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体会

侯宁;宜全;张根水;罗健东

关键词:PBL教学法, 药理学, 教学实践
摘要:P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模式.近年来广州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将PBL教学模式引入药理学理论教学中,实践证明P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探索优秀医学教育模式奠定基础.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安定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的临床作用

    目的:探讨安定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处理,安定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安定处理,观察两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安定组产程活跃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安定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定可明显缩短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率,能明显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余小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我院收治的2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中10例予药物保守治疗,7例成功,3例失败,补充手术治疗.18例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17例术后清宫,痊愈出院,1例失败,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患者直接行子宫全切术.结论:经阴道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合血β-HCG检测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有效方法,其治疗方法多样,应结合多因素给予个体化治疗.

    作者:陈莹莹;范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黄芪针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黄芪针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黄芪针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倍他司汀治疗,对两组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半年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黄芪针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起效快,复发率低,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伟忠;陈少;戴星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颈后路椎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21例围手术期护理

    我科自2004年1月-2007年5月间收治的应用颈后路椎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伴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共21例,经3年以上随访,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柯明珍;杨华;卢天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鼻腔中部异常结构矫正术在慢性鼻炎治疗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有结构异常的慢性鼻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62例鼻中部解剖结构变异及黏膜病变的慢性鼻炎患者按手术意愿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采用鼻腔中部异常结构矫正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耳鼻咽喉科微波治疗仪治疗.治疗上两组均给予对症处理,随访半年以上.结果:实验组术后3、6、12、18个月时的有效率分别为50.00%、82.35%、91.18%、94.12%;无1例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术后3、6、12、18个月时的有效率分别为89.29%、85.71%、46.43%、39.29%.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8例,术后3个月时对照组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18个月时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纠正鼻腔病变能有效解除慢性鼻炎临床症状,恢复鼻腔正常生理功能,中远期效果好.

    作者:李惠涛;李菊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针药结合法治疗慢性咽炎8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法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加口服慢咽舒柠颗粒)和对照组(仅口服慢咽舒柠颗粒)各43例.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法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岳;蒋李园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无手术死亡,左膈下积液15例,肺部感染发热6例,切口感染9例,切口裂开3例,腹腔大出血2例,吻合口瘘1例.106例得到随访,随访6个月~8年,无肝性脑病发生.结论: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的操作简便、安全,疗效满意.

    作者:冯广革;闫文;朱一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研究PBL教学模式在中专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中专护理专业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开展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并行问卷调查和成绩测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班病理学科成绩为(84.67±16.28)分,对照班病理学科成绩为(71.83±14.62)分,两班病理学科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显示:PBL的教学效果得到同学的普遍认可,P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结论:在病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潘齐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应用循证护理预防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循证护理方法在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tis,AP)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研究组(30例),常规组按基础护理课本要求进行护理;研究组按循证护理方法进行预防护理,将收集的各种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吞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体系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从而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何向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动静脉内瘘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实施,以延长内瘘寿命和维护其功能良好,大限度提高透析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2 年2月终末肾病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制定计划,建立动静脉内瘘质量评价体系,将评价体系应用到本院血液净化中心动静脉内瘘血管的护理工作中,分析评价影响动静脉内瘘寿命和功能的因素,制定实施干预措施,并评价实施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提高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其功能的良好,达到充分透析,提高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由于血管通路导致的各种透析并发症,减少由此导致的住院率和经济负担,终降低透析患者死亡率,延长其生存周期.结论:动静脉内瘘质量评价体系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充分应用,使患者尽快掌握对动静脉内瘘的相关健康知识,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也有利于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鼻内镜治疗分析

    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鼻窦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先进、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法.现对2009年1月-2011年7月完成的46例鼻窦内镜手术并完成随访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总结鼻窦内镜手术的疗效,减少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正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B超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B超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临床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225例,本组患者均行B超检查.结果:单纯性阑尾炎B超诊断符合率为85.7%,化脓性阑尾炎B超诊断符合率为97.1%,坏疽性阑尾炎B超诊断符合率为92.4%,阑尾周围脓肿B超诊断符合率为95.2%.结论:B超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较高,且简便、快速、无创,能够反复检查,值得借鉴.

    作者:王玉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综合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积极作用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作用.方法:选自2011年1-5月期间住院病情稳定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除此之外再进行综合治疗,内容包括实施人文关怀、生活技能训练、工娱治疗、心理干预、健康指导、社会支持,治疗3个月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IPROS因子分值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综合治疗不仅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生活能力,而且改善了患者的部分精神症状.

    作者:王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隔姜灸疗法对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浆纤溶系统的影响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浆纤溶系统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可能发病机制;并观察隔姜灸疗法对其的疗效.方法:(1)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DPN组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测定血浆纤溶系统相关指标后进行比较;(2)予隔姜灸疗法治疗DPN患者并观察其疗效.结果:(1)DPN组和NDP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AI-1、t-PAI、D-Dimer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DPN组内不同纤维异常者和NDPN组比较,同时合并运动+感觉纤维异常者t-PAI、PAI-1、D-Dimer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隔姜灸疗法治疗DPN 患者后显效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DPN患者血浆纤溶系统有明显变化,且以混合纤维异常者明显;提示纤溶系统变化有可能参与其致病过程.(2)隔姜灸疗法对DPN 症状缓解起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韦华;韦凤丽;韦淑珍;石丽萍;金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在心跳骤停患者护理配合中的启示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造成了有效排血的停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而心肺复苏是对心跳骤停患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也是医护配合抢救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急诊心肺复苏和有效的护理配合能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心肺复苏指南问世50年了,每一次指南的更新都标志人们在心脏骤停救治历程中的一次观念变革.

    作者:刘淑琼;郑远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辛伐他汀(舒降之)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和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治疗20周.检测治疗前、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TC、TDL-C的变化.结果:两组都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TC、TDL-C,其中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舒降之)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刘清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案例式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护理课程是高等护理教育中的主干课,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护士的关键课程.以往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现在和将来社会的需要,改革临床护理课程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案例式教学它以临床病例为中心,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研讨有关的基础和临床知识,训练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处理临床案例的能力.

    作者:李囡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重疾病,具有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的特点,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而病死率高达6%~10%[1,2].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抑制胃酸、提高胃内pH值,从而迅速有效的止血及预防再出血.笔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秋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联合应用消化道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消化道干预措施对降低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192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直接消化道干预组、间接消化道干预组、综合组.间接消化道干预组应用游泳并抚触措施、直接消化道干预组应用早期通便措施、综合组联合应用游泳并抚触及早期通便两种措施,比较3组胎粪初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每日排便次数、生后1~6d黄疸指数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结果:综合组胎粪初排时间及胎粪转黄时间较直接消化道干预组和间接消化道干预组提前(P<0.01),每日排便次数较其他两组增多(P<0.01),生后3~6d黄疸指数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比两组降低(P<0.01).结论:联合应用消化道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作者:罗海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对慢性荨麻疹的检测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MORA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慢性荨麻疹的检测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将变应原生物波逆转,回输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利用生物共振系统进行脱敏治疗总有效率为86.4%,痊愈率为41.7%.结论:MORA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可有效地检测及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且复发率相对较低.

    作者:邵银红;任虹;匡薇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