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透内瘘穿刺针用后单手回套针帽法的临床应用

陈燕

关键词:肾透析, 内瘘, 穿刺针
摘要:目的:评价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用后的内漏穿刺针,对降低血透室护士针刺伤发生事件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效果.方法:对107例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后内瘘穿刺针采用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用后的内漏穿刺针,有效地降低了血透室护士针刺伤发生事件和减轻了环境污染,明显优于常规处置方法.结论:单手回套针帽法操作简单、安全、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活血排毒方结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肾性贫血42例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排毒方结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验方补肾活血排毒方结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住院病人共42例,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同时检测并记录治疗前后Hb、RBC、HCT、BUN、SCr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42例中,显效9例,有效19例,好转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治疗前后Hb等各项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常规疗法结合补肾活血排毒方对肾性贫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硕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MTL、GAS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欲、体重及血浆MTL、血清GAS的影响,探讨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尾刺激法制作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观察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量、体重等指标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MTL、血清GAS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食量和体重降低(P<0.05),血浆MTL、血清GAS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气滞胃痛颗粒组和吗丁啉组小鼠食量、体重增加,血浆MTL、血清GAS含量升高(P<0.01).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能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量、体重,提高FD大鼠血浆MTL、血清GAS含量,其治疗FD的机制与调节血中血浆MTL、血清GAS含量的变化有关.

    作者:许丹;于红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新生儿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并文献复习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是一组以轻微外伤后,皮肤和黏膜水疱形成为共同特征的基因遗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依分型不同轻重不一.我院于2010年11月收治1例新生儿EB患儿,考虑为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有其自身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同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10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氧气雾化、吸痰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得雾化吸入;每天均给予吸入2次,连用5~7d.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为86.0%,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8.1%,有效率比较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除此之外,两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维持天数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晓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7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组、多虑平联合心理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每组24例,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N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组在治疗2周内见效(P<0.05),4~6周疗效更加显著,且优于其他两组.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见效快、疗效好,可以促进患者大程度康复.

    作者:吴艳云;石广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OSCE在助产专业产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助产专业妇产科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方法:从我校2010级助产专业中随机选取1个班为实验组(n=40),另1个班为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一实验内容进行教学,实验组依据OSCE设计综合性实验内容进行教学.结果:通过采用OSCE进行考核,实验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SCE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临床基本技能,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作者:邵怡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危险程度的护理干预的探讨

    目的:探讨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危险程度的观察方法及其延伸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成立医院和社区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压疮高危人群、家属和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知识培训、指导追踪,对60例社区长期卧床患者采用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评分,并进行危险程度分级.结果:社区长期卧床患者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越小,发生压疮危险性越高,危险程度越大(P<0.05).结论:通过全程有效护理干预,应用Norton评分法评估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危险程度,减少社区压疮发生,有效预防社区的压疮发生率.

    作者:王玉媛;陶腊枝;徐莲香;陈素霞;游韶辉;方彩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25例中老年女性患者行盆底重建术的护理

    盆底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d,POP)是由于分娩、长期腹压增加及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并造成机能退化所致.盆底脏器脱垂包括膀胱及阴道前壁膨出、子宫脱垂、阴道后壁及直肠膨出,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手术方式为阴式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是将薄弱的组织加固,并不能提高对抗腹压的强度,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1].随着科技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已经实施盆底重建术,补片已经成为重要的盆底组织替代物,替代薄弱受损的盆底筋膜组织,从而恢复盆底的整体性.2009年11月-2011年4月我科对25例中老年女性患者行盆底重建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前术后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余红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银杏达莫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

    目的:对银杏达莫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国内公开发表的有银杏达莫与ACEI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1.4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分析,银杏达莫与ACEI联合用药治疗组在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SCr)、血浆黏度以及血纤维蛋白原等方面优于单用ACEI组 (P<0.05),但在降低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与ACEI联合用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疗效,但由于现有研究质量存在一定方法学问题,尚需要严格设计的大样本RCT加以证实.

    作者:张胜志;刘亚茹;于泓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三层次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臀部凹陷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改良的脂肪抽吸移植技术治疗臀部凹陷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10月对于18例患者,应用3L3M技术进行脂肪抽取和三个层次自体颗粒脂肪均匀注射于目标区,治疗臀部凹陷.结果:18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恢复.经6~12个月随访,全部患者抽脂部位平整,形态良好;臀部移植脂肪成活率高,仅有少量吸收,且局部形态均匀,术后臀部形态满意.结论:3L3M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联合三层次脂肪注射移植的方法可以提高自体脂肪移植丰臀的脂肪成活率和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王跃星;贾文红;叶瑞红;李龙;徐岩;武战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儿泻停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6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儿泻停颗粒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退热、止泻、止吐治疗,合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者给予补液及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儿泻停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止泻、脱水纠正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泻停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娟;刘彦民;林秀珍;姚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在耐多药结核病住院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监控体系,加强耐多药结核病区硬件建设、有关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以及耐多药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耐多药结核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晓琴;余奕;王槐堂;曹鸿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例产科DIC患者的抢救过程.结果:从资料分析数据发现6例产科DIC均抢救成功.结论:产科DIC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尽快去除病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

    作者:林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微生物检验》课程中的应用

    <微生物检验>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知识量大、内容繁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示教为主,针对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我院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模拟教学、角色扮演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及思维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作者:张宗建;唐峰波;何丽珍;苗立群;薛漫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头孢曲松钠致双硫仑样反应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很多患者在用药期间饮酒后,出现面部发热、皮肤潮红、出汗、恶心、心率加快、四肢无力等双硫仑样反应,严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肌梗死、脑出血等.本文着重介绍1例双硫仑样反应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以引起重视.

    作者:孔静;刘凤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低场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低场MRI机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临床疑似为脑梗死的37例患者包括超急性期(发病后6h内)5例,急性期(发病后6~3d内)32例进行DWI和常规MRI检查,对急性期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病变的演变规律.结果:DWI较常规MRI其他序列脑梗死更有明显优势,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敏感度为100%.结论: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选择佳扫描参数,对急性期脑梗死作出诊断及治疗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仝占胜;郝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8年3月-2012年3月共33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资料,对术后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心电图异常、FEV1/FVC<70%、手术时间和吻合口部位、术后24h CVP增高等是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综合以上危险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改善术前心肺功能,术中轻柔操作,术后有效镇痛、排痰,适当的静脉补液量控制,可以预防或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乔庆;李晓斌;李强;陆献成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应用庆大霉素局部治疗干槽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和碘仿纱条分别在干槽症局部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将170例干槽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庆大霉素组85例,将含有庆大霉素溶液的小棉球置入牙槽窝内;碘仿纱条组85例,将碘仿纱条置入牙槽窝内,分别复查封药1d、2d后各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比封药后疼痛反应情况.结果:庆大霉素组封药第1天,有效60例,第2天有效15例,第3天有效10例.碘仿纱条组封药第1天有效51例,第2天有效19例,第3天有效6例,第4天有效5例,第5天有效4例.结论:对于干槽症的局部治疗牙槽窝内封庆大霉素疗效更好.

    作者:吉辉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布巾钳联合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布巾钳联合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布巾钳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挖除术40例,观察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肌瘤复发几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0例患者应用布巾钳联合米非司酮挖除子宫肌瘤,术中出血少、手术速度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术后无肌瘤复发.结论:布巾钳联合米非司酮挖除子宫肌瘤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手术迅速、价廉、肌瘤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秀妮;姚林香;杨萍;李谨;陈巧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类型与大小对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将其按照子宫肌瘤类型和肌瘤大小进行分组,对比各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黏膜下肌瘤组、肌壁间肌瘤组与浆膜下肌瘤组相比,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位异常、早产、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子宫肌瘤直径低于5cm的孕妇与子宫肌瘤直径5cm以上孕妇相比,早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位异常、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子宫肌瘤直径低于2cm的孕妇与直径为2~5cm的相比,并发症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应根据妊娠月份、肿瘤类型、大小、部位、临床症状、患者的年龄以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而定.

    作者:李桂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