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卡尼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观察

钟伟

关键词:左卡尼汀, 维持性血液透析, 疗效观察, 
摘要: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患者在血液透析结束后接受左卡尼汀1.0g静脉注射,2~3次/周,疗程4个月.对照组患者注射生理盐水.结果:治疗组患者精神、食欲、透析中肌痉挛和低血压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升高显著(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改善血脂,促进贫血的纠正,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等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对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者的护理情况给予回顾分析,以期提高颅脑外伤急诊急救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80例紧急手术患者采取积极的术前护理和术中护理,并对其手术疗效、生命体征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分析与总结.结果:患者临床痊愈占到71.25%、生命体征明显好于手术护理前(P<0.05)、护理质量也较手术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有效、全面的抢救护理措施为手术成功提供了支撑,强化对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护理极其重要.

    作者:胡翠莲;高菊林;李雯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经食道调搏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22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方法:经食道心房调搏,程序刺激心房(S1-S2法),S1S2比例为8∶1,采用反扫,每次缩短10ms,观察S2 R间期的变化.结果:对22例患者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食道调搏过程中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且可被程序刺激终止.结论:经食道调搏诱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由AVNRT和AVRT引起,部分房室结功能减退,其他显示隐性预激,为进一步射频消融提供参考价值.为临床提供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判定及调整.

    作者:李惠荣;盛红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28例直肠癌Miles根治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根治术护理方式,指导患者积极参与结肠造口的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28例直肠癌患者行Miles根治术式术前、术后护理总结,采取相应的卫生知识宣教,并对出院后的造口患者进行家庭护理指导.结果:28例患者经过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均恢复健康.结论: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给患者带来生活的不便,术前、术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相应的卫生知识宣教,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解决患者生活上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小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克林霉素在呼吸道感染的药学疗效

    目的:评价克林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克林霉素1.2g/d,分2次静滴,疗程5~10d.结果:治疗组(A组)有效治疗率为86.67%(52/60),对照组(B组)为53.33%(32/60),显示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克林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安全.

    作者:蔡丽娟;周燕芬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南京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产ESBLs菌基因型的流行情况.方法:用TEM型、SHV型、CTX-M型、OXA型ESBLs的特定引物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确定基因型.结果:30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30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未发现TEM型、SHV型、OXA型ESBLs,51株产CTX-M型ESBLs,主要为CTX-M-3、CTX-M-14.9株未扩增到ESBLs基因型.结论:南京地区产ESBLs菌基因型主要以CTX-M型为主.

    作者:王卫文;李有武;夏永祥;刘才冬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浅谈肝硬化并肝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肝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17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生肝性脑病的19例病例从护理学角度,按病情观察、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肠道护理、安全护理、对症护理、出院指导七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19例患者中出现1例死亡,2例转院治疗,余16例全部好转出院.结论:对发生肝性脑病或可能有倾向的肝硬化患者,加强预见性护理,去除引起肝性脑病发生的诱因,加强基础和生活护理,可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及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四种方法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四组.A组42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每日早、晚各1吸;B组45例:吸入布地耐德干粉吸入剂,每日早、晚各2吸并联用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每日早、晚各1吸;C组48例:应用布地耐德干粉吸入剂,每日早、晚各1吸;D组43例:应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每日早、晚各1喷借助筒式吸舒吸入.吸入时间均为24周.观察晨间大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数为主要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第1周及第4周与治疗前相比,吸入治疗无论单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均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第8周、第12周及第24周与第4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4组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方面4组患儿组间及用药前后均无差异.结论:大部分儿童哮喘患儿可以单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就能达到治疗效果.如果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者治疗初期可以先试用联合制剂,待病情稳定后改为吸入糖皮质激素.

    作者:苏志强;卓志强;柯丹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参考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35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并行二维及三维图像重建后处理.结果:35例患者均显示有颌面部骨折,螺旋CT 三维及二维重建图像能立体、多方位直观显示颌面部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程度;临床医生可通过三维及二维重建动画任意旋转、暂停观察,制定手术方案、入路及非手术治疗依据.结论:螺旋CT扫描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全面、快速、准确地显示颌面部骨折,对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毛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诊断及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NVM)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临床及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正确对待.方法:选择9例超声确诊为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常规使用二维各切面进行扫查,观察各室壁的结构和收缩功能,CDFI显示血流情况.结果:INVM患者均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受累心腔扩大,室壁运动明显减低,心功能减低及同侧房室瓣反流.结论:INVM超声心动图具有特征性改变,是目前诊断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朱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期4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0)采用传统修补术,研究组(n=20)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分析两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安全有效.

    作者:谢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脑钠肽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UA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对照组患者,以及UA组不同Braunwald分级患者的血浆BNP的水平.结果:UA组血浆BNP的水平明显高于SA组、对照组(P<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与Braunwald分级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与U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检测上述指标对U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许营;闫兴国;罗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巧用床单协助骨科患者进行翻身

    翻身是骨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骨科疾病的特殊性,翻身的难度大就需要护理人员熟练护理技巧.我科自2011年10月起巧用床单协助患者翻身的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慧琳;周惠玲;易桃引;华小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轻度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无症状轻度高尿酸血症内皮损伤时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氧嗪酸+尿酸,14d后取血测尿酸(UA)、尿素氮(UN)、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过氧化氢(H2O2),光镜下观察大血管及肾脏情况.结果:模型组血UA水平升高(P<0.05),血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小鼠肾脏及大血管组织病理上均无明显病变,但模型组血H2O2水平升高(P<0.05),血NO水平降低(P<0.05),血vWF水平升高(P<0.05).结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时存在氧化应激增强,内皮功能损伤,应考虑干预治疗.

    作者:黄智勇;谢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42例临床观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 [1],系指由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而导致局部充血水肿,释放出的组胺、激肽以及其他血管源性物质与渗出的大量纤维素一起沉积在浆膜面上,成为网络状物而形成粘连,是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在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上有其特殊性 [1].该病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3周内, 文献报道 [2].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占所有类型粘连性肠梗阻的80%.以往由于认识不够、处理不当导致部分病例出现肠瘘或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3].再次手术只能暂时缓解梗阻, 并不能消除粘连根治梗阻, 相反术后还会形成新的粘连,因此应尽可能采取保守治疗, 但前提必须处于单纯性、不全性肠梗阻阶段 [2]..笔者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保守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永强;杨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HIV/AIDS患者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研究,分别用中文版的HIV/AIDS患者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HIV-SE)和中国HIV感染者生命质量量表(QOL-CHIV),调查了242例HIV/AIDS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结果:HIV/AIDS患者的HIV-SE总平均分为6.59±1.57,其得分较低; QOL-CHIV的总分为56.21±16.22,生命质量呈较低水平,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r=0.26~0.59,P<0.01).结论:HIV/AIDS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其生命质量,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疾病管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其生命质量.

    作者:黄玲;王红红;李现红;刘美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蹲式体位对分娩的影响

    产妇分娩体位有多种,如仰卧位、坐位、蹲位、站位、侧卧位、跪位及自由体位.不同的分娩体位有各自的特点,而选择合适的体位能帮助产妇更好的完成整个分娩过程.蹲位体位可缩短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减少母儿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但同时蹲式体位不便于接生,易使产妇疲劳,这些都是在实际运用时需引起注意的.

    作者:朱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抑郁的患者70例,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的HAMD量表评分、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DSQL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各项数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树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头孢菌类抗菌素皮试现状

    作者:邓泉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C反应蛋白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24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观察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儿血清CRP含量,采用凝集法测量血清MP-IgM.另选取同期收治的212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CRP阳性率.结果:24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CRP阳性者87例,阳性率为35.2%,其中11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RP含量显著升高,均>80mg/L.3岁以下患儿阳性率为58.6%(51/87),3岁以上患儿阳性率为41.4%(36/87).212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中,CRP阳性者194例,阳性率为91.5%,其中,3岁以下患儿阳性率为53.1%(103/194),3岁以上患儿阳性率为46.9%(91/194).两组患儿CRP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的敏感性可以更快的反应炎症的变化以及疾病的恢复,可以较为准确的的评价抗生素的临床疗效,同时CRP定量检测可作为鉴别支原体或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辅助检查方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光友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左卡尼丁对防治急性心梗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左卡尼丁注射液对防治AMI后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对两年来笔者所在医院 152例AMI患者随机进行分组,两组均按照新指南标准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丁注射液治疗.以两组心律失常发生例数、心功能、死亡率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两组无变化.结论:早期应用左卡尼丁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死亡率,但不影响患者心功能.

    作者:王莹;骆继业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