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宁
目的 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8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均为2014年9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取通窍活血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76.19%,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为56.10%,治疗总有效率为82.93%.两组患者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窍活血汤加减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痊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时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功能性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目前西医对该病的诊治效果不理想.张小萍教授从中医理论出发,依据其临证经验,将其提纲举领为虚、实之分,认为虚秘主要为阴阳气血不足导致肠失濡养,推动无力;实秘主要为胃肠积热,气机郁滞,导致肠道壅塞不通.本文旨在探讨张小萍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与同道分享.
作者:李龙华;何凌;张小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医学工具融合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穴位刺激疗法.它是一种较简便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较长时间刺激相应腧穴,加强穴位治疗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近年来,该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现简述近年来穴位埋线疗法在肛肠科中的研究概况,以期待指导临床应用及为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张川;廖行忠;洪敦明;王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冠心病系属于冠状动脉硬化致使的官腔堵塞或者狭窄,从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的心脏病.其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绞痛、胸闷、心肌梗死.本文阐明中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名、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对预防、急救、治疗、护理等措施,进行论述.在中医学中认为冠心病属本虚标实,标实为寒凝、痰浊、血淤、气滞,本虚为阴阳气血虚亏.针对冠心病的中医防治,还具体介绍了笔者用丹参饮加减,治疗心痛的经验,可供医患参考.
作者:黄福发;黄福忠;黄俊;黄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消瘀软膏外敷治疗黄体酮所致人工性脂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黄体酮所致人工性脂膜炎患者16例,采取院内制剂消瘀软膏局部外敷治疗,观察疼痛缓解时间及肿块结节吸收时间.结果 全部患者症状均完全消失,平均疼痛明显缓解时间3.75天;平均肿块结节吸收时间42.25天.结论 消瘀软膏外敷治疗黄体酮所致人工脂膜炎安全有效.
作者:赵锐;徐虹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选择十二经脉循行、体质学说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绝大多数学生对自主学习持肯定态度,希望在教学中享有更多主动,认为自主学习提升了学习能力和效果,有助于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希望类似教学活动更多开展.然而,教学活动也显示存在一些问题,如分组难以做到均衡学习、学生对知识辨析能力不足、成绩评价欠合理等,需要进一步优化及修正.
作者:陈慧娟;张挺;朱慧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采用资料收集、抽样调研、专家研讨等方法,探讨开展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对促进河南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认为开展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是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建设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强省、提高健康养老发展水平的需要;河南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良好,具备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条件,应加快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中医护理学、养生学、康复学、全科医学等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作者:禄保平;郭蕊蕊;陈晓乐;吕沛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在脏腑辨证、药物理论、制方理论等方面均有创新,对诸多药物有独到见解.对于诃子,认为气温味苦,主要作用是消痰下气,通利津液,可用治胸膈结气、大便秘涩等证,将诃子归入“湿化成”类,而当今常用的敛肺、涩肠作用反而应用较少;其弟子李东垣和王好古认为诃子苦重酸轻,苦重,泻气;酸轻,不能补肺,故嗽药中不用.其他医家对诃子的论述可概括为“兼具通、涩之用,生、煨功效有别”,但中医对诃子的认识和应用,远不及藏医、蒙医深入、广泛.
作者:赵敏菡;孙钢;周计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一种较为简单的从银杏叶提取物(GBE)中分离纯化银杏内酯B(GB)单体的工艺方法.方法 依次通过GBE热水溶解、乙酸乙酯萃取、结晶及重结晶方法对GBE中GB单体进行分离纯化.结果 确定GB佳分离纯化工艺为:将GBE用热水溶解,加入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萃取液用2%NaHCO3除杂,收集除杂后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浓缩至干,用50%乙醇回流溶解后静置析晶,抽滤后得到GB粗结晶,粗结晶用80%甲醇重结晶2次即得,该工艺制备得到的GB单体纯度≥98%,总收率约为60%.结论 该工艺稳定、简便易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张武圣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每年三伏天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并记录每年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鼻部症状评分、鼻部体征评分,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能有效缓解AR患儿的临床症状,而且3年有效率明显高于1年(P<0.05).结论 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通过多位点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减轻临床症状,而且远期疗效确切,为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朱宏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使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心力衰竭方剂+卡维地洛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有效率为97%、并发症发生率为3%,与对照组83%、16%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上述两种治疗方案均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心力衰竭方剂+卡维地洛效果更好.
作者:沈志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中医饮食调护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62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根据饮食调护方法分为两组(n=31例),观察组予中医饮食调护措施,对照组予常规饮食调护措施,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饮食调护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饮食护理后营养指数优良率、护理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水平、饮食营养生活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0.3%、(111.3±32.2) g/L、(36.2±5.1) g/L、93.5%,同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饮食调护措施可显著改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宏辉;王喜华;冯春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对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后来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方法 根据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对患者进行分类,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100人,共147眼,其中外伤10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3眼,炎症31眼,遗传性34眼,青光眼21眼,占位性病变20眼,不明原因18眼,对所有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视力、视野的好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病因的视神经萎缩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好转率为:外伤6眼(60.0%),缺血性9眼(69.2%),遗传性20眼(58.8%),炎症19眼(61.3%),青光眼7眼(33.3%),不明原因11眼(611%),占位性病变8眼(40.0%).视野好转率:炎症23眼(74.2%),外伤7眼(70 0%),缺血性8眼(615%),青光眼6眼(28.6%),遗传性11眼(32.4%),占位性病变12眼(60.0%),不明原因10眼(55.5%).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力、视野好转并不完全同步,疗程越长,疗效越好.且治疗前后患者视力、视野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视神经的电生理功能,保护视神经.其中炎症、外伤、缺血临床疗效较好,治疗成本更低,此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饶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宣痹汤加减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宣痹汤加减.结果 治疗组显效6例,进步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对照组显效2例,进步6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宣痹汤加减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佳.
作者:顾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开展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对科学评价医院发展成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的发展.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在实施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产生了负面结果,影响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从医院绩效管理的定义和方法入手,分析目前医院绩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杨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对儿童孟氏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择2008年2月-2009年1月我院接治的60例儿童孟氏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并采用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对照 组30例只采用弹性钉技术治疗,通过随访记录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儿3个月后的随访了解到,两组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的患儿在优良率上较对照组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治疗儿童孟氏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可广泛采取.
作者:黄和生;胡永恒;赵吉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通过对《脾胃论》 《兰室秘藏》的学习,对脾胃病的诊治又有了新的理解,脾胃病有表现胃痛、有表现胀满、有表现痞塞、有表现噪杂等,我们医院经过对前期20年有不同表现的脾胃病1551例进行统计发现,表现胃痛的占44%为682例;痞、满性胃病占37%为537例(其中痞塞为主的229例、胀满为主的308例);胃中噪杂的占12%为186例;其他不适感的占7%为110例.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除以胃痛为主症的脾胃病占的比例多以外,其次就是以痞满为主症的居多,因此我们把它称作“痞满性胃脘痛”.自2010年起,4年来我们对痞满性胃病进行研究,通过对方剂的改良、剂型的改变,总结出以行气消痞为主法,用行气消痞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324例此类患者,收效显著.
作者:武卫东;衣尚国;王晓艳;陈立明;焦利星;张墨晗;陆晶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传统教学方法培养的临床医学生常常存在理论知识与应用需求脱节的现象,我们探索在外科学教学中应用基于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情景模拟来解决这一问题.方法 通过随机确定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用不同的方法教学,观察成绩对比和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差异.结果 基于PBL的情景模拟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强化临床思维,训练临床工作能力,提升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结论 基于PBL的情景模拟与传统教学相比优势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旭光;李卫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本文根据“治未病”体系源流、内容,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既病则防变,未病则防患于未然,探讨脂肪肝疾病未生、疾病未成、疾病未传和疾病未复四个阶段的防治思路.将中医治未病理念灵活应用,与中医传统疗法紧密结合,对脂肪肝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认为该理论对防止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防指导意义.
作者:张玉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照自然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布地奈德喷鼻剂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评分(9.1±0.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斌;钟谊芳;洪成贵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