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45例

王斌;钟谊芳;洪成贵

关键词:玉屏风颗粒, 布地奈德喷鼻剂, 过敏性鼻炎, 鼻鼽
摘要: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照自然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布地奈德喷鼻剂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评分(9.1±0.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二十三)穴位埋线治疗运动系统疾病——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疼痛是其主要表现.埋线治疗主穴:阿是穴(梨状肌体表投影线上)、承扶.配穴:小肠俞、殷门、风市、阳陵泉,腰部疼痛加肾俞透大肠俞.操作时患侧在上,医者用右手大拇指均匀用力寻找压痛点,阿是穴确定位置后,持针,快速入皮,缓慢进针,进针深度以贯通梨状肌筋膜,有异感时退针少许,将线埋入.每次治疗,以痛点处穿刺有松动感为度.

    作者:杨才德;赵达;于灵芝;包金莲;张晓红;樊建林;周承蕊;朱立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基于PBL的情景模拟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传统教学方法培养的临床医学生常常存在理论知识与应用需求脱节的现象,我们探索在外科学教学中应用基于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情景模拟来解决这一问题.方法 通过随机确定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用不同的方法教学,观察成绩对比和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差异.结果 基于PBL的情景模拟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强化临床思维,训练临床工作能力,提升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结论 基于PBL的情景模拟与传统教学相比优势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旭光;李卫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五白方联合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50例

    目的 观察分析五白方联合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联合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五白方联合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真菌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真菌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五白方联合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真菌转阴率,治疗药物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化瘀消石汤在泌尿系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化瘀消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中的原理及功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10例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过泌尿系彩超、X线腹部平片、腹部CT及相关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结石,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组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基础上加口服化瘀消石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尿红细胞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3.5%,复发率为4.6%.对照组有效率为66.3%,复发率为11.3%.治疗组的尿红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消石汤能弥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肾脏的不良反应,明显提高泌尿系结石的排出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无排卵型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回顾总结

    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排卵障碍型不孕症中西医结合疗法并结合其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做出可信、客观的评价,为治疗无排卵型不孕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2014年以前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专业硕士论文整理的无排卵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求无排卵型不孕症的佳治疗方法.结果 与中药复方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有效率(P<0.01)、妊娠率(P<0.01)显著优于中药复方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型不孕症临床有效率(P<0.01)、妊娠率(P<0.01)与单纯西药组比较疗效显著,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结论 无排卵型不孕症仍然是一个医学难题,中西医结合疗法是一种可靠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搜集资料范围的局限性,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其临床疗效仍有待.

    作者:张锁;师建平;赵敏;翟佳滨;苏娅;党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后来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方法 根据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对患者进行分类,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100人,共147眼,其中外伤10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3眼,炎症31眼,遗传性34眼,青光眼21眼,占位性病变20眼,不明原因18眼,对所有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视力、视野的好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病因的视神经萎缩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好转率为:外伤6眼(60.0%),缺血性9眼(69.2%),遗传性20眼(58.8%),炎症19眼(61.3%),青光眼7眼(33.3%),不明原因11眼(611%),占位性病变8眼(40.0%).视野好转率:炎症23眼(74.2%),外伤7眼(70 0%),缺血性8眼(615%),青光眼6眼(28.6%),遗传性11眼(32.4%),占位性病变12眼(60.0%),不明原因10眼(55.5%).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力、视野好转并不完全同步,疗程越长,疗效越好.且治疗前后患者视力、视野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视神经的电生理功能,保护视神经.其中炎症、外伤、缺血临床疗效较好,治疗成本更低,此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饶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复方黄根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复方黄根颗粒的提取工艺,确定适合于本制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根据对方中各药材成分和作用的阐述,在提取中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水提醇沉工艺正交试验数据结果,佳方案为A2B2C2D3,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进行规模生产.

    作者:方建康;梁国成;陈舒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王秀霞治疗肾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不孕经验

    介绍王秀霞教授治疗肾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不孕经验.盆腔炎性疾病多由虚实夹杂为病,王老认为以肾虚为主,兼有血瘀、湿热等实邪.临床多以扶正与祛邪兼顾、祛湿与祛瘀兼用为原则.王秀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三、四批带高徒名老中医,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工作5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中医底蕴.笔者有幸师从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其本病治疗经验整理归纳,以飨同行.

    作者:韩凤娟;张清;王秀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辨证加辨病治疗晚期胃癌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

    目的 探索中药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用5-氟尿嘧啶(5-FU),500 mg/m2,亚叶酸钙200 mg/m2,奥沙利铂100 mg/m2,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参藤消胃积胶囊.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获益率、生存质量疗效、生存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藤消胃积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可靠.

    作者:李录花;方玉红;李辉;袁素;王永欣;王彩红;贾志儒;刘丽敏;周进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内酯B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较为简单的从银杏叶提取物(GBE)中分离纯化银杏内酯B(GB)单体的工艺方法.方法 依次通过GBE热水溶解、乙酸乙酯萃取、结晶及重结晶方法对GBE中GB单体进行分离纯化.结果 确定GB佳分离纯化工艺为:将GBE用热水溶解,加入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萃取液用2%NaHCO3除杂,收集除杂后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浓缩至干,用50%乙醇回流溶解后静置析晶,抽滤后得到GB粗结晶,粗结晶用80%甲醇重结晶2次即得,该工艺制备得到的GB单体纯度≥98%,总收率约为60%.结论 该工艺稳定、简便易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张武圣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的探讨

    开展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对科学评价医院发展成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的发展.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在实施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产生了负面结果,影响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从医院绩效管理的定义和方法入手,分析目前医院绩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杨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消化性溃疡胃镜表现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析消化性溃疡的胃镜表现和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中结合患者病症进行中医证型分型,同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对中医证型和胃镜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消化性溃疡疾病中,溃疡类型和溃疡面积在中医证型上无显著差别,P>0.05;溃疡色泽方面,脾胃虚寒型与寒邪犯胃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白色更多,肝胃气滞型以及胃阴亏虚型、胃热炽盛型患者更多为黄色,食滞胃肠型与瘀阻胃络型患者在溃疡色泽上无显著差别,P>0.05;此外,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比率差别突出,P<0.05,其中,胃热炽盛型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比率高,约为88%.结论 消化性溃疡胃镜表现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诊断价值作用和意义.

    作者:唐玲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男科验案3则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金匮方,治疗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方由桂枝、白芍、甘草、龙骨、牡蛎、大枣、生姜共七味药组成,即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而成,具有调和阴阳,交通心肾,镇静安神,固摄止遗之功.后世多有发挥,笔者尝试用于治疗阴阳两虚,不能阳固阴守所致之遗精、早泄、功能性不射精、汗症等男科内科疾病,多有应验,总结验案三例,以供参考.

    作者:邹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专科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

    对我校临床、口腔、护理、康复等四个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采取随机的原则,主要调查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构建“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位一体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模式,实现涵盖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家庭影响和自身努力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体系.

    作者:刘春灵;杨旭;张延新;宋文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扶正消瘤汤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扶正消瘤汤联合常规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疗组(n=43)和联合组(n=43),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联合组加用扶正消瘤汤煎服,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及CD4+/CD8+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与化疗组治疗后比较也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 合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115.4±9.3)分与化疗组(90.2±9.7)分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扶正消瘤汤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曾建伦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医药本科生毕业课题和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毕业课题的设计及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院校实践性教育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中医药本科生来说这一过程尤为重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是其下一步融入工作岗位的良好切入点,文章分析了目前中医药本科生在完成毕业课题和论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为提高中医药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提供建议和意见.

    作者:李玉洁;孙曙光;张明昊;李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基于岗位的护理伦理学教学分析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开展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护理伦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和基础课程,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道德情感、护理工作实践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来说,在医学院护理伦理学教学中仍存在着学时安排少、教材较少、教学内容混乱、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对此,如何在医学教学改革中,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开展护理伦理学教学成为目前医学院护理专业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基于岗位的护理伦理学教学改革.

    作者:刘道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普通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观察四季抗病毒合剂对小儿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临床诊断及病原学特点的120例普通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四季抗病毒合剂,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经过悉心护理及治疗后5~7天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显著改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曾伟红;邓代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西医探索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损害了人类健康.本文将从中西医角度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发病过程、诊断方法、治疗手段、预防等方面进行探索和阐述,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旋静;杨世艳;吴秋成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疑难病经验概述(五)——不孕症

    不孕症是育龄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对女性及其家庭的影响比较大,中药治疗不孕症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古今的中医名家对不孕症都有专门的研究探讨,而当代的中医名家更是有很好的各自的理论和经验.本文就当代名老中医对不孕症的特色经验进行梳理和研究.

    作者:丁波;卓泽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