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8例老年患者PPH的观察和护理

金舟;彭红霞

关键词:餐后, 低血压, 老年人,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118例老年人餐后血压变化,减少因血压过低造成的不利影响,探讨预防老年人进餐后血压下降的护理措施,进一步加强预见性护理.方法:选择住院老年患者118例,观察进餐对血压的影响,以早、中、晚三餐后20、40、60、90、120min所测血压与餐前血压做配对t检验,并记录餐后有无不适.结果:餐后与餐前相比,118例老年人三餐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餐后20、40、60、90、120min与餐前血压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aP<0.01,bP<0.05).平均下降幅度以早晚餐下降幅度较大;餐后收缩压的下降幅度大于舒张压;又以餐后60min血压下降幅度为明显.77例患者餐后都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有41例因为血压过低,出现头晕、心慌、胸闷不适等低血压症状.结论:餐后低血压是否产生症状与血压下降的幅度和速度有关,尤其对于高龄及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老年患者,要进行防止餐后血压下降所致意外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并文献复习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是一组以轻微外伤后,皮肤和黏膜水疱形成为共同特征的基因遗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依分型不同轻重不一.我院于2010年11月收治1例新生儿EB患儿,考虑为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有其自身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同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微生物检验》课程中的应用

    <微生物检验>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知识量大、内容繁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示教为主,针对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我院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模拟教学、角色扮演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及思维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作者:张宗建;唐峰波;何丽珍;苗立群;薛漫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大黄素对白血病K562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体外研究近况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大黄(Rhubarb)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泻下攻积、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表明,大黄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及改善脏腑功能等多种作用.其有效成分之一的大黄素(Emodin,EM)是一种蒽醌类化合物,对于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杀灭作用.

    作者:孟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儿童扁桃体挤切术后护理

    扁桃体摘除术是各医院耳鼻喉科普遍开展的手术,我院用全麻、局部麻醉、运用单刀式扁桃体挤切器切除扁桃体,以损伤小、出血少[1]、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作者:甘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T(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50例ACS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5例;对照组45例.用Eleesys2010分析测定以上cTnT、Myo、CK-MBmass含量.结果:UAP组Myo、cTnT、Ck-MBmass的阳性率分别为25.6%、40.1%、12.0%;AMI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6.8%、87.0%、43.5%.结论:cTnT是反映心肌组织损伤的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在ACS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玉洁;王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危险程度的护理干预的探讨

    目的:探讨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危险程度的观察方法及其延伸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成立医院和社区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压疮高危人群、家属和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知识培训、指导追踪,对60例社区长期卧床患者采用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评分,并进行危险程度分级.结果:社区长期卧床患者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越小,发生压疮危险性越高,危险程度越大(P<0.05).结论:通过全程有效护理干预,应用Norton评分法评估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危险程度,减少社区压疮发生,有效预防社区的压疮发生率.

    作者:王玉媛;陶腊枝;徐莲香;陈素霞;游韶辉;方彩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低场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低场MRI机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临床疑似为脑梗死的37例患者包括超急性期(发病后6h内)5例,急性期(发病后6~3d内)32例进行DWI和常规MRI检查,对急性期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病变的演变规律.结果:DWI较常规MRI其他序列脑梗死更有明显优势,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敏感度为100%.结论: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选择佳扫描参数,对急性期脑梗死作出诊断及治疗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仝占胜;郝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5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恶性胸水的54例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排尽胸水,再给予胸腔灌注顺铂化疗,同时进行13.56MHz体外高频热疗.观察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明显减少,胸闷、气促等症状明显改善,胸痛、胸闷、恶心、呕吐、纳差等不良反应较少.结论:采用体外高频热疗加局部抗肿瘤药物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明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7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组、多虑平联合心理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每组24例,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N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组在治疗2周内见效(P<0.05),4~6周疗效更加显著,且优于其他两组.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见效快、疗效好,可以促进患者大程度康复.

    作者:吴艳云;石广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34例踝关节骨折常规进行术前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据此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结果:X线片漏诊2例,可疑诊断3例,均经CT扫描三维重建及术中证实.患者骨折均经手术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均正常愈合,按Barid-Jackson评定标准,优20例,良9例,可5例,优良率达85.29%.结论: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直观、立体的显示踝关节骨折的特征,在踝关节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明治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行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对52例患者施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子宫体积:<孕8周者14例,孕8~11周者38例,患者平均年龄44.5岁,包括合并卵巢囊性病变8例,7例有一次剖宫产手术史,肥胖体型或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病等23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7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术后24h拔除留置尿管后无排尿困难,肛门排气时间10~24h,无盆腔或阴道残端感染或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便捷等优势,手术适应证广泛.

    作者:汪文萍;孙盛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将我院儿科2011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7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对症及雾化吸入、吸痰治疗;治疗组再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4ml/d静脉滴注,疗程5~7d.结果:治疗组对控制喘憋症状、呼吸困难及哮鸣音和湿啰音的消失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有效地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且安全可靠.

    作者:王文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运用前后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手术患者按实施优质护理前、后分成两组,每组100例,手术完成后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并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优质护理前患者满意度92%,优质护理后满意度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

    作者:王小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临床药师干预一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实施干预前2011年4-9月和干预后2011年10月-2012年3月的一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干预,一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21.40%,在药物选择、给药时机、术后给药、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指标方面不合理比例分别下降了45.89%、49.81%、45.15%、20.40%、13.16%.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可明显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张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布巾钳联合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布巾钳联合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布巾钳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挖除术40例,观察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肌瘤复发几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0例患者应用布巾钳联合米非司酮挖除子宫肌瘤,术中出血少、手术速度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术后无肌瘤复发.结论:布巾钳联合米非司酮挖除子宫肌瘤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手术迅速、价廉、肌瘤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秀妮;姚林香;杨萍;李谨;陈巧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MTL、GAS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欲、体重及血浆MTL、血清GAS的影响,探讨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尾刺激法制作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观察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量、体重等指标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MTL、血清GAS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食量和体重降低(P<0.05),血浆MTL、血清GAS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气滞胃痛颗粒组和吗丁啉组小鼠食量、体重增加,血浆MTL、血清GAS含量升高(P<0.01).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能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量、体重,提高FD大鼠血浆MTL、血清GAS含量,其治疗FD的机制与调节血中血浆MTL、血清GAS含量的变化有关.

    作者:许丹;于红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比较影像学在核医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比较影像检查能从不同角度进行疾病的分析比较,是重要的核医学教学方式.本文从核医学教学现状及比较影像学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比较影像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核医学的发展、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侯先存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血透内瘘穿刺针用后单手回套针帽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用后的内漏穿刺针,对降低血透室护士针刺伤发生事件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效果.方法:对107例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后内瘘穿刺针采用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用后的内漏穿刺针,有效地降低了血透室护士针刺伤发生事件和减轻了环境污染,明显优于常规处置方法.结论:单手回套针帽法操作简单、安全、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OSCE在助产专业产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助产专业妇产科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方法:从我校2010级助产专业中随机选取1个班为实验组(n=40),另1个班为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一实验内容进行教学,实验组依据OSCE设计综合性实验内容进行教学.结果:通过采用OSCE进行考核,实验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SCE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临床基本技能,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作者:邵怡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0月-2011年10月的1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术后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患者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张宗杰;崔恩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