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云
每年各大媒体都有幼儿误服中毒的报道,严重的会给幼儿的身体造成不良后遗症,甚至死亡,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通过对近几年我院收治幼儿误服中毒病例中毒原因的分析及临床治疗经验的总结,提醒广大儿童家属,应做好幼儿误服中毒的防范工作,防止幼儿中毒的发生,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现将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肖和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珠海市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90例1周岁内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完3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婴儿作为监测对象,进行乙肝标志物血清学监测.结果:90例监测对象中,抗-HBs阳转率达96%;HBsAg携带率为4.44%;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为90%;母亲HBsAg阴性婴儿的抗-HBs阳转率和GMT均低于母亲HBsAg阳性的婴儿,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完3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达到较高水平,母亲HBsAg携带状况是婴儿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和抗体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杨洁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面部损伤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急诊面部损伤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干预组4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急诊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心态、术中身心反应及焦虑状态.结果:面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术前心态和术中身心反应调查结果及术前、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面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有利于面部损伤急诊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范守丽;包美霞;姜翠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提高、改善台州市路桥区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按照统一制定的普查项目进行填写,由临床妇科医师按照妇科病检查常规,程序性进行宫颈涂片及细胞脱落学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子宫B超检查、超红外冷强光透乳检查等.结果: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呈年轻化趋势,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结论:通过妇女病普查普治,达到减少或消灭某些妇科病的目的,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癌,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吴雪燕;罗永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茴香热敷足三里及神阙穴解除单纯胸腰椎骨折腹胀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用小茴香盐水炒热后外敷足三里穴及神阙穴;对照组采用禁食、口服四磨汤、腹部按摩.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6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茴香热敷足三里穴及神阙穴解除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腹胀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梁海容;周莉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0.5g,1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1).在改善CK-MB、cTnI方面,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磷酸肌酸钠可显著提高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
作者:洪艳;姜赤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RI中FLAIR技术对于一氧化碳中毒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MR影像学资料.结果:53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FLAIR表现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高信号的33例,表现为颅内侧脑室为中心的脑白质区较广泛高信号的18例,FLAIR无表现2例.结论:FLAIR序列对于一氧化碳中毒脑改变的诊断是较为敏感和相对特异性的,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巍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我国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40%~45%,手术是中小肝癌的传统治疗方法,由于受肝功能异常、多结节病变及分布广泛、患者意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肝癌的实际切除率<30%[1].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自从1976年Goidstein首先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获得成功后,TACE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党业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存在双向的关系.本文主要就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1 流行病学研究牙周炎已被认为是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临床发现,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作者:史作慧;樊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20多年来,随着心内、心外科诊治水平的提高,风湿热的减少,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已跃居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首位[1].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崔炜萍;陆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从术前到术后直至拔尿管全过程,进行个体化排尿训练,对预防和减少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40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在术前评估认知能力、接受新事物能力,了解患者个体排尿习惯、心理特点基础上进行尿道、阴道、肛门括约肌、腹壁肌肉的舒缩锻炼,根据个体特点实施定时放尿、膀胱灌注、二次排尿法等观察拔出尿管后小便能否自解及是否通畅,拔出尿管4~6h再次排尿后B超测定的残余尿量.对照组进行常规排尿锻炼.结果:对照组B超下测定残余尿量<100ml 14例、≥100ml 6例;实验组B超下测定残余尿量<100ml 17例、≥100ml 3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插管天数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用个体排尿训练对恢复膀胱排尿功能有显著意义.
作者:周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髂腹下神经行程,为临床腹前壁下部手术切口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解剖38具成人尸体标本,观察髂腹下神经行程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1)髂腹下神经距髂嵴高点(3.35±1.09)cm穿越腹横肌,距髂前上棘内侧约(4.09±0.89)cm处穿越腹内斜肌,在距耻骨联合上缘(4.98±1.46)cm处,其终末皮支穿出腹外斜肌腱膜.(2)髂腹下神经行程和分支并非固定,行程分三型:Ⅰ型,占64.5%;Ⅱ型,占10.5%;Ⅲ型,占25%;分支分四型:A型,占60.5%;B型,占6.5%;C型,占21.2%;D型,占11.8%.结论:量化测量髂腹下神经穿肌点距骨性标志距离以及观察髂腹下神经的行程和分支类型对腹前壁下部手术切口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CT检查者候诊时间的因素及对策,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等候时间,提高有效检查率及满意度.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比较我院2009年后实施科学化管理模式,对优化候诊流程前、后的CT检查总人数、增长量、增长率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CT增长率、满意度分别由2009年的5%、70%上升到2010年的19.3%、92%.结论:进行一系列适合病人需求的服务流程改革,对于减少CT候诊时间,提高满意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石桂;易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放疗;观察组30例,应用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2GY/次,1次/d,5次/周,达到40~50GY 时,根据病灶变化,对原发灶缩野照射,总剂量达60~70GY,疗程6周.观察组同时给予艾迪注射液100ml加入0.9%NS或5%GS 40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休息7d,连用2个周期.两组放疗结束后均判断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66.7%)高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21例(70.0%)优于对照组8例(26.7%)(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可提高放疗效果,减轻放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减少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新红;王文霞;衣金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胆囊切开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2011年采用微创切开取石术治疗经严格筛选符合保胆手术的胆囊有功能患者13例,术后随访6个月,对患者自觉临床症状及胆囊壁厚度、胆囊功能的主客观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胆囊壁厚度较术前明显变薄(P<0.05),胆囊收缩面积明显增加 (P<0.05),无术中副损伤或术后严重并发症,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治疗有功能的胆囊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音乐护理在产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产房中为临产孕妇播放合适的音乐.结果:音乐护理主要用于临床孕妇的身心护理,将音乐护理在产房中应用,有镇静情绪、消除恐惧、缓解疼痛、促进分娩等功效.结论:音乐护理在产房中的应用取得满意效果,值得在同行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传琴;陈江津;彭传华;陈;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药炮制、饮片入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的后产品,又是中医处方调配中成药的原料,其内在质量直接影响到中药汤剂、中成药质量和临床疗效,继而直接关系到中医中药的发展乃至兴亡.据报道,杨洪莉等对某地区的基层药品使用单位进行调查,结果中药不合格率达42%[1].
作者:张文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拔针按压方式对疼痛的影响,以减轻患者疼痛.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108例餐前、餐后采血患者分别采用先拔针后按压和先按压后拔针的按压方式,同一患者2次采血采取不同的两种按压方式进行对比观察,比较患者疼痛程度、满意率、选择按压的方式.结果:先拔针后按压的按压方式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先按压后拔针的按压方式(Z=8.254,P<0.01).先拔针后按压的满意率为98.15%,先按压后拔针的满意率为76.85%.(χ2=22.392,P<0.01).愿意选择先拔针后按压的按压方式为101例,选择先按压后拔针为7例.结论:采血采用先拔针后按压的按压方式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是患者更满意及愿意选择的按压方式.
作者:陈远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和吗丁啉在防治静滴阿奇霉素时胃肠道副反应的效果.方法:120例呼吸道感染并在我院静脉点滴阿奇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蒙脱石散和吗丁啉口服,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两组在阿奇霉素静滴时胃肠道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阿奇霉素静滴后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5.31,P<0.01).结论:口服蒙脱石散和吗丁啉可明显减轻阿奇霉素静脉点滴时的胃肠道副反应.
作者:姜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探讨如何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如何对全院的临床教学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反馈等宏观及微观调控管理.现将笔者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措施介绍如下.1 健全各级组织,做到组织落实
作者:曹春华;韩秋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