下的药物仅有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复方新诺明。结论:革兰氏阴性菌仍是IC 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已上升为第一位致病菌,且耐药情况严重,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严格执行手卫生非常重要。
作者:邵俊;郑瑞强;林华;卢年芳;於江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分析给予早产儿不同营养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4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产儿的临床资料,将全部婴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70例。对照组患儿只是进行常规的胃管喂养,治疗组患儿采用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方法,后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治疗组患儿每天的体重、静脉营养、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均胜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采取早期的间歇持续微量喂养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龙生;刘天福;曹远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通过护理绩效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方法:通过护理工作内涵、强度、密度及护理素质进行量化打分,制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标准;应用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管理。结果:住院病人综合满意度从91.78%提升到99.75%;护理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结论:实施绩效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吴晓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瘙痒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瘙痒症患者450例,采用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对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瘙痒症发病情况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糖尿病组患者分为有瘙痒症组(A组)和无瘙痒症组(B组)比较糖尿病有关临床资料。结果:450例糖尿病患者中,共50例有瘙痒,占11.1%。其中,有或无瘙痒症两组在年龄、糖尿病病程、胰岛素使用率、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上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的性别、BM I、家庭史阳性率、高血压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脑血管病变发生率、肾脏病变发生率、HbA1c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病程及视网膜病变是发生瘙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殷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技术检测的乙肝两对半的模式特征。方法:用 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1000例血清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对于检测发现少见模式(“1235”、“1245”、“1345”)的31例标本再用ELISA法检测作对比分析。结果:CM IA法定量检测结果共16种模式,常见模式以“145”、“135”、“245”、“25”、“2”及全阴为主。ELISA 法检测结果:少见模式中的“1345”主要表现为“145”;“1245”模式主要表现为“145”、“245”;“1235”模式主要表现为“135”。结论:乙肝两对半表现模式较为复杂, CM IA技术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灵敏度、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均较高,是目前临床检查乙肝两对半的较好方法。
作者:陈灿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妇女病普查中宫颈“三阶梯”筛查法结合高危型H PV检查结果在女性宫颈癌防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2012年间在我所进行宫颈普查的2535例妇女的临床资料,所有妇女进行T C T检查,对于细胞学阳性妇女行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同时行高危型 HPV检测,分析TCT检测阳性妇女的HPV感染情况以及两者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情况的关系及特点。结果:所有参检妇女中TCT检测细胞学阳性患者为74例,ASCUS/AGUS~ASC-H与LSIL组比较宫颈癌及CIN 检出数量上差异无显著性(χ2=0.028,P>0.05),但与 HSIL 组(χ2=7.69,P<0.05)和宫颈癌组(χ2=5.58,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共检出携带高危型HPV妇女59例,高危型HPV检测阳性例数与TCT检测细胞学阳性等级分组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对妇女进行三阶梯宫颈筛查,并对 TCT 细胞学阳性妇女进行高危型H PV检查,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高危型 H PV检查有助于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随访及评估。
作者:侯宗萍;王慧华;吕玲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感染内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内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以循证护理的方法护理和B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护理,分析感染内科发生抑郁症的病因,评价并运用证据,对患者实施佳护理。结果:与B组相比较,A组抑郁、焦虑、恐惧较低,感染并发症较低,而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较高。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感染内科护理实践中优于常规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贺鲜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T1800i与SF-3000的几项重要参数的精密度并分析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EDTA-K2抗凝的静脉血进行检测,将获得的数据用统计学处理,对两台仪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精密度检测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各参数变异系数在0.28~2.7之间,白细胞分类各参数的变异系数在0.65~27.2之间;S F-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各参数的变异系数在0.32~3.9之间,白细胞分类各参数变异系数在1.3~30.3之间,对两台仪器检测的110份标本进行配对 t检验的结果显示两台仪器白细胞系除嗜酸性粒细胞(P<0.05)外,大多差异无显著性(P>0.05)。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有差异(P<0.05)。血小板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台仪器大多数参数相关性良好。结论:两台血细胞计数仪的精密度良好,sysmex XT1800i略优于SF-3000,且增加了部分分析参数,由于厂家相同、技术更新的原因,两台计数仪结果会有潜在差异。
作者:董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将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专科病理学实验教学中,表现出其明显优势。本文就PBL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中心问题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作者:朱亚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诊断及治疗的延误可能导致子宫破裂、致命的阴道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早期诊断及恰当的治疗非常重要。CSP一旦确诊应及早终止妊娠,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刮宫术、腹腔镜或开腹手术、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但由于CSP发病率低,临床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有力的询证医学依据,目前尚无统一和确切的治疗方案。因此对治疗方案的选择须遵循个体化原则。
作者:徐振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并由学生向临床医师进行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消化内科实习是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化系统与其他科室相比,牵涉的器官及病种较多,情况也较为复杂多变。如何提高实习医生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思维,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精髓,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对策及建议。
作者:牛小平;韩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与应付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WCSQ ),对60例脑瘫患儿父母和60名与脑瘫患儿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父母(对照组)心理状况和应付方式进行评估。结果:脑瘫患儿父母组SCL-90总分152±13.5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122±13.1,P均<0.01;脑瘫患儿父母组WCSQ中的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因子分为0.7±0.1、0.6±0.1、0.8±0.2均高于对照组0.5±0.2、0.4±0.1、0.7±0.1,P均<0.01;而WCSQ 的退避、幻想、自责因子分为0.2±0.1、0.1±0.1、0.3±0.2均低于对照组0.3±0.1、0.3±0.2、0.4±0.1,P均<0.01;脑瘫患儿父母组WCSQ的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因子与SCL-90各项因子呈正相关(r=0.55~0.91,P均<0.01);WCSQ的解决问题与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呈负相关( r=-0.27、-0.26、-0.26、-0.24、-0.25,P均<0.05)。结论:脑瘫患儿父母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其多能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这可能有助于减轻心理问题的影响。
作者:戴文献;张建;施学文;吴雪红;陈向前;曹青;邵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肋软骨是骨性胸廓的重要组成部分,第8~10肋前段肋软骨形成肋弓与胸骨相连,第11、12肋前端游离,弹性大,不易折断[1]。但是肋软骨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由于肋软骨在X线摄片中不显影,容易漏诊。1995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肋软骨骨折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拥军;阙玉明;朱跃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下子宫输卵管通液的临床应用。方法:对9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阴道B超下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并将其诊断结果与碘油造影诊断结果相比较,评价阴道B超下子宫输卵管通液的临床价值。结果:98例中,双侧输卵管通畅22例,双侧输卵管阻塞者35例,单侧通而不畅者27例,双侧通而不畅者14例。其诊断结果与HSG诊断符合率接近。结论:阴道B超下子宫输卵管通液,操作简易、安全、准确、无辐射危害、对设备要求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谭嘉莉;钟嘉荣;陈红虹;郑珊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心理及血压变化。方法:将96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8例,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加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8例,给予高血压患者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12周对两组患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值进行评价,同时测量血压。结果:综合干预组血压控制效果及HAMD、HAMA评分显示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焦虑、抑郁症状,而且能提高降压效果。
作者:刘玉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快速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杭州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RV-Ag )。结果:在831例住院和门诊病毒性肠炎患儿中,RV-Ag检测阳性标本590例,阳性率约71.0%。发病高峰为秋、冬季(10-12月)。结论:金标法轮状病毒抗原(RV-Ag )检测试剂盒能快速、精确地检测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并能及时、准确地诊断轮状病毒性肠炎,有助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快速诊断和及时、正确治疗,并能动态地掌握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流行情况。
作者:陈继良;曾荣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下肢骨折患者,在椎管内麻醉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和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和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和PSQI评分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明显改善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程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较为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缓解率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护理干预可以缓解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庆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可引起腰腿痛,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疼痛和下肢不适等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负担。其治疗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医生的正确诊断和合理的治疗以外,有效的、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1]。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是20世纪末由美国开发的一种标准化诊疗、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是为患者制定的在住院期间带有鲜明个体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3]。临床护理路径是一个计划、执行、检查及修正循环的过程,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医疗护理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我院在2008年6月-2011年8月间,将CN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金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