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轻度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黄智勇;谢红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小鼠, 动物模型, 氧化应激, 内皮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无症状轻度高尿酸血症内皮损伤时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氧嗪酸+尿酸,14d后取血测尿酸(UA)、尿素氮(UN)、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过氧化氢(H2O2),光镜下观察大血管及肾脏情况.结果:模型组血UA水平升高(P<0.05),血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小鼠肾脏及大血管组织病理上均无明显病变,但模型组血H2O2水平升高(P<0.05),血NO水平降低(P<0.05),血vWF水平升高(P<0.05).结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时存在氧化应激增强,内皮功能损伤,应考虑干预治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致过敏性休克1例

    甲基强的松龙是一种人工合成中效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哮喘、关节炎、紫癜等.此药物出现过敏反应实属罕见.我社区卫生中心于2012年9月1日在门诊治疗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出现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导致过敏性休克,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来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肺癌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肺癌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肺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例.A组:七氟烷组,吸入七氟烷用于维持麻醉;B组:丙泊酚组,用微量泵静注丙泊酚维持麻醉;于手术前及手术开始2h、手术结束时、术后24h各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检测定血清NSE含量.结果:手术2h、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h与术前比较,七氟烷组NSE均升高,丙泊酚组无明显变化,2组间比较B组低于A组(P<0.05).结论:在肺癌手术中使用丙泊酚麻醉能够降低NSE含量,改善预后,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保永;刘丽丽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46例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HSG)是妇科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操作简单、诊断可靠.有关检查方法及诊断分析报道很多,但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报道很少.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共检查690例病人,其中46例发生了并发症(发生率约4%).根据对46例临床及影像表现,分析其原因,改进操作方法以后又检查了242例,结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现将46例并发症及其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民;涂清平;雷泳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脑钠肽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UA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对照组患者,以及UA组不同Braunwald分级患者的血浆BNP的水平.结果:UA组血浆BNP的水平明显高于SA组、对照组(P<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与Braunwald分级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与U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检测上述指标对U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许营;闫兴国;罗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28例直肠癌Miles根治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根治术护理方式,指导患者积极参与结肠造口的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28例直肠癌患者行Miles根治术式术前、术后护理总结,采取相应的卫生知识宣教,并对出院后的造口患者进行家庭护理指导.结果:28例患者经过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均恢复健康.结论: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给患者带来生活的不便,术前、术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相应的卫生知识宣教,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解决患者生活上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小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新生儿腹膜炎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细菌性腹膜炎因新生儿期免疫功能不完善,感染灶不易局限容易扩散而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常以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病情危重为其特点,可同时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超过40%.现将我院2012年3月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晓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参考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35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并行二维及三维图像重建后处理.结果:35例患者均显示有颌面部骨折,螺旋CT 三维及二维重建图像能立体、多方位直观显示颌面部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程度;临床医生可通过三维及二维重建动画任意旋转、暂停观察,制定手术方案、入路及非手术治疗依据.结论:螺旋CT扫描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全面、快速、准确地显示颌面部骨折,对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毛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12例脾破裂脾保留性手术的护理体会

    2008年1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12 例因外伤引起的脾破裂患者经过手术行脾保留性手术(部分切除或修补术),通过严密观察病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使患者顺利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淑端;许婉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方法.我科于2011年4月-2012年5月共施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1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单纯冠心病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2 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122 例) 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糖尿病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及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均P<0.01),而且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发生率(36.36%)与非糖尿病组(29.9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三支病变患者的病程明显长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非糖尿病组三支病变患者的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以及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均P<0.05).结论:应加强冠心病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治疗,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除了注意控制血糖外,还应该注重对其血压、尿酸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检测与调控.

    作者:周鑫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27例病人,所有病人均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7例糖尿病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焦虑、抑郁状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7例糖尿病病人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病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在为其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要积极治疗其躯体疾病,对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亦应及时干预.

    作者:张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二次剖宫产术1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首次剖宫产术取下腹壁横切口、纵切口,缝合、不缝合壁层腹膜对二次剖宫产术的利弊.方法:依据首次剖宫产术腹壁横切口、纵切口,缝合、不缝合壁层腹膜进行分组,比较二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腹壁切口组织粘连及腹腔粘连程度.结果:下腹壁横切口的腹壁切口组织粘连发生比例高于下腹壁纵切口,手术时间亦长于下腹壁纵切口;缝合与不缝合壁层腹膜发生的腹腔粘连状况一致.结论:剖宫产选择下腹壁纵切口更利于再次手术的操作,减少手术创伤,更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曾黎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1年 1-12月收治的 6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对其实施一般护理、症状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各项精心的护理干预,62例患儿均治愈或好转后带药出院.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缩短疗程,增加患儿及家长的用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苏万英;王生琴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丙泊酚不同配伍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丙泊酚具有诱导迅速、苏醒快等特点,和其他药物配伍可广泛应用于一些短小手术,但不同的配伍在麻醉过程平稳、苏醒迅速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的缺憾,本文拟观察不同的丙泊酚配伍效果,寻求一种较好的配伍方案.

    作者:马晓娟;王美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71名医护人员实行急救演练的实操性培训.经过前期教学查房,提供急救演练的案例,再由科主任、护士长指导,制定应急预案,后使用角色扮演法将急救演练展示出来.结果:医护人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均得到提高,掌握临床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处理程序,熟练各种抢救的使用方法,正确实施急救技术,提高抢救配合能力.结论:急救演练对提高产科急重症救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左卡尼丁对防治急性心梗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左卡尼丁注射液对防治AMI后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对两年来笔者所在医院 152例AMI患者随机进行分组,两组均按照新指南标准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以两组心律失常发生例数、心功能、死亡率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两组无变化.结论:早期应用左卡尼丁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死亡率,但不影响患者心功能.

    作者:王莹;骆继业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21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所有手术行双侧椎弓根入路置入球囊撑开复位后用骨水泥填充,均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观察术后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改善情况和症状缓解情况.同期有21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疗效对比.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20.1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后突成角明显改善,骨水泥用量少,随访期间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出现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对照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经补充治疗,治愈出院.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具有复位效果好、畸形矫形效果明显、疼痛缓解好的优点,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黎新宪;肖筱武;谢军;黎海波;周平专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所致的梅毒.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儿童期 [1].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我国先天性梅毒发病率已有明显上升趋势 [2].故应加强该类患儿的临床护理、病情观察,提高治愈率.现将我院2006-2011年收治的14例新生儿先天梅毒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彭兰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抑郁的患者70例,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的HAMD量表评分、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DSQL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各项数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树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农村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情况并进行差异化分析.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农村地区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农村地区未控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人群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占16.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占38.4%,混合型高血压(SDH)占45.5%.其中年龄较高的患者知晓率及治疗率均低于年龄较低的患者.结论:当前农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以混合型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对收缩期高血压进行控制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者:罗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