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琴;余奕;王槐堂;曹鸿远
扁桃体摘除术是各医院耳鼻喉科普遍开展的手术,我院用全麻、局部麻醉、运用单刀式扁桃体挤切器切除扁桃体,以损伤小、出血少[1]、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作者:甘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10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氧气雾化、吸痰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得雾化吸入;每天均给予吸入2次,连用5~7d.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为86.0%,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8.1%,有效率比较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除此之外,两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维持天数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晓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盆底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d,POP)是由于分娩、长期腹压增加及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并造成机能退化所致.盆底脏器脱垂包括膀胱及阴道前壁膨出、子宫脱垂、阴道后壁及直肠膨出,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手术方式为阴式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是将薄弱的组织加固,并不能提高对抗腹压的强度,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1].随着科技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已经实施盆底重建术,补片已经成为重要的盆底组织替代物,替代薄弱受损的盆底筋膜组织,从而恢复盆底的整体性.2009年11月-2011年4月我科对25例中老年女性患者行盆底重建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前术后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余红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制适合早产儿在暖箱内安全舒适地进行仰卧俯卧姿势的专用卧垫并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胎龄<34周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组,分为应用作者自行设计制作的早产儿专用卧垫的实验组(30例)与不使用早产儿专用卧垫的对照组(30例),并进行临床观察及资料分析.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在出生年龄、胎龄、体重、喂养方式及治疗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次数、生长发育的指标均少于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专用卧垫能使早产儿在暖箱内安全舒适地进行仰卧、俯卧姿势,让早产儿重新感受到母体子宫的感觉,有效地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作者:兰卫华;赖桂凤;郑丹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应用改良的脂肪抽吸移植技术治疗臀部凹陷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10月对于18例患者,应用3L3M技术进行脂肪抽取和三个层次自体颗粒脂肪均匀注射于目标区,治疗臀部凹陷.结果:18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恢复.经6~12个月随访,全部患者抽脂部位平整,形态良好;臀部移植脂肪成活率高,仅有少量吸收,且局部形态均匀,术后臀部形态满意.结论:3L3M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联合三层次脂肪注射移植的方法可以提高自体脂肪移植丰臀的脂肪成活率和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王跃星;贾文红;叶瑞红;李龙;徐岩;武战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7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组、多虑平联合心理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每组24例,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N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组在治疗2周内见效(P<0.05),4~6周疗效更加显著,且优于其他两组.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见效快、疗效好,可以促进患者大程度康复.
作者:吴艳云;石广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组(治疗组)和单纯柳氮璜吡啶保留灌肠组(对照组),各42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肠镜分级、病理组织学分级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柳氮璜吡啶保留灌肠.
作者:张伟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多的诱发因素,分析病因与羊水指数的关系,总结在临床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案.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2月-2011年12月门诊或住院的确诊羊水过多的孕妇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妊娠中晚期的孕妇容易出现羊水过多,胎儿畸形与妊娠足月相比,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高; 对于羊水过多的治疗实施,关键是胎儿怀孕时间长短,是否出现畸形和孕妇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对症处理.结论:羊水过多发生时间越早程度越重,围生儿在临床的判断是预后差,必须排除胎儿畸形的诱因,必要时妊娠终止.
作者:王贵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为手术成功服务.方法:分析3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佳护理措施.结果:30例病人中29例治愈,1例行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术后有效的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王龙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和碘仿纱条分别在干槽症局部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将170例干槽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庆大霉素组85例,将含有庆大霉素溶液的小棉球置入牙槽窝内;碘仿纱条组85例,将碘仿纱条置入牙槽窝内,分别复查封药1d、2d后各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比封药后疼痛反应情况.结果:庆大霉素组封药第1天,有效60例,第2天有效15例,第3天有效10例.碘仿纱条组封药第1天有效51例,第2天有效19例,第3天有效6例,第4天有效5例,第5天有效4例.结论:对于干槽症的局部治疗牙槽窝内封庆大霉素疗效更好.
作者:吉辉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恶性胸水的54例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排尽胸水,再给予胸腔灌注顺铂化疗,同时进行13.56MHz体外高频热疗.观察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明显减少,胸闷、气促等症状明显改善,胸痛、胸闷、恶心、呕吐、纳差等不良反应较少.结论:采用体外高频热疗加局部抗肿瘤药物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明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压疮(pressuresores)即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PU),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产生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持续性缺血、低氧、营养不良而引起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颈椎骨折病人在翻身时必须保持头、颈、肩一致性活动.翻身时要一个人固定头部,一个人搬动躯干,并要时时保持牵引的有效性,防止滑脱,这给护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为防止骨折移位损伤脊髓,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在临床上对于这些病人多保持身体平卧位,尽量减少搬动.所以颈椎骨折病人被公认为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影响病情,增加病人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压疮好的治疗方法是预防,我科针对颈椎骨折病人的特点,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舒适度,直接使用波浪形小水垫加毛巾预防压疮,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玲香;刘芬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其中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急性脑血管病事件.癫痫是(epilepsy)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或一组疾病.引起癫痫的病因非常复杂,临床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三类:症状性、特发性、隐源性癫痫.症状性癫痫占癫痫病人总数的25%~39%,脑卒中后症状性癫痫临床上较为常见.我院于2005年-2011年12月一共收治脑卒中病人2 500例,除去部分病人在几年中反复住院,首次住院病人约1 060例,选择其中并发症状性癫痫病人有260例,通过几年中治疗与观察,总结经验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凤军;佟攀峰;宋彦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通过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监控体系,加强耐多药结核病区硬件建设、有关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以及耐多药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耐多药结核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晓琴;余奕;王槐堂;曹鸿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儿泻停颗粒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退热、止泻、止吐治疗,合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者给予补液及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儿泻停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止泻、脱水纠正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泻停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娟;刘彦民;林秀珍;姚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用后的内漏穿刺针,对降低血透室护士针刺伤发生事件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效果.方法:对107例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后内瘘穿刺针采用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用后的内漏穿刺针,有效地降低了血透室护士针刺伤发生事件和减轻了环境污染,明显优于常规处置方法.结论:单手回套针帽法操作简单、安全、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 000g者称巨大胎儿.国内资料报道巨大胎儿占出生总数的5.62%~6.49%,并有逐年上升趋势[1].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共分娩巨大胎儿58例,占分娩总数的9.6%.巨大胎儿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均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严重威胁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传统观念认为:巨大胎儿的发生与糖尿病、产次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巨大胎儿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及营养状况关系密切.故现将如何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及正确掌握手术指征,适时计划分娩报告如下.
作者:张亚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行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对52例患者施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子宫体积:<孕8周者14例,孕8~11周者38例,患者平均年龄44.5岁,包括合并卵巢囊性病变8例,7例有一次剖宫产手术史,肥胖体型或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病等23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7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术后24h拔除留置尿管后无排尿困难,肛门排气时间10~24h,无盆腔或阴道残端感染或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便捷等优势,手术适应证广泛.
作者:汪文萍;孙盛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实施干预前2011年4-9月和干预后2011年10月-2012年3月的一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干预,一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21.40%,在药物选择、给药时机、术后给药、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指标方面不合理比例分别下降了45.89%、49.81%、45.15%、20.40%、13.16%.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可明显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张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经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在体胃裸区的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解剖间隙存在的通联.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9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共60例,根据术前螺旋CT诊断,分为胃裸区受到侵犯(A组)和未受到侵犯(B组)各30例,使用亚甲蓝和抗癌药物配制成的混合液作为染色剂,手术中切开胃结肠韧带、脾胃韧带后游离至胃裸区下界,轻提胃壁向胃裸区内注射染色剂,观察胃裸区与周围解剖间隙的通联关系,尤其是有与右侧相通联.分离切开胃裸区周围韧带,游离至食管下端,切去食管下端近肿瘤侧食管,显露出被着色的胃裸区平面,观察胃裸区形态及裸区内走形的血管、神经及其走向和分支、裸区内淋巴结的数目及淋巴液的流向.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周长和其长、宽.结果:(1)在体胃裸区出现率为100%,形态不规则,A组胃裸区大部分近似椭圆形、小部分形似长方形,周长为(17.86±3.58)cm、长(4.96±0.72)cm、宽(3.77±0.51)cm,面积为(13.15±2.25)cm2;B组胃裸区大部分形似长方形、小部分形似椭圆形,周长为(15.66±3.68)cm、长(4.91±0.92)cm、宽(3.02±0.49)cm,面积为(10.75±3.28)cm2;(2)两组患者胃裸区左右侧界均为胃、膈韧带左、右层,左侧与左肾周间隙相通、右侧封闭、上界与膈下腹膜外间隙相通,并通食管裂孔和膈血管间隙与纵隔相连、向下与肾旁前间隙相通联;(3)A、B两组胃裸区内有血管分布的占100%,其中只有胃左动静脉占13%,只有胃后动静脉分布的占60%,只有膈下动脉返支的占10%,有胃左动静脉和胃后动静脉分布的占9%,有胃后动静脉和膈下动脉返支的占5%,同时有胃左动静脉、胃后动静脉和膈下动脉返支的占3%;A、B两组胃裸区有淋巴结分布的占100%,出现的淋巴结均为胃左淋巴结,有1~3枚淋巴结的占82%,有3~5枚淋巴结的占15%,有5枚以上淋巴结的占3%;A、B两组胃裸区内有神经分布的占35%,仅有右侧迷走神经干经过的占33%,有右侧迷走神经干及其分支经过的占2%.结论:在体胃裸区的形态、内部结构与周围解剖间隙的通联存在差异,与是否受到周围疾病的侵犯有关.
作者:谯时文;姜淮芜;黄勤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