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秀英;庄和珠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舒适度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 )评分和术后康复(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GC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GC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显著改善剖宫产初产妇的舒适度,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任韦帆;何花;陶爱琴;叶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艾滋病(AIDS )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细胞免疫系统损害和各种机会性感染的综合征[1]。近年来,由于艾滋病的广泛流行,人们谈“艾”色变,不仅艾滋病患者受到社会的普遍歧视,甚至对艾滋病家庭也畏而远之,恐避之而不及。人们逃避与歧视艾滋病的原因一是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传播方式并不完全了解[2],另一方面是至今没有治愈的方法。因此,一旦染病将终生服用抗病毒药物,而且随时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A IDS的病因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目前已知的病毒感染途径有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三种方式[3]。患者感染 HIV 后,病毒会侵犯淋巴细胞CD4T ,发生免疫功能缺陷[4],引起一系列以条件性感染或肿瘤为特征的致死性疾病[5]。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我国艾滋病的发病人数剧增,报道显示[6],我国已进入艾滋病的高发期,每2年递增率为9%[7]。目前新研究认为抗病毒治疗能够减少艾滋病传播[8],然而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关键主要是依从性提高[9],随着抗病毒治疗时机深入研究,有人认为合并急性机会性感染时提前抗病毒比推迟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死亡率[10],然而机会性感染尚未治愈即抗病毒治疗,服药的种类增加会增加药物毒性反应,副反应增加[11],随着抗病毒治疗副反应增大便影响到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因此,艾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工作已成为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我国艾滋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邓梅花;方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利用腹腔镜切开胆总管进行取石对老年胆道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对老年患者手术的指征及技术的要求等。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1日-2013年2月28日间收治的34例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采用相同方法手术治疗,但年龄不同,分别是老年组和对照组,老年组≥70岁,对照组<70岁,对照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34例手术全部成功,个别发生并发症,经过治疗均痊愈,随访0.5~1年,未见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肝功能正常,两组患者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腹腔镜进行胆总管切开手术取石对老年患者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且有效,是理想治疗方案。
作者:杨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8例疑有泌尿系疾病的患者进行M SC-T U检查,分析其结果及价值。结果:正常5例;肾结石、输尿管结石135例;先天畸形11例;双肾盂、双输尿管5例;输尿管狭窄3例;肾囊肿182例;多囊肾5例;肾肿瘤20例;肾上腺肿瘤2例;膀胱肿瘤15例;泌尿系结核8例,诊断率达100%。结论:MSCTU在泌尿系疾病中应用广泛,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与早产儿死亡有关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制定更为合理的护理与策略提供指导。方法:对2012年在我院妇产科出生及转诊于我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和早产儿死亡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在产科护理及转新生儿科治疗的早产儿,以胎龄、出生体重及孕期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总结各高危因素进行早期干预。结果:早产儿病率、早产儿病死率均有降低,在早产儿病死率的多因素中,硬肿及并发症为早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早产儿病率及死亡率高,高危因素众多,是外环境及内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早期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佳策略。
作者:张彩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总结低场强M RI在膝关节骨挫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了2008年以来我院检查的66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的M RI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膝关节骨挫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M RI能明确诊断66例患者的膝关节骨挫伤,并能显示部分病例伴有的其他损伤:半月板损伤36例,韧带损伤19例,X线平片未见的隐性骨折7例,关节腔积液61例,关节面软骨损伤10例,软骨骺板损伤3例。结论:低场强M 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显示非常敏感,并能准确判断其附属结构的损伤,明确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以及对愈后的评估提供较确切的依据。
作者:陈煜;岳沪宁;冯凯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可引起腰腿痛,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疼痛和下肢不适等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负担。其治疗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医生的正确诊断和合理的治疗以外,有效的、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1]。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是20世纪末由美国开发的一种标准化诊疗、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是为患者制定的在住院期间带有鲜明个体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3]。临床护理路径是一个计划、执行、检查及修正循环的过程,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医疗护理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我院在2008年6月-2011年8月间,将CN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金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护理效果和体会。方法:回顾5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术前、术后分别进行精心的护理。结果:经过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1~6个月无复发,恢复良好。结论:及时、有效地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唐宝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收集6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单纯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比单一西医治疗更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薛梅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导致宫颈糜烂的相关因素及临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3月宫颈糜烂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选择79例同期妇科门诊体格检查妇女作为对照人群,比较两组人群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宫颈糜烂组应用避孕套20.25%低于健康体检组的36.71%;首次性交年龄小于20岁41.77%、孕产次超过3次27.85%、初中以下文化26.67%、应用带尾丝节育环25.32%高于健康体检组的12.66%、11.39%、13.92%、8.86%( P<0.05),以上原因是引起宫颈糜烂的相关因素。结论:宫颈糜烂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措施减少宫颈糜烂的发生。
作者:王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了解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认知状况,分析导致慢性病康复治疗在中小城市开展遇到障碍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2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知晓率普遍偏低;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态度不够积极,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异较明显;康复治疗的行为均有待加强。结论:社区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认知水平较低,应采用各种措施,提高人群的认知;同时应建立健全中小城市的康复医疗服务机制,促使慢性病康复治疗在中小城市的开展。
作者:周爱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B超引导下抽取羊水,对细胞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5例行羊水细胞培养检测的孕妇中,羊水培养成功33例,羊水培养成功率为94.3%,失败2例。培养成功的染色体正常核型31例,异常核型2例,异常检出率为6.1%。结论:羊水细胞培养在诊断胎儿遗传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产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分析给予早产儿不同营养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4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产儿的临床资料,将全部婴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70例。对照组患儿只是进行常规的胃管喂养,治疗组患儿采用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方法,后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治疗组患儿每天的体重、静脉营养、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均胜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采取早期的间歇持续微量喂养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龙生;刘天福;曹远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总结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防治要点和临床护理配合。方法:对5442例实施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31例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出血的原因有血管结扎脱落11例(35.5%),电凝血痂脱落9例(29.0%),引流不.7例(22.6%),凝血功能障碍4例(12.9%)。31例患者经二次手术抢救、清除血肿和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术中止血、放置恰当引流和术后严密观察、减少颈部活动等精心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吴晓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IC 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对2009年7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IC U确诊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患者送检的尿液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58份尿标本共检出226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38株,占61.06%,革兰氏阳性菌株57株,占25.22%,真菌株31株,占13.72%。排名前五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药物耐药性均>50%,耐药性在50%以下的药物仅有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复方新诺明。结论:革兰氏阴性菌仍是IC 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已上升为第一位致病菌,且耐药情况严重,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严格执行手卫生非常重要。
作者:邵俊;郑瑞强;林华;卢年芳;於江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比较两种内瘘保护方法对内瘘保护的效果。方法:将60例通过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内瘘保护罩和治疗巾覆盖法,均在患者透析开始时盖于内瘘穿刺部位的上端。同时对两种保护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内瘘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只有血肿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因内瘘保护不当导致患者内瘘寿命缩短,治疗费用增加(160.80±110.16)元,少于对照组的(320±90.21)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内瘘保护罩对动静脉内瘘保护的作用效果好,降低了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治疗费用,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董一民;周龙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头位剖宫产术中使用产钳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在陕西省神木县医院支医期间52例(观察组)采用产钳实施头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与另外徒手娩头50例(对照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做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术中胎头娩出时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产钳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徒手组(P<0.05),术中损伤率均明显低于徒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钳用于头位子宫下段剖宫产安全可靠,能有效确保母婴健康,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顾志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给予加味芍药甘草汤药液离子导入治疗,1次/d ,50min/次;对照组20例,予20%甘露醇250ml ivdrip bid治疗;10d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7%,总有效率为97%,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安全,非常适合急性腰扭伤早期治疗。
作者:杨长伟;章慎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诊断及治疗的延误可能导致子宫破裂、致命的阴道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早期诊断及恰当的治疗非常重要。CSP一旦确诊应及早终止妊娠,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刮宫术、腹腔镜或开腹手术、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但由于CSP发病率低,临床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有力的询证医学依据,目前尚无统一和确切的治疗方案。因此对治疗方案的选择须遵循个体化原则。
作者:徐振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孕囊≤20mm),且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女性250例,并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A组施行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终止妊娠,B组施行普通人流术终止妊娠,观察两组早孕女性在术中的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流产效果等。结果:A组(观察组)术中疼痛程度明显较轻,手术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流产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可减轻早孕女性身体和心理的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人工流产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小丽;宋朝芳;宋天会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