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门诊分诊质量 减少护患纠纷

李秀枝

关键词:门诊分诊, 护患纠纷, 服务质量, 改进措施
摘要:门诊作为医院服务窗口,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站,门诊护理人员是患者到医院所接触的第一者,分诊护士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就医过程是否正确和顺利,也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切实做好门诊分诊工作.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要点.方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保护血管,减少损伤,做到积极预防,密切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早期主动、被动地进行功能锻炼,坚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2例病人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已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使病人顺利康复.

    作者:邹凤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目的:探索培养临床应用型重症医学专科护士的有效体验式教学模式.方法:以贵州省第三期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学员为对象,采用试验性教学、实证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初步构建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四部分内容,分四阶段进行教学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体验式教学模式.结果:应用此教学模式完成贵州省第三期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学员培训,取得良好效果.学员理论培训平均成绩为(77.54±2.45)分,其中理论考试(65.53±4.57)分;综合考核(86.72±2.73)分;技能操作考核(89.83±1.83)分;学员参与度考核(94.61±3.11)分.结论:初步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是培养临床应用型重症医学专科护士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琼;江智霞;梁园园;雷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乳腺肿块彩色超声检查与病理组织学的联系

    本文分析总结了5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彩色超声声像图特征以及各声像图特征的诊断价值,并应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对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了处理观察,对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病理组织学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乳腺肿块声像图诊断中,以边界回声特征为重要,它是良、恶性鉴别的关键.乳腺癌多表现为肿块前、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恶性晕),这与癌组织浸润和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有关,CDFI显示肿块周围及实质内多数有血流信号;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光滑,侧缘回声减弱(侧方声影),这与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有完整包膜有关.肿块后方回声衰减程度与肿瘤内纤维组织含量以及肿瘤性质有关.乳腺肿块的分布依次为外上>内上>外下>内下象限.

    作者:耿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磺胺嘧啶银治愈巨大褥疮的护理1例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目前因护理人员责任心大大加强,褥疮的发生率已大大减少,但是一旦发生褥疮,治疗比较复杂,特别是巨大褥疮的治疗更加困难.磺胺嘧啶银具有磺胺嘧啶和银盐的双重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且具有收敛作用,可使疮面干燥、结痂和早日愈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肾内科见习模式改革浅谈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 是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实践的第一步.肾内科理论授课学时较少,很多内容要通过临床见习来完善.传统的见习模式是根据理论课授课的进程,安排一大组约12~13名学生在下午对病房里的个别典型病例进行见习,这种方法已实行多年,但是随着医患关系的改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的见习教学模式在肾内科见习中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国内对肾内科见习方法也进行了许多尝试 [1] .

    作者:施晓松;唐军;石永兵;沈华英;李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胰胆系统病变应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的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胆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有胰胆系统病变的患者108例,将单纯行MRCP的36例患者设为A组,单纯行ERCP的36例患者设为B组,行MRCP及ERCP的36例患者设为C组,所有患者诊断均经内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结果:A组对病变定性诊断敏感性为75.00%(27/36),B组为77.78%(28/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诊断敏感性为94.44%(34/36),显著高于A组(P<0.05)及B组(P<0.05).结论:MRCP及ERCP均为有效的安全诊断胰胆系统病变的方法,且两者联合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性.

    作者:凌文峰;于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87例.对照组采用单一鼻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玉屏风胶囊口服.结果:按文献标准评定疗效,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95.4%,高于单用鼻用激素患者(71.2%).结论: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比单用鼻用激素显著,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萍;高海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1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住院号单双方法划分,治疗组(单号)58例,对照组(双号)53例,两组均于出生48h给予经口间断管饲,治疗组同时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观察对比两组以下指标:早期胃肠喂养耐受情况、停止管饲日龄、达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及谷氨酰转肽酶高值.结果:死亡率:治疗组13.8%,对照组13.2%(P=0.937 3);喂养不耐受发病率:治疗组12%,对照组78.3%(P<0.000 1);治疗组停止管饲日龄、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ALT)及谷氨酰转肽酶(γ-GT)高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日大便数较对照组多(P=0.010 3).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温旭新;蔡光华;周美红;张文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外科护理》教案

    本文遵循课程开发要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理念,对<外科护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尽地描述和剖析,以促进教学活动的研究.

    作者:魏红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剖宫产手术腰麻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产科麻醉关系到母体和胎儿的安全,风险相对较大.作为麻醉医师,除了要掌握麻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掌握孕妇妊娠期的生理改变、病理产科以及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积极预防正确处理,尽大可能保障母婴的安全.因此选择正确的麻醉方法非常关键,尤其是情况紧急的产科手术.腰麻起效时间快、阻滞效果好、肌松好,目前已被产科医师广泛接受[1].虽多家文献报道产科手术使用腰麻是较安全的麻醉方式,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本文综合各种因素,就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剖宫产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郑玉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印片细胞和快速石蜡切片在乳腺肿瘤术中病理诊断价值的研究体会

    目的:探讨印片细胞方法在乳腺肿瘤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对近5年来146例乳腺肿瘤术中采用印片细胞和快速石蜡切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结果:两组在诊断准确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操作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印片细胞方法在乳腺肿瘤术中行快速病理诊断,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胰腺炎对因治疗的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的主要不同诱因,探讨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方法:应用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酸、抑制胰腺分泌、抑制胰酶、静脉营养支持、中药清胰汤等方法保守治疗;如胆源性胰腺炎有手术指征行手术治疗.结果:胆源性胰腺炎48例,保守治疗35例,手术治疗13例,全部康复出院.酒精性胰腺炎8例,保守治疗康复7例,1例转为慢性胰腺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4例保守治疗康复.结论:依据急性胰腺炎不同的主要诱发因素,综合性非手术治疗是有效方法,而手术治疗则是合理的补充.

    作者:张增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体会(附21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0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21例直径15~25cm巨大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病例选择、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1例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均为良性肿瘤,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15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6例行附件切除术,平均出血量50ml,手术时间平均70min,平均住院5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选择病例,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作者:林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延误诊断75例分析

    我院自2001年10月-2011年10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283例,其中有75例不同程度的延误诊断,现对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腹部闭合性损伤延误诊断的因素,总结早期诊断的方法.

    作者:朱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酚妥拉明用于肾上腺素不良反应的1例报告

    肾上腺素作为急救药品在抢救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心脏骤停等重症病人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副作用较多,临床应用时需严格掌握好适应证,保证正确的用药途径和给药剂量,才能避免不良反应和严重后果.肾上腺素的用药说明中指出成人和儿童的给药途径均为皮下或肌内注射,对于新生儿的用法和用量却没有提及.临床上在抢救新生儿窒息等重症时正确的给药途径应是静脉注射或气管内滴入.而临床上也不乏见新生儿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病例,现对于皮肤不良反应的处理没有统一的临床规范,我院NICU近年来采用酚妥拉明局部湿敷治疗的办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军;李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2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发病原因、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32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26例,女6例,男女比为4.3:1,发病日龄15~78d,平均(41±6.2)d.出生时足月24例,早产8例;顺产25例,剖宫产7例.出生后应用维生素K121例,应用剂量1~5mg不等,应用次数1~3次不等.纯母乳喂养26例,人工喂养3例,混合喂养3例; 11例有疾病史,其中8例发热(25%),3例腹泻(9.4%),10例应用抗生素(31.3%).死亡4例(12.5%),放弃3例(9.4%),随访3例全部于放弃后2d内死亡.存活者遗留后遗症11例(34.4%).结论:男婴、日龄、早产、纯母乳喂养、抗生素应用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本病预后差,维生素K1能有效防治本病,但使用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书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预防脑卒中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在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0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75例,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压疮,并与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42例进行对比.结果: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预见性护理组压疮发生率较常规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何哲学;王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效果和体会.方法:本组共5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均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护理方面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熟练.结果:5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12个月,神经功能评定,均有2~3级恢复,术后2个月均能坐起活动.结论:认真学习椎弓根固定器械的特点,熟练地掌握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的特点,更好地配合术者进行手术,控制手术时间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

    作者:韩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程探讨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疗程.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d~1岁且感染CMV的6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33例,治疗1组给予GCV 5mg/kg,2次/d,静脉滴注,连用2周.治疗2组给予GCV 5mg/kg,2次/d,静脉滴注,连用2周作为诱导期,接着给予维持期治疗,即予GCV 5mg/kg,1次/d,静脉滴注,连用14d,两组均给予保肝退黄治疗.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监测其血CMV-IgM水平.结果:治疗2组的SB和ALT恢复正常的时间均较治疗1组短,差异有显著性.GCV治疗2个月后随访治疗2组的CMV-IgM转阴率为87.88%明显高于治疗1组的36.36%,差异有显著性.结论:GCV诱导期加14d维持期的治疗CMV肝炎临床症状好转快,缩短病程,能获得较高的CMV-IgM转阴率.

    作者:杨金玲;李爱香;张竹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Ⅳ期糖尿病足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Ⅳ期糖尿病足患者,利用负压封闭引流(VSD) 结合中西药换药治疗的效果.方法:52例Ⅳ期糖尿病足患者,36例单纯坏疽,坏死局限于足趾,无骨髓炎; 12例坏死范围累及部分跗骨合并慢性骨髓炎,4例深层感染无骨外露合并骶尾部褥疮,脑梗死后遗症卧床患者.控制血糖平稳后,清除坏死组织,行负压封闭引流.结果:52例患者病灶清除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血液循环丰富,局部组织无水肿,中药换药或植皮,均愈合,无复发.结论:Ⅳ期糖尿病足患者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伤小,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广东;张长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