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以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引起严重呼吸障碍而病因尚属不明的一种疾病.中医属于“咳嗽”、“喘证”范畴.报道1例应用黄芪桑葚丹参汤为主治疗慢性迁延期肺肾气虚,痰瘀阻肺型弥漫性泛支气管炎患者好转病例,总结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中医针对此病的用药经验,得出黄芪桑葚丹参汤加红霉素肠溶胶囊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弥漫性泛支气管炎迁延期疗效明确.
作者:李庆;汤红伟;王佳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麻木,中医临床常见症状.在古代对于本名词论述较多,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本文就麻木一词的由来、历史沿革与规范化研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旨在促进中医文献研究与临床研究接轨,并走向规范化.
作者:王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运用深呼吸补泻法针灸结合中药辨证治疗虚寒呃逆的疗效.方法 26例虚寒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治疗组运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中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虚寒性呃逆的疗效较好.
作者:嵇征鸿;周升平;于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中医饮食调护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62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根据饮食调护方法分为两组(n=31例),观察组予中医饮食调护措施,对照组予常规饮食调护措施,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饮食调护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饮食护理后营养指数优良率、护理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水平、饮食营养生活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0.3%、(111.3±32.2) g/L、(36.2±5.1) g/L、93.5%,同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饮食调护措施可显著改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宏辉;王喜华;冯春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开展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对科学评价医院发展成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的发展.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在实施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产生了负面结果,影响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从医院绩效管理的定义和方法入手,分析目前医院绩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杨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对儿童孟氏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择2008年2月-2009年1月我院接治的60例儿童孟氏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并采用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对照 组30例只采用弹性钉技术治疗,通过随访记录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儿3个月后的随访了解到,两组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的患儿在优良率上较对照组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性钉技术结合中药补肾活血汤治疗儿童孟氏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可广泛采取.
作者:黄和生;胡永恒;赵吉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冠心病系属于冠状动脉硬化致使的官腔堵塞或者狭窄,从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的心脏病.其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绞痛、胸闷、心肌梗死.本文阐明中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名、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对预防、急救、治疗、护理等措施,进行论述.在中医学中认为冠心病属本虚标实,标实为寒凝、痰浊、血淤、气滞,本虚为阴阳气血虚亏.针对冠心病的中医防治,还具体介绍了笔者用丹参饮加减,治疗心痛的经验,可供医患参考.
作者:黄福发;黄福忠;黄俊;黄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分析五白方联合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联合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五白方联合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真菌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真菌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五白方联合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真菌转阴率,治疗药物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采用自拟“川芎蜂房汤”为主方,辨证化裁内服,配合中药酒精浸泡剂外用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4例应用中药内服加外用联合治疗,对照组51例单用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医药内服加外用联合治疗偏头痛优于盐酸氟桂利嗪,且具有疗效稳定,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作者:黄宁;朱国链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消瘀软膏外敷治疗黄体酮所致人工性脂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黄体酮所致人工性脂膜炎患者16例,采取院内制剂消瘀软膏局部外敷治疗,观察疼痛缓解时间及肿块结节吸收时间.结果 全部患者症状均完全消失,平均疼痛明显缓解时间3.75天;平均肿块结节吸收时间42.25天.结论 消瘀软膏外敷治疗黄体酮所致人工脂膜炎安全有效.
作者:赵锐;徐虹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对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后来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方法 根据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对患者进行分类,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100人,共147眼,其中外伤10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3眼,炎症31眼,遗传性34眼,青光眼21眼,占位性病变20眼,不明原因18眼,对所有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视力、视野的好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病因的视神经萎缩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好转率为:外伤6眼(60.0%),缺血性9眼(69.2%),遗传性20眼(58.8%),炎症19眼(61.3%),青光眼7眼(33.3%),不明原因11眼(611%),占位性病变8眼(40.0%).视野好转率:炎症23眼(74.2%),外伤7眼(70 0%),缺血性8眼(615%),青光眼6眼(28.6%),遗传性11眼(32.4%),占位性病变12眼(60.0%),不明原因10眼(55.5%).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力、视野好转并不完全同步,疗程越长,疗效越好.且治疗前后患者视力、视野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视神经的电生理功能,保护视神经.其中炎症、外伤、缺血临床疗效较好,治疗成本更低,此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饶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接受肿瘤化疗的患者76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以及患者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医护理对肿瘤患者实施化疗期间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有效性,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秦宏图;尚立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共9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联合亚叶酸钙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血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愈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有效率79.2%,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血β-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欧阳燕;李运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豆诃贴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门诊患儿,其中48例应用豆诃贴治疗,47例接受丁桂儿脐贴治疗,两组患儿均配合饮食调理,3天后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豆诃贴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6%;丁桂儿脐贴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3.8%.结论 豆诃贴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脾肾阳虚型疗效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贾国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长针斜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4寸(0.6×100 mm)的圆利针,沿股四头肌肌腹中结节及条索位置,自内上向外下斜刺(20°左右)穿透结节及条索;推拿方法:以揉法、滚法、一指禅推法施术于髌骨上下极及髌周软组织,以局部肌肉组织放松、膝关节发热为度,点按委中、梁丘、血海、内外膝眼等穴位.结果 在3个疗程结束时,35例患者痊愈27例(77%),显效6例(17%),有效2例(6%),总有效率100%.结论 长针斜刺结合推拿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银武;宋小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选择十二经脉循行、体质学说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绝大多数学生对自主学习持肯定态度,希望在教学中享有更多主动,认为自主学习提升了学习能力和效果,有助于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希望类似教学活动更多开展.然而,教学活动也显示存在一些问题,如分组难以做到均衡学习、学生对知识辨析能力不足、成绩评价欠合理等,需要进一步优化及修正.
作者:陈慧娟;张挺;朱慧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癫狂是精神错乱,神志失常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现代医学中的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脑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精神障碍等都属于此病范畴.笔者列举了肝不充则魂失所养、心阴不足则神失所持、痰火上扰则神不守舍的验案三则.并对本病的中医认识进行了深入讨论.
作者:徐文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优化复方黄根颗粒的提取工艺,确定适合于本制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根据对方中各药材成分和作用的阐述,在提取中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水提醇沉工艺正交试验数据结果,佳方案为A2B2C2D3,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进行规模生产.
作者:方建康;梁国成;陈舒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疼痛是其主要表现.埋线治疗主穴:阿是穴(梨状肌体表投影线上)、承扶.配穴:小肠俞、殷门、风市、阳陵泉,腰部疼痛加肾俞透大肠俞.操作时患侧在上,医者用右手大拇指均匀用力寻找压痛点,阿是穴确定位置后,持针,快速入皮,缓慢进针,进针深度以贯通梨状肌筋膜,有异感时退针少许,将线埋入.每次治疗,以痛点处穿刺有松动感为度.
作者:杨才德;赵达;于灵芝;包金莲;张晓红;樊建林;周承蕊;朱立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中医学中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四个重要问题.方法 根据《内经》记载的和太极拳修炼者真气在体表运动时的生理现象,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运用生物电原理,分析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的实质.结果 人体中的Ca2+运动和α1肾上腺素的分泌,与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密切相关.结论 真气是人体中的Ca2+运动;经络是Ca2+在体表传递的感觉路线;经脉是由血管、淋巴管、神经管三个组织共同组成;循经感传的源动力,是来源于细胞中的Ca2+运动.
作者:程建 刊期: 2015年第23期