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晓英;高俊霞;徐春玲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发病原因、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32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26例,女6例,男女比为4.3:1,发病日龄15~78d,平均(41±6.2)d.出生时足月24例,早产8例;顺产25例,剖宫产7例.出生后应用维生素K121例,应用剂量1~5mg不等,应用次数1~3次不等.纯母乳喂养26例,人工喂养3例,混合喂养3例; 11例有疾病史,其中8例发热(25%),3例腹泻(9.4%),10例应用抗生素(31.3%).死亡4例(12.5%),放弃3例(9.4%),随访3例全部于放弃后2d内死亡.存活者遗留后遗症11例(34.4%).结论:男婴、日龄、早产、纯母乳喂养、抗生素应用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本病预后差,维生素K1能有效防治本病,但使用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书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胸吻合器联合断流加大网膜包肺治疗门脉高压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3月-2011年8月间采用经胸吻合器联合断流加大网膜包肺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行门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随访1~10年,术后门静脉(SV)血流量、大流速、门静脉内径均有所下降,1例于术后6年再次上消化道出血导致死亡,其余病例生存质量较好.结论:经胸吻合器联合断流加大网膜包肺术适合于断流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患者,其术后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稳定,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解记臣;李相杰;孙留安;马亚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温阳健脾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按照数字表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温阳健脾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加吗丁啉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餐后饱胀、上腹不适、嗳气的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健脾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借鉴.
作者:刘小琼;陈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病毒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 176 例轮状病毒感染并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5%和 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病毒性心肌损害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梁章聪;李晓东;丁家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0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21例直径15~25cm巨大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病例选择、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1例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均为良性肿瘤,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15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6例行附件切除术,平均出血量50ml,手术时间平均70min,平均住院5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选择病例,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作者:林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法在老年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灌肠法和常规灌肠法通便,观察2种方法排便效果及患者反应.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28例有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16例有效,总有效率5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良灌肠法治疗老年性便秘患者,排便效果好,患者依从性好,对患者心理伤害小.
作者:刘静;邹莉;陈素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Ⅳ期糖尿病足患者,利用负压封闭引流(VSD) 结合中西药换药治疗的效果.方法:52例Ⅳ期糖尿病足患者,36例单纯坏疽,坏死局限于足趾,无骨髓炎; 12例坏死范围累及部分跗骨合并慢性骨髓炎,4例深层感染无骨外露合并骶尾部褥疮,脑梗死后遗症卧床患者.控制血糖平稳后,清除坏死组织,行负压封闭引流.结果:52例患者病灶清除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血液循环丰富,局部组织无水肿,中药换药或植皮,均愈合,无复发.结论:Ⅳ期糖尿病足患者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伤小,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广东;张长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印片细胞方法在乳腺肿瘤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对近5年来146例乳腺肿瘤术中采用印片细胞和快速石蜡切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结果:两组在诊断准确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操作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印片细胞方法在乳腺肿瘤术中行快速病理诊断,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门诊作为医院服务窗口,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站,门诊护理人员是患者到医院所接触的第一者,分诊护士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就医过程是否正确和顺利,也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切实做好门诊分诊工作.
作者:李秀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对宫颈癌病人心理护理特征进行探讨,以寻求适当的心理疏导方法.主要从不同治疗阶段心理需要入手,分析病人心理,及时恰当的给予护理.医护人员要掌握并运用好心理学知识,使心理护理能大限度地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从而使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能按时完成治疗方案,达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作者:韩晓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1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住院号单双方法划分,治疗组(单号)58例,对照组(双号)53例,两组均于出生48h给予经口间断管饲,治疗组同时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观察对比两组以下指标:早期胃肠喂养耐受情况、停止管饲日龄、达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及谷氨酰转肽酶高值.结果:死亡率:治疗组13.8%,对照组13.2%(P=0.937 3);喂养不耐受发病率:治疗组12%,对照组78.3%(P<0.000 1);治疗组停止管饲日龄、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ALT)及谷氨酰转肽酶(γ-GT)高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日大便数较对照组多(P=0.010 3).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温旭新;蔡光华;周美红;张文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为顺应救援医学国际化趋势,在救援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和推进<急诊医学>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2009年尝试对救援医学五年制学生进行双语教学,取得了预期效果.同时体会到,还需在师资培养、教材选择及提高学生积极性等环节上进一步加强,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琼;张丹;周发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溶血性贫血患者常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含有自身抗体的患者红细胞在体内已被致敏,而血清中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在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干扰检测结果,甚至导致血型误定[1].因此在多年的工作中,我院总结出一套简易检测血型及配血方法,输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素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本文遵循课程开发要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理念,对<外科护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尽地描述和剖析,以促进教学活动的研究.
作者:魏红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方法:以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 927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研究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6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出血原因、出血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1.13%,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2.67%,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29%,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以及多次剖宫产和宫腔操作史使产后出血率增加.结论:剖宫产术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避免胎盘因素特别是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使孕产妇健康、平安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荣吉;杨秋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我科1995-2010年采用salter骨盆截骨和penberton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体会及疗效分析.方法:治疗112例,共120髋.58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sater术+髋人字石膏固定术.62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penbeton+髋人字石膏固定术.术前行股骨髁上骨牵引2周.结果:120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12年.根据周永德疗效评定标准,优:70髋,良:28髋,中:18髋,差:4髋.优良率:81.7%.其中sater骨盆截骨术优良率82.8%,penbeton骨盆截骨术优良率80.6%.股骨头坏死4例,关节僵硬8例,感染2例.结论:根据髋关节、股骨头的病理特点、年龄、脱位高低进行具体分析,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周庆和;刘远忠;陈伟东;谢登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产科麻醉关系到母体和胎儿的安全,风险相对较大.作为麻醉医师,除了要掌握麻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掌握孕妇妊娠期的生理改变、病理产科以及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积极预防正确处理,尽大可能保障母婴的安全.因此选择正确的麻醉方法非常关键,尤其是情况紧急的产科手术.腰麻起效时间快、阻滞效果好、肌松好,目前已被产科医师广泛接受[1].虽多家文献报道产科手术使用腰麻是较安全的麻醉方式,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本文综合各种因素,就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剖宫产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郑玉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利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在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0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75例,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压疮,并与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42例进行对比.结果: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预见性护理组压疮发生率较常规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何哲学;王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手术10例(15.2%),2周后择期手术21例(31.8%),非手术治疗35例(53.0%),非手术治疗组和择期手术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均短于早期手术组(P<0.05或0.01),早期手术组有2例出现并发症,66例患者治愈率100%,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依患者有无梗阻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情况下先行保守治疗.
作者:李秀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静脉穿刺常用于输液(血)、静脉注射、静脉抽血,是护士必备的基本功,因此它是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治,有时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为提高在校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帮助护生实现真人模拟穿刺成功,增强护生自信心,为其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周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