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娟;王美英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21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所有手术行双侧椎弓根入路置入球囊撑开复位后用骨水泥填充,均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观察术后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改善情况和症状缓解情况.同期有21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疗效对比.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20.1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后突成角明显改善,骨水泥用量少,随访期间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出现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对照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经补充治疗,治愈出院.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具有复位效果好、畸形矫形效果明显、疼痛缓解好的优点,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黎新宪;肖筱武;谢军;黎海波;周平专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71名医护人员实行急救演练的实操性培训.经过前期教学查房,提供急救演练的案例,再由科主任、护士长指导,制定应急预案,后使用角色扮演法将急救演练展示出来.结果:医护人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均得到提高,掌握临床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处理程序,熟练各种抢救的使用方法,正确实施急救技术,提高抢救配合能力.结论:急救演练对提高产科急重症救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肝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17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生肝性脑病的19例病例从护理学角度,按病情观察、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肠道护理、安全护理、对症护理、出院指导七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19例患者中出现1例死亡,2例转院治疗,余16例全部好转出院.结论:对发生肝性脑病或可能有倾向的肝硬化患者,加强预见性护理,去除引起肝性脑病发生的诱因,加强基础和生活护理,可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在我国仍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其中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主要原因,剖宫产是产科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与产科并发症的主要手段,宫缩乏力占剖宫产出血原因的70%~80% [1],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解决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显得尤其重要,故及时、有效的预治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重要措施.国内报道剖宫产的子宫切除率为0.45‰~0.61‰ [2].切除子宫使年轻妇女丧失生育功能,给产妇带来严重身心创伤,因此,有效迅速地控制出血,保留产妇的子宫是产科医师面临的问题,我院产科采用改良B-lynch背带捆绑缝合术处理剖宫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50例,取得良好效果,避免了子宫切除,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孙继芳;崔炜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HSG)是妇科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操作简单、诊断可靠.有关检查方法及诊断分析报道很多,但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报道很少.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共检查690例病人,其中46例发生了并发症(发生率约4%).根据对46例临床及影像表现,分析其原因,改进操作方法以后又检查了242例,结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现将46例并发症及其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民;涂清平;雷泳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无症状轻度高尿酸血症内皮损伤时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氧嗪酸+尿酸,14d后取血测尿酸(UA)、尿素氮(UN)、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过氧化氢(H2O2),光镜下观察大血管及肾脏情况.结果:模型组血UA水平升高(P<0.05),血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小鼠肾脏及大血管组织病理上均无明显病变,但模型组血H2O2水平升高(P<0.05),血NO水平降低(P<0.05),血vWF水平升高(P<0.05).结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时存在氧化应激增强,内皮功能损伤,应考虑干预治疗.
作者:黄智勇;谢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Q开关Nd:YAG激光去除不良文饰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Q开关Nd:YAG激光治疗169例文眉、文眼线、文唇线、文身患者.结果:169例患者,痊愈 142 例,显效21例,好转6例,无效0例,有效率96.4%.结论:Q开关Nd:YAG激光去除不良文饰疗效较好、痛苦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芳丽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产妇分娩体位有多种,如仰卧位、坐位、蹲位、站位、侧卧位、跪位及自由体位.不同的分娩体位有各自的特点,而选择合适的体位能帮助产妇更好的完成整个分娩过程.蹲位体位可缩短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减少母儿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但同时蹲式体位不便于接生,易使产妇疲劳,这些都是在实际运用时需引起注意的.
作者:朱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通过护理人员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制定并落实相应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到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中.我科2011年1月-2012年6月对 93例乳腺癌患者全方位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结果:人性化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融洽了护患关系,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春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肺癌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肺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例.A组:七氟烷组,吸入七氟烷用于维持麻醉;B组:丙泊酚组,用微量泵静注丙泊酚维持麻醉;于手术前及手术开始2h、手术结束时、术后24h各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检测定血清NSE含量.结果:手术2h、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h与术前比较,七氟烷组NSE均升高,丙泊酚组无明显变化,2组间比较B组低于A组(P<0.05).结论:在肺癌手术中使用丙泊酚麻醉能够降低NSE含量,改善预后,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保永;刘丽丽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方法:经食道心房调搏,程序刺激心房(S1-S2法),S1S2比例为8∶1,采用反扫,每次缩短10ms,观察S2 R间期的变化.结果:对22例患者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食道调搏过程中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且可被程序刺激终止.结论:经食道调搏诱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由AVNRT和AVRT引起,部分房室结功能减退,其他显示隐性预激,为进一步射频消融提供参考价值.为临床提供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判定及调整.
作者:李惠荣;盛红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研究,分别用中文版的HIV/AIDS患者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HIV-SE)和中国HIV感染者生命质量量表(QOL-CHIV),调查了242例HIV/AIDS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结果:HIV/AIDS患者的HIV-SE总平均分为6.59±1.57,其得分较低; QOL-CHIV的总分为56.21±16.22,生命质量呈较低水平,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r=0.26~0.59,P<0.01).结论:HIV/AIDS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其生命质量,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疾病管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其生命质量.
作者:黄玲;王红红;李现红;刘美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实行西药治疗与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50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系统教育.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健康知识与良好生活行为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合理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吕小锦;杨文伟;陈秀芬;王雪慧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扩散途径的解剖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按Balthazar分级标准进行统计.结果:94例患者中,CT诊断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36例(38.3%),其中2例属A级,21例属B级或C级,13例属D级.死亡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8例(61.7%),其中16例属D级,42例属E级.死亡3例.结论: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复杂而多样,熟悉腹部相关结构的解剖基础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覃志龙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压疮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6例压疮患者使用VSD覆盖,并予负压持续吸引的治疗护理.结果:16例应用VSD敷料后创面干净、肉芽组织生长好、色泽正常、血供好.结论:VSD更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节约人力物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琼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石骨症为一种罕见的泛发性骨硬化症及骨发育障碍性疾病,又称大理石骨,泛发性脆性骨硬化症,硬化性骨增生性骨病,粉笔样骨 [1].1904年由Albers-Schonberg发现 [2],通常表现为骨骼受累,大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家族因素有关 [1].现将我院2008-2011年发现的3例石骨症病例临床及影像的表现介绍如下,旨在提高石骨症的临床诊断及影像的特征性表现.
作者:黄启雁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髌骨骨折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的完整性受损,其发病率为1.5%.髌骨位于膝关节,受损后易导致局部肿胀,关节内积液、积血、疼痛厉害.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入院时,已经出现明显的肿胀,错过了急诊手术时间,如何通过术前护理早期消肿,以期尽早实施急诊延迟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冷敷可使微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减少出血,减慢神经传导速率,麻痹局部末梢神经,降低组织温度及细胞代谢,具有止痛、消肿、止血等作用,其效果确实,经济适用 [1].我科在2012年2-4月间,采用加压冷疗(Cryo/Cuff)治疗髌骨骨折术前肿痛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丰莲;任慧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27例病人,所有病人均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7例糖尿病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焦虑、抑郁状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7例糖尿病病人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病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在为其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要积极治疗其躯体疾病,对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亦应及时干预.
作者:张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对ICU轮转及实习医师进行强化型气道开放带教,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急救水平.方法:对在ICU轮转及实习的医师气道开放带教方法分组比较,实验组在传授理论课程之后立即进行强化模型操作训练.结果:实验组在气管插管模型操作考试,学生对于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加强人工气道开放的教学改革,将气管插管的教学模型应用于临床教学,能提高全院年轻医师的急救技能.
作者:贺承健;肖燕;廖谷清;邓立普;肖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情况并进行差异化分析.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农村地区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农村地区未控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人群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占16.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占38.4%,混合型高血压(SDH)占45.5%.其中年龄较高的患者知晓率及治疗率均低于年龄较低的患者.结论:当前农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以混合型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对收缩期高血压进行控制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者:罗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