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膜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49例临床分析

丁勇;纪国庆

关键词:腹膜后, 腹腔镜, 单纯性肾囊肿, 去顶减压术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经验.方法:将49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在全麻下经腹膜后途径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结果:4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5~80min,平均52min.术中出血25~60ml,平均35ml.术后24~48h拔出引流管,无出血、尿漏、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7d,平均5d.随访8~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和颅内多靶点组合毁损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均在CT和MRI图像融合技术指导及计算机辅助下,采用杏仁核、伏隔核、内囊前肢、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按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1990年制定的疗效评定方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80例患者中,术后2周显著进步36例,进步41例,无效3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96.25%;术后6个月显著进步43例,进步33例,无效4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9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安全有效.

    作者:徐会厂;高宇;武玉龙;扈西一;辛军;李宪锋;任廷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鼻咽癌放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鼻咽癌放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方法:对70例鼻咽癌患者出现的不同放疗反应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都渡过急性反应期,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完成疗程,效果满意.结论:采取积极有效恰当的护理可减少放疗反应,促进患者完成鼻咽癌放射治疗.

    作者:孙颖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快速生物监测缺陷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快速生物监测缺陷原因.方法:采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压力蒸汽灭菌后进行快速生物监测.结果:共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快速生物监测 186次,其中184次合格,2次发生缺陷.结论:快速生物监测各环节干扰因素很多,其中规范化技术操作是防范缺陷的核心.加强快速生物监测各环节质量监控,避免发生缺陷而影响结果判断.

    作者:陈献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sPARc和E-cadherin在肾盂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sPARc和 E-cadherin在肾盂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本文应用免疫组化的检测方法对随机选择自2007年11月-2011年1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30例肾盂癌患者以及30例正常患者肾盂组织的sPARc和E-cadherin蛋白进行检测,分析这两种蛋白分别在肾盂癌病理中的表达.结果:SPARC蛋白在正常肾盂内膜组织、肾盂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5%、58.8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 在肾盂癌组织和正常肾盂黏膜上皮细胞膜上都有表达,但在肾盂癌组织E-cadherin表达阳性率(9/30,30%) 较正常肾盂黏膜上皮组织显著降低(30/30,10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PARc和E-cadherin在体内的表达与肾盂癌细胞侵袭以及转移等都有密切关系,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PARc和 E-cadherin蛋白在肾盂癌中的表达从而为肾盂癌的预后判断及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少锴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浅谈做好机能实验学准备工作的体会

    机能实验学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掌握实验学知识、科研方法,提高其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场所.实验准备工作是整个机能实验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当一名称职的机能实验教学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尽职尽责地做好实验教学前的每一项准备工作,切实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做出努力.为提高机能实验学准备工作质量,确保机能实验成功,我中心在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师、实验准备的步骤和措施等方面做出改进和加强.

    作者:王元元;杨卫东;陶明飞;陶静;倪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利普刀治疗宫颈病变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利普(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适应证、疗效观察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0例患者经妇科检查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病变而采用Leep刀手术切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远期继发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为97%,平均时间为10min,出血量8~10ml.术后2个月复查,宫颈管有息肉样增生12例,用小号环切电极切除后无复发,继发感染2例.结论:Leep 刀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手术时间短,简单易行,治疗效果佳,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翁洁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普通外科室的108例即将实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54例患者实行麻醉前留置导尿管术,另外54例患者实行麻醉后留置导尿管术,再按相同方式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行医院常规护理,临床观察着重针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舒适度等指标进行及时观察,并与麻醉后插管的患者临床观察结果相比较.结果:干预组置管期间舒适度与对照组相比有较大提高,干预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同置管前以及置管时相比较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变化较为明显,两组患者临床调查结果相比较差异较为显著.疼痛刺激发生率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针对腹部手术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实行一定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插管时疼痛感,提高患者置管期间的舒适度,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危瑾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100例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我院100例接受该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1d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7d 和1个月的视力、眼压和前房深度都有进一步恢复,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视力恢复快、术后散光轻等优点,简便易行、费用低廉,适合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康震雷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与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与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用地氯雷他定的治疗.

    作者:唐文乐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附103例报告)

    目的:研究对比单纯腺性膀胱炎电切术以及术后加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化疗对预防复发及癌变的疗效.方法:103例行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经尿道电切术后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对照组:50例,仅单纯电切,术后均口服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1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复发率及观察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不良反应.结果:随访7~63个月,平均35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6/53),复发率6.5%(3/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7/50),复发率16.2%(6/37).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丝裂霉素主要不良反应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很少有因骨髓抑制、肝肾毒性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应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能明显提高腺性膀胱炎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俊;张志明;陈柯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深圳皮具行业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评估深圳皮具行业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两家大型皮具厂外来农民工1 000人为调查对象,使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外来农民工自觉近期心理健康良好的占64.7%,一般的占30.7%,感觉差的占4.6%,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环境、教育程度、家庭关系及社保情况的皮具行业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居住环境和家庭关系是影响皮具行业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深圳皮具行业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家庭关系对皮具行业农民工自感心理健康起到独立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改善皮具行业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小敏;刘莹;潘瑞胤;周杰;段利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12例住院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脑梗死患者均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如改善脑细胞代谢,降低颅内压及对症支持处理,在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次/d,连续10d;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30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次/d,连续10d.10d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改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和临床表现

    目的: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诊断.方法:对73例HIE患儿进行CT头部平扫,分析CT征象.结果:28例诊断为轻度HIE,32例诊断为中度HIE,13例诊断为重度HIE.结论:CT能及时准确诊断HIE.

    作者:田耀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346例产妇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近年来,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分析我院346例产妇病例资料,探讨降低剖宫产率及术后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346例产妇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指征有:心理因素(初胎、紧张、社会因素);产妇异常(高龄、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程异常);胎儿异常(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巨大儿、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剖宫产率为58.1%,导致剖宫产术的首要原因已有被动因素(产妇、胎儿异常)变为主动原因(社会因素).结论: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首要原因主要归结于社会因素,专科医护人员应提高产科质量,与产妇充分沟通剖宫产的利与弊,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使剖宫产率降低.

    作者:何明会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顺娩肩难产的处理

    肩难产是指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被嵌顿在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方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者[1].由于肩难产发生突然,常不能准确预测,易引发严重的母儿并发症,给患儿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顺娩发生的20例肩难产病例,探讨肩难产的处理.

    作者:官晓斐;徐建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腹膜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49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经验.方法:将49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在全麻下经腹膜后途径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结果:4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5~80min,平均52min.术中出血25~60ml,平均35ml.术后24~48h拔出引流管,无出血、尿漏、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7d,平均5d.随访8~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丁勇;纪国庆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T1~3N1-2M0近端胃癌胃裸区清扫加D2根治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胃裸区清扫加D2根治术治疗近端胃癌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58例T1~3N1-2M0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9例,A组行D2根治术+胃裸区清扫,B组行D2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术后5年生存率、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消化系并发症及Spitzer生存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较B组患者Spitzer生存评分远期改善明显(P<0.05);其治疗后总有效率、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P<0.05);其肿瘤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明显增加(P>0.05).结论:胃裸区清扫加D2根治术治疗近端胃癌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谯时文;姜淮芜;黄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冠脉介入手术后应用动脉血管封堵器的护理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冠脉介入术后应用动脉血管封堵器与传统加压法两组患者止血效果观察,来选择更可靠的术后止血方法.方法:随机将238例接受冠脉介入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18例,实验组术后安置动脉血管封堵器止血,对照组给予传统加压法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及引起的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120例采用安置血管封堵器的患者,止血效果好,术后康复时间短,无并发症,1例患者周围软组织有少量出血,18例诉不适感;对照组118例采用传统加压法的患者,经加压后无再出血,止血效果好,8例周围软组织有少量渗血,90例患者诉卧床时间长,伤口压力引起不适感.结论:通过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观察,应用动脉封堵器止血的患者止血快,卧床时间短,舒适度有效提高,饮水量增加,有利于造影剂的排泄.术后应用动脉血管封堵器是可靠的止血方法,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利颖;尚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重症苯巴比妥中毒抢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苯巴比妥中毒的抢救方法.方法:对13例重症苯巴比妥中毒患者,均采用彻底洗胃、大量补液、利尿、氧疗、血液透析、钠洛酮和美解眠应用等综合抢救措施.结果:13例重症苯巴比妥中毒患者均抢救成功,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重症苯巴比妥中毒患者及早采取彻底洗胃、大量补液、血液透析及钠洛酮应用等综合治疗,可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金霞;陈利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37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的原则、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10月手术治疗的37例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术后肠梗阻症状均获缓解,肠蠕动恢复良好,行Ⅰ期切除吻合术25例,Ⅰ期切除近端造瘘Ⅱ期吻合术8例,单纯造瘘3例,捷径吻合术1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漏2例,均经换药引流1周后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处理是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童登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