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在耐多药结核病住院治疗中的应用

王晓琴;余奕;王槐堂;曹鸿远

关键词:医院感染, 控制, 耐多药, 结核病
摘要:通过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监控体系,加强耐多药结核病区硬件建设、有关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以及耐多药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耐多药结核病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失效模式分析减少非隧道式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应用研究

    目的:降低非隧道式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UEX)发生率.方法:运用失效模式效应分析(FMEA),寻找非隧道式静脉置管UEX中潜在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被发现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RPN值;风险优先排列;计划优化流程;进行前瞻性的行为干预.结果:改善前后RPN值及UEX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运用失效模式分析能有效地减少因自主拔管、导管滑脱、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导管破裂等导致的非隧道式静脉置管UEX的发生.

    作者:唐瑶;江海云;魏燕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口腔健康教育对临床专科生口腔健康意识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科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的现状.方法:分别于口腔健康教育前、后通过问卷调查我院2008级临床专业203位学生,比较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评价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临床医学专科生口腔健康教育培训,由他们协助或替代口腔专业人员为农村社区人口提供必要的口腔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是可行的.

    作者:李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52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5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其中11例肿块浸润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前鞘,38例肿块浸润至腹直肌,3例累及腹膜.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切除,对病灶直径≥3cm或浸润深度达腹直肌的41例患者给予3周期的预防性假孕疗法治疗.术后随访,52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史亮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抗血栓药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血栓形成机制的不断深入了解,开发出了许多新的抗血栓药物,对血栓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血栓药主要分为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溶栓药或称纤维蛋白溶解药三大类别.

    作者:荆玲;周继红;范炎峰;袁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2007-2010年白银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县乡距离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白银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县乡距离的关系,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将白银市辖区各乡镇距县城(市)区的距离以30km为组距划分为5组,比较2007-2010年各组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07-2010年白银市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均随县乡距离的增加,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经卡方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加强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卫生投入,加强医疗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及健康教育,改善交通条件.

    作者:曹文霞;赵晓霞;狄国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脑囊虫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脑囊虫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04例脑囊虫病患者行头颅CT平扫,83例做增强扫描.结果:脑实质型81例,脑室型4例,脑模型1例,混合型18例.结论:CT是诊断脑囊虫病好的影像技术之一,尤其对钙化检出优于MRI,部分典型病例平扫即可确定诊断.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囊虫抗体实验)均可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田耀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大黄素对白血病K562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体外研究近况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大黄(Rhubarb)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泻下攻积、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表明,大黄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及改善脏腑功能等多种作用.其有效成分之一的大黄素(Emodin,EM)是一种蒽醌类化合物,对于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杀灭作用.

    作者:孟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某工厂职工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工厂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厂370名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对实验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0名受检者中,检出异常195名,异常率为52.70%.肝功异常128例,异常率为34.59%,血脂异常112名,异常率为30.27%.肝功及血脂异常率在男女之间、一线工人和后勤工人之间有显著差异(χ2=13.15,4.83,P<0.05).结论: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该厂半数以上的职工正处于亚健康状态或正罹患疾病,因此对职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保障职工身体健康,避免职业危害,促进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作者:胡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比较影像学在核医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比较影像检查能从不同角度进行疾病的分析比较,是重要的核医学教学方式.本文从核医学教学现状及比较影像学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比较影像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核医学的发展、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侯先存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危险程度的护理干预的探讨

    目的:探讨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危险程度的观察方法及其延伸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成立医院和社区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压疮高危人群、家属和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知识培训、指导追踪,对60例社区长期卧床患者采用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评分,并进行危险程度分级.结果:社区长期卧床患者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越小,发生压疮危险性越高,危险程度越大(P<0.05).结论:通过全程有效护理干预,应用Norton评分法评估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危险程度,减少社区压疮发生,有效预防社区的压疮发生率.

    作者:王玉媛;陶腊枝;徐莲香;陈素霞;游韶辉;方彩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将我院儿科2011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7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对症及雾化吸入、吸痰治疗;治疗组再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4ml/d静脉滴注,疗程5~7d.结果:治疗组对控制喘憋症状、呼吸困难及哮鸣音和湿啰音的消失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有效地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且安全可靠.

    作者:王文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8年3月-2012年3月共33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资料,对术后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心电图异常、FEV1/FVC<70%、手术时间和吻合口部位、术后24h CVP增高等是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综合以上危险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改善术前心肺功能,术中轻柔操作,术后有效镇痛、排痰,适当的静脉补液量控制,可以预防或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乔庆;李晓斌;李强;陆献成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4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4种梅毒血清学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8 468例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结果者再作梅毒胶体金法(SYP)、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结果:共检出ELISA阳性621例,其中经TPPA确认阳性有566例,SYP阳性有575例,与ELISA法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1.1%、92.6%.TRUST阳性有158例.根据ELISA检测的原始吸光度值,将621例标本分为低、中、高吸光度组,与TPP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三组检测结果经TPPA确认后,阳性比例分别为83/132、182/188和300/301.结论:使用4种梅毒血清学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可以使结果更准确、可靠,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等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作者:周守容;邓安彦;陈华平;吴春磊;穆万洋;刘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剖宫产术后,因经期延长、淋漓不尽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其中35例诊断为子宫切口憩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可见宫腔内凸向浆膜层的缝隙状、三角形或囊状缺损,缺损区可有积液,边界模糊,内透声欠佳.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操作简便,结果迅速、准确,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的诊断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胸、腹部严重外伤患者的急诊超声诊断价值

    严重的外伤是指多脏器损伤或多处外伤,常指可能出现致命性损伤的危险,通常累及头部、胸部、腹部和四肢,代表着损伤严重程度评分系统中的15分及更高的状态[1].这样的患者常需要快捷、准确地进行损伤情况的诊断,这也是住院治疗后的首要任务.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多螺旋CT普及之前,超声检查是对这种患者进行诊断的首选方法,它能够获得横断面的影像资料,而且超声广泛使用、易于操作和价廉的优势非常明显.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与多螺旋CT结合使用,对那些持续性严重外伤患者进行急诊诊断,尤其是在欧洲这种情况更为常见.本文主要对超声检查严重外伤的作用进行综述,对急诊检查所使用的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并分析超声在严重外伤患者中使用的可靠性和缺陷.

    作者:杜福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MTL、GAS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欲、体重及血浆MTL、血清GAS的影响,探讨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尾刺激法制作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观察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量、体重等指标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MTL、血清GAS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食量和体重降低(P<0.05),血浆MTL、血清GAS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气滞胃痛颗粒组和吗丁啉组小鼠食量、体重增加,血浆MTL、血清GAS含量升高(P<0.01).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能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量、体重,提高FD大鼠血浆MTL、血清GAS含量,其治疗FD的机制与调节血中血浆MTL、血清GAS含量的变化有关.

    作者:许丹;于红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行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对52例患者施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子宫体积:<孕8周者14例,孕8~11周者38例,患者平均年龄44.5岁,包括合并卵巢囊性病变8例,7例有一次剖宫产手术史,肥胖体型或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病等23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7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术后24h拔除留置尿管后无排尿困难,肛门排气时间10~24h,无盆腔或阴道残端感染或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便捷等优势,手术适应证广泛.

    作者:汪文萍;孙盛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儿童扁桃体挤切术后护理

    扁桃体摘除术是各医院耳鼻喉科普遍开展的手术,我院用全麻、局部麻醉、运用单刀式扁桃体挤切器切除扁桃体,以损伤小、出血少[1]、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作者:甘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类型与大小对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将其按照子宫肌瘤类型和肌瘤大小进行分组,对比各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黏膜下肌瘤组、肌壁间肌瘤组与浆膜下肌瘤组相比,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位异常、早产、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子宫肌瘤直径低于5cm的孕妇与子宫肌瘤直径5cm以上孕妇相比,早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位异常、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子宫肌瘤直径低于2cm的孕妇与直径为2~5cm的相比,并发症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应根据妊娠月份、肿瘤类型、大小、部位、临床症状、患者的年龄以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而定.

    作者:李桂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社区护士对临终关怀家庭照护知识及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坪山新区、龙岗区社区护士临终关怀相关知识和需求的调查,为相关性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更好的提高临终关怀家庭照护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对167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社区护士对临终关怀知识掌握较少,缺乏临终照护的实践经验;对相关知识培训的需求多,大多数护士认为有必要培养社区专业临终关怀家庭照护护士.结论:社区护士对相关知识培训的需求是积极的,管理部门应拓展教育渠道,提高社区护士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水平,在社区探索临终关怀家庭照护可行模式,贯彻现代医学模式的精神.

    作者:谢红莲;黄文静;曾丽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