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例白塞病临床回顾分析

刘婷;张浩

关键词:白塞病,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白塞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女性居多,87.0%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多数以口腔溃疡、皮肤损害、外生殖器溃疡为主要表现,眼部损害程度较轻.药物联合治疗对疾病有较好疗效.结论:白塞病临床表现多样化,需进一步认识其特点,个体化合理用药,提高诊治水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用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医用物理实验是面向医学生的基础实验教学,本文以实验教学实践为出发点,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进考试方法等,提高医用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

    作者:侯若莹;付大伟;孟媛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PICC置管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治疗,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流程任务制定,实现护理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通过运用护理路径,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同比下降了10.10%~14.40%,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减少了9.30%~9.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控制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住院费用,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社会效益.

    作者:曾丽媚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湿性敷料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湿性敷料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采用美皮康系列敷料为伤口创造密闭式湿性换药环境,将68例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疮面敷美皮康系列敷料)和对照组33例(疮面涂百多邦或雷呋诺尔纱条加盖无菌敷料)进行局部伤口护理,同时结合系统的全面护理,比较换药次数、治愈率和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1%)明显优于对照组(63.6%) (P<0.01),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16.2±6.1)d,短于对照组(23.9±13.7 d) (P<0.01),治疗组患者换药次数(12.9±9.6)次少于对照组(23.3±13.6)次(P<0.01),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皮康敷湿性换药方法能减轻患者换药时的创面疼痛,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明显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确为伤口护理的好方法.

    作者:胡锦玉;丁丽;章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体会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70例,均对其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70例患者随访9~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过程中出现1例髋螺钉切割,2例髋内翻,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4.3%.结论:DHS适宜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理想.

    作者:王建涛;张立波;赵海峰;王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91例新生儿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新生儿血糖易受各种生理及病理因素影响而降低,对于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严密监测血糖,积极防治,尽量减轻低血糖致脑损伤的程度.由于其症状不典型,如不检测血糖不易发现和诊断,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脑损伤,损伤程度与低血糖严重程度及高危因素密切相关,故及时纠正危险,监测血糖,治疗原发病,预防及避免新生儿持续低血糖的发生对新生儿健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郭月婵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抗生素灌洗配合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抗生素灌洗配合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方法:选择20例外科危重症监护中心的重症肺炎病人(符合我国制定的重症肺炎标准)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经纤支镜获取痰液标本行病原学检查,并根据药敏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A组常规静脉使用抗生素基础上配合纤支镜病灶肺段敏感抗生素灌洗,B组作为对照组.测定体温、血压、氧合指数,追踪血常规、胸片、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病人症状改善较B组快,机械通气时间也明显低于B组.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抗生素灌洗配合静脉使用抗生素较单纯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

    作者:叶乔冬;黄庆;王启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我院门急诊药房退药处方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门急诊患者退药原因,总结经验,为减少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7-12月间门急诊退药处方进行分类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1 082张退药处方,退药原因主要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门急诊患者入院治疗、治疗方案发生变更,数量多、患者家里有同样药品、禁忌证、医生处方信息录入出错、学生开处方带教老师没审处方而出错等.结论:加强医患沟通,开展合理用药咨询服务,规范退药程序,通过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周燕芬;蔡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脑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脑出血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胶原酶定位注射构建脑出血大鼠模型,然后给予G-CSF腹腔注射连续5d,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星形胶质细胞.结果:G-CSF治疗组大鼠出血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结论:G-CSF可增强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这种增殖可能参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脑出血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孕晚期妇女感染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1例

    我院于2011年12月7日收入1例感染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孕晚期妇女,现进行探讨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女,20岁,于2011年12月7日因血小板严重减低(PLT:7×109/L)入院,患者自诉于11月19日至今,一直在外院定期监测血小板,波动值在20×109/L左右.

    作者:王燕;张凯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床边工作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床边工作制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病房配置多功能流动工作车作为护士的工作站,在病床边实施床旁查房及护理工作.结果:将实施前后病房的护理质量、护理记录书写、护理服务质量指标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床边护理工作制,促进了护理计划落实,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激发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病人满意率及护士自身的地位.

    作者:陈婉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辛伐他汀(舒降之)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和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治疗20周.检测治疗前、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TC、TDL-C的变化.结果:两组都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TC、TDL-C,其中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舒降之)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刘清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178例宫颈癌患者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回顾性研究178例宫颈癌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0月期间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或术后辅助性放疗及化疗的17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探讨患者因素、肿瘤因素及治疗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及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DFS)分别为70.2%与67%.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盆腔淋巴结转移、放化疗结合方式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病理分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PS评分、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盆腔淋巴结转移、放化疗结合方式是影响宫颈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蒋骞;谭榜宪;周业琴;马代远;任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应用固定矫治器治疗儿童替牙颌时期错颌畸形的临床体会

    儿童替牙颌时期是指全部乳牙被恒牙替换的阶段,此阶段是口颌及颅面形态的主要形成和功能完善期,在此期内,任何不利于全身及口腔面部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均可能导致牙的发育、萌替、排列及咬颌异常,虽然这一时期有些错颌可能是暂时性的,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可能自行调整恢复正常,但大部分由于这段时期比较长,任何出现的牙列异常均可能导致永久性错颌的形成,并且多数口腔医师认为口腔正畸治疗一般在儿童恒牙列建立后,在此阶段很少对患儿进行早期矫治,或者只是采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相应简单治疗.

    作者:周明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为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方法:常频组:20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高频组:20例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监测48h内吸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等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及临床转归.结果:FiO2常频组在12h后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高频组在1h后就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气24h后,高频组的FiO2低于常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气治疗后两组患儿肺的OI均呈降低趋势,与通气前相比较,常频组在12h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高频组在通气1h后就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通气12h后高频组OI显著低于常频组(P<0.05),高频组的PPHN和ALS发生率低于常频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FOV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对心血管无明显副作用,效果优于常频机械通气.

    作者:蔡光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10例妊娠合并肝硬化孕妇分娩的护理

    肝硬化合并妊娠是妊娠期较少见的合并症,发病率在0.2%以下[1].我院妇产科自2005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治了10例妊娠合并肝硬化患者.通过妊娠期跟踪护理,检测肝硬化病情变化,心理护理;分娩、手术期评估病情,对症治疗,胎儿监测,处理腹水;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及伤口的护理等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10例孕产妇顺利产出健康婴儿,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苏春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2例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52例,其中32例(62%)为单纯性不典型增生(增生组),20例(38%)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合并癌变(癌变组).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孕产次,体质指数(BMI)、绝经及阴道流血情况、B超检查].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了分段诊刮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年龄:患者平均年龄为(50±11)岁,其中癌变组为(51±11)岁,增生组为(50±10)岁,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孕产次,两组患者孕产次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BMI:癌变组明显高于增生组[分别为(27.9±5.4) 和(25.2±2.91),P<0.05].(4)绝经及阴道流血情况:绝经后患者癌变组为50%(10/20),增生组28%(9/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癌变组为(9/10)增生组(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B超检查:癌变组阳性(指宫腔有回声团),明显高于增生组[分别为80%(16/20)和50%(16/32),P<0.05].(6)分段诊刮的诊断价值.结论:对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患者,应积极进行分段诊刮,分段诊刮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中,若其BMI较高或B超提示宫腔有回声团,应警惕合并子宫内膜癌可能.

    作者:刘晓春;黄四新;李名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酚妥拉明的小儿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处理措施.方法:对应用酚妥拉明的186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39例患儿出现鼻塞、烦躁、心率明显加快等不良反应.结论:酚妥拉明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大多为一过性,经减量、减速或停药等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

    作者:鲍福全;鲍朝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

    目的: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方法: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30只和模型组40只,空白组给予基础饲料并腹腔注射等剂量柠檬酸缓冲液,模型组给予高热量、高糖、高脂饮食饲养并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至12周.观察两组大鼠体重和外观行为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第4周开始体重呈明显持续增加,第12周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外观行为学变化:模型组大鼠第4~8周被毛脱落、倦怠、懒动、嗜睡,饮食量1~8周增加,9~12周减少,饮水量增加,大便干结,臀尾出汗潮湿;第11~12周出现臀毛枯黄,尾淤斑,舌紫暗.结论:高热量、高糖、高脂饮食配合STZ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造模时间延长表现出由气阴两虚逐渐发展为气阴两虚兼痰浊(血淤)证演变趋势,具有中医证候动态变化特点.

    作者:唐年亚;姚斌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目标性监测与干预在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与干预在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成员负责对留置导尿的患者进行监测,针对监测结果,修订控制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强调过程监控.结果:实施目标性监测2年,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从2010年的6.07%下降至2011年3.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下,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惠珍;吕淑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按照高血压诊断和分级标准,选择我科2011年收治的205例老年原发高血压病患者,并依年龄级别分为3个亚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住院的青中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组间、组内比较.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各亚组血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Hcy呈上升趋势,可能与疾病的病程和病理损害程度有关.高血压各亚组内性别间比较,Hcy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当Hcy大于13.0mmol/L时,血Hcy对不同级别高血压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检测Hcy,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作者:刘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