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平
目的:利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在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0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75例,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压疮,并与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42例进行对比.结果: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预见性护理组压疮发生率较常规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何哲学;王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5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经治疗143例效果满意,4例自动出院,1例有轻微后遗症,2例死亡,其他均无后遗症痊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早发现、早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红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本文遵循课程开发要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理念,对<外科护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尽地描述和剖析,以促进教学活动的研究.
作者:魏红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溶血性贫血患者常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含有自身抗体的患者红细胞在体内已被致敏,而血清中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在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干扰检测结果,甚至导致血型误定[1].因此在多年的工作中,我院总结出一套简易检测血型及配血方法,输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素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静脉穿刺常用于输液(血)、静脉注射、静脉抽血,是护士必备的基本功,因此它是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治,有时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为提高在校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帮助护生实现真人模拟穿刺成功,增强护生自信心,为其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周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手足口病近年出现暴发流行,而流行时常伴随较高的病死率.发热为其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见于重症患者.在治疗效果的评价中,体温成为一重要指标,笔者对近年来的常用药物做一总结,望能够对临床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白建军;薄震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发病原因、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32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26例,女6例,男女比为4.3:1,发病日龄15~78d,平均(41±6.2)d.出生时足月24例,早产8例;顺产25例,剖宫产7例.出生后应用维生素K121例,应用剂量1~5mg不等,应用次数1~3次不等.纯母乳喂养26例,人工喂养3例,混合喂养3例; 11例有疾病史,其中8例发热(25%),3例腹泻(9.4%),10例应用抗生素(31.3%).死亡4例(12.5%),放弃3例(9.4%),随访3例全部于放弃后2d内死亡.存活者遗留后遗症11例(34.4%).结论:男婴、日龄、早产、纯母乳喂养、抗生素应用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本病预后差,维生素K1能有效防治本病,但使用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书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效果和体会.方法:本组共5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均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护理方面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熟练.结果:5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12个月,神经功能评定,均有2~3级恢复,术后2个月均能坐起活动.结论:认真学习椎弓根固定器械的特点,熟练地掌握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的特点,更好地配合术者进行手术,控制手术时间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
作者:韩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00例早孕或中孕孕妇作为观察组,进行分娩相关知识讲座及行为指导,随机抽取500例未接受健康教育的住院孕妇作为对照组,调查二者的剖宫产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43%,对照组剖宫产率70%.结论: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对孕期进行有关分娩知识及减痛技巧的健康讲座干预后,可提高孕妇及家属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变孕妇畏惧自然分娩的心理,有效帮助孕妇进行正确的选择分娩方式,有效降低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从而显著降低了剖宫产率.孕期健康教育剖宫产率
作者:吴小玲;袁昌玉;向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1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住院号单双方法划分,治疗组(单号)58例,对照组(双号)53例,两组均于出生48h给予经口间断管饲,治疗组同时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观察对比两组以下指标:早期胃肠喂养耐受情况、停止管饲日龄、达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及谷氨酰转肽酶高值.结果:死亡率:治疗组13.8%,对照组13.2%(P=0.937 3);喂养不耐受发病率:治疗组12%,对照组78.3%(P<0.000 1);治疗组停止管饲日龄、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ALT)及谷氨酰转肽酶(γ-GT)高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日大便数较对照组多(P=0.010 3).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温旭新;蔡光华;周美红;张文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BiPAP无创呼吸机以鼻/面罩连接相应管路及电子压力控制系统为患者提供通气支持,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在呼吸内科广泛应用于Ⅱ型呼衰患者.通过对呼吸内科60例Ⅱ型呼衰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总结了应用过程中的护理经验和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司梅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对宫颈癌病人心理护理特征进行探讨,以寻求适当的心理疏导方法.主要从不同治疗阶段心理需要入手,分析病人心理,及时恰当的给予护理.医护人员要掌握并运用好心理学知识,使心理护理能大限度地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从而使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能按时完成治疗方案,达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作者:韩晓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胆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有胰胆系统病变的患者108例,将单纯行MRCP的36例患者设为A组,单纯行ERCP的36例患者设为B组,行MRCP及ERCP的36例患者设为C组,所有患者诊断均经内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结果:A组对病变定性诊断敏感性为75.00%(27/36),B组为77.78%(28/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诊断敏感性为94.44%(34/36),显著高于A组(P<0.05)及B组(P<0.05).结论:MRCP及ERCP均为有效的安全诊断胰胆系统病变的方法,且两者联合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性.
作者:凌文峰;于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87例.对照组采用单一鼻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玉屏风胶囊口服.结果:按文献标准评定疗效,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95.4%,高于单用鼻用激素患者(71.2%).结论: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比单用鼻用激素显著,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萍;高海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自护理专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压疮一直是困扰众多护理人员的难题.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造成局部组织血运障碍,组织营养缺乏,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坏死[1].尤其是危重患者和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大手术后等不宜翻身情况下,有效防止褥疮的发生显得极其重要.美国人Miehan统计过褥疮的流行率在148家急诊护理机构中达9.2%,其发生率在专科医院和福利性医院达到23%~27.5%,在综合性医院达到22%~35%.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260例适应证患者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发病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阐述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对发病人数与影响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全年感染性腹泻5~10月份高发,城乡结合部高发,气象因素中的平均气温、高气温、低气温,降雨量和托幼机构地区分布数与感染性腹泻发病呈正相关,而气象因素中的气压与发病呈负相关.高危因素电话调查问卷显示辖区感染性腹泻病例发病原因主要以不洁饮食、受凉、卫生习惯差和慢性疾病等为主.结论:轮状病毒为儿童腹泻病主要致病因素,故降低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是降低婴幼儿腹泻发病的关键,5岁以下儿童仍是预防腹泻的重点人群.感染性腹泻发病人数与月平均气温、平均高气温、平均低气温、平均气压和降水都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说明感染性腹泻也是受气象因素等综合条件影响的传染性疾病.高危因素调查提示不洁饮食、受凉、卫生习惯差和慢性疾病等导致感染性腹泻高发,实践证明,坚持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重点加强对水源及食品的监控与管理,完全可使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大幅度降低.
作者:王大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深入,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日臻成熟.三级网络是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基础[1]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员是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对其所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的执行、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SOP)的落实、降低医院感染率以及保障患者的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对如何发挥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员作用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我科1995-2010年采用salter骨盆截骨和penberton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体会及疗效分析.方法:治疗112例,共120髋.58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sater术+髋人字石膏固定术.62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penbeton+髋人字石膏固定术.术前行股骨髁上骨牵引2周.结果:120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12年.根据周永德疗效评定标准,优:70髋,良:28髋,中:18髋,差:4髋.优良率:81.7%.其中sater骨盆截骨术优良率82.8%,penbeton骨盆截骨术优良率80.6%.股骨头坏死4例,关节僵硬8例,感染2例.结论:根据髋关节、股骨头的病理特点、年龄、脱位高低进行具体分析,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周庆和;刘远忠;陈伟东;谢登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手术10例(15.2%),2周后择期手术21例(31.8%),非手术治疗35例(53.0%),非手术治疗组和择期手术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均短于早期手术组(P<0.05或0.01),早期手术组有2例出现并发症,66例患者治愈率100%,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依患者有无梗阻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情况下先行保守治疗.
作者:李秀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方法:以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 927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研究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6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出血原因、出血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1.13%,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2.67%,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29%,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以及多次剖宫产和宫腔操作史使产后出血率增加.结论:剖宫产术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避免胎盘因素特别是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使孕产妇健康、平安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荣吉;杨秋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