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孙继芳;崔炜萍

关键词:改良B-lynch缝合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在我国仍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其中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主要原因,剖宫产是产科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与产科并发症的主要手段,宫缩乏力占剖宫产出血原因的70%~80% [1],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解决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显得尤其重要,故及时、有效的预治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重要措施.国内报道剖宫产的子宫切除率为0.45‰~0.61‰ [2].切除子宫使年轻妇女丧失生育功能,给产妇带来严重身心创伤,因此,有效迅速地控制出血,保留产妇的子宫是产科医师面临的问题,我院产科采用改良B-lynch背带捆绑缝合术处理剖宫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50例,取得良好效果,避免了子宫切除,现回顾分析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情况并进行差异化分析.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农村地区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农村地区未控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人群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占16.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占38.4%,混合型高血压(SDH)占45.5%.其中年龄较高的患者知晓率及治疗率均低于年龄较低的患者.结论:当前农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以混合型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对收缩期高血压进行控制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者:罗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3例石骨症的临床及影像表现

    石骨症为一种罕见的泛发性骨硬化症及骨发育障碍性疾病,又称大理石骨,泛发性脆性骨硬化症,硬化性骨增生性骨病,粉笔样骨 [1].1904年由Albers-Schonberg发现 [2],通常表现为骨骼受累,大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家族因素有关 [1].现将我院2008-2011年发现的3例石骨症病例临床及影像的表现介绍如下,旨在提高石骨症的临床诊断及影像的特征性表现.

    作者:黄启雁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经食道调搏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22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方法:经食道心房调搏,程序刺激心房(S1-S2法),S1S2比例为8∶1,采用反扫,每次缩短10ms,观察S2 R间期的变化.结果:对22例患者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食道调搏过程中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且可被程序刺激终止.结论:经食道调搏诱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由AVNRT和AVRT引起,部分房室结功能减退,其他显示隐性预激,为进一步射频消融提供参考价值.为临床提供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判定及调整.

    作者:李惠荣;盛红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Q开关Nd:YAG激光去除不良文饰169例疗效观察

    目的:Q开关Nd:YAG激光去除不良文饰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Q开关Nd:YAG激光治疗169例文眉、文眼线、文唇线、文身患者.结果:169例患者,痊愈 142 例,显效21例,好转6例,无效0例,有效率96.4%.结论:Q开关Nd:YAG激光去除不良文饰疗效较好、痛苦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芳丽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丙泊酚不同配伍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丙泊酚具有诱导迅速、苏醒快等特点,和其他药物配伍可广泛应用于一些短小手术,但不同的配伍在麻醉过程平稳、苏醒迅速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的缺憾,本文拟观察不同的丙泊酚配伍效果,寻求一种较好的配伍方案.

    作者:马晓娟;王美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71名医护人员实行急救演练的实操性培训.经过前期教学查房,提供急救演练的案例,再由科主任、护士长指导,制定应急预案,后使用角色扮演法将急救演练展示出来.结果:医护人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均得到提高,掌握临床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处理程序,熟练各种抢救的使用方法,正确实施急救技术,提高抢救配合能力.结论:急救演练对提高产科急重症救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所致的梅毒.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儿童期 [1].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我国先天性梅毒发病率已有明显上升趋势 [2].故应加强该类患儿的临床护理、病情观察,提高治愈率.现将我院2006-2011年收治的14例新生儿先天梅毒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彭兰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高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 年1月-2011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15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的疗效,并分析格拉斯哥评分(GCS)对高钠血症的影响及高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15例患者,血钠水平均在145~183mmol/L,GCS评分3分高血钠的有7例,7例患者中血钠水平150~160 mmol/L的2例,160~170mmol/L的1例,170~183mmol/L的4例,经治疗后血钠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但终均死亡.GCS评分6~8分高钠血症的患者8例,经治疗后血钠均降至正常范围.8例患者中,血钠145~150mmol/L的5例,治疗后均存活;血钠水平在150~160 mmol/L的2例,治疗后1例死亡,1例存活,血钠水平在165~170mmol/L的1例,治疗后死亡.结论:本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治疗高钠血症切实有效,GCS评分低的高钠血症的血钠水平越高,血钠水平越高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死亡率越高.

    作者:王世祥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精细化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精细化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具体方法和应用体会.方法: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到位、尽职,做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结果:有助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病人护理问题,增强了问题评估、跟踪、解决能力,培养了床位护士的问题意识,为病人提供了精细化、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结论:精细化管理与优质护理在责任和职责的界定上达到了极其相同的偶合,使精细化管理成为保障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吴国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12例脾破裂脾保留性手术的护理体会

    2008年1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12 例因外伤引起的脾破裂患者经过手术行脾保留性手术(部分切除或修补术),通过严密观察病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使患者顺利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淑端;许婉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头孢菌类抗菌素皮试现状

    作者:邓泉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8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遵医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干预后的患者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健康意识,保持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瑞玲;姚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对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者的护理情况给予回顾分析,以期提高颅脑外伤急诊急救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80例紧急手术患者采取积极的术前护理和术中护理,并对其手术疗效、生命体征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分析与总结.结果:患者临床痊愈占到71.25%、生命体征明显好于手术护理前(P<0.05)、护理质量也较手术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有效、全面的抢救护理措施为手术成功提供了支撑,强化对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护理极其重要.

    作者:胡翠莲;高菊林;李雯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及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四种方法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四组.A组42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每日早、晚各1吸;B组45例:吸入布地耐德干粉吸入剂,每日早、晚各2吸并联用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每日早、晚各1吸;C组48例:应用布地耐德干粉吸入剂,每日早、晚各1吸;D组43例:应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每日早、晚各1喷借助筒式吸舒吸入.吸入时间均为24周.观察晨间大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数为主要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第1周及第4周与治疗前相比,吸入治疗无论单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均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第8周、第12周及第24周与第4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4组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方面4组患儿组间及用药前后均无差异.结论:大部分儿童哮喘患儿可以单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就能达到治疗效果.如果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者治疗初期可以先试用联合制剂,待病情稳定后改为吸入糖皮质激素.

    作者:苏志强;卓志强;柯丹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基层医院医学影像学教学与管理体会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发展迅速、涉及诸多临床学科的综合学科,包括传统的X线诊断学、CT、MRI、超声及介入放射学等,是医院临床医技检查中重要的部分,涉及临床诸多专业医学知识,且其发展快、知识更新快,目前已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影像时代.作为基层医院,如何提高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新型医学影像医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就如何更好的提高基层医院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等问题谈点体会.

    作者:杨建秀;于卫中;刘巍峰;张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宫腔镜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中的作用分析

    宫腔镜是一项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用于宫腔内检查和治疗的一种纤维内窥镜,它是利用镜体的前部进入宫腔,对所观察的部位具有放大效应,达到直观、准确的目的,避免了传统的盲目手术所带来的伤害,减少了受术者的痛苦.本文对120例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行宫腔镜诊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作者:吴敬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抑郁的患者70例,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的HAMD量表评分、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DSQL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各项数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树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新生儿腹膜炎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细菌性腹膜炎因新生儿期免疫功能不完善,感染灶不易局限容易扩散而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常以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病情危重为其特点,可同时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超过40%.现将我院2012年3月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晓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空心钉加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28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空心钉加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8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加双重建钢板内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18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10例,按AO的Muller分型:C1型10例,C2型6例,C3型12例.结果:本组28例均获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根据Cassebaum法评分,优17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9.3%.结论:空心钉加双重建钢板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董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NICU住院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生率并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常规监测所有住院新生儿出生头3d的血糖水平,尤其是对初次检测呈异常血糖水平者每天监测血糖,直至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并稳定.结果:1 581例住院新生儿中检出低血糖83例,发病率为5.2%.低血糖在早产儿、足月儿、过期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9.4%、2.0%、0%;在超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正常出生体重儿、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27.3%、8.5%、8.6%、3.0%、5.7%;在适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分别为4.4%、8.8%、7.8%;在重度窒息儿、轻度窒息儿和无窒息儿的发生率分别为33.3%、8.9%、5.0%.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窒息是低血糖发生的高危因素,对这些新生儿应严密监测血糖,且对新生儿实行早开奶,以预防及早期发现低血糖,及时治疗,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出现,防止对新生儿造成危害,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

    作者:蔡琳;李晓东;张升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